乳山民间文学.第四卷.山水传说
葫芦山的传说
辛明路
大乳山因三圣母拯救众生的美丽传说,成为母爱文化的发源地;也因药师佛开光葫芦山的动人故事,成为养生文化底蕴深厚之地。母爱育福地,福地能养生,这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大乳山一带,山绕水环,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就是瘴气不侵、益寿延年的养生福地。据考证,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历代平均寿命都很长。
坐落在大乳山主峰东南海滨的葫芦山,当地人习惯叫葫芦岛。但她既不是个水环波拥的岛屿,也不是指辽宁省那美丽的葫芦岛市。她是大乳山系里的一座小山丘,传说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化育的。
据说某日,铁脚大仙王玉阳来此拜瞻三圣母化身的大乳山。正赶上八仙也在这儿,王玉阳便说,三圣母济世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护卫爱戴她,就连远在长白山的人参娃娃,也迁驻大乳山,为圣母提供营养;那看护小乳山仙桃的神鹊、火狐等,也为这片富庶的土地做了很多事情。你们只来观美景、吃仙桃,不做点什么吗?
铁拐李说,我们正有此意。三圣母化作大乳山时,为了孩子们的生计,将点点乳汁滴洒在海岸边,变成了一种礁贝,其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营养丰富,鲜美异常,人称母沥(即牡蛎)。如果这里再有一些消瘟避疫的灵物就更好了,那就能真正成为人间乐土,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三圣母的大爱意愿。说话间,他把手中的宝葫芦向南一抛,顿时在海边化作了一座葫芦山,山上山下,随即布满了黄芩、沙参、防风、首乌、桔梗、柴胡、玉竹、五加、紫苏、茵陈等药用植物。何仙姑也一跃而起,抖动花篮,来了个天女撒花,奇花异草布满了大乳山畔。立时,这里香气四溢,直达云天,浊气不犯,毒虫远遁。
正在八仙各显神通的时候,一朵祥云飘来,披着金色佛衣、坦胸露臂、身呈蓝色的药师佛降临此地。他仪态庄严、乌发肉髻、双耳垂肩,右手持有尊胜诃子果枝,左手捧着佛钵。王玉
阳和八仙急忙躬身参拜。药师佛双掌合十道:“三圣母为拯救百姓而化为大乳山,舍身为民之大爱,仙凡两界共仰。诸仙在此播洒芝兰灵草惠泽苍生,真乃大德大善之举。我佛慈悲,愿与众仙共佑福地宝域,保四方黎民安康乐业。”随之,药师佛诵颂十二大愿,对葫芦山进行开光洗礼,为众生祈福纳祥、消灾延寿。众仙也从中悟出了博爱的真谛,更为崇敬三圣母,意按圣母的大爱情怀,护佑普天下苍生,使众生健康长寿。
药师佛,又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即消灾延寿药师佛。他能治疗一切众生的各种疾病,依据他“生佛平等、开晓事业、无尽资生、安立大道、戒行清净、诸根具足、身心康乐、转女成男、回邪归正、从缚得脱、得妙饮食、得妙衣具”的十二大愿,按其步骤进修,从愿行中慢慢去体验,种种烦恼和苦痛就会逐渐减少,继而最终彻底消除;日月同辉两位菩萨,是药师佛的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日照、月照,均系父亲的得力助手。正是由于这个传说,当地百姓便有了敬奉药师佛的习俗。代代相沿,延续至今。
从前葫芦山周围的药材很多,现在的老中医,都知道古典药书上常提到一种叫“登芩”的药材,那是指大乳山一带出产的黄芩,因乳山曾隶属登州府而得名。葫芦山药材品种之多、质量之好,为北中国之最。从前挖到超大个的黄芩、首乌、沙参、防风更是常有的事。
乳山是中国长寿之乡,境内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笔者的同学姜成国是姜家庄村人,家在葫芦山之北。他常与笔者探讨乳山地域文化。他曾任市计委主任、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境内开发多参与规划,笔者赋藏头诗抒意敬佩,题为《赠姜成国君》:
姜尚后裔邻银滩,成功人士绩卓然。
国筹政策惠华夏,君谋计划为乳山。
德服同仁凝内力,才佩宾朋引外援。
兼好词章多雅趣,备有内涵天地宽。(转自《乳山时讯》周末版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