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武
小麦
小麦古称中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我国开始广泛栽培,从汉朝以后开始慢慢向南方推广,北方地区也在持续发展。1996年起,我国开始对小麦实行配额管理,成为北方人的重要食粮之一。从笔者懂事时起,村里年年在东泊、北泊、南泊及土层深厚的山地种过小麦至今都没变过。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在没有化肥,仅靠微量农家粪的年代,村里种的小麦少之又少,加之产量非常低,春天返青时,好的地块用自家的尿液浇喂,雨水充足,亩产才能达到二百左右斤,没有追加尿液的小麦,单产只有百八十斤,遇到天寒,也就三五十斤,甚至绝收。过去故乡种小麦有个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宜”,一般在秋分开始播种,在冬季进行麦田保墒,还要压沙、划锄;第二年开春返青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比如继续划锄、浇水、施肥、拔麦粒蒿、打农药等,到夏至开镰收割。笔者清楚记得,那时生产队种的小麦有“矮八寸”,就是株高仅有八寸,穗头无芒针,面粉较白,无筋道,产量高;另一种名叫“芊蕉”(音),株较高,穗头芒针较长,麦皮为浅褐色,面粉有筋道,产量中等。笔者在生产队劳动时,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收割小麦全是人力用镰刀一把一把收割的,小车运输加人挑,初起打场最先进的是毛驴拉砘,少量的用联杖(用猪皮筋将柞木棍三到四根串联起来的,按一长木把)kun(音坤,方言摔打的意思)打小麦。那时打下的小麦晒干后,选择好的留下种子,交公粮后才能分给社员。收成好的生产队每人三五十斤,收成不好的要数沿海土地贫瘠的大队,清楚记得笔者老岳父是乳山寨公社到根见村,有一年每人才分得了8斤,少得可怜。那时我们八口多家,不到过年过节,根本吃不到白面馒头。每到过年,母亲要蒸两样饽饽,少量为白面馍馍,多者为白面包地瓜豆,或混合黑面地瓜豆饽饽。过节的水饺,一般包一些白面皮的,包一些黑面皮的,到过大年时,全家人才能吃一顿全白面的水饺。改革开放后,逐步将以栽培地瓜基本转移以小麦种植为主,从耕地到播种、收割、脱粒全部机械化,甚至有的地方自动化、智能化。目前,我国小麦产量居世界第一,白面在粮店,超市里比比皆是,真正成为了北方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品。现在家乡种小麦由过去的秋分播种,由于气候原因,现改为“寒露种麦最适宜”,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来年的整个春天,再到夏至收割,生长时间较长,长达250天左右,故称“冬小麦”。冬小麦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小麦可做馒头,绵香味厚,饺子外滑内香,面包香软娇嫩,油条外脆内酥。还可以做油饼、千层饼、蛋糕、面条、疙瘩汤、馄饨、火烧、饼干等多种食品。上世纪五六年代,在农村,麦秸较长的可以打成麦秸联。那时夏天晚上,家家户户大人领着小孩,带着麦秸联铺在大街上,小孩躺在上面,大人坐在旁边讲着鬼怪故事,用圆圆的蒲扇或点燃山蕉绳或艾蒿绳驱赶和熏赶着蚊虫。有的心灵手巧的农妇将用麦秸编成防晒的草帽或蝈蝈笼子;有的编织一尺高的“草墩”,烧灶拉风匣,乘凉、吃饭当小板凳用;有的留出一些苫房用,大部分作为农家烧柴等。
玉米
玉米原名玉蜀黍,别名棒子、包谷、玉茭、苞米、棒棒、苞芦等,笔者故乡大部分称为“棒棒、苞米、玉米”。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入中国。在16世纪中期(1560年)当时叫“番麦”。家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栽地瓜、种部分小麦外,基本种一些春玉米,作为家庭的主要粮食。在农村以地瓜为主的那些年代,生产队的劳动力,每顿必吃个玉米粑粑(饼子)这个主要营养食品,劳动时才能有劲儿。家庭劳力较多的,其他成员一个粑粑要分着吃。那时玉米主要是烀粑粑,熬玉米粥,极个别做一些发面玉米糕。现在吃玉米粑粑是吃个稀罕,特别是“鱼锅粑粑”,更是餐桌上美食佳肴,胶东半岛以及乳山的一些高级饭店、农家乐餐桌上也时常出现“鱼锅粑粑”,在餐桌上堪称“一道美丽风景线”。1970年前,乳山农村大都收完麦子后,改茬种大豆(实际就是秋大豆,这是后话),后期种了几年产量非常低,又改种秋谷子,秋谷子人们在食用时,口感特别差,非常糠,仅种了几年,又改种秋玉米。秋玉米刚开始种,由于没有很好的品种,加之没有充足的肥料,故乡生产队种的秋玉米秸秆又矮又纤细,用家乡的方言讲,玉米穗小的像boqiu(方言,形容如同昆虫刀螂贴在树干上的子巢或臭椿树上挂的茧子大小)。改革开放后,随着秋玉米育种技术的提高,年年不断更新换代,加上化肥的推广普及,秋玉米单产成倍提升。近几年秋季,笔者回到了老家几趟,看到泊地里、山塂地里的秋玉米秸秆长得高大粗壮,穗子长得长长的,不亚于春玉米那个态势。玉米原在改革开放前后,是胶东地区的主粮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后变为我国主要能量饲料。早年生产队,那时扒下的玉米皮,辫成草辫做成提篮、地毯等精美工艺品,成为胶东半岛城乡大行其道的“草编”趋势,其产品销往国内外。有的家庭妇女用玉米叶辫成草辫,盘成圆圆的“蒲团”,妇女锅灶烧火、河边洗衣服坐用,玉米叶还可以蒸包子,蒸饽饽替在底面,防止粘锅联等。笔者家里年年用农村亲戚捎来的玉米叶蒸锅用,至今还在用。收完玉米以后,你就会看到玉米地里的玉米秸一丛丛幢着,留待分到户下做饭用,秋玉米结铡碎也可以当大牲畜饲料用。玉米含有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预防心脏病有很大作用。玉米还有天然维生素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等功能。
大豆
大豆别名黄豆,古书称为“菽”,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字了。大豆原产就是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欧美等国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去。目前大豆种植面积遍及世界各国。大豆田间管理只需要锄草,不需要追喂肥料,非常省事。大豆养地,接茬种小麦或其它农作物长势非常好。过去生产队在山塂地大片种植过春大豆,那时非常缺少烧柴,来年二月二,大地基本化开,笔者与几个发小拐着篓子到山地里拔豆棍儿,嘴里嘟囔着众乡亲常念叨的顺口溜,“二月二,拔豆棍儿,越拔越有劲儿”。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前,故乡在夏至收完小麦后,泊地基本改茬为种植大豆。笔者记得当年跟牲口(配合使犁具者耕地,刨地头儿的人),大豆收割后,在耕豆地时,跟在使牲口的后面,就能捡到好多“豆虫”,回家锅里炒着或爆汁吃,灶下烧着吃非常香。那时农村流传着一句农谚:“豆子开花,捞鱼摸虾”,到现在笔者也搞不清楚,指的是什么意思?写这篇散文时,笔者查了一下资料,意思是指多雨,农闲季节。但笔者考虑不是这样,又查资料,应该是指另一层意思,故此有句农谚“涝收豆子旱收谷”,分明是指雨水多的年头,大豆肯定丰收。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大豆产量较低,麦收后改种秋谷子,秋谷子吃起来发糠,口感不好,产量又低,再后来又改成种秋玉米至今。自从不种秋大豆以后,为了解决农村吃粑粑必须有豆面掺和才好吃的难题,大多数生产队在山地边或地堰上带种春大豆。最近几年,好像农户地边带种大豆的也少了,到集市购买的农户,也不在少数。每年国家进口不少数量的大豆,以补充大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短板。大豆一般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三种,当然还有其它色的,这里讲的主要是黄大豆,少量青大豆,甚至黑大豆。当年在故乡时,家境比较贫穷,加上“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大豆主要做豆子汤,有时晚上母亲将豆面擀成“豆子汤”,没有任何佐料,只有盐巴,清水下锅;用地瓜面打成地瓜汤,上锅蒸熟,用凉水泡开,碗里下面舀上地瓜面汤,上面浇上豆汤,就着腌制的咸萝卜块儿,全家人吃的津津有味,我相信,上去岁数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年代这种吃法。大豆可做豆腐,每逢过大年,一般家庭都要做一锅豆腐,就意味着有了年味。乳山民间风俗,二月二母亲用豆面捏成十二属相灯具,在家里到处照一照,寓意避邪驱虫,而后切成块块馇菜吃。还可以榨油、做豆腐皮、豆腐脑、豆浆、馇渣、生豆芽等。豆秸是当时上等大牲畜饲料,农家做饭也是很好的烧柴。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含量约为35%到40%.。除蛋氨基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