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青春燃烧的岁月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0-5-4 13:28:51  ‖  查看2154次  ‖  


                                         徐振武


           一百年前的五月四日,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个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在这次运动中,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了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正是这场运动的开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五月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我们深知,青春是整个人生旅途中最绚丽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弹指一挥间,我们昂首跨入了二十一世纪,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纪念“五四”青年节之际,也勾起了我在农村时期,释放青春的一些美好回忆。

    我出生在农村,青少年时期整个在农村度过的。记得1958年,笔者还在本村小学读书,那时开演的战争年代的儿童片,电影《红孩子》的故事情节至今还留在脑海里,《共产儿童团歌》作为影片主题歌传遍了中国大地。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誓言“准备好了么,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本着。”我就是这样在红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电影《红孩子》主题歌歌词是: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从此这首歌词在年幼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烙印,心想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做一个合格的好人。这首电影插曲《共产儿童团歌》到现在还能哼唱几句呢。

    老电影《我们村的年轻人》于1959年拍摄,1963年先后在城乡普映。影片中主要描写退伍军人高占武以及青年孔淑贞、李克明带领村里年轻人,在上级的领导下,劈山引水,修建水电站的故事。虽然看影片时离现在已过去50多年了,但影片中那些歌词“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和村里年轻人鲜活的形象至今留在笔者的脑海里。

    笔者在校的19633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此后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不论在政治上、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便称之为“雷锋精神”。学雷锋,做好事,是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大力推行的政治教育活动,为加强党员干部、军队、共青团、少先队及全国人民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情操,至此全国人民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从那时起在我心中牢牢扎下了根,一生中也做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

    父亲对我们家教很严,小的时候就教育我们兄弟姐妹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就是在外面跟别人家的孩子打架,不管对与错,都是批评我们。在跟别人享受共同的利益时,也总是要求我们吃点亏不算什么。我的故乡盘古庄村属于半山半泊,秋天下来,庄家草基本被大牲畜吃掉,只有野生草分给社员作为全年燃料,基本家家都会缺烧的,就需要到很远的大山去搂草。记得1966年傍冬时节,收拾完庄稼,打下草后,生产大队决定,明日开山,第二天,才能结伴二人或三人外出搂草。搂草用故乡人的话讲“城里搬闺女早晚一天”,中午须带午饭,到了晚上搂草人基本是挑着一担草高高兴兴返回家中。然而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笔者跟三个伙伴那天去搂草,已过下午时分,连半包草也没搂上,觉得脸上无光,无法回家。这时,伙伴中有两个鼓动去偷邻村的草(因邻村草没开山),无奈我也被拉去了,当时很害怕,说实在的,我从来没做过偷东西的事啊,无巧不成故事,那天偷草被邻村看山逮了个正着,镰刀网包扁担全没收。笔者那时只有18虚岁,知道做错事了,这下更没面子回家交代。晚上硬着头皮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严厉批评了我,说咱家祖祖辈辈的人没有偷鸡摸狗的,搂不着草就回来,没人说什么,你说多丢人呢!记着咱家有个祖训叫做“不义之财不可得”。就从这年起,父亲的“不义之财不可得”这句座右铭影响了我的一生,对笔者以后如何做人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那时县级以下不设乡镇,而设立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大队根据本村户数设立若干生产小队,生产小队一般三十几户到四十几户。盘古庄大队共有十个生产小队,每个生产小队都是30几户不等。生产小队实行“工分”制,每个劳动日最高为十分,你就是全年不旷工,也挣不到三千六百分,因为有下雨天或下雪天。当时农村有个顺口溜“够不够,三千六”,就是说只有大队书记才能挣到三千六百分,不能超给,这是最高补助,全大队劳力没能超过这个数的。生产小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根据全年总收入,计算劳动日的价值。记得1967年冬季开支,那年各个小队剎“劳日”(每10分为一劳日)有相当大的差距,好的生产小队每个“劳日”能剎一块左右,不好的生产小队仅剎四毛五毛。我所在第八生产小队那年每个“劳日”为六毛八分钱。开支那天下午,我哥带着戳(即木刻小印章,那时不兴签字)代表全家到大队办公室领取。我知道我家应开支280元,可我哥拿回了430元钱,叫我点一点,一点整整多发了150元钱,我哥他当时不知道应该开多少钱的支,就拿回了家。当时父亲不在家,怎么办?我立马告诉二哥,不用等父亲回来,送回去!他肯定会支持的,咱要讲点良心,将多出的钱不能要,我哥点了点头,好我马上送回去。据二哥回来说,信用社的几位会计当场非常感动,当天晚上父亲回来后表扬了我们,并又重复了他当年说过的话“咱家的祖训,记住,不义之财不可得”。是啊,对于当年物资匮乏年代的150元钱,现在应该是什么概念,可想而知。你把它留下,谁也不知道,但不能违背良心做事,你留下,信用社会计就得负责补上。于是,第二天,在广播匣子里就听到了乳山寨公社广播站对我们家的表扬。这样的事例在我参加工作后也发生过多次,当年县里企业部核定我年终奖金为两万元,结果我只要了五千元;老伴下岗后开了一个小旅社,南方一客人在住宿的房间落下了三万元现金,第二天扬长而去。而后我叫老伴儿千方百计找到了那位客人,把钱还给了人家,客人感动的拿出了五百元表示感谢,我们谢绝了客人。

    笔者出生在农村,也在农村干过几年农活,对农村那些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1968年,笔者担任乳山寨公社盘古庄大队团支部书记,时年20虚岁,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干事业的热血青年。为了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的有声有色,因此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自己较单薄的体质,但干起农活儿来,那就是一个字“猛”,劳动中“要强”,这是“秉性”的作用。那时笔者在大队第八生产小队,时任生产队政治队长,带领10辆小车负责生产队一些运输活络,特别肩负生产队往山里泊里送粪主要工作,偶尔也推过砖瓦石头。在那大呼隆,吃大锅饭的年代,小车队里有那么几个总是耍“尖头”(方言。偷懒耍滑的意思),尽管他长得腰圆臂粗,个子高大,可送粪老是推不满,故意将偏篓的粪,掷的虚虚的,八分满偏篓,经常性受到批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而作为力小体单的我却要将小车偏篓填的满满的,以示起带头作用。我们村有个高达200多米的大山,叫“大汪”,离村庄约5华里,那里有我们第八生产队可耕用山地,由于路远坡陡,向那里送粪是一件很害愁的事情,但都是我们小车队的事情。有时好一点,配上几个拉车的,没有拉车的,都是单拱。这年冬季的一个下午,生产小队队长率领全体社员到南碑打草、割刺槐,傍晚收工时,有小车的绑上山草或刺槐捆,没小车的用扁担挑,但还是没搬了,在南碑南大沟里剩了六大捆刺槐,这时天已经很黑了,队长说明天再来搬吧。回家吃完饭以后,我总是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来,因那时缺烧柴,怕夜间被别人偷走,于是毅然拿起扁担拘绳,冒黑到离村儿一点五华里远的南碑南大沟里,将六大捆刺槐分三趟挑回了生产队队屋的院子里。第二天队长分配社员去搬那六捆刺槐,我告诉他,昨天夜间我把它搬回来了,你看那不是放在那里吗?队长非常感动,说我热爱集体什么的,并要给我记公分,当场被我拒绝。我说,这是一个小青年应尽的义务的。其实学雷锋,做好事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青年人大都没有私念,这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好事,我做了好多,确实内心得到了快慰。

    1968年春,乳山寨公社党委决定在马草里(乳山的母亲河—乳山河向南海冲积出的小平原,称马草里)南端修一条南北走向的拦海坝,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大队后,大队又分配给各个小队。我时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又是第八生产小队政治队长,队长将大队分配的任务交给了笔者。笔者从小队中挑出了五名有小车的的团员青年,组成了一支小小的突击队,自带干粮,早出晚归。劳动中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你追我赶,现场不光我们几个人,邻村邻队达五百多人,热闹非凡。休息时,不断传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歌曲。队长要求分给我们的段落,必须十天完成,经过突击努力,较其他九个生产小队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受到现场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大力表扬。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一个“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在全国立即掀起,学习大寨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革命精神。那真是一个艰苦卓绝、惊天动地的年代。人民公社社员千军万马齐上阵,吃的是地瓜干、窝窝头、玉米粥,使用的是锨、镢、小推车,硬是以手挷、肩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荒山丘岭的“漫坡”或不规则的小块山地,削高填洼,用乱石垒起了地堰,使之变成了一道道有层次的梯田。1969年冬,乳山寨公社党委组织了全公社44个大队的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带队的团员青年组成的队伍,我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奔赴乳山寨公社小管村大队的西大山,修建大寨田。那时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团员青年,人民群众都是真正实践了毛主席关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在大会战中,完全按军事化行动。早饭后,集结号声一响,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红旗,高声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歌曲去上工,收工回来就唱《打靶归来》,晚上还要开会集训、政治学习。大会战中,虽是寒冷的冬天,但人们的干劲热火朝天,个个汗流浃背、争分夺秒、不甘落后,默默贡献着自己青春。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奋斗,小管村大队西大山一道道梯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至今给人们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1970年,在公社团委的号召下,我毅然决然成立了盘古庄大队团员青年“政治夜校”。那时生产大队没有多余的房屋,只能跟盘古庄小学校长协商晚上借用教室,不影响小学生白天上课。由于当时农村没有电灯,靠的是几盏罩子灯照明,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政治夜校办的还是轰轰烈烈的。盘古庄大队算是当时中等村儿,三百七八十户,团员青年近百人。伟人曾说过“除了沙漠或没有人群的地方,哪里都有左中右”,在农村广大青年里,晚上大都能自觉到政治夜校学习,极少部分青年的积极性比较落后。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副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五名同志作了具体分工,利用不学习的晚上进行“家访”或“促膝谈心”等方法开展对后进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确实不错,到校率百分之九十九。政治夜校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时发政治材料、农业科学种田和珠算等学习内容。

    在办好政治夜校的同时,团支部决定成立图书馆,图书馆购买书籍的经费从哪里来?那时盘古庄大队荒山丘岭上有好多小丁蒿、杂杂花(丹参)、柴胡、桔梗、防风、远志等众多野生药材,经过考虑,我们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发动团员青年,到山里采集药材,经过晾晒后卖给公社采购站,经费的问题迎刃而解。上去岁数的人都知道,在那个“大锅饭”年代除了下雨天和过大年的日子外,社员基本都在山上或田里劳动。以团员为骨干,发动大队所有青年,利用午休,不顾劳累,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性特别高涨。以这笔经费购买了200多本毛泽东选集、科学种田、珠算的应用、现代小说、小人书及政治等有关书籍,大大活跃了农村青年人文化活动。在乳山寨公社四十四个大队办政治夜校,建立图书馆的团支部寥寥无几,当时受到了县团委和乳山寨公社团委的大力表扬。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盘古庄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团支部紧紧围绕当时农村的中心工作,广大团员青年在各个生产队都发挥了积极向上的作用。我在农村团支部的几年里,夏季带领团员青年利用午休时间,每年为生产队义务攒绿肥二百多小车,每年为大队义务植树一千多棵。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我虽然在农村只干了六七年的农活,但那是我在农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青春燃烧岁月的缩写。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好多事情回忆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那时的青年人思想单纯,积极向上,理想远大,目标明确,让你胸前带上一枚金红色的“团徽”,无比骄傲和展扬。我们老一辈的人,虽在年轻时期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在建设新农村事业中,充分发挥了青春的闪光点。青年朋友们,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殷切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五四”精神,以务实的作风,建设的态度,满腔热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斗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唱响新时期的“青春之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