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民间文学.第三卷.陈迹旧话
追思奇才神童庙
辛明路
诸往镇神童庙村的西面,原来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名叫神童庙,现在的村庄也是以此庙为名的。传说此地唐代就有人居住,是沈和童二姓的村庄,时名沈童村。后来,沈童二姓迁走,张、董、吕、许、姜等姓陆续迁入。村西那座庙,有人叫神童庙,有人叫神清宫。人们习惯称佛教建筑为寺庙,称道教建筑为宫观,神童庙会又称庙又称宫的,看来是个例外。
神童庙,很可能是原来的沈童村的谐音。但民间的说法,此庙是为了纪念一位神童的,庙名并非谐音转化。那时牟平的解家庄和现乳山的神童庙村,均属宁海州地界。解家庄有个神童,人称解学士。他七岁那年春,一天下雨路滑,在街上摔了一个仰后蹲,衣服弄脏了,那狼狈相,逗得街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他边爬起来、边随口作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河沟。摔倒解学士,笑躺一群牛。”解学士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解学士门前是退休尚书的花园,尚书喜欢竹子,花园中有一片小竹林。这年春节的春联,解学士是这样写的:
门前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这春联的口气不小,引得路人纷纷围观,大家都赞叹不已。解学士家里穷,父母开豆腐作坊,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哪来的千竿竹、哪来的万卷书?尚书心想,我还不敢说家藏万卷书,看来这孩子太狂了,要煞煞他的锐气!
尚书听吩咐家人:“把竹子削短了,短到园墙外面看不到就行。”家人忙活了半天,把竹子全砍短了。解学士这时正在家门口玩耍,一看南园的竹子没了,知道是自己的春联惹事了。他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回屋取出笔墨,把上下联各加了一个字,春联变为:
门前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尚书一看春联成这样了,就打发人把竹子全刨了。并吩咐,连根带叶全扔到大街上。解学士一看,哈哈大笑,又往春联上加字,春联变为:
门前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尚书听后,也开怀大笑。尚书赠给解学士大量的图书,时常接济解学士家,亲自辅导解学士学习。又用了七八年的时间,解学士几乎读遍了天下之书。
解学士13岁,乡试第一,考为解元;14岁,会试第一,考为会元;15岁,进京参加殿试考状元。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解学士在赶考的途中被歹徒杀害了。解学士当时文名响闻全国,人曰状元非解学士莫属。在此情形之下,加害于他的人,很可能是外地赶考举子的家人。
对解学士的不幸,全解家庄乃至整个胶东的人,无不为之痛哭。特别是尚书,痛心疾首,老泪纵横。尚书决定修建神童庙,一是追思解学士这位旷世奇才,二是超度他早转生,转生后平安成长,入仕报国,青史留名。庙址选在宁海州南乡沈童村西,是因那里有尚书家的土地和山岚。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个解学士,他名字叫解缙,明朝江西吉水人,生于1369年,卒于1415年,活了四十七岁。解缙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与徐渭、杨慎一道,被称为明朝的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成化元年(1465年),被追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邑内的解学士故事,显然与明代才子解缙有一定的关系。(转自《乳山时讯》周末版20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