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民间文学.第四卷.山水传说
延伸阅读:文化名镇海阳所
辛明路
海阳所在乳山南部,南临黄海、北环乳山口港湾,是胶东大半岛上的小半岛,海岸线长达89千米,而连接大陆的陆缘线仅3千米。海阳所现为乳山市隶属的一个镇,面积91.4平方千米,40个行政村,人口3.16万人。这里山绕水环,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空气清新,四季宜人,人文历史悠久深厚。这片浸润着母爱文化、养生文化、海洋文化、海防文化、红色文化的土地上,优秀人文精神薪火相传,地域文明成果层出不穷。
◎海阳所的地名沿革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座滨海小城有着不凡的经历。唐代在此设军寨,为东征朝鲜半岛高句丽练兵囤粮之用。军寨东临白沙口,故名沙沟寨。元末明初,倭寇对我国沿海进行大肆杀掠,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在沙沟寨设立守御所,弃沙沟之名不用,取名海阳,称海阳守御千户所(海阳所是简称)。取名海阳的主要意图,一是镇守海疆以海为名顺理成章,如威海、靖海、宁海等,海阳有阳光普照、鬼蜮远离的吉祥寓意。二是点明此处是陆地而非海岛,点明是为了消除模糊认识,因外地人站在乳山口海湾北岸向南看,多误会那地方是个海岛。
凡守御所皆不隶卫,《明史》记载海阳守御千户所直属山东都司。守御千户所初建时按标准编制配员,首脑称千户,共有兵将1120人。正千户1员,副千户2员,镇抚2员,百户10员。每位百户领112人,设总旗2名,小旗10名。千户为正五品,副千户、镇抚为从五品,当时的县令才为正七品。光绪《山东通志》载:“海阳守御所城,砖城,周三里,高二丈五尺,阔一丈二尺;西南二门,楼铺二十九,池深一丈,阔二丈。”29个楼铺呈圆弧状,突出于城墙之外,可三面御敌,也可方便瞭望或指挥。内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里面设有千户所衙、兵营、马棚、兵械库、粮草库、官眷住房等。城西是演武场,习功操练和集合检阅之地。配有备倭战船10艘,战马10匹,陆地和海上都有兵员巡逻。修建所城的同时,在乳山沿海还设立8处军寨,20多处墩堡,所城与这些下属军事单位组成严密的防护网络。守御千户所设置之前,曾发生过白沙口、洋村口等激烈的抗倭战斗;设所之后,正如当初起名者所希望的那样,这里成为了一片祥和之地,倭寇从此未敢再来这一带袭扰。
清军入关后,实行八旗和绿营常备兵制,卫和所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自顺治四年(1647)开始,首先废除卫指挥、所千户等官职,改设卫守备(正五品)和所千总(正六品)。后来又逐渐裁撤卫所,归并州县。海阳守御千户所于顺治十二年裁撤,并入大嵩卫(今海阳凤城)。光绪《增修登州府志》载:“国朝顺治初裁各卫所、指挥千户,改设守备千总。十二年,裁福山、寻山二千户所,奇山、宁津、海阳三守御所。雍正十三年,裁成山、大嵩、靖海、威海四卫,成山改为荣成县,大嵩改为海阳县;靖海、威海俱改为巡检司,属文登。”海阳守御千户所从1398年成立到1655年改制(守御所降格为守备所)的257年中,一直是个省直属单位,是乳山境内迄今为止国家所设的军政机构之级别最高的。
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海阳所不断地发生着奇迹。一个镇诞生了两座城市的名字,潮汐发电方面创亚洲之最,培养出顶级的音乐奇才……这些往事看似偶然,却昭示一种必然规律。
◎一镇诞生两座城市的名字
乳山市与其西邻的海阳市,名字均与海阳所有关。一座得名于海阳所境内的大乳山,一座按当时所划给的军事重镇海阳而取名。
一是乳山市以海阳所镇境内的大乳山得名。乳山作为山名,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日本圣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了公元839年四月二十六日他途经大乳山下的情况:“其乳山之体,峻峰高颖,顶上如锋,山根自岭下而指六方。于澳西边,亦有石山,岩峰立岭,高秀半天。”他意不在写景,却记述了大乳山的伟秀俊奇。依此推断,唐代这座山就叫乳山,民间叫大乳山,是对应东面的小乳山而言的。古人用字很讲究,山名使用书面雅语,足见对神圣母亲山的崇敬。《宋史》载:“牟平有乳山、阎家二寨。”清朝设有乳山乡。作为一县之名,始于1945年。1941年2月,中国共产党人划牟平县南部、海阳县东部成立牟海县,1945年1月更名乳山县,1993年8月撤县设市。彰显地域文化特点,是当初给这座县城命名的初衷。
二是海阳市以曾辖海阳所而得名。与乳山市相邻的海阳市,其名字也起源于海阳所。清代学者冷泮林所著《海阳地舆纪要》载:“古之地舆典籍,皆称山北为阴,海北为阳,此理莫喻。明洪武三十一年,于大嵩卫城东八十里黄海之北建所,曰海阳。清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因地居黄海之北,皇上俞允,赐名海阳。”1988年版《海阳县志》在考辩海阳县名时得出结论:“后说当称公允。”后说即指冷泮林的这段话。1735年(雍正十三年)从莱阳县划出嵩山、行村、林寺三乡,从宁海州划出乳山乡和兴善、普济两社,建立一个新县,定名海阳县。通常的介绍是山北为阴、海北为阳,在海之北建县叫海阳,如果按这种思维,全国沿海叫海阳的地方应该是不计其数。海之北为海阳太泛指,雍正皇帝不会那样没有水准,拿宽泛事物取一地之名。海阳所之名早海阳县337年,海阳县是按当时所划给的军事重镇海阳所而取名的。
◎一镇兴建两处海电之最
1960年代,新中国百业待兴,同时也迫切地感受到了能源的重要性,在能源领域里的探索马不停蹄地进行着。1961年,法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利用潮汐发电的电站,这种不耗煤、不费油的清洁发电方式,正是当时中国所渴望的。那个时代,为国争光的热情很高。外国有的,中国也要有。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责成水利部组织水电专家对全国沿海进行考察,经三年认真调查,从潮汐落差和地质条件上看,山东、浙江、辽宁三省的沿海,可建潮汐发电站的海湾有398处,在这些符合条件的地方中,乳山县海阳所金港海湾和白沙口湾,被圈定为修建我国第一批、也是亚洲第一批潮汐发电站的地点。1970年代,这两座电站先后建成,一为亚洲最早,一为当时亚洲最大。
一是亚洲最早的金港潮汐发电站。金港海湾是个湾中湾,在乳山口海湾南岸的金港村。就当时的拦海大坝合龙能力而言,这无疑是个最佳选择。那时国家很穷,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就按“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金港、池源、西泓辛家、西泓赵家、西泓于家、赵东庄、大庄、三甲疃、邹格九个生产大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兴建。1970年7月,乳山刚刚开始进入炎热季节,金港潮汐电站建设领导小组率九个生产大队的千余人马开赴工地,展开了建设亚洲第一座潮汐发电站的攻坚战。当时没有一台拖拉机,运送沙石,靠的是人力小车、肩挑筐抬。青壮年男劳力一车就推500多公斤;中青年妇女也把筐子装得满满的,两人抬起来一路小跑;老人孩子送水送饭,也是忙得团团转。大坝合龙的关键时刻,驻海阳所帽山的部队拉了上去,战士们扛起装满土石沙子的麻袋一齐投向“龙口”,被水冲走了就再投。经一昼夜的会战,合龙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庆贺胜利。闸门修建和设备安装也是赶时间进行,于1970年11月电站基本建成。在施工条件极其差的情况下,工程速度之快、质量之好是出乎人们预料的,它应了那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1970年12月5日开始运行发电。当天,九个大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比过节还热闹。池源大队有一位六岁的孩子,看到自己家的电灯亮了,高兴地向邻居家跑,去通知婶子大娘们赶快开灯。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到了这家又到那家。人们兴奋喜悦的心情,从这孩子身上可见一斑。
金港潮汐电站采取的是单库单向发电,电站海湾水库的坝长890米,坝高平均3米,总库容49.8万立方米,有效发电库容36.6万立方米。水库进水闸8孔,设有框架木板自动启闭闸门。电站厂房为敞开式蜗室,装有轴流定浆立式水轮机3台,转轮直径1.2米,设计发电水头1.52米,总流量每秒10.78立方米,单机容量40千瓦,总装机120千瓦。由于是亚洲首个潮汐电站,没有成熟的建站技术和经验,电站所安装的三台木制水轮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暴露出机组和传动设计不够合理、发电效率低、水下部件被牡蛎等水生物附着、受海水腐蚀等问题。加之白沙口潮汐发电站正在建设中,金港潮汐发电站于1973年停业,海湾水库改为对虾养殖池。然而,作为“实验品”的金港电站,为建设白沙口电站积累了经验,更为我国后来的潮汐发电业积累了大量数据。
二是亚洲当时最大的白沙口潮汐发电站。1970年下半年,金港潮汐发电站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的时候,在其东不到10公里的白沙口,另一座更大的潮汐电站也在拟建中。当时国家水利部派来专家,对白沙口海湾进行认真测量,制定电站建设方案。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水利学校、烟台市水利局、乳山县水利局组成联合设计组进行电站设计,还聘请了当时国家一级部隶属的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帮助设计水轮机。拟建规模总装机容量960千瓦,发电能力是金港电站的8倍。1970年10月,白沙口电站建设方案获国家批准。如果说金港电站是民办的,白沙口电站则是国办的,采取以国家出资、地方出工的方式进行修建。县委决定由海阳所、白沙滩两个公社出工。当时群众的热情很高,虽说是千人之众,但具体到各村的生产小队,只有一两个名额,很多青年人找生产队长软磨硬泡,要求参加。11月7日,建设指挥部率领建设大军开始破土动工。陆路上,小推车排起了长龙,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海路上,船来船往,排队靠岸,热闹非凡。生产队有送土石方的任务,沿海村用船运,陆地村用小车推。海阳所沿海的鹅卵石、山上的石头砬子(田地旁、草场里的乱石堆),都是那时被用光的。两个公社的民工分成九个民工连,夏天毒日头,冬天冒严寒,天不黑不收工。劳动保护用品也没有,因磕碰刮擦受伤的情况几乎天天都有,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个说苦叫累的。1971年2月,电站的拦海大坝建成,大坝全长703米,高5.5米。大坝工程完成后,即开始了电站主体设施建设。1973年12月,厂房建成,厂房为封闭式,长43.9米,水下部分宽28米,水上部分宽12.5米,建筑面积1800.95平方米。1975年,进水闸全部建设完成,进水闸共26孔,其中25孔为钢木结构挂门,自动开关,单孔净宽2.5米;1孔为进船闸,净宽4米。1978年7月,1号和2号机组安装完毕,8月1日正式发电,并入烟台地区电网运行。水轮机转轮直径2米,转速为每分钟73转,发电机转速每分钟500转,流量为每秒13.2立方米。1983年4月18日,3号和 4号机组投入运行。1987年9月,5号和6号机组并网发电。至此,电站达到设计能力,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960千瓦。机组是单向发电,涨潮蓄水,落潮运行。一次潮历时12小时24分,每昼夜两涨两落,历时24小时48分,日均发电4000千瓦小时。2007年12月,白沙口电站因银滩规划而停产,电站共计运行28.4万小时,总发电量2026万度,实现经济效益1亿多元。
林县有红旗渠精神,乳山有海电站精神。从精神意义上讲,这两座电站的建设是为国争光、勇于开拓、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传统精神美德的忠实实践和真实写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乳山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做着不懈地努力。
◎一镇走出两位音乐奇才
海阳所镇是著名的秧歌剧之乡,秧歌剧旧称高跷秧歌,清末民初曾是村村皆办、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娱乐形式。乳山琴书在当时也深受群众欢迎,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民间音乐环境的熏陶,培育出众多音乐人才,于会泳和吕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是音乐奇才于会泳。于会泳(1926—1977),西泓于家村人。曾任中共九大、十大代表、第十届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文化组副组长、文化部部长等职。1977年因追随“四人帮”问题而自杀。他出身农民家庭,高小毕业后在本乡小学任教,冬闲时节,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也扮演角色)秧歌剧是他最大的乐趣。1946年参加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整理出版了《胶东民歌集》。1952年11月调任上海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室民乐系研究员兼教员。1956年9月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教研组组长,1962年9月任音乐理论系副主任。这期间,发表了《山东大鼓》《胶东民间歌曲选》《陕北榆林小曲》《单弦牌子曲分析》等音乐著作和《女社员之歌》《幸福花开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党的恩情长又长》《非洲在怒吼》等歌曲;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撰写的《关于我国民间音乐调式的命名》和《关于辨别调式问题》的论文,提出调高沿用西洋音名命名,调式以传统的宫商角徵羽命名,并提出了“主宰音程关系”的新概念,引起音乐理论界的重视,被普遍采用;撰写的《民间曲调研究》《腔词关系研究》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专修科的指定必修教材。1965年起,被借调到上海京剧院,以全部精力投入《海港》《智取威虎山》两个剧目的唱腔设计,把传统京剧唱腔同西洋乐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设计的唱段既不离京剧正宗,又有新的开拓和突破。后又参加了《杜鹃山》《平原作战》《龙江颂》等京剧的音乐创作。他的音乐奇才,主要表现在作曲和配器的成功上。2008年5月,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在厦门联合召开全国戏曲音乐创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在总结探讨当代戏曲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的时候,不少学者郑重提出,应该对“样板戏”的音乐创作经验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总结,对于会泳的贡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于会泳的《腔词关系研究》。
西泓于家村有笔者的几位同学,其中于均朋兄的母亲姓辛(西泓辛家人),按辈分是笔者的姑姑。姑父于培崇是教师,很孝顺,19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可怜父母下地劳动太辛苦,又赶上政府对公职人员有下放回乡的动员,他就报名辞职回家。他的通晓儒学典籍,对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对其中的《论语》说是倒背如流不为夸张。他生前对族人于会泳佩服至极,对京剧改革赞赏有加。他说,样板戏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二是人民作曲家吕远。吕远1929年9月生于辽宁丹东,祖籍海阳所吕家庄。著名作曲家,先后任艺委会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东北师大、海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少年时代,父母送他回吕家庄爷爷奶奶家居住。他深受秧歌剧、乳山琴书和爱国救亡歌曲的影响。自学过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建国后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曾在中国建筑文工团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任作曲,创作歌曲1000多首,为100多部歌剧、舞剧和影视片作音乐。《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俺的海岛好》《八月十五月儿明》《泉水叮冬响》等抒情歌曲,歌剧《壮丽的婚礼》《大青山凯歌》等,受到普遍欢迎。他对民间音乐十分熟悉,从民歌到曲艺,广泛地汲取和汇融。他的音乐旋律有动人的抒情性,富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人民作曲家。1980年出版了《吕远歌曲集》,并发表过许多歌词和音乐评论文章。
◎一镇曾住两国文化圣人
唐代以前造船能力有限,船体小抗风浪能力就差,船上粮食和饮水储备也少,国际间的海上往来,只能沿着海岸线进行,那时,乳山口是著名的国际港口。有文字可据的,日本高僧圆仁、韩国文化圣人崔志远,都在乳山逗留过。他们在乳期间,均留迹海阳所三甲疃(当时名邵村浦),其村有新罗人的聚居区。
一是日本圣僧圆仁。圆仁(793—864),日本佛教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838年以请益僧身份随遣唐使到中国求法,于扬州开元寺学梵语。回国途中,遇风飘至乳山境内,后去荣成赤山法华寺。再后来,巡礼五台山等地。前后历时10年。时逢唐武宗禁佛,847年圆仁携带佛教经疏和法器回国。854年为日本延历寺第三代座主,住寺10年。卒后,清和天皇赐慈觉大师谥号。著作百余部,最著名的是《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世界三大旅行记。圆仁第一次逗留乳山是839年(唐开成四年)四月十七日至六月初三,共45天。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了在乳山遭受风浪天气、过五月节、祭祀神灵、官员慰问、物产主食、人情往来等情况。他们在与当地百姓、官员的交往中,了解到这里的人民勤劳淳朴,仁义善良,尚礼友好。他们筹办粮草、修理船只,都得到了很好的帮助。圆仁在王训等人的指点下,找到继续留在中国学习佛法的途径,决定不跟遣唐使团一起回国了,先到赤山法华寺,再寻机会西行。后来,圆仁终于得以西行求法。847年七月二十日,圆仁随新罗人金珍的船回国,再次途经乳山口。
二是韩国文圣崔致远。崔致远(857—?),新罗末期人。12岁时离家来到长安求学,17岁中进士,在中国16年。前七八年在长安、洛阳求学,后七八年在溧水、淮南为官。881年任淮南节度使(驻扬州)从事。28岁回新罗,在新罗王朝继续担任要职。他挑选自己的佳作编入20卷本的《桂苑笔耕集》,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年归隐,不知所终。朝鲜和韩国都尊崇他为文化圣人,有东国儒宗、朝韩文学之祖的称誉。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十月,崔致远以中国出使新罗的使臣身份荣归,回到别离16年的新罗。自扬州启航,从山东半岛的海口回归新罗,他选择的出海港口是乳山浦。他在《桂苑笔耕集》中记载:“某舟船行李,自到乳山,旬日候风,己及冬节,海师进难,恳请驻留。某方忝荣身,惟忧辱命,乘风破浪,既输宗悫之言;长楫短篙,实涉惠施之说。虽仰资恩煦,不惮险艰,然正值惊波,难踰巨壑。今则已依曲浦,暂下飞庐,结茅茨以庇身,糁藜藿而充饥。候过残腊,决撰归期。若及春日载阳,必无终风且暴。便当直帆,得遂荣归。”崔致远一行于884年初冬到达乳山口,因海风不顺,靠港候风。到了新罗人聚居区,见到自己这么多的同胞,他十分激动。他们一行在乳山度过了整个冬季,在乳山过的885年春节。唐朝廷任命他为淮南入新罗兼送国信等特使,使命在身,他格外发急回国。正月以后,风向有利,崔致远一行启航回国。他在乳山期间,写下了《和友人除夕见寄》《东风》《海边春望》《边海闲步》《春晓闲望》《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祭巉山神文》等诗文。
上述以点代面、管中窥豹,读者就可感知海阳所的山水之秀,物产之奇,文化之美,人物之杰。(转自《乳山时讯》周末版2016.7.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