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山水
    乳山市的考古新发现及其文化特点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9-4-8  ‖  查看2625次  ‖  

    乳山市的考古新发现及其文化特点

     

    赵钧波

     

      

    曾几何时,乳山一带曾被视为“退滩之地”,就连被尊为亚圣的孟轲也贬称这一带的先民为“齐东野人”,加之受历朝封建正统思想影响的史学家们的穿凿附会,使此地是“野蛮落后之邦”之说几乎成为定论。因此,这一地域的史前文化几无人知,这里的史前文化研究亦属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乳山一带的古代文化遗址不断有新的发现,其中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尤多,初步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本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现仅就本地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及商周文化遗址的基本概况,做一简要介绍,并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乳山的地理环境

     

    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全新世之际早期末,乳山一带的地形、地貌及海陆基本格局就已经形成。这里地处胶东半岛的东南隅,大部为丘陵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面海向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112℃之间。乳山河、黄垒河纵贯市境,南流入海,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80余公里。沿海一带盛产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古代先民们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条件。就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证实,这里从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的文化几乎与中原地区同步,并且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二、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分布及分类

     

    20世纪七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末,在乳山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3处。据调查的资料看,大致可分三个文化类型,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1.大汶口文化遗址:

    大汶口时期的文化遗址现已发现15处,以翁家埠、西泓赵家、北斜山、小疃、西庄等遗址为代表,出土的陶器有鼎、罐、碗、甗、鬶、钵、支座、纺轮等。陶质多以夹沙、夹云母、夹滑石(或贝壳)为主,陶色以不纯正的红褐色较为常见,灰黑陶极少,多为素面,少数有划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和压印纹。均为手制,火候较差。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凿、石锛、石锤、石球、石磨盘、石磨棒等,均为琢制或通体磨光。遗址中除陶、石器外,有较多兽骨、猪骨和鱼骨发现,并且多数遗址有大量贝壳堆积。这类遗址以沿海浅海湾和河流、海口附近的台地上最为多见。(附图1:新石器时期石磨、石斧、陶器、纺轮)

     

     

    附图1:新石器时期石磨、石斧、陶器、纺轮

     

    从出土遗物分析,这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采集、渔猎经济在人们生活中占比重较大,但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已初见端倪。这类遗址其上限年代距今约6000年,下限年代在4500年以上。

    2.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在本地已发现8处,以小管村、潘家庄、北地口、陈家屯等遗址为代表,出土的陶器有盆形鼎、罐、杯、鬹、盘、甗、碗、钵、纺轮等,陶质以泥质黑陶为主,红灰陶较少。陶器从质地到纹饰、造型,都具有规整、坚硬、轻巧、精美的特点。制做以轮制为主,打磨光滑。纹饰以弦纹为多,兼有划纹、附加堆纹等,制陶技术空前发达。乳山寨镇小管村出土的盆形鼎最具特点,崖子镇北地口采集的一块磨光黑陶,薄如蛋壳,为这一时期的陶器精品。这类遗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石锛、石凿、石斧、石刀、石剑、石镞、石磨盘、石磨棒等。除陶、石器外,仍有贝壳、猪骨、兽骨出土。但贝类堆积物明显见少,遗址的分布位置在内陆增多,一般位于河流两旁土地较肥沃的平坦台地上。这些迹象表明,当时人们的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制陶业有了迅猛的发展,采集和渔猎经济已处于次要地位(附图2:龙山文化时期盆形鼎)。

     

    附图2:龙山文化时期盆形鼎

     

    此类遗址的上限年代距今约4500年,下限约距今4000年。

    3.岳石文化遗址:

    乳山市到目前已发现岳石文化遗址10处。此类遗址是新石器文化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类型。较重要的遗址有:横山后、小管村、鲁济、马家庄、垒冢前等。出土的陶器主要有尊、甗、鼎、豆、碗、盘、罐、纺轮等,子母口尊形器居多,地方特色明显。陶质以泥质夹沙为主,夹砂陶中有一定数量的夹云母陶,甗、瓮一类大型器物多为夹砂夹云母红褐陶。小型器物一般为泥质灰陶,多为素面。纹饰以阴阳弦纹或凸棱纹最为常见,兼有附加堆纹、划纹、压印纹,多饰于器口或器盖上。石器多为磨制,有铲、斧、锤、凿、锛、刀、镞、砺石等,石铲较多,石斧见少。骨器有骨针、骨匙等,鹿骨和其它兽骨也时有发现。这类遗存分布范围较广,部分距海较远的乡镇亦有出土。据考,这类遗址晚于龙山文化,在历史纪年上当属夏代向商代过渡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在40003500年之间。

    这一时期的文化,从制陶工艺上看,似乎较龙山时期落后,但器型风格典雅、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附图3:岳石文化时期舌足鼎)

     

     

    附图3:岳石文化时期舌足鼎

     

    以上三种文化类型的遗址与山东内陆及整个中原地区的文化有同有异,说明这里古代与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其文化与中原一带大体上是同步发展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文化面貌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大汶口类型的遗址在年代上与胶东半岛地区的邱家庄类型(以烟台福山区邱家庄遗址命名)相对应;龙山文化遗址在年代上与胶东半岛地区的杨家圈类型(以栖霞市杨家圈遗址命名)相对应。由于胶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因此,本地大汶口时期的遗址也称邱家庄类型,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址也称杨家圈类型。岳石文化遗址因在胶东地区发现最多(以平度市的东岳石遗址命名),并且最具本地特色,史学界一致认为它是古代东夷部落民族的文化遗迹,是胶东半岛地区土著居民的传统文化遗存。

     

    三、商周文化遗址

     

    乳山一带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极大重视,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这些遗址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被逐步发现后,1983年北京大学和烟台市文管会组成考古队,对南黄庄、南斜山的部分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出土器物及墓葬、遗址的特殊,故将这类遗址称为“南黄庄类型”。

    截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南黄庄类型的遗址共发现27处,其中村落遗址10处(含高山遗址2处)、墓葬12处、祭祀坑遗址5处。各遗址、墓葬出土的陶器有鬲、鼎、甗、罐、罍等。鬲为宽缘、深腹如三足罐形,鼎为盆形,簋为矮圈足,形状均很特殊,唯罐与其他地区商周式相类。陶质以夹沙、夹云母红、褐陶为主,多素面,均为手制,质地松软,火候甚差。纹饰主要有划纹、绳纹、锥刺纹、乳丁纹和网纹等。石器有石锤、石刀、石纺轮、砺石等。铜器亦有发现,多为兵器,如铜镞、铜戈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斜山祭祀坑出土的一件鼎式鬲上刻有两个“划文”,有关专家认为“它很可能是夷人文字的孑遗,……为一种独特的夷人文字”。(附图4:商周时期南黄类型的及“刻划文字”的鬲)。”

     

     

    附图4:商周时期南黄庄类型的及“刻划文字”的鬲

     

    (一)南黄庄类型遗址的文化特点

    南黄庄类型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明显。主要表现在:

    1.制陶工艺复归原始,陶质、陶色及器物形制保持了比它早2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时期的某些传统风格,一些器物明显地继承了岳石文化的形态,但制做技术却比其早一千年左右的龙山、岳石文化倒退了一大步。轮制技术不见了,精细、光滑的器物消失了,代之而起的却是粗、大、厚、简的制作方式。

    2.墓葬形制特殊,大型墓地中墓葬排列较整齐,墓室多以自然石块砌筑,墓盖以天然石板封顶,葬式简单,随葬品单一,除陶器和少量石器、铜镞外,别无它物,很难看出贫富差别。这种形制和葬式,在同一时代的中原地区,尚无同例。

    3.祭祀坑和高山遗址在其他地域极为少见。祭祀坑的分布地点多为山腰或山脚处,坑向皆与所在山的主峰相对,均为自然石块构筑,呈正方形,坑底面积一般在50×50平方厘米左右。坑内仅见陶鼎、鬲、罐等,无其它遗物发现。每坑所置陶器不等,一般为14件。据有关史学家推论,这类遗址为古代东夷先民“对山神奉行祭祀典礼的物质遗存”。高山遗址是在乳山寨镇的寨山、育黎镇的鲁济山顶部发现的。两地海拔均在300以上,出土遗物相类,有灰坑和烧土层可见,器物多为炊事用具,器表常见烟熏痕迹。这两处发现的袋足甗,形体高大,造型古朴,具有典型的夷人文化风貌。从暴露的遗迹判断,两处均为居住遗址,并形成于同一时期。然而这里山势陡峭,既无水源,又无耕作条件,不利于人群久居。经初步推断,这类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特殊遗址,应是夷人先民为躲避或防御外来侵袭的暂居遗存。

    (二)南黄庄类型遗址的形成原因

    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近年来一些考古资料来看,山东地区尤其是胶东半岛,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被强大的东夷部落集团所占据。因此,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商周文化,都属东夷民族的文化系统。东夷族在商代以前,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既有密切的文化往来,又有对峙的战争局面,或战或和,古史不绝于书。到商代,东夷的势力比较强盛,《后汉书·东夷传》就有东夷“或服或叛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寝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等记载。后来商王朝感到东夷对它已构成严重威胁,不得不大举用兵,征伐东夷,历时260天(甲骨文有七八十条记载),结果最后“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双方因国力耗尽,两败俱伤,商朝比东夷提前被周代灭亡。到周初,周王朝又乘东夷势力空虚,连年大举东征(在周代金文中常可找到佐证),灭掉了许多东夷部族,建立了齐鲁等诸侯国,使夷人势力受到了严重打击,最后被迫避居海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南黄庄类型的27处文化遗址几乎遍及乳山全境,而乳山周边地区的文(登)、荣(成)、威(海)、牟(平)、栖(霞)、海(阳)等地,目前尚无发现此类遗存。由此判断:乳山市东与文登交界的黄垒河,西与栖霞、海阳交界的马石山、岠嵎山,北与牟平交界的昆嵛山脉,南到黄海之滨,是当时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天然屏障,凭借这一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条件,被周势力驱逼到乳山一带的夷人,在文化和习俗上仍保留了东夷民族的文化特点,但其物质生活却倒退了一大步,几乎沦为原始状态,可以说这是晚期夷人在这一地区苟延残喘、濒临消亡的文化残存。由此也可以推断:乳山南黄庄类型遗址的形成,是当时被商周势力迫居海隅的东夷部落集团或土著国家盘踞的聚集地,也是东夷民族最后消亡的聚落点。至此,东夷文化发展到了尽头,东夷民族也随之灭亡。此后,尽管不再有东夷族,但东夷民族毕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显赫了几千年,他们的影子不可能完全消失,他们的子孙仍在繁衍生息。虽然东夷族最后被汉民族同化,但其文化因素却被汉文化所吸收、改造、融汇,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四、结 

     

    上述是本人对乳山一带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文化概况的初步介绍和推断。考古资料说明:自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乳山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乳山一地的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这里的先民属东夷民族,这里的文化面貌独具特色。尤其是夷人文化发展到南黄庄类型,夷人在这里成为一个部落集团或一个土著国家,使这里以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并存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之中。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对填补和丰富胶东地区的古代文化史,齐鲁文化史乃至华夏文明史,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过去那种认为乳山一带或胶东地区是“退滩之地”、“无古可考”的观点,可以休矣!

     

     

     

    (赵钧波,文史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会员。现任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乳山市博物馆馆长、冯德英文学馆馆长。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