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夷胶东探源
江易夫
一、莱夷。
莱,一种草名,即藜,俗称胭脂菜,也指长满杂草,荒芜的地方。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延伸至泛称围边的民族。莱夷指生活在长满杂草荒芜地方的东部部落。后来历史上的地名莱、夷字均含有莱夷之意。
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有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他们之间经过多年征战和融合,形成了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和夷族为辅的三大部落。夷族主要生活在胶东一带。
夷族部落发源于胶东和安徽境内。后来部分向西迁徙进入中原地区。部分向南迁徙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迁徙经商的人称自己为夷人。他们所崇拜的太皞、少昊、帝俊,都是东方的上帝或者是出生于东方。夷族部落对应的是以山东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
夏称生活在胶东的民族为莱夷,商称莱,西周称夷,春秋、战国、西东汉、三国、二晋、南北朝、隋均称东莱。
夏称安徽、江苏一带为九夷,商称淮夷。春秋称浙江、福建等地为东夷。战国称辽宁北部、吉林西部为商夷,四川北部、甘肃南部为和夷。东汉称台湾为夷洲。到东汉,东南北西四边均被称为夷地。
二、胶东。
胶莱河以东简称胶东。胶东自秦始。夏商有城邑,西周有莱国,在黄县东南。西汉有胶东国,范围包括莱阳、莱西、平度等。东汉时有北海国,莱西、平度以及掖县、即墨部分属北海国。莱国、胶东国、北海国均为诸侯国。
春秋战国胶东属齐国。秦属胶东郡。西汉划天下为九州,胶东大部分属青州。海阳、即墨、青岛属徐州。西东汉均设东莱郡。西汉时海阳、即墨、青岛属徐州的琅琊郡。东汉的东莱郡包括海阳、即墨、青岛。三国时胶东属魏国,设东莱郡,东莱郡不包括莱阳、莱西、平度。西晋设东莱郡、长广郡,不包括平度,平度属北海郡,北海郡东部属胶东。东晋十六国时,胶东先后属燕、秦、宋、魏、齐五国,设东牟、东莱、长广三郡。南朝属宋国、冀州,北朝属魏国、光州。南北朝均设东莱郡、长广郡。隋设东莱郡。北朝光州、隋东莱郡位置与胶东同。唐设登州、莱州。五代十国属晋国。晋国、北宋均设登州、莱州。南宋设登州。金设宁海、登、莱三州。元属中书省、设宁海、莱、登三州。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清属山东省。明清胶东东部属登州,西部属莱州。
莱夷胶东历经五千年,先祖已乘鹤西去,山河依旧在。历史就是一本书,可阅读,也可收藏、给后人留下一些思索与启迪。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