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郑华
黄山寺位于乳山市下初镇黄山北麓,距市区东北十五公里。黄山海拔352米,因泥质山体,且以黄土居多,故名。
黄山诸脉,从主峰处向北左右合围,成C型排列,黄垒河从缺口外绕流而过。黄山寺峪呈葫芦状,腹大深邃,山幽林密,恰似一处世外桃花园。黄山四周群山环绕,中间相对平整开阔,黄山寺就坐落在这平整地带。从下初镇里庄村西南面的山隙转弯进去,就像进入了一座天然大院子。辛明路在《大乳山下》里记载:“黄山群峰参差交叠,环抱成圆,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寺院建筑就像放在莲花里的一颗明珠。组成莲花状地貌的峰岭,有九条山梁的山脚伸入黄山寺周围,山梁与山梁之间的沟壑处,条条沟内都有清泉涌动。所以,黄山寺又有九龙戏珠之说。黄山诸峰,唯有黄山寺西面的山上有几处裸岩,在土质山脉上尤为显眼。有一块岩石上有一个大脚印,人称仙人脚。仙人脚南面另有一块巨石,四围都是土,像‘外来子’一样孤立地躺在那里,人们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就叫星儿石。星儿石东南山腰上有多处洞穴,住过狼的叫狼洞,住过虎的叫虎洞。当然,住过僧人的,就叫僧洞。黄山寺北山脚,有条山洞直通山的背面。民国张建勋的部队在洞内做兵工厂,该厂后来被八路军所用。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向黄山寺投过3颗重型炸弹,一颗落在大殿后院的井里爆炸,一颗在寺正南戏台前掀起满天泥土,一颗落在大殿东南,把大殿的飞檐炸塌了下来。但都没有伤着人,人们都说这是神仙在保佑”。
天下名山寺占多,黄山也不例外。民国《牟平县志》记载:“黄山……以后麓有寿圣黄山院著名。”当年佛家相中了这块风水地,建庙立刹,取名寿圣院。寿圣院始建于唐代初期,兴盛于宋代。1046年7月地震,岠嵎山群峰多处坍倒,黄山山体虽然破坏不大,黄山寺却受损严重。1068年,宋朝神宗皇帝敕赐重修黄寺山。重修后,寺僧在黄山寺诵经习武,虔诚拜佛,自明至清,香火不衰,盛极一时。寺内大殿、后殿雄伟壮观,主体建筑群共有房120多间。殿前有精巧的钟鼓楼和古朴的三门楼,门楣上镶嵌着“老崇林”三个石刻大字;殿后有造型优美的东西廊房、客房和书房等;左右是围墙、花径、甬道;寺前有优雅的戏楼和颇具匠心的屏风;寺的四周古树参天、奇花异草遍地。枯老的银杏树上新生的高大槐树、古塔上的老松、戏楼上的丽榆、弯曲搭沟而被人称之为“仙人桥”的马尾松、以及排排被藤萝缠绕的小叶朴等自然小景,为寺院增加了浓厚的色彩和迷人的风韵。
黄山寺1943年改成建蚕种场,1973年为了取用建筑材料,大殿被拆。现存一口古井,在原大殿的后面,挨过日本侵略者一炸,现经测量其深还有60米,据说以前更深。寺的周围时有古碑出土,我们所见多是明清时期的,以弟子为圆寂的师父修建的墓碑为多。
黄山多柞树,是理想的柞蚕饲养地。曾闻名遐迩的黄山寺蚕场就位于黄山北麓。1942年,由胶东蚕丝改良总场接管黄山寺后创建,蚕场以繁育柞蚕良种为主。1946年,胶东蚕丝改良总场由昆嵛山迁至黄山寺,改为胶东蚕业研究总场,为胶东蚕业行政领导中心。1949年春,总场迁往海阳县,黄山寺蚕场改为分场。1953年划归乳山管辖。1956年蚕场拆除庙宇兴建新型蚕室,置办蚕具,扩大桑蚕育种能力。1965年,创造了柞蚕制种塑料纱产卵法,推广至烟台地区各县,并开始大批繁育柞蚕良种,供应省内外。1978年建成养蚕贮桑大楼,柞林面积扩大至800亩,专用桑园扩大至45亩,年产桑叶10余万公斤。199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5亩,年繁育柞蚕种卵200余公斤。蚕场干部职工养山植柞,辟地栽桑,从事养蚕科学试验工作。“留桩放拐”柞树修剪法、柞树疏枝法、柞树嫁接法以及大幅度提高桑叶产量的冬前束枝法,就是由他们研究成功并推广普及的。许多桑、柞蚕新品种也是在这里精心培育而成的。蚕场里桑蚕种全部是“菁松”、“皓月”杂交,柞蚕种有胶蓝、黄安东、杏黄等新品种。此外,技术人员还探索出了一整套防治病害的成功经验,用赤眼蜂防治柞岚害虫也试验成功。柞桑蚕种除满足本省的一些场家及蚕农需要外,还销往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等省,时为全国最大的蚕种场。至20世纪末,由于蚕种需求量下降,蚕场停业。但那段鼎盛历史,却被人们永远铭记。
现在黄山寺,古寺的地面建筑无存,只是蚕场的建筑仍在。2006年,僧人释果慧申请注册在黄山寺设立佛教信众活动场所。他欲复修殿宇,但因所需资金不凑手,就先因地制宜,对原蚕种场的房舍加以改造。主要佛像已到位,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已香火长升;殿前露天香炉、室内巨鼓大钟已安装使用;僧人集体咏经的大厅、禅坐的专房已装修启用;宿舍、斋堂、伙房整洁宽敞;2007年释迦牟尼生日那天,僧人、信众近300人就餐,各有座位,可见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
黄山寺大殿后院原来有一棵四五个人才能合抱的水杉树,20世纪七十年代被砍伐后,它根系又发出6棵,现在每棵的树干都是一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殿前有一棵拐枣树,粗不过抱,但树龄却在200多年以上,算是现存最古老的一棵树。历史烟云,人们在追忆,但记忆更多的,是那里的一草一木。
需要补叙的是,乳山是公认的柞蚕发源地之一,柞蚕缫丝织绸有过千年的历史,著名的“宁海绸”就产于乳山。史称汉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絮。那牟山,就是指乳山、牟平、文登交界的地方。看来那时的人们,只会用蚕茧当棉花絮做被褥棉衣吧。到了晋代时候,当地人开始用柞茧缫丝织绸自用,之后织绸技术不断改进。到了明代,柞蚕缫丝织绸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副业。清代中期,乳山有了最早的织绸工厂——冯家村的“合成义”和“正顺昌”。看来宁海绸并不是那一家丝厂的产品商标,而是因乳山当时隶属宁海州而得名的。宁海绸以其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色泽自然、吸湿性强、热导率低、冬暖夏凉等特点著称于世,被列为胶东南山府绸、芝罘绸之首。民国初期,宁海绸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越来越高,乳山的织绸业日趋兴旺。在宁海绸的盛名影响下,乳山的白宣绸、生丝绸、20码绸等绸缎,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很大。当时最大的厂家有崖子的“和兴”、马石店的“大顺德”等。1941年,牟海行署成立后,为了支援抗战,在崖子成立境内首家公营企业——奎丰丝绸厂,3年后改名为经纶丝绸厂。所产宁海绸,除留作军用外,其余的销往香港、南亚各国及欧美,换取抗战资金。1949年,崖子经纶丝绸厂先后迁至青岛、烟台。1953年烟台织绸厂又部分回迁崖子,重建经纶丝绸厂。可以说,乳山的宁海绸制作技术,在整个胶东半岛上开花结果。明代孙廷铨所著《山蚕说》中论宁海绸所用的蚕丝:“色不加染,黯而有章,浣濯虽敝不易色,日御之,上者十年而不败。” 乳山、文登现拥有柞岚面积30多万亩,最高年产量蚕茧2500多吨,其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