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山
辛明路
无极山,山脉连绵看不到边的意思,是嶞崮山向西的支脉绵延形成的。北魏时叫虞邱山,张崧(字钟峰)的《幼海风土辩证稿》中叫雾棋山。旅行社的朋友听说无极山东麓要筹建一处“花果自采、畜禽散养、垂钓猎野、山地车赛、军事游戏”等集度假休闲与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园,便打算前去考察,并邀我和文友同往。
这座拟建的生态园位于白沙滩镇王家口村西北面,因村西边有一棵大芙蓉树(威海地区习惯叫合欢为芙蓉),迎风婆娑在进山的路口旁,所以打算取名为芙蓉晖生态园。生态园所处地带,除南面是山口外,余者全是山岭,山岭围成了大椅子圈。此处村民叫卧龙(方言窝窿的谐音),起因于奇异现象。据说山间常有红润的祥云缭绕,似有巨龙云头腾跃,故名。
投资人向我们介绍了生态园的发展规划,在“大椅子”东扶手处,是樱桃、杏子、大枣等果树区。树阴中建有客房,外观风格追求古朴,就像果农看护林果住的房子。内装修却极为讲究,火炕、浴室、写字间一应俱全。客房区西面是餐厅和蔬菜种植区,蔬菜全使用农家肥,人工捉虫。蔬菜区西面有水库,是钓鱼观荷的地方。“椅子”西扶手处,丘顶平坦,是停车场。“椅子”的整个靠背,是原生态的自然林貌,是松柏槐柞的乐园。
“椅子圈”外面,东有“深挖洞、广积粮”时代修筑的备战山洞,术语叫坑道,是军事游戏区;北面是鸡鸭鹅、猪羊牛的散养区;西是驯犬场,养着驯狗所用的野兔野鸡;当年林场修建的环山公路将各区连接,这些山路是开展山地车赛的主场地。
听过介绍后,向导领我们上了山。站在山顶上,举目四周,美景像空气清新剂一样,顷刻就把人的心志冲洗得明净清爽。山下的景观如沙盘,房屋如火柴盒,村庄就是那存放火柴盒的大盘子;道路如丝线,水库平塘如散落的镜片。物再大也大不过山,是山给了我们这种大气的感觉。
南面,乳山银滩管委会办公大楼清晰可见,大楼前海的宫家岛像一艘航空母舰,护卫着银滩的蓝蓝海湾、皎皎沙滩;西面,无极山绵延起伏,主峰老雕顶尽显峥嵘;北面,田如棋盘,远处群山叠翠,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东面,嶞崮山及苍龙岭卷起了银滩碧波,定格在这神奇的土地上。
在山上交谈时,看着大孤山,我想到了册梨,就建议在生态园里栽种,并给他们讲册梨的传说:
传说清朝的时候,乳山境内的上册村,有个姓丁的人在外地做生意,有一年,他从东北返回威海卫采购货物。心想,到了距家很近的地方,应该回去看看。不怕亲戚多,就怕一大窝,那么多的亲朋好友,捎点什么给他们呢?在威海卫的大街上,他边想边走。突然,他听到一外国人在用生硬的汉话叫卖什么。到近前一看,是在卖树苗。丁先生听懂了这是一种梨树苗,喜沙土地儿,其他的再也听不明白了。此时他想,家乡遍地黄沙土,粮食产量很低,何不动员乡亲栽植这种果树呢?他就买下好几大捆,准备回乡分给亲友试种。回家后,多数亲友对这“洋货”不感兴趣,不愿意栽培。丁先生无奈,就把树苗栽在自家田地里。
为管理那片梨园,丁先生把生意店铺迁移到乳山。开始,那些梨树并不争气,到了四五年后才开花结果,而其果又多些被虫蛀。邻居劝丁先生放弃,但那些梨树已长得那么大了,且果实香甜爽口,他实在舍不得放弃。一天夜里,丁先生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树上的梨儿,变成了一个一个小小的人儿,他们都是名医的后代,走乡串村,治好了很多病人。“小医生”的美德传到了宫廷里,皇帝召见了他们,并每人封赠一件黄马褂。穿着黄马褂的小医生,欢呼雀跃,场面很是热闹。醒后,丁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看到儿子在用黄裱纸叠玩具,又受到触动,他想,用纸把梨包起来,虫子不就叮不到了吗。想到就干,他就用套袋的方法阻止虫害,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从此,这种梨被人们广为引栽。
有一年,在梨成熟的时候,宁海州衙门的一位公差路过上册村,村民拿这种梨招待他。那位差人说,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梨。临走时,差人又买了一些回去孝敬当官的。州官老爷品尝后,大呼奇果,高兴得手舞足蹈。原来,他正在为进贡朝延的贡品发愁。他急忙派人到上册一带收购。来采购的人问村民,这梨叫什么名字?村民都说叫洋梨。带洋字的叫法,在当时是土的不能再土的大土话,而贡品得有个文雅的名字。还是州官有学问,他依据产地上册的名字,命名为册梨。
册梨入朝后,立即引起轰动。大臣们以能得到宫廷馈赠的册梨为荣。所赠数量,多是一两个,超过4个的,是王爷级的或建立奇功的人。慈禧太后更是喜欢,每日必食。有一天,吃完册梨后,老佛爷书兴大发,传唤宫女笔墨伺候。她说,我要给册梨一个封号。说完,写下了“天下第一梨”五个大字。刚想传令送到宁海州,又想,先找几个人看看这字怎么样。其实,慈禧太后好显摆,写了自己满意的字,总要找人品评一番。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齐夸老佛爷的书法更是天下第一!夸得慈禧满心喜欢,吩咐切梨招待大家。一宫女耳语老佛爷,“梨不好分着吃。”慈禧太后哈哈直笑:“老百姓叫洋梨,我这是分洋利我。”大臣们都听懂了,再夸老佛爷聪慧过人,金口圣言。
现实中的册梨,原产于欧洲。其中果实形状像葫芦的品种,栽在别处,有叫“把儿梨”的,有叫“茄梨”的,还有叫“洋梨”“阳梨”“巴梨”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境内上册村的丁书方,在威海卫遇到英国人在出卖果树苗。丁书方向来对果树栽培有兴趣,当即买下140棵,栽于本村东河岸面积约3亩的沙土地里。栽后第5年开花结果,至秋,金黄色的果实香甜爽口,深受乡人好评。后来被宁海州衙门的公差发现,成就了册梨这“天下第一梨”的名贵特级贡品。
据民国《牟平县志》载:“南塂、樗岚、松岚、陈家、初家、果园、上册等村,多种册梨,为土产出口之一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护册梨这一传统优势地方品种,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攻关,就种苗培育、栽培管理、贮藏技术等进行全面研究和开发,册梨种植面积迅速恢复并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也明显提高。册梨主要分布于大孤山、徐家、南黄、白沙滩、崖子、诸往和育黎镇一带。现有栽培面积10000亩,平均年产量15000吨,在全国县市级中居首位。1957年乳山册梨被国家指定为特供果品,招待外宾。册梨罐头1990年被评为国优产品,1992年获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年产量最高达3000吨。销往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1/3。
无极山一带出产石材:王家口和潘家等村的采石历史均达百年以上。新中国成立前多用于盖房子、做碾子和打磨。盖房子那得是地主家才能用得起,因为买石料得花钱,运输要用马车。碾子和磨倒是穷人家也得使用,但那得族人集资而为之,安装后大家合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拖拉机和汽车的发展,这一带的石头“腿”长了,走得远了。架桥梁、做路边石、进城市垒石头楼、在公园做石雕,其知名度越来越高。毛主席纪念堂等著名建筑,相继使用了这里的石头以后,乳山的石头更是享誉全国、名扬海外了。下山时,站在百年的老“石窝子”旁,我感慨万端。以前人工苦力扛石头、抬石条的情景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起重机吊臂的转动。石材加工厂里,各种建筑、装饰和景观用料,经切割、打磨精细加工后,包装整齐,等待外运。石艺石雕厂里,有各种人物及动物造型的石雕、艺术墙幕、石画、壁炉、石锅、石碗、石盘、石碟等,真是出于自然、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其构思奇特、造型美观、逼真传神,使人叹为观止。王家口一带的石头,现在不光是坐汽车、乘火车、上轮船,还长上了“翅膀”,登上飞机,远走欧美等世界各地。欧洲的石头阵、亚洲的金字塔、非洲的太阳神庙,及其世界各地那些带有图案、符号或文字的石头,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足迹;而现代文明的脚步,在这些石头上面,也会留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