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山水
    嶞崮山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5-28  ‖  查看1809次  ‖  

    嶞崮山

     

    郑华

     

    乳山境内有胶东名山数座,嶞崮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嶞崮山海拔395.9米,山势陡峭,巨石林立,奇峰异石,各有神韵。它座落在白沙滩、徐家、大孤山三镇中间,在银滩旅游度假区北2公里处,素有“小泰山”之称。嶞崮山盛名远扬,缘于众多动人的传说和令人神奇的灵气。

    在半山腰上的那座碧霞元君庙,传说明朝万历年间,该庙原在山顶,碧霞元君娘娘托梦给当地有影响力的乡绅潘莲池,要动用一下全村的牲畜,将庙搬到半山阳坡的桃源古洞处,潘公应允。天亮之后,人们发现全村所有的骡马个个浑身冒汗,都累得精疲力尽的样子。再一看山顶,只一宿的工夫,一座崭新的宫殿巍峨屹立在山阳的峭壁之上。如此浩大的搬迁工程,只是动用了牲口,没有动用一个人力。从此,嶞崮山上神仙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争相前往捐施,将碧霞元君庙扩建得更加宏伟壮观。左建大士殿,右建三清宫,并建龙母庙。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开香火大会,善男信女进香许愿,或求平安,或求子嗣。

    趁假日,我们一家三口,起早乘六路车辗转银滩海边,下车向北步行1000多米,又转乘去往宫家的公共汽车,因头晚大雨路滑,车转道把我们直接送达嶞崮山下蔡家村。在蔡家村西,抬头向东北方向一望,只见嶞崮山高耸入云,山上巨石泛着青灰色的光,林木葱郁,山花烂漫,空气清新,令人如置仙境。嶞崮山林木长得这么美,定有好水的滋养吧。雨后的世界,在太阳的烘烤下,雾气蒙蒙,嶞崮山也笼罩着在一片水气之中。

    走在通向大山的路上,遇到一副对联:“临仙面圣祈富贵,好一座嶞崮山;除险加固保平安,真一湾清泉水。横批是:富贵平安”仔细一观察,原来嶞崮山西面有一座水库,施工人员正在为水库除险加固。

    经过那个东雕“紫气东来”西刻“护国佑民”的石坊门,再行100余米,一座泥石桥就在脚下。小桥下,溪水碰击着山石叮咚作响,激起的浪花晶莹剔透,顺着小溪向东张望,只见沟谷幽深,林木茂盛浓密,溪水自幽暗处时隐时现,清洌干净,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叮咚声和着鸟鸣声,令人心旷神怡。

    再向上走,一座新建大楼就在眼前,看路旁的公示牌得知,这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水厂。沿着石砌的台阶向山上走,远远地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从树丛中传来,儿子腿快,几步就跑进树丛发现了新大陆,只见一个圆溜溜的水泥池子,上面加了盖,水池朝向正南凿了一个小孔,一节塑料管插入其中,一注清泉从塑料管中奔涌而出,哗哗地流向山坡,尝一口,清凉甘洌,解渴也解乏。

    沿着石阶向上再向东转,远远地就发现绿树丛中,一个凉亭立于海拔190米处的半山腰上,旁边一个巨大的人造石龟昂首向西方眺望。凉亭及旁边的巨石上镌刻着我市著名书法家胡翘然先生的墨宝““长寿亭”“长寿泉”。

    看到长寿泉,不能不提此泉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据说金代乘安戌午(1198)年,道教嵛山派海上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真人,时常来嶞崮山讲经布道,广收信徒,名声大震。传说玉阳真人有一日正在嶞崮山神仙洞内静坐,忽听洞外有小孩嬉笑之声,云雾中见有一对身着红衣的小孩在莲花旁戏耍,真人感到奇怪,便向红衣小孩走去,刚走近,两个小孩忽然在草丛中不见了踪影,真人拨开草丛,发现两株人参油绿泛光,真人小心挖出,忽然泉水从左右两泉眼涌出,泉水清澈甘甜,随之真人又向北面生长荷花处挖去,又一泉水涌出;真人一抬头,发现北面一耀眼之物,真人又挖,发现一个金光闪闪的元宝,随之又一泉水涌出。真人大喜,手拍身旁石龟哈哈大笑,只听一声巨响,在半山峭壁处裂出一缝,泉水涓涓而出,水洁而甘,因此真人将四泉依次命名为“人参泉、荷花泉、元宝泉、长寿泉”。

    那么四大名泉的具体方位到底在哪里呢?经走访山下那座水厂的主人才知道,传说中的天然石龟就在水厂院内,长45米,宽3米。传说中的人参泉和荷花泉就在水厂院内靠西的地方,元宝泉在水厂大楼的后面,这三泉处于正南正北一条方位线上,每泉相隔七八米远。人参泉是因传说泉水里生长着两棵人参而得名,人参泉沙质水底,里面两个泉眼常年冒水。荷花泉,黑黄泥水底,因泉水里生长着荷花而得名,里面的泉眼常年冒水。长寿泉亦是沙石水底,它隐藏是在山腰的一个山洞里,进得洞内,狭长的石洞沿着东北走向往里延伸,在洞中可看到泉水从石缝中沽沽流出,水声轰鸣。洞中阴冷,越往里走,冷气越甚,空气越稀薄,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人探得石洞的源头处。在洞外观看,这条长寿泉的源头一定是通向嶞崮山山顶的,因为从山下仰视山顶,泉水已经从山顶的石头上溢出来了,满坡的巨石峭壁上,到处都有水流的痕迹。

    沿着长寿泉往东北方向的山顶爬去,所到之处都有水的影子,岩石底下有清亮的水湾,石阶旁有流淌的水沟,巨石的表面到处是水漫金山的痕迹,那座被人们誉为佛肚的岩石上,铺了一坡的水帘,在阳光下,像一条条黑黑的锦缎。爬至半山腰的碧霞元君庙,庙内东墙根下也有一方不知名的泉水,泉水不深,沙石水底,一眼望去,可看见泉水轻轻流动的状态,用水瓢舀了喝,甘甜清爽。据说乡绅潘莲池夜里做梦再受仙人指点,得知山阳桃源古洞旁有圣水可取,第二天他前去挖掘,果然有一处泉水,清澈甘甜,此水便是嶞崮山的第二圣水。

    及至爬到距山顶几米远的玉皇庙,抬眼望一眼近在咫尺的山尖,只见有水从山尖的石缝往下流。原来,极顶之阴,两巨石之间,有一天然水池,汇甘露而储之,山尖上的这汪泉水,只有一碗水的样子,冬夏不枯,人称此池为“玉露天池”,此水被誉为嶞崮山的第一圣水。关于“玉露天池”的来历,史籍上记载着一个传说。相传在盘古开天地之时,玉皇大帝命二郎神取泰山石置于东牟,即今天的嶞崮山。二郎神汗水淋漓,滴于嶞崮山上,形成“玉露天池”。

    传说嶞崮山的水,可医百病,沐浴、饮用可延年益寿。早年间霍乱病流行时,道士们取四大名泉水施与乡民,解救了大批病人。数百年来,每逢春暖花开之时,登山拜神,汲取圣水的人络绎不绝,岁岁如此,从未间断,就连远在百里之外的人们也车拉人抬前来取水。

    山下有泉,山腰有泉,极顶也有泉,众多泉水造福于人,嶞崮山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是泉水多而奇,让人惊叹大自然之奇妙,让人感恩大自然之润泽。

    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嶞崮山,我把辛明路的《孝的丰碑嶞崮山》附后:

    嶞崮山海拔395.9米,位于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北面2公里处,面海而立。民国《牟平县志.地理志》在记述嶞崮山时称:“大崮、堕姑、大孤,字随音变,皆可通用……山势自无极山迤逦东行十余里,峰峦起伏,为牟、海之界,到此巍然突起,高耸海上,东揖槎山,西拱乳山,海舟之所瞩目也。旁多小峰,而此崮雄杰,实为之魁,故名。”这说明嶞崮山曾叫过大崮山、大孤山、堕姑山、垛崮山等名,虽然“字随音变,皆可通用”,但细细考究起来,还是有音同义不同之处。从字义上说,嶞——“山形狭长”,形容“细长”的无极山较恰当,但因有“崮雄杰”,故“嶞”与“崮”结合起来了。垛——“城墙垛子”、“堆积起来”。其一是指城墙高起的部分,其二是指物品堆放成垛。用“垛”字命名,可能是取城墙之象;也可能是嶞崮山下的人,感觉巨石如垛“放在”房前屋后。堕——“掉下来了”,从南海上看,嶞崮山真像是一个大“崮”从天而降,掉在无极山群峰之中,此崮高出周边的山峰,显得气势尤为磅礴,很可能有人是从这个角度描述嶞崮山。

    此山远看其主峰,形如一尊大佛,头端正、颈粗壮、手有形、脚清楚,大腹便便,整体身姿和谐慈善。近看嶞崮山,主峰东侧山脉,由山岭组成一条巨龙,头接主峰,尾连银滩;西侧山脉绵延不尽,其中有一山岭是白色岩石,形似一只大老虎在仰视着嶞崮山主峰;南山脚下,平地又突起一座小山,形同一只站地观海的大鸟;主峰北面一山头,像只大巨龟,龟甲鳞片俱全。旧时所有到过的风水先生,都惊叹嶞崮山的奇异,称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全中国没有第二座。

    传说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敬慕三圣母,她常来大乳山探望。人们就把她的行宫设在大乳山不远处的嶞崮山上。明代万历年间,为了祭祀方便,由乡绅潘莲池倡导,行宫由极顶迁至半山之阳,桃源古洞旁。左建大士殿,右建三清宫。碧霞元君是主管富足安康、和谐美满的福神,保佑人们在身体健康、婚姻家庭、仕途事业、商务收益、播种收成、出入平安等方面顺利如意。地势显神明,让保佑幸福的碧霞元君入主嶞崮山,真是再合适的不过了。

    碧霞元君有很多施惠于人的办法,以水为例:嶞崮之巅,极顶之阴,两块巨石中间,有一天然水池,常年汇集甘露而储之,冬夏不枯,人称“玉露天池”,为嶞崮山第一圣水;桃源古洞旁边也有一水池,清澈甘冽,为嶞崮山第二圣水。另有“人参泉、荷花泉、元宝泉、长寿泉”四大名泉。人参泉的水,可医百病;荷花泉的水,可医眼疾及皮肤病;元宝泉的水,饮之能保财源广进;饮长寿泉的水,可延年益寿。千百年来,方圆数百里,前来登山拜神、汲取圣水的人,不计其数,岁岁如此,从未间断。

    碧霞元君济世救人的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拯救孝顺媳妇、张扬孝道美德的故事。嶞崮山下有一户人家,公婆常年有病,丈夫外出谋生,农田劳作、照顾病人的担子全落在媳妇一人肩上。这担子一挑就是二三十年,其苦、其累可想而知。因公婆都腰腿疼,要天天烧热炕,415日那天,媳妇登嶞崮山搂草。为搂到崖缝中的松柴毛,结果不慎摔落崖下,山脚下耕地的人们看到后急忙去营救。发现那媳妇只是受惊吓而昏晕,身上并没有伤痕。原来摔下的时候,有条黄毯子接着,使其慢慢着地。毯子上有字,是碧霞元君对她孝敬老人的表彰。这媳妇的事迹感动了乡邻,人们也感谢碧霞元君对她的救护。自此,每年坠崖那天,百姓就到原地祈祷碧霞元君保佑这位孝顺媳妇,也保佑自己,嶞崮山庙会逐渐兴起。旧时泛称农村妇女为村姑,嶞崮山曾名“堕姑山”,就是因这个故事而起的。这是孝悌文化的写照,感动着代代乳山人,百善孝为先,尊老如敬天!

    历史上嶞崮山的传说举不胜举,最近的传说是发生在民国元年,山下的河南村有个名叫曹世忠的小孩,被土匪绑票了。土匪把孩子的手脚捆绑着,吊于嶞崮山的悬崖上。夜间,孩子梦见一位老奶奶,把绳索割断,催他赶快逃跑。醒来一看,绳索果真松开了。当逃至半山腰时,因又惊又吓、又饥又饿,孩子昏倒了。昏迷中,又感觉那位老奶奶来了,送水给他喝。水一入口,顿觉精神大振,浑身有劲了。他一口气跑下山来,逃进小陶家村,被两位老夫妇救下。为感谢碧霞元君对孩子的救命之恩,曹家修了一幅书有“威灵显赫”的金匾,在当年的庙会期间,鸣锣开道,数千人参加,隆重地将金匾送上山,敬挂于碧霞元君寺的大殿中。

    嶞崮山主峰东面的苍龙岭,是因东海龙王三太子的传说取名的。听说七仙女游过银滩,禁不住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因厌恶龙宫中的繁多规矩,龙王三太子决心匿迹人间,保护银滩,等待仙女再来。知道龙珠能呼风唤雨,临走时特地偷了一颗。他居住在银滩以北两公里处的嶞崮山下,时常帮助人们放牛、耕种。天旱的时候,就口含龙珠,行云布雨。十多年后,龙王探知了儿子的下落,派员劝回。结果三劝不回,龙王火了,亲率虾兵蟹将前来捉拿。小龙知道逃不出父王的手心,就头接嶞崮,尾连银滩,化作了一道山梁,人们称之为苍龙岭。后人感念这位龙太子为民造福的功德,在苍龙岭半山腰上修建了霄龙寺,让其灵魂早升九霄,与仙女相聚。现在霄龙寺虽然失修,但龙太子布雨时坐的“龙坐石”还在,石前一双龙脚印清晰可见。

    嶞崮山是胶东民族英雄于得水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原为红军的地方骨干、后为解放军将领的于先生,永远活在冯德英红色经典小说“三花”里,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智勇双全的抗战传奇,孝敬爹娘的感人事迹,至今在胶东人民群众中传颂着。从传说到现实,嶞崮山都是一座孝文化的丰碑。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