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善悟 熔古出新
——赵钧波先生艺文之道侧记
文/郑华
赵钧波先生,字小粟,号山阳。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西山赵家村人。曾务农工,自署号“半农”(曾治半农印一方)。先后任乳山县文物管理所管理员,乳山市图书馆副馆长、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市文化局副局长兼市书画院院长等职;现任乳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乳山市博物馆馆长、冯德英文学馆馆长,文史研究员。社会职务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道教国际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会员、竣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乳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虽同在一座城市,但我对赵先生很长时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3年前,经朋友引荐而相识。初见,我即张大口向他求字一幅。谦逊一番后,他随即应允。两周后,墨宝如期登堂入室。这是我收藏的第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当时“披沙求金”小篆作品,我是一字不识,后问方家才晓其讲法及字意。之后,这幅字就成为镇宅之宝,不时欣赏领悟。自此,我对赵先生更是多了一份关注和敬重。观大家作品,品学者风范。有缘全面谒见他的作品,始于其新浪博客。门外汉扣开艺术家的大门,真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纵观赵先生的从艺生涯,见其腹有诗书气自华,情到深处品自高。
钧波先生的书法,篆、隶、行、楷无所不能,达到了兼收并蓄的境地。其篆书,尤其光华灿烂,境内外众多厅堂馆舍内,高悬他的励志之作。他的篆书,被著名学者、山东省文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梗桥先生称之为是继山之南、蒋维崧之后,山东善工篆书者;其篆刻,朱文雅润呈刚健正直,白文挺拔如寒山堆雪,甲骨、金文、小篆,或工致灵动,或古拙沉著,或安闲散淡,或老辣奇古,令人叹为观止;赵先生尤善丹青,他的画道法自然,格调清新,富寓诗意,他的山水画作品都是以歌颂家乡,表现生活为主题,其笔下的大海、山河、人物、舟楫、芦雁、瓦舍给人以生机盎然,催人奋进的艺术感受,展示了自然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活情趣;他写兰竹,崇尚八怪,尤喜板桥风范,笔墨劲挺,气势豪放,天资雅逸、清峻超脱,堪称为正直文人的气格再现。他好文史,善考证,擅鉴别,通晓书法绘画真谛,每遇大赛,必能折桂而返。先后12次获威海市级以上书画大赛一等奖,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珍藏。他对本地人文历史考究颇深,多篇学术文章填补了境内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期的文化空白,其学术成果被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可;先生对全真道嵛山派有独到的研究,其论著《全真道嵛山派的创始人王玉阳及其在中国道教中上的历史地位》在首届国际道教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学术报告,被认定为是全真道研究的权威资料。
生活积累是艺术的源泉
赵钧波先生的童年是在风光旖旎的大乳山下一个渔村度过的。祖上几代尚文经商,见多识广。深知渔樵之家足不出户,视闻闭塞的苦闷,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知文晓理,处事练达。文以载道的赵家人,在解放前,就把家里的客房捐给村里办学堂,其曾祖自任校董,以文育人。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先生儿时就萌发了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他自幼好学,勤勉善记。然世事磨难,三年级时遭遇“文革”,学习时断时续。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他深感在校求知的不足。其时,村里有位俗称“活字典”的尊长赵玉秀藏书甚富,其“四大名著”等古典书籍,几被先生通览。钧波先生的外祖父王金堂及叔舅王永周藏书亦多,其又阅读了所藏《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以及当代小说《苦菜花》、《迎春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大批经典小说。繁体字及生僻字在古典小说中屡见不鲜,他就靠一本《新华字典》逐字逐句查阅,一本本地啃,这为日后的文物考古及书、画、篆刻创作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回村后,正值文革后期,钧波先生在文化知识贫乏的农村有了用武之地,他身兼生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团支部副书记等职,还自编剧本当导演,吹拉弹唱搞演出,俨然成为一名乡村文娱活动的“小秀才”。1976年,凭其较高的文化素养,他被选拔参加了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走出农村后,又在乳山印刷厂打拼蛰伏了10年,虽历经坎坷,但他仍坚守对艺术追求的那份热情,持之以恒,从未降温。这期间,他自费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书画篆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函授期间,师从国文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以及张弩、陈梗桥、刘宝纯、薛夫彬诸先生,从欧阳先生处学到了“学书法不能光写字,要练书外功,贵在学古不泥,食古能化”等做人学艺的教诲。
良师益友是艺术的翅膀
1985年,赵钧波先生因艺文特长被调到乳山文物管理所任文物管理员。面对刚成立的文物管理所,近千件从石器时期到当代的文物资料要鉴定分类。从捡选、分类、编号、登记、造卡、入帐、上架,每件都要弄清出处和来源,这是学海捞针的活儿,先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他就求师访友,查找资料,一件件对比鉴别。认真摆弄了两年多,捣鼓了五六遍,才把这堆文物理顺清楚。令他欣慰的是,这两年的鉴别文物经历,使自己在日后的学书、绘画及考古、鉴定等技能方面获益匪浅。特别是书画方面,一大批古今名人的作品逐个从杂滥堆中捡选出来,自己从中也学到很多专业知识。
他对艺术的追求几近痴迷,到外地开会也随身带着书法字帖。有一次参加烟台地区文物现场会,在朋友的引荐下,他谒拜了著名金石书法家黄县的山之南先生为师,自此与山先生过从甚密,深得先生真传。为进一步研习古文字知识,他从朋友处借来北大进修的古文字书籍,工作之余,每天日课抄写篆书的偏旁部首,挂在壁间,躺、坐背记篆字的书写方法。他拜师求学,都是带着问题前往。山先生写篆书,撇划一笔独具特色,他天天临摹,也不得要领,就为了这一笔,他专程乘车四个小时赶往黄县山先生处请教。名家艺术的独到之处往往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山先生只能表述用笔特点为“笔笔慢而独此笔速”,接着又亲笔现场示范,经眼观手摩,钧波先生悟到,山先生写篆的艺术特点是:“缓中蓄势,精气内涵,势到而弹,出奇不意,”这最后一笔是“弹”出来的。这样的请教之路、这样的顿悟,在他的求学拜师经历中是数不胜举的,也是他为文从艺的独到见解。不藏安者年书,因世事动荡,无奈归乡务农、打渔,指导儿女成长。赵钧之后他又受教于陈梗桥、蒋维松先生,在文字渊流、考古断代及书法学习和书写方法上均得到诸家真传。并得到刘大为、叶毓中、刘炳森、刘光夏等大家的指教。
我写书画艺术家,写不“入门”,节选几段赵先生的文章,从中就能看到他非凡的艺术造诣。他在《书如其人,独具风骨——山之南先生及其金石书艺》中说:“作为一个书家,仅能写得一种体或几个字不足以称书家,而在广泛临摹名碑名贴,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学古而不泥古,具其形而备其神,渊于古而出新意者,方可称为上乘的书家……正是由于这种谦逊善学的态度,使他的各种书体达到了无所不能又超然脱俗的境界。他的甲、金文字,能在直接临摹殷周原器、原拓的基础上,巧妙地将那种刀刻、模铸、自然天成的痕迹,利用手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表现出来,可谓刀笔互见,相得益彰,给人以古朴、典雅、浑穆、端庄之感。在笔墨章法上,能于老辣中见活脱,方圆中藏奇拙,淡括中寓险峻,开合错落中见空灵。在篆书的临摹和创作上,堪称别具一格;他的隶书,广采汉碑之长,兼熔伊秉绶宽博大度之势,用笔古拙雄沉,大气磅礴,结体开张健稳,萧疏有度。观其隶作,显见独具一面;山老的行书,初习《祭侄稿》、《争座位稿》,后掺以篆隶及北碑诸法,奇拙宕逸,质朴自然,方圆相兼,刚柔互济,虽恣情任性而不逾矩矱,给人以天真婀娜,活泼可爱之感。可以说行书是山老熔各体于一炉的佳构;山老的草书,崇尚流畅自然,气韵贯通。初学怀素、丁佛言诸家,后兼宋四家笔法,洒脱灵动,筋丰气足,凝重处不滞涩,飘逸处不浮滑,点画似高山坠石,运笔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山老写楷,能承续家学,深得《颜家庙》、《麻姑仙坛记》之奥髓,力避常人习颜笔丰墨饱、笔划笨钝的写法,用篆隶枯笔作楷,老辣苍劲,犀利峭健,结体宽绰雄强,朴茂敦厚,显示出他超然不俗,刚毅直率的气质和性情,与别人写颜,有同工异曲之妙;山老的篆刻亦有独具匠心的造诣。他法乎钝丁(即丁佛言),直追先秦小玺和汉印,在以甲骨、钟鼎文字入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他的印作,文雅隽逸,简朴灵动,方圆相兼,藏险于平,方寸之间寓神韵高古,意境深邃之趣。”
他在《书画两长,德艺双馨——胡翘然先生及其书画艺术赏析》中说:“胡先生的书法特点是:以板桥书体为主,遍习古代名碑名帖,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将各种书体糅融掺合,兼以画法入书,于用笔、结体和章法都极富新意。其用笔方圆相兼,浓淡多变,轻重合度,苍润相辅,结体杂合篆、隶、草、行、楷诸体,出奇造险,跌宕起伏,偏倚多姿,纵横挥洒;在章法上,承前启后,呼应得体,松弛散淡,恰到好处。尤其是先生的题画诗句,虽随意挥写,但疏密错落,婉丽多姿,看似无拘无束,漫不经心,却能合乎通篇作品整体基调的完美统一,真可谓天真率意,相辅相成。字里行间透发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洒脱之气。通览胡先生的书法,可以使人深谙书为心画,书画同源之理。正如著名书法金石学家山之南先生所云:‘翘然公画技精湛,书功深厚,虽以画名世,然其书融通古今,别具一面,若无画名所掩,其书名必能骇世。’可谓评价中肯。胡先生主张:学书必须取法乎上,但学古人要出新意。要天天练笔,不能间断。学书的唯一途径就是多临,多看,多积累,善领悟,勤思考,求创新。胡老在归纳学习的方法时常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可以说,这既是胡老学书的辩证法,又是学书的方法论。胡老对书法界出现的部分不学传统,投机取巧,欺世盗名,自诩创新颇有微词。他指出‘粗制滥造,胡涂乱抹,既无欣赏性,又无艺术性的所谓创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踏,是对中国文字的破坏’。胡老的这些见解,对当前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富寓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从钧波先生评介山之南和胡翘然先生的文章中,我看到他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悟力,这些文字,大概是赵钧波先生学习和创作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吧。这也是我评介他时要说的中肯话。
勤思多悟是艺术的生命
清代学者杨守敬《学书迹言》中说:“学书者,除了要有天分,多见多写外,还有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俗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这话真是钧波先生学书的写照。多年来,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考古学、文字学、哲学等学科,精研唐诗宋词,穷搜名碑古帖,用功不分昼夜。他从殷周甲金文字入手,继而循序渐进,临摹并历览了众多古今名碑名作,在传统中不断吸取养分,转益多师,潜移默化。他对书法本体知识的领悟和锐意进取的创造意识,成就了他的书法既具传统,又个性鲜明。其钟鼎文字,熔山之南之古朴苍茂与蒋维崧之清秀超逸于一炉,用笔劲健,拙巧相生,既讲究用笔,更善于运笔,线条宛如万岁枯藤,苍中有润,润中见枯,给人以浑厚典雅,饶有古趣之感;其小篆能承续秦篆之遗韵,兼以金文用笔,提则如锥,沉则如杵,健稳端庄,看似平淡,实蕴灵动变化之妙。其行书点画如高山坠石,运笔似行云流水,富有弹性,落落大方,无迎合俗媚之笔。在作品的意境上,他还把篆隶的古朴、汉简的率意,行草的活脱有机融合,既有古趣,又含新意,充满视角张力。
学书三十年来,他感悟颇深,持奉“取法乎上,转益多师,博学多闻,虚心好问”的理念,他的篆书正是在传统中求变求新,堪称书界篆书常青树。中央美院原副院长、《美术》主编叶毓中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道法自然而不为自然所役,转益多师而不为成法所囿,极具大家风范。”。
初识钧波先生的篆刻,一时为之惊呆。省书画学会会长陈梗桥先生有句名言:“无名墨迹是良师。”赵先生深谙此语真谛。以自然为师,以能者为师,以书本为师,以实物资料为师,真正做到转益多师,他善于临摹古人名碑名帖,从文字渊流上去研究探索。他的篆刻,直追秦玺汉印,兼以甲骨钟鼎文字,把书法的笔意融入印章创作之中。其篆刻章法疏宕,篆法工稳,出手大方,收拾小心,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刀法娴熟,迟速有度,方圆合矩,形神兼备。章法设计错落有致,整体效果沉稳朴厚,闲雅和谐。其篆刻借边、破边的运用行险出奇,浑然一体。尤其是一方肖形印,特别引人注目,一匹骏马腾空而起,形神兼具,足见其绘画高超,刀法娴熟。纵观钧波先生篆刻作品,峻峭挺拔,气度超脱,独具深邃雅逸之趣。
书画同宗。他的绘画,我也是新近才得以见识。大幅画作多以沿海水乡为背景、兰竹鸟虫惟妙惟肖,特别是他浓墨倾情于故乡的海边、芦苇、渔舟、天鹅、明月等具象的思想情感,令我为之动情,这既有“雅士画”的审妙韵味,又具“志士画”的审苦风格。我突然想起那个“长安画派”的先驱画师赵望云,其一生只画劳作的农民,坚决不画仕女的风格,曾经让我敬仰无限,眼下再观钧波先生的画作,散发着一种对自然人性的温情和敬意,那种热爱家乡、直抒胸臆,生动活脱,奋发向上的个性特征,吸引我的视角。这也印证了他一直强调的师法自然,反映生活,寄托情感的艺术创作追求。可以说,赵先生绘画,是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入规蹈矩又不守成法,确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然与生命灵感的体会与写照。1998年8月8日,国画《独行江天亦须搏》入选文化部“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新作展”并入编了精选作品集。其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界收藏。先生堪称是一位学古不泥、广博善悟、妙造自然、求新多变、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艺术家。
说赵先生一专多能,一点也不夸大其词,他精通书画、篆刻及文物考古,还对金元时期惊动朝野,把中国道教推向鼎盛时期的全真道研究付出了大量心血,成为山东省唯一涉足其中的研究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文物所工作期间,他接触了境内大量的文物古迹,并专为圣水岩玉虚观碑写了一篇史料详尽的研究论文,阐述了玉虚观碑文的书法价值及全真道嵛山派是发祥在乳山的史实,这篇论文得到著名学者陈梗桥和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肯定,并鼓励他从冷门入手,深入研究这一课题。从此他遍访各地文史专家,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踏遍了胶东的山山水水,先后到昆嵛山、圣水宫、烟霞洞、麻姑冢、泰礴顶、无染寺、圣经山、紫金峰、铁槎山、云光洞、圣水观、大基山、崂山等地寻踪探道,其中到昆嵛山中考察古碑遗迹竟达三十多次。
为了考证道教北五祖之一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的史料,1990年春夏之交,他怀揣400元钱只身去了首都图书馆。在京晚上住在每晚四元钱的地下室,白天就跑图书馆,连续查了十几天,查无结果。直到第十四天,囊中羞涩的他面孔又黑又瘦,营养不良导致他夏季竟然脚跟开裂出血。有志者事竟成,当日他终于在首图查到了梦寐以求的《道藏经》。因为是馆藏珍本,管理人员讲不能借阅,他便通过“关系”,找到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姜纬堂先生帮忙,得到时任首都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先生的特批帮助,终于加班加点将其所需资料全部复印下来。之后,他通过《道藏经》又查到了《道家金石略》等道教要集。此次北京寻访,不仅使他研究道教的资料收获丰厚,也是乳山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人正品端是艺术的灵魂
钧波先生一直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每到一地,爱岗敬业,干一行,专一行,为乳山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呼告、献计献策、培育人才。其艺术成就颇丰,获奖捷报频传。其考古研究及全真道研究论文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文化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国内十几家大型刊物发表,其书法篆刻也享誉中外,其中1991年5月为美国南加洲、北加洲篆刻的“韩华联谊会”会印和书法作品在美国旧金山领事馆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在书画鉴定方面,先后考证鉴定了明代沈周、王铎、董其昌、周之冕等开宗立派的名家作品,现被乳山文物管理所收藏,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在文物考古方面,先后发现整理了87处古代遗址和资料。担任书画院院长12年间,他先后组织较大规模的书画展50多次,地市级以上展览30多次,开展“书画下乡、下企业”活动30多次。在书画教学方面,自1991年来,先后举办了11期31个班级,1500人次参加的书画培训班,为本市培养了一大批书画艺术人才。2007年,他又兼任冯德英文学馆馆长,带领导全馆人员走南闯北收集冯德英先生的文史资料,现已把冯德英文学馆打造成“山东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赵钧波先生的艺术道路,是深入传统,深入生活,索真求实,博古创新之路。他用近乎拓荒式的努力,让笔墨为时代服务,让笔墨为心灵代言。他是艺术的赤子,为乳山文化事业的崛起发展而努力着。他身上拥有的求真、务实、正气、清气、文气,是真正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他与人为善,谦逊好学,说话办事总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不仅不凌驾于人,也从不亏待别人。精神领域有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真传,言行上有温、良、恭、俭、让的儒家风范,为人、立德、立业、立言,很好地实践了道家的哲学观,儒家的价值观,他不愧是大乳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