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风雨七十年(六)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10-13  ‖  查看1797次  ‖  

     

    风雨七十年(六)

                              

      刘铭娟 宋述仁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检验水平,对一些疑难病能发出准确的报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例如:80年代末内科病房住进一病人,高烧、黄疸、周身出血,全身紫斑,经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病人危在旦夕,虽经多次会诊仍没有明确诊断,后决定骨穿查骨髓细胞。我仔细地观察了骨髓片,见骨髓细胞破碎不完整,结合临床表现,参考文献考虑骨髓坏死,这是我院首例病人,当时的文献资料也不多,我结合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把引起骨髓坏死的病因,写了一份小资料,分发给临床医师参考,同时建议医师做血液细菌培养,培养的结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病人溶血和出血现象,临床医师根据细菌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调整使用敏感抗菌素,病人经过合理有效治疗,很快痊愈出院。此病人的诊治过程,在林树武主任严密观察下(后任院长)进行的,林主任还进行了跟踪随访,整理了资料,发表了一篇论文。

    后来我又到上海瑞金医院办的细菌学习班学习3个月,回院后在细菌室间质控方面进行了细菌药敏检验方法等多方改进,因此连续6年细菌室间质控全优,省检验中心要了典型材料,并在全省质控大会作了交流,还改进了骨髓细胞报告方法(用FAB分型),与国际卫生组织接轨。

    我把1974年以来的标本,分门别类建档保存至今。血清免疫方面开展了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10多项新技术,较早应用了血凝法、酶免法、金标法等先进技术。

    1990年底购买了r计数仪(F-630G),1991年开展了甲状腺功能(T3.T4.TSH)甲胎蛋白(AFP)乙肝抗原抗体5项等检测,还开展了血气分析,并把开展的工作写成小册子发给全院有关科室。

    199125日我被卫生局任命为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199268日被组织部任命为检验科主任。

    1993年宋述仁当上了院长,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检验科工作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与全院整体工作并进,紧跟医学科技发展的动态,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服务临床、指导临床,这就必须有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组织协调,这一切宋述仁都做到了。

    1993年我院开始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根据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了总体部署,首先改善基础设施。

    1993年,医院建设了特检楼,把二层全给了检验科,医院领导安排以我为主根据检验科的功能设计总体布局,按正规要求设立了临床化验室、细菌室、生化室、血液室、骨髓细胞室、血清免疫室及荧光免疫室、放射免疫室、血库等9个功能齐全的检验室。因布局科学合理适用,后来引来不少的参观者,我们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规模设备技术力量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思想仍偏于保守,领导一提起科研大家总认为那是科研机构和大医院的事,我们县一级医院是遥不可及的,是没有条件实现的,但是科研工作开展的好与差,又是二级甲等医院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述仁亲自帮我选题,到科委立项,争取科研经费,检验科由我牵头与我院小儿科合作对小儿腹泻的病因进行研究,科研工作在我院首开。

    这是述仁一向谨慎低调处理我们夫妻在同一个单位、又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的“突围”之作,这分明是赶着自己的老婆上架,为医院今后的科研工作开路,当时这种做法我们二人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我们这个科研小组没有辜负他的希望,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共检验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例414例,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筛查,明确了小儿腹泻病原体,1993年结题,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检验科周惠平主任(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鉴定。为了打破基层单位不能搞科研的藩篱,解放思想推动科研工作,评审会开得非常隆重,全院中层干部及科技骨干都参会,邀请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及卫生局长出席会议并讲了话,评审结论是“该科研成果在基层医院进行大规模腹泻病原学调查方法,居国内领先水平”,1995年荣获山东省科委颁发的科研成果三等奖。

    我们先后在《中华检验杂志》《临床检验杂志》《实用儿科杂志》发表了10多篇论文。通过首次科研项目的成功,大家破处了迷信,解放了思想,使医学科研工作在我院蔚然成风,在以后的几年里全院科研工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我院检验科的工作一直处于全省同级医院前列。

    1994年我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我科也高分通过,医院取得二级甲等医院的资格。

    由于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就,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不少荣誉,我先后被评为威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乳山市十佳市民、医院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凡是经群众推选的评先选优基本上离不开我。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科研成果在短时间内是别人没法逾越的,我们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果得到全院职工的认可和尊重。

    在正高级的职称评审中,我虽然外语考试九十九分,又有省级科研成果,有发表在中华级、省级的医学论文十多篇,又是连续十多年的医院、威海市的先进,还是乳山市十佳市民。但是在省专家组面前被一位女专家一票否决,说我没有学历,参加考核也是没有用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当场就蒙了,我再也不知道她们还说了些什么。的确我初中没有毕业,就考上了中医学习班,中专没毕业,就调到了医院上班,莱阳大专班读了一年书,又是个进修班,只发给结业证书,虽然承认大专学历,但没有正规的毕业证书,中评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还是把材料报到省高评委,但因学历不足,不具备晋升条件,而名落孙山,这次我心里非常难过,非常不服气,但是后来我还是想开了,我这一生到退休在职称晋升上,虽然没有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我努力了,也就足够了。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科技水平的发展,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也逐渐增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医院先后投巨资购买的设备有:F-800半自动血球计数仪、PL-604血球计数仪、C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010生化分析仪、康宁-50血球计数仪、血流变仪、CX4大型生化分析仪。检验科的各项工作及各实验室的设施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工作条件具备了但人才的匮乏又突显出来,培养人才尤其显得必要,机器设备花钱可以买到,但知识靠积累、靠学习,我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向领导推荐和建议,在医院的总体布局下:先后派出潘新福于19928月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生化一年,赵爱娜于19933月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染色体及骨髓细胞半年,刘金喜、肖桂芝于199411月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参观学习, 邓书杰、宋永林到齐鲁医院学习半年。张京文于19967月到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细菌半年。1996年董翠玉到省及北京血液中心学习,仇祝强于19971月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检学习半年,郭玉伟于19982月到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室进修半年等,经过以上抢救性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他们学成归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多项空白,工作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发表了不少专业论文,他们都成为科室的技术骨干,有的提了主任、副主任,有的晋升为副主任检验师。

    1991年到2000年检验科每年都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1993年被评为先进党小组,我也被评为威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20005月宋述仁退居二线,公布为调研员。林书武副院长升任为院长。同年我也到了退休年龄,林书武院长对我很信任,他对我说退休不离岗,第二个里程碑还要继续跑,要求我继续在科室工作,以解决疑难问题为主。

    我考虑到科室内骨髓细胞室技术含量高、力量相对还比较薄弱,就主动担当起这份工作,让赵爱娜大夫到北京人民医院学习了半年骨髓细胞,她曾经在济南进修过,又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这次带着问题到北京对口学习,进步很快。她很聪慧,也很谦虚,除非遇到特殊的疑难片大多都能自己处理,碰到个别的疑难片,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一下,她休班时,来了标本,我就去处理。我自退休后,刘金喜、李娜主任对我很尊重,现科主任仇祝强及赵爱娜大夫,也很尊重并很照顾我,我也向院长提出我退休13年了,赵爱娜很成熟,她都可以带徒弟了,我也可退出历史舞台了

      我从一个刚满14周岁尚未成年又不谙事理的小姑娘,至今已走过了55个年头,半多个世纪的经历使我感触良多,在医院各届领导的关心、培养下长大,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和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又在领导的器重和信任中奉献了我的一生。我是医院各届领导培养起来的,是医院把我养大,是医院给了我智慧和力量,我应为医院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我爱医院,医院就是我的家,医院的领导及职工都是我的亲人。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