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传奇名医邵志昆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6-4-11  ‖  查看4252次  ‖  

     乳山民间文学.第一卷.人物故事.第六节

     

    《乳山民间文学》,作者辛明路。全书共22万字,分五卷,第一卷是人物故事,第二卷是坊间逸闻,第三卷是陈迹旧话,第四卷是山水传说,第五部分是附于相关文后的延伸阅读。

     

    传奇名医邵志昆

    辛明路

     

    缺医少药的时代,同时伴随的还有医学知识的不普及。能救人性命的医生,在人们心中往往有种神秘感,所以,好医生是最容易被群众神化的,邑内名医邵志昆就是一例。

    邵志昆的父亲邵本凯,曾在嶞崮山跟老道学医多年,虽然医术精湛,但下山的初期,来找看病的人却很少。邵志昆的爷爷邵里周为儿子着急,就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等你儿子的脚能有八斤半沉的时候,他的好运气就来了。”爷爷百思不得解,就追问算命先生,先生说只能静待不能解释。因无法跟家人解释,爷爷就把算命的事埋在肚子里,谁也没有告诉。有一次,他们全家人走亲戚回来,路上遇雨,黄土路泥泞,脚陷进去很深,迈步困难。邵志昆的父亲说:“我的脚有八斤半,铁沉铁沉的。”爷爷听了暗喜,知道儿子的好运气来了。之后,邵本凯治好了很多病人,前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家庭状况好转,有了供邵志昆读书的条件,成就了一代传奇名医。

    传说邵志昆门里(族内)的一个侄子,浑身发绿,请叔叔把脉诊病。邵志昆一把脉搏,皱着眉头说:“槐毒入心肠,神仙也无方。我治治试试吧。”原来,族侄听了许多邵志昆神奇的行医故事,他想试一下叔叔到底有多神,就用尚未成熟的槐树籽,搓汁涂抹身体,以此假装有病,看看叔叔能作何诊断。想不到,玩笑开大了,差点搭上了性命。民间的说法是,尚未成熟的槐树籽有剧毒。邵志昆先用生绿豆捣成面让侄子开水冲服,等草药煎好后,再立即服用汤药。经紧急抢救,保住了侄子的生命。

    有一次,外地有一产妇难产,家人前来请邵志昆出诊。当邵志昆赶到时,当地接生婆告诉产妇已经去世,正在给产妇入殓。邵志昆坚持要进行诊断,他把了把产妇的脉搏,说:“人还活着。”边说边急忙取出银针,在孕妇的心口窝扎了一下,孩子“哇”一声降生了。邵志昆说:“孩子在奔生时,手攥住了娘的心根信儿,娘疼得昏厥过去了。针扎下去,孩子松手了。”孩子爹急忙察看,果然,孩子右手手背上有个针眼儿。这个病例,与药王孙思邈的经历相类似。

    有一天,深更半夜,邵志昆在院子里走来走过,嘴里嘟念着:“若非体弱老母,必大承气汤主之。”到天快亮了,西邻的邵大哥过来问:“志昆,你怎么整宿不睡,有难事吗?”邵志昆说:“母亲患病,症候虚实相兼,用大承气汤先清理便秘等郁结症状,才能为以后的治疗打好底儿。但用大承气汤又怕家母身体经受不了如此猛烈的药。”邵大哥说:“我有秘方能治婶子的病,我姥爷家有闺女没有儿子,就把这个祖传秘方传给我们家了。只是药得由我来煎。”邵志昆自己拿不定主意,只好听从邵大哥的。吃了邵大哥的药,邵母的病很快就好了起来。事后,邵志昆到西邻致谢,邵大哥说:“别谢我,是你自己把母亲的病治好的。那天,我听你在院子里反复叨念大承气汤,我就知道婶子的病非得用这副药不可了。只因你是大孝子,怕药力太猛伤着母亲而迟迟犹豫不决。我到药店就是按大承气汤的方子买的药。怕你认出是大承气汤,我就背着你煎药。我只不过是替你下定了决心而已。我家有个秘方不假,但不是治婶子那病的。”哥俩开心地笑起来了。

    有一年,寺山瑞泉院来了一位高僧,医术高明,特别是治疥症,药到病除。邵志昆托人前去联系,要跟着学习。高僧答复:“他已是名医,不必前来。”后来,邵志昆隐姓埋名来到瑞泉院,说自己小时候母亲给许的愿,每隔12年就要到寺庙里打杂一些日子。就这样,他来寺院干活。由于他说自己是挖药材出身的,所以被分配给高僧司药。司药,就是按照医生的处方抓药。有一位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患者,高僧的处方是巴豆一两、土信(砒霜)二钱,邵志昆抓药时把剂量整整地加了一倍。使用有毒的药,医生都是很谨慎的,司药称好药以后,医生要复核,再称一次。高僧发现药量加倍了以后,责怪司药的拿人命当儿戏,邵志昆不慌不忙地说:“此病人从体形和体质上推测,就得如此药量,如果用量轻,把虫子药反了,其人性命反而难保。”高僧说:“能说此话的,非邵志昆莫属,阁下就是邵志昆吧。”“正是在下。”后来按邵志昆的剂量下药,病人果然全愈。

    邵志昆,名邵元仑,志昆是他的字。在读私塾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他博闻强记,看书过目不忘,且能融会贯通,悟性极高。他终生嗜书如命,勤奋好学,其高超的医术,确是天赋加勤奋的结果。1940年代,他在白沙滩开诊所。他是全科医生,别人眼中的疑难杂症,到他那儿往往药到病除。全科医生也有最擅长的方面,他尤其擅长妇科病及急腹症(急腹症从前叫滚肠痧,是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胰腺炎、胆道蛔虫等腹部急性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他行医一生,治好的病人成千上万,许多不孕不育的妇女服药后怀孕生子。在人民的心目中,邵志昆切切实实是救命的神医和佑福的活菩萨。他行医,以治病救人为天职,不分贫富贵贱,一律认真诊治。对交不起药费的穷人不但照常给予治疗,所欠药费连账都不记,以后病人有了钱就来还,没有钱就免了。

    1950年代初,诊所交为国家所有,邵志昆转为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50年末至60年代初,山东省卫生厅批准邵志昆以临床传授的方式开班带徒,第一批学员中的马绍初是学习成绩最优秀者之一,留在老师身边协助老师带徒弟。于元锡、刘洪正、潘万仁、宋景光、姜启安等许多邵志昆的徒弟,成为乳山中医界的中坚。有一时期,从县中医院到各乡镇医院,院长多由邵志昆的徒弟担任。邵老退休后,卫生局仍然请他留在白沙滩医院工作。后期,医院每天只安排看三五个病号,怕累坏了老人。他曾任政协乳山县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直工作到80岁,才回到邵家村休养。1973年逝世,享年85岁。

    邵志昆的后人传承他的医德医术,代代都有出类拔萃的好医生。邵老有四个儿子,长子振瑚(字保初)、二子振琏、三子振琇(因工作需要曾名文晋)、四子振璐,都像父亲那样德才兼备。兄弟四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47年,振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长子、四子随父亲学医。保初曾在冯家医院、白沙滩医院工作;振璐到东北,曾任当地县医院院长职务。保初生育四子二女,长子春俭、二子春忠、三子春朴、四子春泽,大女儿春吉、二女儿春富。春吉的对象姜吉昌是军医,曾任解放军某部卫生所副团级所长。笔者多次采访春富的爱人孙京林,向他了解其亲属的情况。京林军人出身,转业后曾任乳山食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等职。春字辈中,春忠最具祖风,1970年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分配到西安市传染医院工作,博士生导师、正教授职称,曾任肝病科主任等职,是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医生。他还是西安市感染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感染学会副主任委员,在学术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退休后,为威海市立医院特聘专家,在医院消化科工作。春忠之子邵渊也是医生,博士生毕业,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职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青年专家,他考取了公费留学,现在在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深造。邵氏名医世家,代代传承悬壶济世的优良的家风。

    说来笔者与邵家还有些渊缘。大妹明卿三岁时的冬天,一次发高烧,父母抱着她到30多里外的白沙滩诊所找邵志昆诊治。老先生在看病前对父亲说:“是闺女还是儿郎。”父亲说:“是闺女。”“你喜欢闺女还是喜欢儿郎。”“都喜欢。”从他们当时的对话中可感知,乳山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像有些地区那样严重。1972年,笔者参加县卫生局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期间被分配到白沙滩医院实习,由邵保初老师传授脉学。他忠厚为人、态度和蔼、服务周到、工作认真,传承父亲的医德,广受赞誉。1974年,笔者到县卫生学校学中医(在乳山一中,当时名为五七大学),班主任是邵志昆的大弟子马绍初。马老师不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课讲得也是鞭辟入里,非常精彩。他对笔者很好,毕业时签赠厚厚的《赤脚医生手册》,叮嘱做人民的好医生。后来,马老师被莱阳医学院挖走,调去任教授。他曾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大学副校长兼学校附属医院副院长等职。

    在神医邵志昆的故事里,有我国历史上著名医生孙思邈、叶天士等人的影子。医生被神化的过程,就是被人民喜爱的过程,神医是群众对好医生的尊称。(辛明路)

     

    延伸阅读:亲历医疗完善

    辛明路

     

    笔者曾干过10多年的赤脚医生,村民患病需要外出诊治,笔者都陪同去医院,俗称送病号;家住城区以后,乡亲们前来看病,也多是找笔者领着去医院,因挂哪个科的号、找哪位大夫,笔者都很熟悉。笔者对市医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可以说,是见证了其40多年的发展历程。

    生活中有不少巧合的事,笔者在修改民俗书稿,当修改到医俗时,身体出了“故障”。那天中午,关了家里的电脑去上班,经过挖供热管道的路口时,心想那点沟渠,一跳就过去了;未曾想,心年轻、身已老,重重地摔到沟里去了。以前是送别人住院,这次因膝关节严重挫伤,自己住进了医院。

    头次住院、初次打吊瓶,心里难免有点紧张,但医护人员是有办法的,很快就让笔者紧缩的心放松下来。常兴德、郭志强、刘德玺等主任和其他医护人员都前来安慰笔者,告诉只是扭挫伤后的关节积水,别紧张,没有大问题。护士们的态度也是十分和善,输液前,不厌其烦地询问笔者的名字,再与医嘱单及药瓶上的字认真对照,防止药在病友之间张冠李戴;接着一边与笔者说话、一边在手背上做皮肤消毒,当注意力被有效分散后,针不知不觉地打上去了。

    避开尘世喧嚣、放下繁杂事务,静下心来,调整思绪、理顺心语,也是一种境界。笔者所住的这座16层的病房大楼,是市医院于2006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外看雄壮美观,为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随着探病亲友的进出,笔者仔细看了看病房布置,洁净的墙壁、光亮地面,多功能高档骨科专用床、雪白的床单,真正实现了宾馆化的病房服务,这在从前是连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再想想那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变化可谓更大了。最可贵的是医护人员素质提升得很快,宋修强主任等人已是研究生导师。

    20世纪50年代之前,境内行医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坐堂医生。群众称之谓开药铺的先生。坐堂是指坐在药铺内等候病人前来就诊。这称呼起源于汉代医圣张仲景,他在长沙任太守期间,处理完公务后,往往来不及退堂,就顺便坐在大堂上给军民诊病。人们尊重他、纪念他,遂把医德医术高超、坐铺接诊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尊称如果含有职业性质,就会被当作行业敬语广泛使用。后来泛指所有的坐诊医生为坐堂医生。这些医生的工作室在药铺里,有医有药,是当时条件最好的医疗机构。二是试脉医生。所有的中医都把脉,为什么叫这类医生为试脉医生呢?因为他们只看病、不卖药。病人拿着所开处方,到别处撮药(抓药、取药)。试脉医生有三种,一种是德高望重的名医,他们家境富裕、不差钱,拒收诊费,意在治病救人、积德行善。一种是生活一般、差点钱,靠收取诊金来补贴家用。一种是打算下一步开药铺、差大钱,靠先当试脉医生来积累资金。那年代都很注重医德,只要是正经的医生,都不会乱收费。为贫穷人减免医药费的事,几乎所有医生都做过。三是游医,俗称路挡先生,外地叫江湖郎中。他们常在路过的时候,被患家挡(方言拦截的意思)下来求医,故名。这类医生,有的背个药箱,内有常用中成药、自制药粉等;有的还带有手术刀等简易外科工具,给人割除疔疮瘤瘰等;有的什么也不带,只给人看病开方。他们良莠不齐,有品优术良者,也有骗吃、骗喝、骗钱花的。另外,自疗也是民众常用的医疗方式。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有效治疗方法。头痛脑热、闪腰岔气,用推拿、针刺、刮痧、拔火罐等方法治疗;皮肤过敏,用徐长卿和地肤子等浇水冲洗;红肿热疼、痈疽疮疔,用土大黄、仙人掌等捣碎外敷等。

    1945918日,牟海县公安局设在西泓赵家的小医院与夏村医药社合并,成立了乳山县地方医院(市医院的前身),院址在夏村街里西头地主戴俊卿的房子里。全体职工21人,设内外科等,病床10多张,中西医都有。1951年全县普及新法接生,1953年在县医院设妇幼保健科,1956年析出成立乳山县妇幼保健站。之后,随着乡镇医院、防疫站、中医院、结核防治所、精神病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相继成立,医疗条件逐步得以改善。1969年年底至1983年年初,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群众医疗条件有所改善。19833月,在农村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发展到所有的村办项目都搞承包,卫生所也在发包之列,全国各地的合作医疗制度相继解体,村内公共卫生机构几乎一夜之间瓦解,群众看病吃药要全价交钱,至“新农合”建立的20多年的时间里,医药费价格上涨,农村、城镇普通人家因病致贫、有病无钱而失治的情况较多。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交钱参加的原则进行合作医疗试点,至200412月,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2年起,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农民个人缴费也随生活水平提高而提高,农民住院报销比例由新农合初期的40%提高到80%,农民就医难的局面开始打开。

    来换吊瓶的护士,见笔者傻愣着想事,以为是寂寞所致,就拿来一些报纸。笔者把其中的《乳医院报》拿出来,仔细阅读。笔者熟悉这份报纸,家中收藏着20052009年的合订本。讲述医院风貌,这份报纸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利于医院内部信息灵活沟通,较好地向社会展示了医院文化,使我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到医院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医患同心是句老话,意思是医生和病人永远是一个心眼的。医生盼望病人早日健康,践行治病救人的宗旨,取得良好的技术威信;病人则把身家性命交给了医生,信任至极、盼望药到病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半月后痊愈出院。

    外地一些紧张的医患关系,闹得沸沸扬扬,让人痛心。人生在世,对待事物要懂得什么是主流意识,医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条件改善了,这是医务领域的主流,人们受益于社会的进步,应感恩时代的发展。医疗机构自身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新兴的医疗理念、新用治疗方法,让群众明白,消除医患之间本不应该有的误会。宣传效果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就能一蹴而就的事,要多节点、多渠道地广泛努力。医院自办报纸,不失是个好方法。

    (转自《乳山时讯》周末版2016.1.30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