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记山东乳山市海阳所镇西泓赵家村党支部书记于正沧
文/郑华
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季节。季春的乳山大地,万物蓬勃。怀着对新农村渴望的心情,我踏进了海阳所镇西泓赵家村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一路走来只感觉村在绿中藏,人在城中游,水泥路四通八达,店铺林立,商贾络绎。家家门前花草萋萋,户户屋后绿树成荫。村子座落在海阳所西6公里处,位于小乳山东麓,现全村430多户,约1000人口,农用耕地面积2160亩,山峦草场2550余亩,水产养殖面积约1130亩,村原有公房100多间。
徜徉在村容美丽如画的西泓赵家,遇到一位精神振作、身姿矫健的人,正指挥着施工人员修筑加宽村西路,虽然晒得脸色有点黑,但神态坚毅,我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于正沧。
他是赵家村有史以来第一位民选书记,在艰难创业的9年里,他历经重重阻力,以正义的精神做支撑,用正确的办事原则当支点,怀揣英雄的气慨,迈开好汉的步伐,把公仆的无私奉献精神,大气地写在村全体村民的心坎上。他敢于碰硬、不畏艰难,挑开阻挠、顶住压力,带领群众把一个昔日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建设成一个鸟语花香的小城镇模式的新农村。
任职在“纷乱”中开始
2002年以前,该村原有的公房、滩涂、海水养殖及虾池等集体财产,其承包合同形同虚设,合同租金大部分不能够兑现;多数村民的“三提五统”、农业税、电费等款项,根本收不上来。这些工作的滞后,直接使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多少年来,村集体没有一分钱,且负债累累,不仅欠下银行的大批贷款,村里还欠私户各种款项30多万元,在职干部及退休干部的工资,多年发不下去,年终全部挂账处理,村务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又因破烂不堪的村容村貌,草堆满街,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土路狭窄,干天车过一路烟,雨天泥泞拔不出脚,恶劣的生活环境,经常引发群众滋事殴斗。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散成了一盘沙,歪风邪气就像村中心的那条臭了百年的“穿村河”,污浊不堪。
穷则思变,乱则思治。2002年3月,西泓赵家村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市委、市政府得知村里的现状,当机立断,要不遗余力为西泓赵家村选拔一个能够挑大梁的人。同时指派市政法委和市纪委组成工作组进村开展整顿,对村支部和村委一班人进行民主选举换届。经过广泛筛选,从16岁起就历任村保管员、团支部书记、贫代主任、革委会副主任、民兵连长、治安主任、计生主任,镇虾厂技术员、拆船厂营销厂长的于正沧,因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干练的办事能力,纳入了工作组的视线。后经党员、群众民主选举,以接近全票当选。56岁的于正沧不负众望,脱颖而出,成为西泓赵家村民主选举后的新一届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整顿从“清欠”中入手
万事开头难。党内“一致通过”,不一定党外“一路绿灯”。于正沧一上任,看他笑话的人有,要他好看的人有,给他设障碍的人有,四处说风凉话的人有。在这节骨眼上,是到了亮一亮剑,砍一砍歪风邪气的时候了。
“第一剑”,裁减冗员,压缩开支、减轻村民负担。为减少开支,党支部决定,把计生主任、妇女主任、节育药具管理员三职由一个人兼任,压缩会计职数,物资保管、现金会计由支部委员一人兼任,这样就直接节省了4个干部的工资。
“第二剑”,收取公房房租,清理陈年积欠。上任仅20天,他就逐步理清了头绪。先后召开了几个发动会、碰头会,研究公房租金收取和重新叫行发包的方案,规定房租由以前每间每年100元,提高到正房每间每年300元,厢房每年每间200元的标准。清欠当天,占用公房的人没有一户交房租的,反馈上来的信息,很多人公开地说:“中间那家(指占公房的位置)交没交?他交,我们就交!”第二天,天一大亮,于正沧就敲开那位占房人的家门,开门见山地说:“新支部成立了,各行各业都要重新整顿,我刚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理公房租金欠款,昨天我安排会计下去收房租时,其他租房户都问你交没有交,你看怎么办?你支持一下工作好不好?从我干书记开始,房租必须要交,同样价格你有优先权,你想租多少年就交多少年的租金。咱村你就带个头吧!”那位占房的村民说:“好吧,我支持你的工作。”饭后,他就第一个到村委会交了3年的租金。紧接着,清欠工作全面铺开。
村里原来开面粉厂的人,占用集体7间房子,并无偿使用村里一套大型面粉加工设备。这次清欠,占房人既不交房租,也不续合同,还无理狡辩说:“我要在这里‘为人民服务’。”于正沧及支部成员分别对其做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也没做通。实在没招,村委会一纸诉状递到法院。在判决书下来之前,面粉厂原经营人竟写张大字报,大肆攻击党支部。最可气的是,此人竟利用“集市”之机,无中生有写于正沧个人的大字报,诬蔑于正沧如何如何欺压他。那人把大字报贴在村委会大门上,同时还买来几挂鞭炮,找了一个弱智人,用竹杆挑着,在集市上燃放,那天招来几百人围观。放完了鞭炮,那人就站在一个高台子上大声演讲,向不明事实真相的群众扇风点火。于正沧听说后赶到现场,面对围观的父老乡亲,他大手一挥说:“既然如此,我言至意尽。这么着,我说话算数,请大家放心,3天之内,我必定带领支部一班人拆除面粉厂,不能让个别人搞特殊,这是集体的财产,任何人不得违法占用!”于正沧的硬气,征服了围观的群众,一些看笑话的村民,也渐渐地将嘲笑的表情恢复到了沉思状。为了全村的利益,于正沧积极争取到上级司法部门的支持,组织人力用了一天的时间,拆除了面粉厂的一切机械设备。这让村民第一次感觉到,村里的当家人,不是以前那样的“软柿子”。
原来的村委办公室、医疗室和理发店的17间旧房,破烂不堪,现要规划建设一个门市房承包给村民,以搞活农村经济。开工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可是个别使用原房的业户既不交钱也不搬迁。村委做了40多天的思想工作,一直没有做通。又委托占房人的亲戚帮助做工作,也是不行。在这种情况下,村委果断地将其告上了法庭。后来,在法院和镇政府的协助下,对其实施了强制措施,那业户最终于将他开办供销社交归集体。针对此事,于正沧就势对前来观看的群众说:“我今天做的事,大家可能有看法,我已经做了他48天的工作,就是块石头也应该暖化了,对这种人,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法律是公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集体的公房是大家的,个别人不能白使!”一动真格的,绝大多数群众开始拥护村两委的决定了。
“第三剑”,完善虾池、海滩的承包费用和合同。村有一个200亩的虾池,一连两年没有人交承包费。往年,村两委因各行业都收不上承包款,而拿租用虾池的人也没有办法。村集体成了一滩死水,所有承包户都在里面混水摸鱼,能不交费就不交,即使有钱也不交。于正沧表态了:“我上任,一切都得改盘子,我是以全村利益为第一的,村民使用集体的财产,必须要交费,现在集体这股水清了,不让随便摸鱼!”一承包人看到于正沧的硬气,主动找到书记协商:“我所占用的虾池决定交给集体,你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清理一下池底。”这个承包户边清理着虾池,于正沧一边组织人开始叫行,一个月后,新旧承租如期实行顺利交接。
经过5个月的努力,于正沧带领支部一班人把流失多年的资金全部汇拢进账,总额达100多万元。
威信自“争论”中提高
于正沧的三次“亮剑”,结局都在意料之中,他秘笈有两条,一条是为了全村人民的利益,一条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守着这堆钱怎么过日子?过惯了穷日子的西泓赵家村群众,谁也没有想到,于正沧上任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实施暖心工程。
承包款和租赁费的“清欠”结束后,于正沧主持还清了集体欠农户的30万元欠款,并将农户欠集体的所有债务一笔勾销。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从2002年开始,西泓赵家村全部减免农业税和取消“两工”,他走在国务院取消三提五统及农业税政策的前面;兑现了往年所欠新老干部的工资;年终,还调整提高了部分老干部的工资待遇;全村几十户困难户和65岁以上老党员,每人每年给予100-200元的补助;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按人口分发猪肉、大米、白糖等,仅此项福利年支出近15——20万元以上。
于正沧一边实施暖心工程,一边开展创业大计。投资60万元,引来一个招商项目,在原面粉厂和原供销社那处地盘建筑一座高标准的上宅下店式大楼。那几个曾经给于正沧工作设置阻力的承租户,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旧的矛盾化解了,新问题又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后,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打起了向于正沧要官、要钱、要权的主意。
有的人想向于正沧要个一官半职的,有的人想给自己的老婆要个妇女主任当当,还有的人看见公家有几个钱,就打起了借钱不还的主意。当这些无理的要求,都被于正沧严辞拒绝时,这些人的私欲不被满足,就开始发难。他们编造谎言,声称于正沧盖大楼“有好处”,持此说,频繁上访告状。从省城到威海,从威海再到乳山,大有非扳倒于正沧不可的势头。政府的审计结果出来了,于正沧不但没有经济问题,同时还因精打细算,盖大楼为村节省资金15万元。谣言不攻自破,政府还了于正沧一个清白!
2007年,新一任海阳所镇党委书记段鹏同志走马上任,他对西泓赵家个别人经常上访、村秩序一直不稳的情况早有耳闻,所以,他把西泓赵家当作重点关心、重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件大事来抓。他通过走访调查,做了大量的工作,详细地了解和掌握了该村的真实情况后,毫不含糊地、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村两委的工作。并对于正沧本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一些无理取闹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为了更好地支持西泓赵家村的工作,段鹏书记在有关会议上对西泓赵家村的工作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2007年底,该村党支部被评为海阳所镇的“先进党支部”。
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于正沧鼓起了勇气、撑了腰,增强了于正沧坚持正义、继续努力工作的信心。我来采访时,当说到这儿,一向以硬汉著称的于正沧,此时眼角湿润,他说:“我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这与段书记的坚定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与以往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村的稳定,这是关键。”对此,于正沧有十分感触,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村子要发展,就必须要搞建设。所有的工程,于正沧只起个掌握设计方案和带领施工的作用,其余的事,像预算、投标、核算工程价格的经济上的事儿,他一律请镇经委的领导把关验收。9年来,他一直安排村委会干部和会计去现场监督施工或签字,这样做,既是信任两委一班人,又能使自己很好地避嫌。
成就于“数字”中彰显
于正沧立志当群众的好公仆。他不做化缘书记,要做就做个有骨气的当家人。白手起家是于正沧发展村集体经济最典型、最感人的亮点。自2007年村里一切工作走上正规,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开展招商引资、治河修路、美化村庄等各项工作。
他常说:“一个村要发展,就必须要打破原有的处境。动一动,就能再往前进一步。”比如他招商盖了第一幢大楼,赚了十几万元,他用这些钱修了两条路。他盖第二幢楼时又赚了20万,这些钱又为村里修了两条路。他走的就是这种以招商养村的路子。
最令百姓拍手叫好的是清理中心河,这是一条从建村就有的河,河位于村子的中间,长约550米,人称“穿心沟”或“穿村河”。修整前那条河已经变成中间高、两岸低的垃圾场了。西泓赵家有个俗语:“赵家出青人(指愣头青),就是穿心沟管的。”可见人们对村中河的厌恶和不满。群众的怨恨就是命令,于正沧立即召开两委会,非“大动干戈”不可。研究治河方案,面对这条臭河,人人有畏难发愁情绪。要想从此清水长流,于正沧下定决心,头拱地也要进行彻底治理。经过两个多月的开挖和修建,投资34万元,臭沟终于清淤、砌坡完工,群众高兴的放起了鞭炮庆贺。从《威海晚报》上登载的《西泓赵家:原地进城的村庄》一文中,我们可以了解西泓赵家村当年脏乱的村容村貌:“房后是一条污水河,屋内充满了不良气味;河床杂草茂密,蛇鼠出没其间;苍蝇嗡嗡的,青蛙呱呱的;嗅的、看的、听的,什么都有。更有那条河岸小路,雨天泥泞,十分难走,鞋如果陷在泥里,非得手脚并用才能提出来。村中心有家庙,庙前是那条东西走向的主街。房屋参差不齐,把街道弄得弯弯曲曲的。加上草堆、泥堆、粪堆,真是拥挤得很。风一起,尘土飞扬、草叶飘舞;阴雨天,粪土味、霉草味,呛鼻子。村西南到处都是垃圾堆、乱石堆、麦秸垛、沤肥池,一眼望去,一片狼藉。”关于这条“穿村河”的变化,那文章中的另一段话,也道出了我的心声:“那条河,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方石护坡,河底硬化,流水清清,倒映蓝天白云。两岸,松如苍龙、花如彩带,时有小桥贯通、间有凉亭留步。在一座高大的八角亭下,我坐在石凳上、摸着石桌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要问于正沧9年来还做了哪些事?就沿着他的经历走一走吧。
村民享受合作医疗、自来水供应,所有费用全部由村里负担。
投资100多万元,盖起四幢商宅两用楼,为引导群众经营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2002年以来,全村共硬化路面长4500多米,约25000多平方,搬运土方15000多立方,浆砌水渠总长4300多米,开挖浆砌河道580多米,总投资达220多万元。到2010年7月,全村主要交通路段及大街小巷已基本硬化完毕,实现了村民出门脚不沾泥的愿望。近期,他们还计划投资约20多万元,加紧实施村外两条路的硬化和水渠的整修工作。这样一来,村内村外路面的硬化、水渠河道的整修工作就在2011年春天全部结束,这在西泓赵家村的治村历史上将留下永久的铭记。
投资130000元,在住户房前屋后及村内闲置地种植各种树木、花卉25000多棵,对全村统一进行了绿化。
投资45000元,在村内铺设绿地和修建“休闲凉亭”两个。
投资120000元,在大街小巷安装路灯70多盏,实现全部亮化。
村内共有小型花园七处,村内硬化的路面两侧的空闲地,也全部实行花园式绿化管理。村内重要部位彻底清除了草堆、乱石堆、垃圾堆,对部分残墙断壁进行了统一整理。
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一个老年人活动室。
引资150万元,新上茶园1个,占地200多亩,使本村部分劳力不用出村打工。引资3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300多亩的大型植物园,种植各类树木、花卉10万余株。并在植物园内修筑了四通八达的游园小径。《乳山时讯》上刊登的《美丽的西泓赵家村》一文中说:“村西南原来的那座小荒山,山顶修建了蓄水池,浇灌着环山叠翠的200多亩茶园,在经济创收的同时,美化了村周边的环境;村西北的山坡上,正在建设植物园,已经进园的树木花草,滴艳吐翠,赏心悦目,使人萌生迁来定居的向往。”说得就是这个茶园和这片植物园。
无偿帮助村办的饭店、磨坊、油坊、电气焊、合作医疗以及20余家私营业户办理相关手续。
2010年秋,他们又在村中心地带投资近100万元,动工筹建一处集康体健身、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喷泉公园,预计2011年秋完工投入。
如今的西泓赵家村焕然一新,过去的破烂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原地“进城”的村庄。采访时群众纷纷对我讲:“于书记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他说什么我们听什么,他看着怎么好就怎么干,我们支持他。”、“一样的日子逢谁过,他当家,我们放心!”坦诚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对于正沧的尊敬和对其工作的认可,也透着对美好新生活的满足和自豪。采访中,群众纷纷告诉我:“我们村,现在天天在变,月月在变,一年变一个样。”有一个在东北生活多年回来的村民,一进村,竟然找不到自家老房子的地址了。
人心在文娱中凝聚
于正沧几剑下去,刹住了村里的不正之风。几番大刀阔斧的改革,革除了陈年旧日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正气终于在西泓赵家村昂起了头。
村里的政务走上正轨之后,看着平日里个个喜笑颜开的群众勤于劳作,而一到晚上却无所事事,不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扑克和打麻将,就是穿街走巷邻里短长,于正沧开始思量如何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人们在农忙之余能有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从而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使人的精神风貌和村容村貌同步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因而组织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既让村民农闲有乐,又能焕发人的精神,就成为于正沧工作之余时常惦记的事。
于正沧每天一边带领群众搞基建,一边寻思搞活群众文化生活的途径。有一天,他走到村会计室的大院内,一抬头,眼前宽阔的场地,何不利用起来?先组织村里的妇女跳一跳扇子舞、竹板舞啥的,再敲起锣,打起鼓来,这才是兴隆村庄的正道呀!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支部几个人讨论,意见一致之后,责成妇女主任向广大妇女宣传。几天之后,一支20人的妇女舞蹈队组建成功。当天晚上,村支部大院子里就灯火通明,暄天的锣鼓,引来全村群众的围观。于正沧趁势向广大群众演说,想加入舞蹈队的妇女,不限人数,随来随学。他还特意从南夼村请来舞蹈教师,天天晚上来村指导。可喜的是,随着教师的到来,妇女们纷纷抛却了害羞的念头,每天晚上都有人加入舞蹈的行列。劳累了一天的妇女,在热烈、舒缓的音乐、鼓点声中得到身心的释放,就连学习了一天的小孩子,也都欢快地加入了舞蹈队。
女人和孩子们夜晚跳健身舞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男人们也闲不住了,每天都随着自家妇女来到舞蹈现场,听一听振奋人心的音乐,看一看半边天的舞蹈,感受一下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面貌。
西泓赵家村天天夜里欢歌舞蹈的消息不胫而走,周围三里五村的群众,一到晚上,就纷纷结伴来到西泓赵家村,享受邻村带给群众的这一份快乐。外村的广大妇女也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致使邻村的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
在于正沧的支持下,村里常年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妇女舞蹈队。每逢过年,村戏大幕就拉开了,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秧歌剧、吕剧、京剧节目也轮番上演。群众中间逐渐出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为了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于正沧积极筹划建设了一处多功能的文化大院。这个项目,投资60万元,基础建设占地700余平方米,内设舞厅、剧场、妇女之家、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等设施,该项目已于2010年底完工。如此一来,冬季天气寒冷,村民不能在广场跳舞健身,则可移至室内开展文体活动,于正沧想的真周到啊!
如今一进西泓赵家村,只要一打听那多功能的文化大院,村民们都高兴地领着去参观。只见那座气派的建筑:宽敞的大厅内,大理石地面与集成吊顶映入眼帘,舞台、灯光、音响、演出服装、观众席一应俱全。据了解,这“豪华”的“农民文化宫”是由一所废弃多年的老电影院改建而成的。他们在里面搭建了舞台,铺上了红地毯,安装了巨型金色背景幕布,折除了老电影院的部分座椅,铺上大理石地面......2010年年底完工后,村里的舞蹈队就在室内度过了一个“暖冬”。于正沧还给村民们录制了舞蹈视频光盘,从喜庆的舞蹈“好日子”到动感十足的迪斯科,再到吕剧的“江姐绣红旗”选段,都被村民们演绎得到位、传神。舞蹈队领队姜玲玲告诉我们:“村里把文化活动室建的这么好,我们要排练更多优秀的舞蹈,让村里的父老乡亲更乐呵。”
素质在学习中提高
在西泓赵家村,外来人想找到于正沧家的房子,如果没有村民指挥当向导,十个人有十个会走错门。因为,西泓赵家村最漂亮的房子是群众的,绝不是于正沧的。有两个外地人到西泓赵家办事,向村民打听于正沧的家在哪里。有群众引着他们找到于正沧的家。俩人一看那低矮的石头屋,这哪像书记的住所,等他们把街门打开,看到院子的情况,竟然还不如一般群众的住所,正要把门关上,于书记的家属从屋里出来了,那俩人一问,果然这正是于正沧的家。这俩人连连称赞:“如今,世上这样的书记,不多了,我们走了这么多书记的家,这还是第一户,这不像是书记的家,我们还以为是走错门了。”
村头柏树苍翠、玉兰树、梅花丛交互掩映着一座古旧的瓦房,那就是于正沧的家。门楼子是典型的乳山农家建筑,低矮的院墙是用不规则的石头垒起来了。门环一转,两扇木门吱一声打开,三只可爱的小狗准会跑出来友好地迎接你。主人说,这是收留的流浪狗,此举足以见主人的善良。院子分东西两院,穿过一个月亮门就踏进了东屋,院里种着一棵高大的柿子树,院墙上爬着葳蕤的一墙凌霄藤,还有几种我叫不上名的植物,都显示着主人钟情自然的心境。轻推北正房的门,眼前呈现的是一种文化人特有的氛围,墙上挂的有乳山乃至古代名人的字画,梁头上垂下的是一艘用一分钱纸币叠制的龙舟,北窗下放着一只大大的布老虎,地上摆放着一盆绿意盎然的君子兰。西墙一个南北向的大书柜,里面的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是于正沧喜好的书。书柜的一寓则是博古架,陈列着几件青花瓷器,越发营造出主人人文品位的独特。书柜子前是一方大大的书桌,文房四宝放置案头,更有几撂零乱翻开的图书散放一桌,这里是于正沧的精神园地。
来到这个居室的人,不由地都会感觉身心舒坦,顷刻之间就能呼吸到文化的气息。屋北墙根有张桌子,上面放着近几年来出版的《威海日报》《威海晚报》《乳山时讯》报纸,旁边有一大撂剪报,是于正沧工作之余,挑灯阅读之后剪下来的瑰宝。熟悉于正沧的人都知道,他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学习,从不喝酒吸烟,也不打扑克打麻将,是位远近闻名的崇尚耕读传家之人。
领略着于正沧的精神世界,我眼前就呈现出西泓赵家村怎样由一个破烂村一跃变成小城镇化文明发展的富裕村的光辉历程。村子里的街道宽了,原来的泥巴街变成了水泥路;路两边的杂草堆不见了,变成了花的湖泊,树的海洋;村子里有了超市,有了公园,大街小巷子都安了路灯,漂亮的舞蹈练功楼也拔地而起;撂荒多年的妇女舞蹈队又重新组建亮相……村庄能够飞速走上文明发展之路,正是由于于正沧这只领头雁胸怀一种人文素质,而这种素质也正是由于他长期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和善于积累生活的结果。
前景在酝酿中壮丽
没有梦想,就没有了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了目标。于正沧土生土长在西泓赵家村,他自年轻时,就盼望这片热土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画的模样。
自从他成为西泓赵家的当家人,这种高雅的理想,就在他满怀激情的胸腔中酝酿不断。我们从他9年来的治村经历中,渐渐就感受到他永无止境的“画”村功夫。
先是脏乱差的一幅破烂村容,被于正沧彻头彻尾的扫进了历史。紧接着他手握一支如椽大笔,把原先四通八达的一条条泥巴路给“画”平了,人们出门达到了脚不沾泥。再挥笔,那些堆放垃圾和草堆的泥地上,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花的海洋,树的世界。那条又臭又长的“穿心沟”,在于正沧的笔下只需一描,有如神笔马良,穿心沟变成了美丽的穿村河。更令人叫好的是,那些矗立在村中的欧式小洋楼,点缀在绿树百花之中,真是神来之笔,村庄顿时美得更像一幅画。
村子美了,像幅画。于正沧还不满足,他每到一地,就学习当地的一切优势,欣赏当地的发展状况,学人之所长,找已之所短。长期的积累,于正沧心中设想的村庄远景图更加大气了。建公园,建大型舞厅,改民居建农家乐,这仅是他设想的第一步打算。他深邃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从进村路到植物园这条村主干道两旁的民居,那将成为一条以旅游为依托,集商贸、农家乐一条街为一体的富民强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依托连通大乳山旅游度假区的东大门的便利条件,他设想将村路直通到大乳山山门,让游客从山里出来再进村,舒舒服服享受到西泓赵家村人热情款待的农家乐、渔家乐服务,这既能方便游客吃饭、住宿、娱乐,同时又能让群众增加收入,让群众不用出村就能赚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繁华的世相图,在于正沧的脑海里设想了一遍又一遍。他盼望的正是村庄繁华、群众富裕的景象。衷心祝福于正沧好梦成真。
几年来,于正沧的模范事迹,先后被收录于中国历史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中流砥柱》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时代先锋•中国优秀共产党人》、《中华名人格言》等书,当地的党报更是多有介绍,网易、新浪、搜狐、大地飞歌文学等网站也有详细介绍,他是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
这正是,吹尽狂沙始到金,人间正道是沧桑。于正沧走过的沧桑路,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寓意,那是一条充满坎坷的人间正道。
原载《中流砥柱》《时代先锋•中国优秀共产党人》/中国历史文献出版社出版,《山菊满坡》(第二卷)/山东省地图出版社/《乳山时讯》等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