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翰墨在乡间
——小记书法家于世成
□ 张敬滋 摄并文
乳山大地,地灵人杰。在乳山市乳山口镇寨前村,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以他博古通今的翰墨之道,深居浅出,修身养性,老树春深更着花。他就是离休教师、书法家于世成。
2009年11月26日,在朋友的陪伴下,我驱车前往乳山口镇寨前村,采访了于世成先生。热情的于老,在电话里弄清我们的来意后,老早就在视野开阔的村中大道旁迎接我们。随着老人稳健脚步的引导,我们缓步进入老人不算宽敞但很温馨的农家小院,进得屋来,便有墨香扑鼻袭来,映入眼帘的尽是老人客厅墙上挂满的遒劲飘逸的书法大作。坐定寒暄之后,慈祥的于老慢慢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于是,我们知道,于世成先生17岁就参加工作当教师,19岁参军,当了一年多的文艺兵后,回村继续任完小教师,当了十五年的完小校长后,又继续从事中学教育,直到1982年离休。可以说,老人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学工作。就是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于老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于世成老人介绍说,15岁时,他就喜欢上了书法艺术,原因是教他的一位老师字写的特棒,日久目染,便深深爱上了书法这门艺术。于老说,他学书法完全靠自学。年轻时,凭着一手好字和文笔,无论走到哪儿,组织上需要的文字和书写的活儿,全是他的事。这样的经历也历炼了于老的书法艺术。于老说,最初他练的是颜真卿的书贴,后练隶书,又练金文,上了年纪,于老对行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影响他最大的是于右仁、武中奇、王铎、怀素、文天祥等书法大家。为了练字,老人自费购买了价值好几百元的《中国历代名家书法》(共6卷),日日临池不辍,博采众家精华。最让笔者感动的是,于世成老人珍藏的他花了一年多时间细心临摹的文天祥、王铎、孙过庭、怀素等十多本历代行草名帖,可谓形神兼备,翰墨飘香。1982年,于世成老人离休,但他离职不离休,自费报名参加了无锡书法艺专函授班,更加深入地学习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两年半的函授学习,于老书艺大增,真、草、隶、篆各体书法样样能书,尤攻行草、金文,逐渐形成了中正平和、古雅厚重、遒逸洒脱的独具特色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
几十载潜心耕耘,于世成老人收获颇丰。如今,于老不仅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书画大师,画圣吴道子艺术馆理事,还是北京当代藏典书画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家、北京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会长,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60余次,作品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中华传世书画鉴赏》、《中国艺术》等三十余部典、集。今年已是81岁高龄的于世成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写起字来依然悬腕运笔,着笔丝毫不抖。想来,这与老人每日的临池不辍大有关联。于老淡薄名利,常年居于乡村,挥毫养性,以书为乐,一大木箱的墨宝就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在谈到书法创作心得时,老人说:“书法使我超然,我不想成什么家,也不想出什么名,更不想赚多少钱,只想把终生喜爱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谈到书法创作的体会时,于世成老人说,书法创作不仅要重视“观、临、养、悟”的书内功,更要重视“人品、学养及经历”的书外功。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告戒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于老认为,“人品”之于书法,如同古人所云“书者,心之迹也”。一件书法作品,往往熔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作者的道德和情操。历史上许多大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的品德,他们的道德、情操、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并传后世,使人获得无穷教益。“学养”之于书法,即是说,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欲要书路宽、不仅要广临碑帖,博采众长,而且要知识渊博。于老说,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越能引发联想,也就是书法家所说的“顿悟”。于老举例说,郑板桥如果不娴熟绘画和诗文,就不会创出“六分半书”。“经历”之于书法,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说,要成为一个大家,还须走出自己那块狭小的天地。古代许多大书法家、大学问家都曾游历名山大川,归而写出不朽的诗篇,留下名传千古的书画瑰宝。
于世成老人认为,“书外功”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可忽视的功夫,不承认这一点,即使写出“作品”,也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行而不远。
通联: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2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