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山菊满坡飘香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9-5  ‖  查看19791次  ‖  

     

      山菊满坡飘香

     

     图文/辛明路

     

    郑华,笔名山菊满坡。专职从事新闻报道期间,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类作品31万字,部分作品获奖,有作品收录在《山东省优秀广播稿汇编集》、《乳山文史资料》中。

    2004年起,她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以散文见长。在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30多万字,部分作品获奖,有的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历史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中流砥柱》一书、有的被收进畅销书《智慧背囊》里、有的被吉林某中学选为高考模拟试题、有的被编进建国60周年《威海市文学作品》散文集、有的收在《我与威海公路20年征文》作品集等。在挖掘乳山人文民俗、对外宣传乳山等方面做出了自已的努力。2007年出版散文集《山菊满坡》第一卷,所收文章以民生、民俗题材为主。2010年,与辛明路合著《乳山民俗漫谈》。2011年出版散文集《山菊满坡》第二卷。

    她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威海市非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员、威海市政协特约文史委员、乳山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乳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106月,获山东省首届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候选人提名,现供职于乳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写作为人生更美丽

     

    1988年,郑华在乳山二中读高二,在校自费订了一份《青年记者》,刊物上的文章,激发了她的写作兴趣。1989年毕业回乡,农闲时节,她心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日益剧增。有爱好,就有动力,她一头钻进了写小说的创作中。然而,一篇反映中学生在校生活的小说,写到3万多字的时候,终因主题考虑不周而放弃。

    三爷家订的《威海日报》、《老年之家》成了她闲暇时的学习资料,学写新闻的热情又在心中升起。前期写小说的经历,使她明白了那句歌词: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地成功。于是,她决定先从身边事写起、从小文章开始练笔。此后,她开始关注周围的好人好事,试写新闻通讯。成稿后,就投发镇广播站或县广播站。得知村里的致富典型、模范党员有好几位,就白天逐个采访,夜里赶写。第二天,及时骑车到镇邮局寄出。当时县广播站的领导和编辑,耐心地给予回信指导,使她的写作进步很快。不久,那些稿子陆续被县广播站采用。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写作劲头也越来越大了。村里人听了广播后,都打听她是谁家的闺女。见面后就表扬她写得好,并纷纷提供新闻线索;外村人听说她会写稿子,有的就趁赶集的工夫,打听着找到她的家,登门要求前去采访。有一天中午回家,听说辛庄头村有位孝敬公婆、侍候瘫痪丈夫的好媳妇于含玲,她饭也顾不上吃,匆匆步行翻过一座大山赶去采访。这种热爱写作、不怕吃苦的精神,感动着三里五村的人们。

    为感人的百姓事而写作,是郑华写新闻的出发点,她也因此在乡间逐步有了文名。一位教过她的初中语文老师,一生爱才荐才,知道她是个写作的好苗子,向上级部门推荐;她的勤奋精神,也被诸往镇党委看好,于1991年正式选拔她到镇上任专职新闻报道员。

    她采写的新闻,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养兔业和种植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诸往是乳山养兔第一大镇,她采写的关于良种兔繁育基地的报道,在《山东科技信息报》上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一位外地的老农专程坐车前来,请她详细介绍当地的养兔情况,并托她帮忙购买种兔。在乳山口镇工作期间,在上述同名报纸上发表推介该镇大力发展速生杨的文章,又引来很多外地客户,大批购买树苗。从第一篇稿件被采用算起,她从事了长达15年的新闻写作,这种成功的例子很多。工作的经历,使郑华深切地感受到,写作不能闭门造车,要跟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让新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价值。

    郑华在从事新闻岗位期间,一门心思放在专业工作上。2003年,因接送孩子上学等原因,组织上给予照顾,安排她到镇财政所工作。这之前,她除了小时候读过一本《小八路》、高中时订阅过杂志、参加工作的几本新闻工具书之外,就再没正经读过一本文学书籍。家中一本《红与黑》是念大学的同学送的,可是书放在那儿10多年了,竟没翻看过。在的新岗位上,她一边适应新业务,一边反思自己的人生路。与文字分离,短短的时间她就尝到了精神大树将要枯萎的滋味。幸运的是,那年春节,一本《平凡的世界》一下子再次点燃了她对文学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路遥的小说是引领她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睁开读书的眼睛之后,《红与黑》成为她读的第二部小说。此后,她如鱼得水地畅游在读书的快乐和收获中,其精神世界一下子鲜亮了,埋藏在心底的文学种子开始发芽生长。

    人一旦有了前进的目标方向,就愿意倾其一生为之努力。郑华利用业余时间,从大量阅读优秀散文开始,毕淑敏、刘墉、林清玄、三毛、余秋雨、梁实秋……众多名家作品,都认真拜读过。之后她又阅读了大批国内外优秀小说。开始读书的头几年,遇到人们谈论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她因为没有读过,常因读书少而惶惑和着急。但她明白,知识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勤奋阅读才是唯一的出路,除此没有别的捷径。求知的渴望,使她的阅读状态如饥似渴。她说:“对于读书,总感觉自己长十双眼也忙不过来。”这可能是因为她与文学接触太晚,饥饿感迫使她在进行补偿式地“猛吃猛喝”。她看长篇小说《一生》,仅用了8个小时。那天做晚饭,急三火四地把鱼放进锅里,然后又捧着书看起来。人看得入迷了,鱼煎得冒烟了。不是烟味提醒了她,锅也会被烧坏的。

    她爱书如命,并能不懈思考、勤奋笔耕。好在会打锄也就会打镰,采写新闻报道的岁月,她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加上阅读的勤奋,文章写得很感人。因不少文章见报,很多人给予她热情的鼓励。有人在报上读过《紫气东来》一文,被感动得掉眼泪,给她打来电话,并祝福文中已经作古的三爷在天堂里安乐。她的《花店遇冷》,促使那个店主提高了服务质量,并在她的博客上留言:“你写的那个店,就是我的,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事后,她感觉写文与做人是一样的,应该给人一个纠错的机会。凡事冷静宽容,一切都会改变。用文字方式给人向上的力量,这就是写文之目的。有一次,为写好《上梁仪式》,她给母亲和婆婆分别打电话采访,因为通话时间过长,锅里做的米饭又糊得不能吃了。

    志有笃定、趣有至好、术有专攻。读书和写作,已成为郑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读,她心情就不会高兴;不写,她精神就不会愉快。读和写一旦成为生存程序、生活步骤、生命依托,日子过得就有滋味、有色彩、有境界、有奔头,身心就会愉悦振作、健康亮丽、充满活力;反之,如果强硬进行压抑,弃书辍笔,那等于湮灭灵魂、泯灭精神,人也就失去了前行方向和生活乐趣。这种高雅的爱好,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生活需求,要有人为之去创造。达到这种境界后,读和写就脱离了世俗,郑华写作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为了活得充实快乐。写作有时需要从“微观世界”中发现、体味、评价一种精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的点滴事,郑华能从中学到智慧、悟出道理。她不求有轰隆烈烈的大事来感动自己,能从身边小事中启迪到修身养性、贤惠持家的生活真谛就行;她善于把感到有意义的身边事记录下来,再让大家分享,从而使更多人获得生存和生活的能量。写作有时需要从“宏观世界”里提炼、创造、引领一种精神,她描写大乳山、小乳山、垛鱼顶、多福山等大批文章,又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搞文学创作大多数是善良的人,要阐述真善美的道理,美化人们的心灵。但这种讲述不是说教性的,而是用文艺的感染力来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就为了美丽一个秋天,菊在春天里与所有的草木一起,揭开了冬的棉被,开始了一生的准备......她的恬淡,她的大气,她的不事招摇,是百草园里独到的一种风景。” 这是郑华在散文《山菊满坡》中的一段话,我们从中可以感知她对人生的无限热爱。是的,菊花把春的温暖、夏的热烈存积起来,而绽放在收获的季节里,让丰收更加美丽、让人间更加美好。写作就是在追求一种美好,就是在奉献一种亮丽。奉献给自己的亲人,奉献给整个世界。热情出文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思维敏捷、才气长青,这就是郑华。

    《山菊满坡》文集出版后,乳山市报张晓主任在书评《是花就要努力开放》中说:“郑华,文静沉稳,直率坦诚,对待假丑恶,她敢于横眉冷对,对待真善美,她更显善良本色,读《山菊满坡》散文集,我们会在她的这些气质和由文字散发出来的气息中,明显地体味到这一点。她的文字虽然短小、浅显易懂,但却富含哲理,耐人寻味;短小并不代表内容空洞,浅显并不代表思想苍白;求真求善求美,是她组建文字表达思想的主框架。”

    她说,这本文集的出版,自己就像第一次走出山沟,向远方的大城市迈进时的感觉,兴奋裹挟着憧憬,未知杂糅着惶惑。但我知道,渴望、追求、执着是最大的牵引力,她不会停下创作的脚步。她常把自己比作山菊,用生活当水分、用心灵当阳光、用勤劳当空气,不论顺境逆境,都要努力开出一朵漂亮的山菊花。创作的路上,会布满了荆棘和沟坎,可是她的步子已经迈开,就会坚守追求的执着、求知的执着、勤奋的执着,总有一天,执着会为她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她在自己的博客主页上写道:“以多彩的社会人生当画布,用世间的人情冷暖作颜料,执善良的心灵感悟为画笔,泼墨山菊眼里的春夏秋冬。”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写作为社会更美好

     

    文为心声,文即其人。文品即是人品,要作文先做人。我们从她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优秀的品质。《洒爱在当下》等文中的孝道,《我的喜鹊邻居》等文中的善良,《远去的乡音》等文中的淳朴,《身在异乡为异客》等文中的正直,《一棵平安树》等文中的情义,《我们需要安慰》等文中的率真,《自理吧孩子》待等文中的母爱,《撒金的秋叶哗啦啦》等文中的真诚……以女性角度进行细腻诠释,读起来格外亲切。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虽然是个青年人,却十分重视地域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对民俗风情的渊源、演变进行探讨,对历史人物的贡献、逸事进行记录,对旧时建筑的风格、用途进行介绍,如《走亲戚》、《串龙尾》、《捧粔粔》、《刘墉智减山东税》、《回龙炕》、《石碾子》等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近几年来,乳山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市志办、市文化局、市文化馆、市作家协会、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企事业单位,相继出版的宣传乳山地域文化的书刊《母爱无疆》、《走进乳山》、《乳山市民间文学汇编》(共4卷)、《大乳山文学期刊》、《母爱温情大乳山》等,她的许多文章,被作为重点内容使用。

    我在修改一篇介绍郑华的文章时写到,她的文章以善良淳朴为文心、正直真诚为文骨,开朗达观,健康向上。品读时,我们会随着她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理的探寻、对事件的记录、对事情的感悟,收获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她行文的叙事语境质朴,叙述过程流畅,主题表达健康。这对青年作者而言,是极为宝贵的。有些文章,她极为讲究结构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起承照应、错落有致、详略有度,给人一种立体感、画面感,使所描写的物境、情境、意境迅速展现开来,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和张力;有些文章,她则不拘泥于谋篇布局的常规章法,以情感为主线,一线牵情、情至文涌、一气呵成、流畅悠绵、淳朴真挚,有种不经雕琢、师法自然、美感天成的韵律。综观她的文章,没有消沉萎靡、无病呻吟之气,总是阳光情趣、纯洁情义、坦荡情怀、雅致情调、健康情绪。实事生活中也常有负面事情,郑华即使没有遇到,也会听说过。但在她的笔下,没有世俗的消极因素和对世态炎凉的抱怨。文章千古事,益人是关键,她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郑华是位很勤奋的人,工作很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各级报纸、刊物采用得也很多。《山菊满坡》第一部出版后,她又有100多篇文章发表。其创作动力,源于文字对心灵世界的呼唤;缘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力求自己的文字遵循真情诉说、善意呼唤、由衷祝愿、醒世育人,更祈愿自己的文字能像美丽的花朵,绽放在人们的精神空间里。

     

    写作为家乡添美誉

     

    《山菊满坡》一书载着她对乳山的热爱之情,像一张宣传乳山的名片,在辽宁、福州、聊城、高唐、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传播开来。许多远在他乡的亲朋在得知乳山美好变化的消息后,纷纷打来电话祝福乳山,祝愿她要多为家乡写作。乳山文化部门外出活动,也常带着她的书到外地进行交流。

    郑华不仅擅长用笔来歌颂家乡、赞美生活,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公益事业。2003年,为宣传乳山丰富的地域文化,我俩寻求人才、组织力量,要创建一个传播速度快捷、辐射面广的展示平台——宣传乳山地域文化的网站。网站采取的是投稿制,文章管理人员很重要,她毫不迟疑地挑起了这副重担。由她做唯一的来稿录入总管,我放心,因为我了解她的为人、佩服她的毅力、喜欢她的作品、相信她的能力,深知她有宣传家乡的忘我精神。

    在给网站起名时,我们觉得名字应该大气,她就起名叫大地飞歌文学网,并建议我以此作笔名。在这之前,我用真名在网上发文、回帖,此后,就时常用大地飞歌为笔名发表文章。七八年来,在她和网络技术员王忠阳、辛戈等文友的共同努力下,大地飞歌文学网带着乳山的文化气息,“飞”往祖国的大江南北,赢得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网上的所有文章,都被外地网站转帖,各地纸质媒体也纷纷上来采稿。

    常有人问我“一个作者办的网站为什么能走红”,我的回答“那是乳山文化的力量”。是谁把乳山文化很好地整合出去,一是文章作者有功劳,二是文章网管有贡献。辛勤地写文章、默默地管网络,不计得失、不愿张扬,这就是郑华。很多人建议,把网络后台放开,让网友自行贴发文章。在网络信息发布仍然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我不能那样做,还得辛苦郑华,继续把文章管理下去。因我们得为家乡乳山负责,绝对不允许失敬于这片美丽的土地。大地飞歌文学网,弘扬乳山地域文化作用大、效果好,这是不言而喻的;郑华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郑华在网络和报刊上,大密度、全方位、高质量地宣传推介自己的家乡,赤子之心,感人至深。

     

    写作为历史留印迹

     

    《乳山年鉴•2008年卷》载:“郑华36万字的文集《山菊满坡》由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体裁以散文为主。其书着重体现民生,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注于笔端,并善于从小处着眼,通过小事情揭示大道理,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时代风貌和对未来的憧憬。”诚如斯言!这是乳山本土上第一本女性所出的书,方志给予很大关注和很高评价。169篇文章组成一本厚重的书,各篇有各篇的风景,而它们又有个共同韵味,那就是像菊花那样清丽、典雅、坚韧,这就是郑华文集《山菊满坡》。

    郑华土生土长在农村,熟稔乡村的风土人情,为之迷恋,并致力于记述家乡人文民俗在岁月长河中的生成、发展、传承等情况,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当好历史的见证者。2006年春节前夕,《威海日报》人文栏目开展年俗推选活动,她选择了《年画》题目,不久稿件在报上发表了。这篇民俗文章受到一致好评,从而激发了她注重写作民俗题材的热情。那些有关生产和生活、人生礼仪及老物件等素材,都成了她日后深入挖掘、整理撰写的题材。她打算写的事物,事先都要做好采访准备。如果所记述的事物,观点不敢定夺,总是先给父母、公婆去电话,然后再给工作中认识的乡村年长者打电话,采访多人、反复求证,以确保乳山民俗的乳山化,不混进外地的影子。从事财政工作期间,只要村会计到镇上来报账,她就抓住机会把人家留下来请教,以保证所写内容全面、准确,丰富多彩。她也得到了《威海日报》、《威海晚报》、《乳山时讯》人文版的大力支持。4年的时间里,她采写的60多篇民俗方面的稿件,全部被采用。20108月,为了保护地域文化成果,乳山市政协牵头组织出版了我与郑华合作的《乳山民俗》一书。

    我曾说过:“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当代本土作家,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就不丰富;如果不同艺术的代表人物、标志性作品都有,那就更好了。”郑华是争气的,为乳山文人增了光、为乳山母亲添了彩。

    乳山是冯德英先生红色典型小说“三花”的故事发生地,“三花”中有英雄母亲的感人形象,有山菊花的沁人芬芳,乳山母爱四海敬仰,乳山山菊满坡飘香!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