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火丹枫胜晚霞,金风秋色满枝头。
举头遥望霜天景,回首追思五月花。
摄影:王丽晶
萧平与王蒙在一起 王丽晶/摄影
萧平与夫人王丽晶
萧平与赵钧波、辛明路合影 王丽晶/摄影
萧平与赵钧波在一起 王丽晶/摄影
萧平与辛明路在一起 王丽晶/摄影
萧平与我的故乡
郑华
我的故乡,叫流水头。
我们村曾经有个公共汽车站。几十年来,南来北往的旅客,东奔西走的异乡人,没有人能算得清路过的人数,也没有人知道曾有多少匆匆路过的知名人士了。如今,村子里的大山,因309国道改造改变了模样;公路也变换了容颜;车站早已变成了乡人的作坊;位于丁字路口的那座国营大饭店也早已变成了超市;对面那座大粮库已经变成了私营业主的财产;曾经被无数异乡人目睹过的那条窄窄的柏油公路已面目全非了。然而路边那一排低矮的灰瓦房子,却依旧趴在那里回忆历史,延续历史。可是除了在这里生活的人儿以及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儿不忘这里是根之外,还有多少人能记起流水头呢?
有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他就是以《三月雪》、《海滨的孩子》等优秀作品而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著名作家萧平先生。
为丰富地域文化资料,2010年8月31日,乳山市人大副主任兼冯德英文学馆馆长赵钧波先生和乳山市报社编辑辛明路先生邀我一起,前往烟台鲁东大学拜望萧平先生。
为我们开门的正是萧平先生,只见他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穿一身灰白色的亮绸便装,微微一笑,有种腼腆溢在脸庞。先生说话语速缓慢,简练而亲切。先生和夫人王丽晶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仨赠送了新近出版的《萧平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并和我们合影留念。
赵馆长向萧平先生讲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先生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对百姓生活的状况、乳山的经济,乳山的城区发展、金岭银滩、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开发事业、乳山的海,乳山的路,还有乳山河这条母亲河,他都投入了极大的关心。
“你是哪里人呀?”先生开口问我。我没有想到,当流水头三个字一出口,先生兴奋地对我说:“1947年,我在流水头村当小学教师。后来学生散了,我们还在,做支前工作。当年你们村有个女村长,她太能干了,工作很有一套,你们村的这个女村长,她叫于瑞之,你听说过没有?”先生关切地问我。听到这个消息,我似乎一下子拉近了与老先生的距离,也感觉我的故乡立刻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临行前,萧平先生又一次提醒我:“我写那篇短篇小说‘村长’的原型是你们村的于瑞之,1951年我在济南遇见过她,她在银行工作。小说里说的事都是当年发生在你们村的真事。只不知道于瑞之现在生活得好不好。”言语中,我知道,先生对那些为党为人民出生入死的干部十分牵念,我感动在心。
夜晚我挑灯阅读了萧平先生送给我们的《萧平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在《村长》一文中寻找流水头村的历史,寻找先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村长瑞之是“一个高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姑娘,她穿一身当时根据地妇女普遍穿的土蓝布裤褂,面带微笑,神态从容镇定。”先生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我们村当年妇女中的领头雁形象。瑞之给民兵、部队官兵、伤病员派饭布置工作时的有条不紊;安排插在村里的汽车和俘虏时的细心;处理伤病员抢毛毯时的镇定和顾全大局精神,都给萧平先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当年我们村“是个大村,是一站,是过往人员派饭住宿的地方。村子每天都处于暄腾之中。”故事就是从那天中午派饭开始的,“往西去的有一支一百多人的运粮队,一支二百多人的担架队,四十多个伤愈归队的干部战士,往东去有一个后方医院的分所,医护人员和伤员连同民工有四百多人,还有一些零星的过路人员。” 看到先生的这些文字,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村当年是个支前模范村。《乳山地名志》上记载:流水头村,位于诸往镇的西北部,荣兰公路和埠乳公路在此交汇。明万历年间,于姓从司马庄迁此定居建村,取名长泉。清乾隆年间,郑姓从由古迁入,更名柳树后。光绪年间,因村前有河,河水长流不断,属乳山河支流上游,故更名流水头。该村早在1938年即有中共党的地下活动,1941年正式建立村党支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7人牺牲,其中著名烈士、八路军某团参谋长于士仁(曾名于树山)为该村人。建国后在各地工作的县团职以上干部有21人,而于瑞之就是其中之一。
于瑞之,1945年入党。16岁在流水头村当村长,21岁任济南市银行行长,后来随军到广州,任揭阳县人民银行行长,在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上离休。于瑞之有三男两女共五个孩子,1964年,丈夫因病去世,于瑞之时年39岁,之后她独自一人与儿女一起生活在广州至今。
《村长》获得山东省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征文奖。阅读《村长》,我备感亲切,既惊叹萧平先生在我们村工作过,又感叹他笔下的人物是写我们村的。村东的车站、村西的大桥、运粮队、担架队、民工、村长于瑞之的光辉形象、还有以惠忠大爷为代表的全村群众毫无怨言地做派饭、打扫住宿房屋等等一切支援前线的生活画面,因为萧平先生的小说而永远载入史册,这真的让我如获至宝。
据萧平先生回忆,战争年代,流水头村的学校居无定所,有好几处。当年他的学生现在也都七十多岁了。《村长》就是萧平先生留给我们村最珍贵的礼物。
我时常回家,父母的瓦房就坐落在村西。从父母家向西穿过那条出村小道一千米远来到村西的大河,在河坝上再往北看,一座有四个桥涵洞的大桥就赫然入目,那是我童年经常去玩耍的地方,五根硕大的大理石材质的桥墩上面架起的那座桥,几十年来,承载了难以数计的车辆、行人,牛马通过。战争年代,这座桥见证了人民的疾苦;和平时期,这座桥又维护着人民的幸福。眼下,最让我倍感珍贵的是,当代著名作家萧平先生曾经见过那座桥,写过那座桥,也让历史记住了那座桥。
猛回首,我仿佛看见63年前,萧平先生无数次来往于流水头村协助村民做支前工作忙碌的身影,一年之后,他又从流水头出发,匆匆奔赴祖国需要他的地方工作去了。我相信,即使在异国,在他乡,萧平先生的心灵深处,回忆的宝库里永远会为青春留守一块乡间的自留地,我们村的《村长》就是铁证。
萧平先生简历:
当代著名作家萧平生先生,原名宋萧平。1926年11月生,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白石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至1957年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自1957年历任内蒙古师范学院教师和烟台师范学院教授、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1年离休。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三月雪》、《墓场与鲜花》、《萧平作品精选集》,儿童小说集《海滨的孩子》等。儿童小说《海滨的孩子》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儿童小说集。《墓场与鲜花》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翡翠鹦鹉》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全国第六届百花奖,同时获得《人民文学》纪念创刊45周年优秀小说奖。《归来》获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刊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征文奖。小说《村长》获山东省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征文奖。跟《村长》同期获奖的还有《拉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