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作者:于福明,朗诵:晨曦
夏天乡村的夜晚,温馨而迷人。如水的月光洒下一地的温柔,微风拂来,树叶婆娑,光影斑驳陆离,各种花草的清香混和着田野的醇厚,令人心旷神怡。
村东头文化大院内,歌声悠扬,人头攒动,一场喜庆的戏剧电影正在热闹上演。忽明忽暗的光线下,可见村民们一张张欢快喜悦的笑脸。老年戏迷们坐着马扎占据着屏幕最近的位置,津津有味的观看,随着剧中人物的粉墨登场,他们也放飞着生,旦,净,末,丑带来的快乐;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尽情嬉戏玩耍;中青年们则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生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目睹着这一切,我心生感慨:现在,人们看电影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看电影,更多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聚会,其乐融融。如果说现在看电影是乡村生活情趣的调味剂,那么过去看电影就是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看电影经历。现在想来,童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一场电影了。那个时候的乡村还处于大集体时期,社员们像城里人一样,在队长的带领下,朝九晚五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而每个月能看上一次电影,便是他们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最迫切需求。孩提时代的我,更是天真地掰着小手指,热切期盼着每月一次电影进村。每次村里来了电影,我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晚饭也顾不上吃,早早抱着小板凳,去电影场占上一席之地。
那个时代播放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一些革命战争题材,没有颜色的黑白老影片,但就是这些老影片,却给当时黑暗寂静的乡村夜晚带来了一丝光亮,让人们枯燥无味的生活有了些许的色彩。当时的乡村还没有通上电,放映队下乡都是自备发电机,用的是幻灯片,每播放一部电影,中间都要不间断的换片。即便这样,人们也是兴致盎然。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对于看电影,小时候的我如痴如醉。村里每月一次的电影越来越不能满足我日益增长的好奇心,每当邻村去了电影,我就会缠着父亲带我去看。记得有一次,听说据我村五里之遥的村庄正在上演电影《西游记》,晚饭后便哭闹着要去看。慈爱的父亲不顾一天的劳累,二话没说便带我去了电影场。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夜晚,看完电影回家已经10点多了,我的小脸冻得通红,脚都冻僵了,但我的心里却暖暖的。那个夜晚,我睡得特别香甜,在梦里也像孙行者一样,腾云驾雾起来......
80年代初期,我们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宽屏幕彩色的影片了。乡村也拉上了电,点亮了村民们的夜生活。放映队虽然还用的是幻灯机,但不用带发电机了,最令人欣喜的是,影片的题材丰富多彩起来,革命战争片,武打片,爱情片,喜剧片,历史片.......这些影片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心灵;这些影片伴我成长。还在区小读书的我,放学后,早早写了作业,呼朋引伴。去电影场的路上,一边吃着母亲烙制的鸡蛋煎饼,一边议论着即将播放的影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电视快速走进千家万户,电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近年来有线电视,DVD,电脑的日益普及,人们家家都有了“小电影”,人们足不出户,在自家的炕头上就可以舒适的欣赏到想要看的影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现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医疗下乡深得人心。而电影下乡也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数字化电影带来的唯美的视觉盛宴,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生产,生活的必要知识。特别一提的是,电影下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有力的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电影记录的是历史和文化,而看电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时代变迁。
夜深了,村文化大院的路灯亮起来了,照亮了村民们一张张笑脸,也照亮了村民们崭新的幸福生活。天空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风儿也在轻轻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