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民俗风
郑华
七月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更是中国人祝愿天底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于是古代的人们就产生无尽的遐想,整出一个王母娘娘簪划银河、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又到七月七,乡间民俗再一次拉开帷幕,习俗次第渐现。有诗为证,五代•后唐杨璞的七夕诗写到:“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人间的巧确实不少,各地均有不同,比如:穿针乞巧、喜蜘应巧、投针验巧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异域风情,表现在乳山乡间的巧就数用果子盏儿磕小果、烙媳妇饼的气氛最浓了,那可是家家户户都必做的七月七功课。“果子盏儿”是我家乡人的叫法,有的地区叫“模子磕”,果子盏儿是木质的模具,中空,内壁镂雕着形形色色的花草、动植物及日常用品,有鸡、猴、鱼、蝉、蝶,有莲蓬、树叶、石榴、桃子,有小篓、葫芦、金锁等。人们喜欢的东西都可以镂刻成果子盏儿。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常用的果子盏儿,到了七月七,如果主妇勤快些,就会打发孩子到有果子盏儿的人家借,如果不愿意打扰人家,就用自家的果子盏儿给孩子磕几串清一色的小果。有全套果儿盏的人家,并不太多。一到七月七,有果子盏儿的人家,常常封门关不上,邻邻居居都打发孩子借果子盏儿。小孩子巴望着不久就能吃到香甜的小果,腿跑得比任何时候都勤快。
七月七的早上,喝过长寿面之后,农家人就开始打面酵。面酵的做法是,用温开水少许,加适量的酵母,或者取一个引子粑粑(用生玉米面与老面混和发酵后握成的团)在温开水中捏碎,再加适量的面粉搅拌成稀糊状。发酵好的面酵,与面粉、糖、鸡蛋、油充分混和,一般按照十斤面,二斤半油,三至四斤糖,鸡蛋依各家条件而定的比例,搅和小果面。和好的小果面,再发酵一会儿,面开了以后,就可以用果子盏儿磕小果了。小果磕好后,盖好再发酵。然后文火烙熟。
主妇把烙出来的小果,分给自己的几个孩子,每人一份,孩子们自己找来针和红线,各人穿各人的小果,有的孩子不事张扬,把自己的小果挂在墙壁上,天天看,直看到小果硬得像石头时,才舍得吃掉。而有的孩子却把串起来的小果挂脖子上,一溜烟就跑到大街上吃去了。大街上,脖子上挂一串小果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相互欣赏对方母亲的手艺,有的还交换小果吃。
在乳山,七月七这天,孩子们吃的是小果,大人吃的是媳妇饼。那些形形色色的小果,是小孩子挂在脖子上的一串项链,展示的是母亲的心灵手巧;那种圆圆的、大大的媳妇饼,是大人之间相互传递享用的,有祝福牛郎织女团团圆圆相会的意思,更有对自家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祝愿。
诱人的七月七,不仅诱惑孩子的是小果的香甜,而且“卧看牛郎织女星”的等待也诱人。最喜欢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年少时的夏夜,大人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诗境下,乘凉在大街上,人们趁着节日,聊的夜话很多都是南朝北国的故事,七月七的夜,不免就能聊到天上的王母、牛郎和织女,还能聊到当天的喜鹊架桥,聊到葡萄藤和瓜果架……街头那棵大槐树下,坐着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子有的被抱在大人的怀里,听故事;有的躺在大人脚下的草席上,仰望星空,那些听来的故事,就渴望成真。顺着大人的指点,孩子们歪着脑袋,寻找银河的影子,寻找眨眼的牛郎织女星,看着看着,小孩子们就在大人的巴蕉扇下睡着了。那些睡不着的则爬起来到葫芦架下掐朵葫芦花儿,一动不动站着照葫芦蜂玩儿。
七月七这天,阴天的时候多,下雨的时候也多,喜鹊也都不知躲哪儿去了。老人们交待了:“织女和牛郎好容易见了面,这雨水是他们相逢的泪水;那喜鹊呀,都衔着树枝和泥巴飞上天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吧。”看来自古至今都是这么一个调调儿,有诗为证:“年年七夕今又至,翩翩飞鹊各不同。银河渡桥人依旧,相思离苦化雨愁。”
好一个相思节啊!就是为了幸福、团圆,饮食男女的情感才如你如我一样,年年祝愿,祝福天底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