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姜家的簸箕“大王”
文/郑华 摄影:周平
在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乳山西面不远处,有一个170户,村名叫簸箕姜家的小村庄。村名的来历源于1443年明正统八年,姜姓由峒岭迁此立村,见此地全是郁郁葱葱的野柳,世代以编簸箕为业的姜家先人从此安居下来。因姜家人做的簸箕闻名四邻五乡,故命名为簸箕姜家村。
簸箕姜家匠人的今昔
姜家簸箕,质地讲究,外形美观,纹理均匀清新;掌平帮直呈方形,有利于粮食、糠壳、泥土的分离,这是姜家簸箕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簸箕制作的工艺;姜家簸箕坚固耐用,几十年不会招虫蛀;既透气性好又不透水;柳条本身那股特殊的清香,既起防虫作用又增加食物的香气,是难得的环保产品。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大王。簸箕姜家村立村568年以来,目前没有找到簸箕大王的纸质记载。据说乳山现代的簸箕大王从30多岁就在簸箕行里暂露头角,十几年来,他以娴熟高超的柳编技艺、如终如一的优质簸箕,在柳编簸箕这行当里技压群芳。时至今日,乳山市内的能工巧匠已无人能与其争锋,他戴着簸箕大王的桂冠稳稳当当地坐在簸箕大王的宝座上,他垄断乳山的簸箕市场长达10年之久,这个人就是簸箕姜家村现年44岁的村民姜仁索。
据姜仁索讲述,1958年之前,簸箕姜家村从事簸箕生产的村民达三四百人之多,家家户户以编织簸箕为生,全县各个乡村的劳动大众,走街串巷盛放油条、馒头的柳编长笸箩箱、庭堂里的柳编笊篱、圆笸箩箱、圆斗、场院上的用于扬弃粮食杂草和糠壳的簸箕均出自于簸箕姜家人之手,当年簸箕姜家村也因簸箕一项副业就达到户户经济富得流油。到人民公社时期,有的村一个劳动日的工资是2毛钱,而簸箕姜家村的劳动日就达到了1.2元。自1958年之后,因为要从事集体农业生产,全村从事柳编簸箕的人数减少到100多人。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里从事柳编簸箕的人数仍旧保持在100多人以上。就在这庞大的柳编簸箕队伍中,姜仁索成为姜家第五代的柳编簸箕传承人。1986年,年仅18岁的姜仁索刚初中毕业,就一头扎进父亲的地窨子学习柳编簸箕,从决定开始柳编簸箕的那一天起,年轻的姜仁索就立志:选择了以编簸箕为生,定要争当簸箕王。
拜师偷艺十年磨一剑
编制簸箕的场地很有讲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编织。工作室建造在地下1米处,以保证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变化不大。室壁只朝南留有一进出的门,边上没有窗户。向阳性好,且利于保持室内潮湿。这样是为了保持柳条的水分适度,编织起来柔软灵活。这种工作间,当地农民叫做地窨子。簸箕的制作,要经过浸条、装线、整形、绑圈、线沿、上舌头等步骤,环环相扣,来不得半点马虎。
姜仁索在父亲和叔父的地窨子里,眼到手到心到,仅一年的时间就把叔、父二人的柳编技艺制作步骤全部掌握了。可是看着自己编织的簸箕仍旧不够完美,他内心萌发了偷偷学艺的念头。年轻轻的姜仁索,今天拜这个匠人为师,隔几个月又跟另一个匠人学徒,一个簸箕20几道工序,姜仁索先后向十五六位老师请教。为什么要请教这么多的老师呢?有个故事想必人人都知道,猫给老虎当老师,猫还留了爬树一手没教给老虎,结果猫比老虎技高一筹。不论哪个行当,当师傅的,为了不让徒弟胜过自己,都把自身的武艺留个一两手,这也就使徒弟的作品永远不及师傅,否则面子上过不去呀。姜仁索深知这个故事的道理,因此他拜师学艺时,采取的是跟每道工序编织最棒的老师学习,且每个老师只跟着学两三道工序,即使是这两三道工序,有的师傅也不传授真正的技法,姜仁索完全凭着自己的眼睛和悟性,把师傅编织的过程牢牢地复制在心中。等他学会了这几道工序,他再拜另几道工序的拔尖者当老师。当他偷着把簸箕的20几道工序的编织技艺反复偷艺,多次学习之后,他终于练到了闭上眼睛也能编出优质的簸箕。此时,姜仁索学艺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10年里,他精益求精,刻苦耐劳,不厌其烦地改良编织技艺,每一道工序都力求达到完美。他深知,能编出一张上好的簸箕,犹如拥有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器。
几招妙术铸簸箕王冠
1990年,姜仁索结婚了。婚后生活的困顿,连花千儿八百块买一台拖拉机柳条的能力钱也没有。当时妻子害怕地对他说:“咱这日子可怎么过呀!”性格刚强的姜仁索向老婆发誓:“肖利芬,你等着,总有一天,我要拉一大汽车条子回来给你看看。”
从此,手艺一流的姜仁索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地编簸箕。由于他编的簸箕选料精良,簸箕结实、漂亮,耐用,深得全县百姓的青睐。
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化、机械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许多柳编制品被塑料产品所代替。而柳编制品费工时最长、效益低,原来会编簸箕的农民,多是岁数很大的人,他们也纷纷改行做别的,如栽植果树、搞大棚蔬菜等。因此愿意学习和从事柳编的农民越来越少了。姜仁索作为姜家第五代柳编传承人,立志把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当同行用篾槐代替杞柳偷工减料的时候,姜仁索一边提醒他们注意产品质量,一边加紧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要求。终于,不一样的产品就有不一样的回报。使用蔑槐当柳条的手艺人,因簸箕两年之内就被虫蛀,终于到了产品无人问津的地步,不得不改行。而姜仁索的簸箕始终如一地保证质量,产品竟然供不应求。偷工减料让一部分编簸箕的人生意倒闭改行,给姜仁索的簸箕畅销扫清了一大段道路。日积月累,姜仁索的家底越来越厚实了,到2000年,他不仅把乳山当地出产的柳条买了个遍,更有能力从临沂往家购买条子了。此时簸箕姜家村的从业人员仍旧有80多个人。
技艺精湛、把握住了原材料市场脉搏又让姜仁索将簸箕产品的质量上了更高的档次。同样是编簸箕,别人只顾着拿起柳条就编,也不管条子质量好坏,编进簸箕里就算数。姜仁索事事都比他人仔细,他每编一根条子,都要认真地摸一下条子的软硬,辨别一下条子的干湿,哪种条子适合编哪道工序,哪种条子柔不易断,哪种条子编中带刺,他都研究了个透。最后达到一种常人难以练就的本事,只要把一捆条子摊开,他用手往条子上一摸,就能知道这些条子的软硬干湿及编织时能用在哪道工序上。更令人叫绝的是,不论本地还是外地的柳条市场,姜仁索购买条子,总是先把市场转一圈,他瞅准一捆条子,只要抽出中间的一根,,就能分清这捆条子是干时捆的还是带湿捆的,条子的软硬更不用说,哪家的条子糟好,他心里最有数,于是他总是第一个先把质量好的条子挑拣走的人。等他把市面上的好条子都买走以后,余下的质量次的条子又陆续被他人买走了。这样从原材料上姜仁索的产品就比他人的产品胜一筹。等编簸箕的时候,姜仁索不仅因条子质量好而减少条子的浪费,同时也因质量好能卖个好价钱。而同行的原材料因质量差,不仅浪费而且产品质量也不行。如此下来,姜仁索的簸箕日益脱颖而出。到2009年,全村50岁至80几岁的簸箕匠人只有六七人在惨淡经营。这一年,姜仁索实现了对老婆的誓言,他从烟台买了皮革,从即墨买了线,从临沂购进了簸箕舌头,从济宁拉回了足足10吨的一汽车柳条。面对这一大汽车柳条,妻子肖利芬看呆了:“我的妈呀,姜仁索,看来我当初选择你是对的。”
这一车条子皮革和线绳足足垛满了三间大屋子。姜仁索用这些条子一边批发,一边加紧编织,他技法熟练,用料精准,达到一个簸箕用料2.8斤、日编四个簸箕的能力,年编簸箕1100张,比全村其他人家编织的总量还多好几百张。
在销售上,姜仁索也有过人的头脑。别人是编一张用自行车走街串巷卖一张,有时候好几天卖不出一张。姜仁索的簸箕是与农时季节紧密相连的,平常他天天编织,到六月一日和十月一日前后,正是三夏和秋收秋种时节,农家人正是使用簸箕的大好时机,姜仁索通过多年的产品质量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批发商每年三夏和秋收秋种时节就把他六月以前和十月以前编的1100多张簸箕抢购一空。他在家坐着等客上门送钱的派头,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而市场上的簸箕销售状况也正如他预期的结果,他清楚地知道,簸箕市场已经被他垄断达10年之久了。
然而,姜仁索头上的簸箕王桂冠,有着十分沉重的意义,它不仅考验了柳编簸箕从业者的诚信、品质和手工技艺的优劣,而且也向人们揭示了柳编簸箕因为现代化进程及原材料奇缺,导致的柳编簸箕技艺即将失传的危险,这是笔者十分担忧的事。只要给姜仁索规划几亩土地,我想,这项传统技艺就会延续下去。如果非遗申请能够批准,我想,这种从古到今延续历史的物件,一定还会让后代的人触摸并感知柳编簸箕曾经在农业生产中不朽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