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交通民俗
辛明路
某方面的物质基础薄弱,所形成的民俗说道就少,这叫物质决定意识吧。20世纪中期之前,路少车稀,没有多少有关交通的老呱可拉。现在陆海空都人来人往的,交通领域里的讲究就多了起来。然而,本文要讲的是过去的故事。
出行的讲究
乳山有句民谣,“七不来八不走,要得走三六九”。从前,人们出门要选择好日,一般情况下,农历日子逢七和八不宜出行,以逢三六九为好。讲究的人,还要测卦求签或者查阅皇历来做决定;特讲究的人,在临行前还要烧香祷告敬求路神保佑平安。
民间很重视送行和接风。家有亲人离门外出,离家饺子回家面(出门前一天晚饭是水饺,回归后第一顿饭是面条)。步行出门的,要送到村路与乡路交接的路口,乘车乘船的要送到车站码头。临别时千叮咛万嘱咐,穷家富路,不要怕花钱,别忍饥挨饿;日出赶路,日落住店,别走夜道;钱不示人,货不离人,不踏危地,确保安全。马到成功、一帆风顺(乘坐飞机除外)、旅途愉快、顺利归来,都是送行时常说的祝福话。
从前有很多关于出行的警示语。如“有路(陆路)不登舟”。在船舶机能条件简陋、天气无法预报的情况下,人们视乘船为涉险。这话虽然提示选择安全可靠的路乘工具,但在旧时,可供选择的对象却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乳山闯关东的人较多,去东北,回乡省亲,还是以乘坐烟台至大连的渡船为首选,如果从河北省圈行,时间是耗不起的。再如“抢上不抢下”。现在看来,抢上抢下都不对,事关礼貌。但这话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从前车船很少,且发车发航时间间隔太长,挤不上去,就意味着近期不能成行了。此话现在仍然可取的是,上时车船固定没有危险,下时车船如果尚未停稳容易出现意外。
行路规则不仅当代有,古代亦然。多人同路步行,职低或是晚辈的,不得与长官长辈并肩而行,应请尊者走在前面。年轻力壮的,要照顾和保护老幼体弱的。坐车坐轿,也有一些说道。过去的道路多不是太宽敞,迎面而来的车或轿,谁先让路有规矩,有官职的职位高的先过,无官职的岁数大的先行。只有婚轿例外,皇轿遇上也得让新郎新娘先通过,其他官僚更得退避三舍。古称结婚为小登科,即使再怎么平凡的老百姓,人生也有一次婚典大喜事,也理应得到所有人的祝福。这项风俗不独乳山有,全国较为普遍,长期地闪耀着人性的灿烂光辉。
家人盼归也有些说法。亲人出发在外,留守在家的人听到喜鹊叫、看到喜蛛下来、吃饭咬筷子,都是预示着出行在外的人快回来了。出行回来后,第一件事是先向家中的最长辈报个平安,已婚男人最后才回妻子屋。当然了,如果与长辈同居一室,就不存在先见后见的问题。妻子要把丈夫的外衣拿到院子里拍打几下,形式上是拂尘去埃,寓意是防止把外面的祟物邪气带进门。回来后,要分发礼物给亲朋好友,请大家共享外地风味。赠品一般是所到地的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这种馈赠是分享性质,礼品不能太贵重,如果出手过重,亲朋会受之不安的,还要记个人情作回报,那样就失去了传统习俗的原有意思。从前多是把整件的东西拆分,一大包点心、一大包茶叶,亲朋分开来品尝。进入21世纪后,这类馈赠开始行情看涨,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客运与道路
乳山东有黄垒河,西有马石山脉,南临大海,北靠昆嵛支脉,古代是个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交通所用,长期以“11号”(双腿)为主。坐轿、骑马是官宦地主的事,平民百姓只在结婚时租借一用;軕子、马车、骡车、牛车、驴车,得是中农以上的人家才具备的;贫穷人家,投亲访友,外出做生意,进京赶考,不管路途如何遥远,几乎全是步行。从前女人裹足,出村多需坐乘,农户媳妇回娘家,有骑着小毛驴的,有男人用独轮车推着媳妇和孩子的,女人穿红,孩子挂绿,那是乡间小路上一道祥和而美丽的风景。
社会运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远行速度。1926年民国政府开通了文(登)海(阳)汽车客运线,途经境内的南黄和夏村等;1931年开通牟(平)夏(村)线,途经午极等;1933年开通牟(平)海(阳)线,途经育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7年增加文(登)潍(坊)线,途经车道等。1950年10月烟台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在夏村成立县级汽车站,1957年下设车道、冯家、午极、乳山寨、诸往、崖子、马石店、南黄、下初等汽车分站,同年废除帆布蓬货车,改用大客车。至20世纪末,境内村村通客车。
境内公路修建竣工时间与上述各线路的通车时间是同步的。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青威线乳山段铺设沥青路面(这之前境内均是沙土路),拉开了现代公路建设的序幕。1994年1月桃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1996年8月正式运营,在境内设火车站。1984年10月烟台机场开航,1996年1月威海机场开航,加上原有的青岛飞机场,境内居民乘坐飞机也较为方便。21世纪十年代末,国道、省道、县路、村路网络高标准建成(村路也是沥青或水泥路面)。
水路运输方面。1950年青岛海运局的一艘客货轮、乳山口港的两艘货轮,往返青岛至乳山口两港,客货混运。1963年随着陆路运输的迅速发展,撤航停运。1955年以前,乳山口港有从码头到南岸后山于家村、到西南岸到根见村的摆渡船,后将经营权放给后山于家、旗杆石和到根见3个村庄。境内住人的3个海岛,进出曾长期靠渔家自行解决。1977年1月杜家岛拦海大坝建成,1989年东小青岛村开始经营载客量为36人的小型渡轮,南黄岛从立村至今仍然是岛民出入自渡。
消失的“宝马”
乳山人曾拥有的运载工具,择选已不再使用的进行简述,对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本文不作收录。軕子、独轮车和毛驴这三种,以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论,都堪称是那个时代的宝马车。
軕子——軕子消失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了,它什么模样,简单地说,在两轮骡车或马车上架起拱形棚子的就是軕子,因其形状像顶轿子,又称軕轿。搭建軕棚的工艺并不复杂,用木头做好支架,覆盖苇席或者硬布加以固定即成。驾车人的后面留有乘员上下车的轿门,并用布帘子遮挡。軕子的好处是遮风挡雨、阻隔日晒。軕棚内设有简易的床铺和座位,人多时坐着,人少时躺着,乘坐者比较自由方便。不过那时的路面坑坑洼洼的,颠簸之苦是不可避免的。軕子由两匹骡子在前面拉着,辕绳有长有短,使骡子形成一前一后的工作格局,即一匹架辕,另一匹拉辕。只是这两个家伙往往步调不一致,把车弄得一摇一晃的。路途近、载重轻时,用架辕的那一匹骡子拉着就行了。軕子车体较窄,一般的道路都能通过。
独轮车——又叫小车。大概从诸葛亮制作木牛流马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小推车了。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独轮车为农业生产和出行运输立下汗马功劳。即使在战争年代,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独轮车是把两根车辕向车后身分叉延伸,以两辕后端当车把子(扶手),左右车把子上固定着车攀(用麻绳编成的扁型绳带),推车的人双肩搭着车攀,两手扶稳车把子,即可推车前行。车身中部的下方,在两辕之间安装一个车轮子。20世纪五十年代前是木轮,找铁匠打制一层较厚的铁皮,把车轮(着地的轮面)环包起来,以减少地面对车轮的磨损。这种木轮的独轮车,车身是平的,载货需要绳索捆扎。推动起来吱吱作响,噪音很大。六十年代中期,铁车圈、铁辐条、橡胶车胎的独轮车问世,并迅速得以普及。新型铁轮胶胎独轮车,形制上有所改变,车身中间起了一道较宽的梁,梁内包着车轮的上端,梁的两侧是载货的地方,这样就降低了载货面的高度,装卸起来较方便。胶胎小车灵活节力,没有声音,人们戏称小贼车(对比噪音大的木轮而言)。独轮车曾是农民送肥、搬运粮食、走动亲友的主要运载工具。七十年代末,拖拉机开始进入乳山农村,数量逐年增加,至20世九十年代,独轮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仅存一种用三角铁焊制小型独轮车,用于在麦场等地方近距离搬物。
毛驴——用于驮粪驮粮的多为灰驴,跑运输的多为黑驴,这两种驴境内均有饲养,但以灰驴为多。养殖的主要用途是干农活,兼作投亲访的坐骑。人们习惯在驴脖子上套个皮圈,挂个铃铛,叮当叮当地跟随主人劳作。如果需要骑驴出行,提前得给驴打扮一番。清洗皮毛那是必须的,还要在驴脖子上加挂几个铃铛,形成铃铛串儿,发出的声响更加悦耳动听。驴头上挂着用红丝线扎成的穗子,看上去很喜庆(出席丧事场合除外)。驴背上铺盖厚厚棉被(办喜事加盖红绸缎),用长皮带拦驴腰系紧,这样坐上去,人和驴都比较舒服。随着农机的发展,毛驴逐步退出了田野和家园。如今仍在饲养的,境内仅有西北部山区为数不多的几个村庄。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前,軕子、独轮车和毛驴,除家庭自用之外,还是赶脚工具。揽到的活儿,軕子的主人得驾车,小车的主人得推车,毛驴的主人得牵驴,这都需要主人亲历而为,挣点辛苦钱以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