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农业民俗
辛明路
20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乳山境内的行业分工不是十分明显。农耕文化是主流,农俗是所有俗项的根基。即使打鱼的人家,多数在陆上也有个亩八分的薄地。养蚕、淘金、晒盐、做生意多为家庭副业。所以境内的风土人情实际上全是农字号的习俗,其他行业因从业人员数量少,没能形成特点鲜明的脱农俗项。话虽然这样讲,但还是辟专篇记述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旧俗为好。
耕地与作物
耕地和作物对记录民俗而言,没有必要展开来详写,以简述为好。乳山的耕地从地势上分,有山地、泊地(平原地)、半山半泊地(丘陵地),以丘陵地为多;从土色土质上分,有黑泥地、黄泥地、沙土地,以后者为多。1949年统计,境内共有耕地103万亩,人均2.6亩。
农民上山下泊干农活,需要频繁地使用的地名。乳山地名最大的特点是山中有山、湾中有湾。比如岠嵎山,是院里周围群峰的总称,群峰中的各山头也以山为名,如其主峰叫玉皇山。再如塔岛湾,湾中还有许多叫湾的小地方,如沙净湾、小海子湾等。在乳山,山和湾等地名用字,区别不出自然实体的“辈分”。
村里村外的每一个地方,农民都习惯给起个小地名。物体、方位,加上物体的形状、颜色,是起地名的常用元素。如东井、东港道、西塂梁、西马圈、南泊磨、南石硼、北碾台、北石坡、姜家后、张家前等。小地名也是分级的,比方在那个叫西塂梁的山梁上,还有许多部位性(甚至细化到了地块)的名字,如拨槌子、剪子埂、刀把子、老鹰嘴、黄酥巴。一提这些小地名,本村人马上就能知道是那儿,而外村人想弄明白则需要费很多口舌。
田里的农作物,俗称庄稼。乳山历史上种植过的庄稼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古称粟)、黍子(脱壳后称大黄米)、稻子、糁子、荞麦、地瓜、芋头、土豆、豆类(大豆、豌豆、绿豆、串豆、赤小豆、黑豆、芸豆、扁豆)等,种植过的棉油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红麻、苎麻、蓖麻、芝麻、西瓜、甜瓜、花生等,种植过的蔬菜有萝卜类(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瓜类(冬瓜、南瓜、玉瓜、胳膊瓜、丝瓜、茭瓜、佛手瓜)、白菜、韭菜、芹菜、香菜、莴苣、茼蒿、葱、姜、蒜等。
从民生意义上讲,农作物中最有革命性影响的是地瓜和花生。高产的地瓜一出现,有效地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地瓜曾是乳山人的主粮。民间传说地瓜是明代时从海外引入中国的,然而,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里记载:“甘薯,盖薯蓣之类……,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晋朝人对地瓜已有明确记述,说明了传说之误。如果说在明代地瓜才辗转来到胶东,那倒有可能。花生因其出油率高,直到现在也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花生原产南美洲,较通行的说法是,中国栽培花生的历史还不过500年。乳山传说花生是清嘉庆年间传入境内的,现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史了。
传统农具
对旧时农具以列名为主,现代化农业机械不作收录。急切盼望乳山及早建立博物馆,使诸多文物能够得以保护。
耕种工具——犁:翻耕地和起地瓜垅。耠子:拢沟和培土。耙:一是手耙,用于整平土地或打碎土块;二是拖耙,体积大,用牲畜拉着。镢:分很多种,有板镢、三叉子镢等,用于刨地、开沟。锨:翻地铲土。履种葫芦:把葫芦掏空,在上方开口装入种子,在下方钻有漏下种子的孔眼,手提葫芦头,用木棍轻轻敲打,种子即可均匀地撒下。耧(小型播种机):分独脚耧、二脚耧、三脚耧,有耧斗、种子糟、耧腿、耧脚、耧杆等部件组成,种子装入耧斗,顺下方漏孔进入土中。
修锄工具——锄:分小手锄、长把锄,锄草和松土之用。铲子:俗称挖刀子,移栽庄稼苗。挠钩:又称抓钩,划锄麦田。大五铁叉子:用于猪圈或牲口栏出粪。小五铁叉子:俗称粪叉子,野外拾粪之用。
浇灌工具——水筲(水桶):挑水用。水箱、水囊:车推水用。辘轳:在井口上方用三根木棍搭成三角架,挂起用圆木做的辘轳滚子,滚子旁边有弯弯的摇把子,摇动摇把子即能卷起或者松放绳索,绳索下端钩着水桶。水车:有拉盒式、风车式等形制,以人力(踏踩)、畜力、风力制动。桔槔:一根长杆的中心部位悬挂在立柱上,长杆一头挂着水桶,另一头绑着石头,水桶灌满后轻轻地向上一提,绑石头的一头就开始下坠,在下坠的过程中转动长杆,水桶就被提到了河岸上。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几乎全是采用抽水机提水灌溉。
收获工具——镰:分麦镰、草镰、柴镰等,用于收割秸秆作物或打柴。拘绳:捆绑秸秆作物。扁担:挑东西。砘(碌碡):压实麦场地面或脱粒麦子等农作物。连杖:将三四根3尺长的木棍用皮条编成排子,排子的一头固定在轴棍上,轴棍的另一头洞穿连杖杆上端,抡动连杖杆,排子即可拍打秸秆进行脱粒。麦杈:有柳条杈、铁股两种,用于翻动麦穰等。木锨:用于打场扬场和晒粮收放。刮板:场上收放粮食。扫帚:浮扫能去粮堆上的杂糠,重扫收集粮食。大簸箕:撮粮食,扇粮去糠。小簸箕:撮粮装口袋。筛子:筛去粮粒中的沙土。条撮子:小型撮粮工具。木筢:晒粮用以划拉翻动。苫子:给麦垛或粮囤的封顶。折子:用高粱秸或芦苇编成的条席,其面窄身长,绕放围起粮食囤子。抓子(草筢子):搂草用。葛笼(草绳结的网包):装草用。
运输工具——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独轮车、平板车、驴车、牛车、马车是乳山农村的主要运输车辆。手提、挑担、背负等人力搬运也很普遍。粪筐、粪篓、背篓是体力劳动的辅助工具。八十年代以后,农业运输使用各种型号的拖拉机。21世纪初开始,农用汽车开始进入农村。
加工工具——碓臼:在石臼里用杵棒反复地捣,将谷子、高粱脱粒或者将粮食捣研成面粉。碾:由碾盘、碾砣、碾架子组成,靠碾砣在碾盘上转动碾压,脱去粮食外壳(糠)或加工面粉。磨:有干磨、水磨、拐磨等形制,把粮食磨成干面粉或加工成泊料(如做豆腐)。笸箩箱:柳条编制的平底大圆笸箩,罗面、盛面之用。罗:以樗木等轻质木的薄板弯成罗圈,在罗圈的一端镶上细网即为罗底(罗底有粗目细目之分,按所需面粉的精细度选用),用于筛面。21世纪七十年代后,机器磨面取代了石磨。
无言的朋友——20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乳山农业使用牲畜的现象很普遍。境内主要饲养牛驴马骡(以牛驴为多),用于拉犁、拉车、驮物,它们是那时的大马力“农机”。饲养大型牲畜的场地叫栏,牛栏、驴栏、马栏;饲养小型畜禽的场地叫圈(音倦),猪圈、鸭圈。饲养牲畜要常年贮存草料,备有铡刀等切草工具。草料铡好后,拌上麦皮、豆粕等放入槽内喂食。农忙时加喂玉米、地瓜干、大豆等粮食。因劳动磨损蹄子,得按时给它们上蹄子(挂铁掌),那时有专业打蹄铁、上蹄掌的手艺人。使役农畜的工具有:牛节子(牛轭):骑放在牛颈之上,拴上绠套。木夹:两根弧形圆木夹在牲畜脖子两旁。驾车工具:单套、背搭子、鞍子、背鞅、大小肚带、搭腰、车袢、鞭子(长鞭、短鞭、哨鞭)、挂钩、爪口、套犋皮条、笼头、鼻圈(牵牛拴绳用)、缰绳、驮架、驮篓等。
习惯性思维
写行业民俗,要提炼出这个行业大多数人的传统意识,因那是成俗和履俗的心源。经认真探讨和慎重筛选,如下几个方面可代表乳山旧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一家有事大家帮——村里有人家动修盖(盖房子套院墙等),村民主动前去帮忙;耕地收田谁家的活计忙不过来,大家主动伸出援手相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生孩子的、有病人的,村邻们送来好吃的以维护产妇和病人的营养,最终形成了看欢喜、探视病人等习俗。对路过的陌生人也是尽力地给予帮助,有人问路,当向导领着前去;渴了的,给水喝;饿了的,给饭吃。这种互助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乳山农村千百年来一直在传承的优良传统。
应许的比该的都嘎咕(重要、厉害)——这是乳山农民常说的话,也是常在履行的事。一诺千金,决不食言。这不光是借物要还、欠账要清的经济往来上的事,就是口头承诺人家的一句话,头拱地也得想办法兑现,自己因此而历尽艰辛、付出了极大代价也在所不辞。这种重情、重义、重承诺的诚信品格,是乳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敬天畏地怕祖宗——从前农民是从土里刨食儿,靠天吃饭,对天地极为敬畏。天上日月星辰、风云雷雨,都被崇信为天老爷喜怒哀乐的表情。天气无论怎么恶劣,绝对不敢说一句埋怨老天的坏话。对土地也是到崇拜到逆来顺受的程度,烈日赤地、塘涸苗萎,从来不抱怨大自然。总是在深刻地检讨自己,说世上这茬人得罪了天老爷。一些懂点周易八卦的人,往往在年前占卜天象、预测农事,告诉大家一些祈福禳灾方法,比如指定某时某刻到某个方位焚香烧纸,可得福免灾。人去世之后,在乳山会马上获得两种身份,对无血缘关系的人而言是鬼魂,对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而言是家神。因为乳山人视自己的祖先是神仙,所以时时事事祈求祖宗保佑,生怕做了错事而惹祖先们生气。
老婆孩子热炕头——20世纪四十年代之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多数乳山农民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这话是从外地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转化过来的。现在用这句话来讽喻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但在那个时代,为实现这个目标,农民们起早贪黑地干活,口挪肚省地攒钱,但多数人终极一生,目标却还在遥远的前方。
宁滥勿缺存旧物——20世纪中期之前,乳山许多农民有珍惜旧物的情结。生活生产用品,农车布机、柜箱筐篓、甚至针头线脑儿,破损了修理一下再用,实在不能再修的也不扔掉,找地方放置起来。那时农户住宅多数不是太宽敞,而无用的旧杂物日积月累地存放多了,弄得院子里拥挤不堪、屋里头空间狭窄,但人们习以为常,乐此不疲。
祈禳活动
祈禳活动从远古到现代,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为求雨、求福、求嗣、求寿等事做祈祷,为驱蝗、免灾、祛病、消瘟等事做祷告,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祈禳文化。20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乳山境内较有影响的祈禳活动是祈求降雨和禳免蝗灾这两项。
祈雨分直接祈求玉皇大帝和淘井求雨两种方式,后者又称淘雨,意思是提请井神速向天宫转报旱情。祈雨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往往要举全乡之力进行。仪式多是由德高望重的乡绅主持,遇到特大旱情时,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也参加并主持。
过去几乎山山都有玉皇庙,多建在山阳接近极顶处。庙的规模都不大,但受尊崇程度却极高。人们抬着猪头、羊脸、全鸡、大饽饽等供品(另有鸡蛋状的小饽饽于用散发),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向玉皇庙进发。到达目的地后,虔诚地把供品摆放在庙前。主持人上香、献酒,助手烧纸(如果请来和尚或道士,在他们颂经或作法期间焚香烧纸不得间断)。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其余的人磕头后长跪原地。主持人朗读祈文,多数情况没有稿子,只是朗声说“请皇天赐雨,解生灵危难”等语,众人在心中默默祈祷。仪式将结束时,助手们把小饽饽扔向人群。这是在营造下雨的意象,人们要踊跃“抢雨”,把雨抢过来才能解除当地的旱情。这种天上掉饽饽的场面越热闹,年景就会越丰收。旧时乳山境内的小乳山、玉皇山、嶞崮山、三佛山为著名的祈雨之地。
淘雨仪式多是在离井不远的开阔地儿举行。用木头搭起约二三层楼高的塔形高台,台而摆供品、焚香、敬酒,台下烧纸、燃放鞭炮。仪式的进行程序与玉皇庙祈雨相同。在众人争抢小饽饽的时候,事先选定的淘井人立即开始行动。筲(桶)起瓢落,直淘到井底淤泥杂物全部被清除、井底已冲刷干净为止。淘雨多是选择大村的水井,如果一村多井,选择吃水人多的那口井。
20世纪五十年代初,祈雨被视为迷信活动而受到禁止。然而,民间仍在偷偷摸摸地在进行,直至“文化大革命”之后,祈雨活动才彻底停止。
另一项常见的祈禳活动是祭祀蚂蚱神。从前,农民对蝗灾普遍有种恐惧感。传言蝗群飞来时遮天闭日,很短时间内就能把所有的绿叶啃光。蝗灾是能导致农业绝产诸多灾害中最惨烈的一种。那时农药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祈求蚂蚱神停止打灾上。
旧时乳山境内的大部分村庄在离村较近的山头上建有蚂蚱神庙(俗称蚂蚱庙),庙的规则较小,高不过丈,宽不过一间民房,石墙(少数为砖墙)瓦顶。对蚂蚱神的形象与来历,境内出现过两种情况。一是庙内有粗雕的蚂蚱神石像,模样是蚂蚱头,两根须弯向脸庞两侧,人身子,一米多高。二是有庙无神像,这种庙只起个指定拜祭场所的作用。乳山部分村庄传说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其妻要求给封个神职,他被哀求烦了,就脱口说了一句:“你去当蚂蚱神吧。”妻子姓马,人称马夫人,所以姜太公联想到了蚂蚱。马夫人的形象在民间没有统一印象,信奉蚂蚱神是马夫人的村庄,能给她建庙却确定不了其模样,所以出现了这种有庙无神像的意念祭祀方式。
对蚂蚱神的祭祀是松散型的。除蚂蚱庙落成之日全村集体祭祀之外,其他年份,各家各户在播种农作物的前一天,带着供品、香和纸,到蚂蚱庙前祷告一番。人神同道,投其所好。蚂蚱神不吃荤腥之物,供品是水果和饽饽。至20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乳山境内的蚂蚱庙全部被拆光,此俗项彻底消失。
农俗洋洋洒洒,本文先记述到这儿。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境内的传统“三农”习俗,已到了应该抢救性记录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