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风俗
    清明时节话清明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4-3  ‖  查看1543次  ‖  

    清明时节话清明

     

                                                    陈孟志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临壬辰清明之际说点清明的话。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与其他二十三节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不同之处,清明还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受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续地各寻出路。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因饥饿而昏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便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提及介子推。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用血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北宋时期清明节是很隆重的,流传下来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足以证明。
      我,六十余年,经历了三个版本的清明。
      第一个版本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初中期,那是我是少幼时期。每年的清明都要跟大人上坟,或祖父,或伯父,或父亲,他们之所以要带着我,因为我是我这辈的长子,且当时是一个大家庭,还没有分居。上坟时,大人一般都是右肩挑着担子,担子前面是一个木盘子,摆放着用盘、碗盛着的鱼、肉、豆腐、米等祭品及酒壶、酒杯、筷子等,后面是一个包袱,包的是“包袱”、“褡子”、“阴间币”及香烛等,左肩抗着铁锨。到了祖宗的坟前,摆好祭品上了香,敬酒三杯,三叩首,然后点燃“包袱”、“褡子”、“阴间币”等祭品,还要从“阴间币”中拿出一把到墓地四周散发,说是给无儿无女的故人及野鬼,让他们也能有钱买衣食,不至于干扰自己的祖宗。大人们的表现是非常殷诚的,甚至对已故的亲人及其他鬼进行语言交流。我亲耳听到祖父跪在曾祖父母墓前低声念道:“爹、妈,不孝的儿子给您送钱来了,请您换春衣。”在坟墓四周散发“阴间币”时则高喊:“听好了,这些钱是给你们无儿无女者,请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干扰我的祖宗。”当时我还小,听着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第二个版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十年动乱期间,那时是我的青少年时期。五十年代晚期,破除迷信,钢铁升帅,坟墓被扒,坟砖用之砌炼铁炉,许多人都无处为自己的祖宗上坟扫墓。逐渐清明节演变成革命烈士的专用节日,每年清明节,学校的师生都要抬着花圈来到烈士墓前,高唱着用毛主席语录谱写的歌曲:“无数革命先烈在我们前头英勇的牺牲了……”年年都由优秀的学生用普通话朗诵着千篇一律的悼词。那段时间里,我前段是学生,听从学校的统一安排,0年当上教师,后来又是学校的团总支书记,清明节组织为革命烈士扫墓感到无尚荣光。

    第三个版本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人性化。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人们又开始为已故的亲人树碑、修坟,清明节为祖宗上坟扫墓也随之恢复。新时期,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仪式、内容有着新的变化。上坟的祭品由过去的盘碗盛着的鱼肉之类,换成了点心、水果;礼仪由过去的三叩首变成多种形式进行,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是跪拜,年轻人一般是鞠躬,军人则行军礼;原来用毛笔书写的“邮包——包袱”、“褡子”、“烧钱纸”变成了鞭炮、花圈。近几年为防火,大多数人都用鲜花放在已故亲人墓前以寄托哀思。
      清明,源远流长,晋文公起之,唐玄宗令之,历史发展到2008,我国政府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假日,放假一天,2009,又将周末合为三天。清明节被认定为法定假日,见证了我国进化的文明程度,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在和谐发展社会里,人们必将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民权。
      永久的清明,永久的思念。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