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 拉出了甜美的生活
刘吉光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列首位,足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有了柴就意味着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有柴必有火,有火须吹风增氧,灶火才能烧旺,于是,风箱就诞生了。
风箱学名叫什么我没有查到,在威海的乡村普遍称之为“风匣”,这是祖先在利用压缩空气方面的一大发明,风匣是个纯木工制品,外形是一个长约2-3尺,宽不过1尺,高约一尺半的长方体,制作木箱的实体以用白松、红松为佳,威海民间就地取材,多选用梧桐木,其优点一是梧桐木不变形,二是轻便。在箱体的两端各留一个相同的风口,设置为活动的阀门,可以进气与堵气;风箱靠锅的一侧有一出风口,将压缩的空气直通伸向灶膛;风箱的内部有两根相同的方形拉杆,一头伸去箱体外与园型手柄相连,另一头固定在比风箱体略小的方形活木塞上,整个结构像个“Ⅱ”型,构成了一套气缸与活塞的总程。活塞四周拴上鸡毛以防漏气,增强其密封性,起到一个活塞环的作用,做风箱的技术就在这活塞与拉杆上,在活塞上栓鸡毛要分布均匀、适当,拴多了风箱推拉起来费力,拴少了密封不严就会漏风,出风量低。因此在民间,评判木匠的手艺高低,往往就看他做的风箱实不实用。
做饭的时候,不管走到哪一家都会传出风箱“呱哒哒”、 “呱哒哒”的声音。风箱声与袅袅的炊烟,构成了农村一副极具生活气息的特定风景。拉风箱也讲究技艺,刚生火时吹风不能太大,大了容易将火吹灭,轻轻拉动即可,等引火柴与灶内柴充分燃烧时,就可以用力拉动木杆,如果烧的是煤炭,则需用更大的风力。另外,根据所做饭菜的不同,拉风箱的快慢与力度也不同,蒸馒头时则需用急火,风箱就要快拉,以保证膛内的火烧的旺旺的,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香甜可口。农村常说的一句话“拉急火”,其本意是形容农忙季节时间不等人,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农活,我想大概就来源于此吧。
风箱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当年家家户户必备的物品,是家庭主妇每天必用的物件,是主要的炊事机具,煎炒油炸、蒸饭煮米全靠它,没有风箱,即使巧妇也难为无“风”之炊。过去农村的火炕、灶台和大锅,是居家过日子的三大件,少了哪一件老百姓的日子都会过得支离破碎。
不但家庭做饭要用风箱,一些行业也会使用风箱,如走乡串户的小炉匠、爆玉米花等,各行业匠人使用的风箱与家庭用有形体虽不一致,但其原理是一样的,他们会根据自己和行业特点进行改造,以方便操作。如小炉匠使用的风箱,在其上面设计几层抽屉,用来盛放修理工具和配件,这样的设计既实用又方便;再如,银匠铺或镶牙馆用的风箱,设计成压缩机式,内置弹簧,外包猪皮或牛皮,制成一个扇形皮囊,工作时用脚上下踏压挤出风来,这种风箱轻巧耐用,出风量适中,威海民间称之为“皮老虎”,至今在市区各大商场加工金银首饰的商户仍在使用这种风箱。
风箱使用年头久了,出风量少了,就必须修理,旧时的威海乡间没有人专修此物,只能依靠磨刀剪、修簸箕的人捎带着进行修理,有时农村的木匠也间或干此营生。修理时抽掉风箱的上面的木盖,一般只需在木活塞的四周重新拴上新鸡毛即可,这一工序是个技术活,首先选择上乘鸡项部的软毛,然后在碱水里将其浸泡,目的是去掉油脂,增加韧性,提高耐磨度以增强其寿命。
威海著名作家郑华女士在“唿嗒唿嗒风箱唱”一文中写到“我感念风箱的恩,是它用满腔的热情带给我们温暖的炕头和好吃的饭菜,它用浑身的力量把庄户人的日子从古唱到今,从春唱到冬,从晨曦唱到夕阳下……”。风箱已离开我们走远了,但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那样的温馨,可不要小觑风箱,当年它承载着一家老小的温饱,没有它有了粮食也吃不上热饭,即使在使用天然气灶、电磁炉的今天,人们也没的理由将它忘记。
威海民间家家必备的风箱
曾经给人们带来温饱的炊事工具——风箱
至今首饰店仍在使用的取风工具——皮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