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下话喜忧
郑华
又是一年中秋临。
幼时的中秋节,我是少不更事的。那时的月亮,于我没有印象,多半是在母亲的怀里睡眠。等到开始记事,又只记得好多年的贫穷时日。
我们的邻居们在夏夜的街头乘凉,能一直持续到中秋前后。大家吃了中秋夜的饺子之后,都手持一块月饼,提着马扎扎堆坐在月亮地里拉呱,男人们一堆,拉呱的是地里的庄稼事,外乡的轶闻事,古代的历史事,都是些与女人无关的事;女人们一簇,窃窃私语着家里的锅上事,手里的针线事,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务事,孩子的大小事。小孩子听大人们你一嘴我一嘴地说话,好多是听不懂的,但唯有一点是听得懂的,那就是大人宾服的事就是正确的,不宾服的事就是错误的,要受人指责的。赏月,大伙儿心里头都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在月亮地里坐着赏月,听大人们念生活经,不闲着与月亮对视。月亮柔和的光一点儿也不刺眼,那一时刻,月亮不仅是我的,也是我身旁的那些长辈们的。我想传说故事中的美丽嫦娥,想捣药的玉兔有多么可爱,想砍不坏的桂花树永世常青,想美好的日子到底还能过到啥样,这都曾是我在月亮地里的意念功课。只是我当时没有想过,月亮是天底下所有生灵的灯。
中秋是日子兴旺的见证。我们家最初过中秋节,待赏月时,母亲先递给爷爷一个月饼,余下的三个都一分为二,然后全家六口一人拿一块品尝。月饼的香甜别提有多么美好了。这样分月饼持续了好几年。突然有一年的中秋,我们每人分得一个月饼,那是土地分到户的第一年,这一年是日子好起来的分水岭。再日后的中秋节,月饼买来放在那里,母亲也不用分了,谁想吃随便吃吧,可是大伙儿都不大感兴趣了。月饼管够吃的年代,我也有了小家。生活变得忙乱起来。有好几年的中秋节,我都忘记了拜望月亮。迷路的心境顾不得望月,待到找着向前走的方向,心境终于沉稳,幸福不断地来敲门。这是盛世里的中秋,充满了喜悦和期盼。
月也是诗人、作家、画家纷纷寄托情感的载体。清代文人才子张潮的一部《幽梦影》,算把月亮琢磨了个透。在他眼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画家笔墨里的月下之影,是没筋骨的画儿;诗人眼里的皎月是美人儿的化身;玩月之法,皎洁则易仰视,朦胧则易俯视”;“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雅;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月色撩人,人借月色,听禅、谈诗、论剑,佛学的旨趣是那么精燧深远,肝胆相照的心灵是那么真切相通,月下论诗,韵味会更加幽婉别致,月光下与美人相约,心情会更加情意深厚,达到一种无我忘我的境地。月为天文中尤物。张潮这些夸月的颂辞,可称为《幽梦影》中的尤物。读《幽梦影》的心情,就好比在月亮地儿里赏月时,脸上挂着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幕上,每个人都可以从心中向她抛出一条思念的线,再由她恬静地、有条不紊地,把那些情丝,发给那些被思念的人,一点儿也不乱,谁的思念都有主儿,月亮作证。
所有的情分,都很美很特别,亲情、友情是美中可以共享的一种,爱情却是美中最特别最排他的,需要关起门来欣赏。推开窗户,捧着月饼请月亮看。她可以看到人间,看到那些在不同的窗户下,寄托深情的人儿,或团圆的喜悦,或分别的离愁。那些月饼与月亮遥相对应的距离中间,到处飞翔的都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特别是那些为爱人奉上的祝福,更是长长的,甜甜的,美美的。如果月亮能懂人间的情,被打动的不仅是月亮,那些个年年为月亮敬奉月饼、瓜果的人,也会被自己感动,更受感动的还有那个被祝福的人。敬爱那轮月亮的人,不是牵挂嫦娥的,就是思念吴刚的,再不就是离开故土的游子。每年中秋,我在捧出月饼的那一时刻,分明能够感觉到身后就站着那个为我祝福的人。与月相约,挚情挚爱,我心永恒,月亮作证。
今年的中秋已临近,恰逢中华遭遇多事之秋。钧鱼岛事件,搅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将不得安宁赏月。我俯视窗外洒满清辉的月亮地儿,念想里笼罩着挥之不去的忧……若没有了国家的安定,哪来小家的团圆?这真是灯前看月,人忧,月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