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地瓜那些事
刘吉光
地瓜,学名叫番薯,又名甘薯、红薯、白薯等,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先传入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从福建传入我国,后分三路北传到各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已遍植胶东一带。地瓜是高产作物,适应性强,对缓解粮荒饥饿、保证人口繁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育苗及回龙火炕
农谚云:“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春分时节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地瓜是一年一季的作物,春天栽苗秋天收瓜,每年惊蛰前后,农民就着手收拾地瓜炕。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各家各户自行培育地瓜苗,所产瓜苗都是自产自用。
育苗是门技术活,第一步是选种,将体型匀称、无破皮、无虫蛀的地瓜选出做种子;第二步是浸种,把选出的种子地瓜装在筐子或篓子里,浸入60-70度已加药的热水中,如此浸湿2-3次,每次3-5秒,目的是杀菌;第三步是上炕,将做种子的地瓜(民间俗称地瓜母子),依次排放在温床上,待加温孕育催发生芽。
待到瓜苗培育成熟后,小心翼翼的把它从地瓜母子上摘下,每100颗为一把,放进筐里,盖上湿布,运到山里,来到起好垄的地里,一棵苗、一瓢水栽种……..这时,农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祈盼风调雨顺,你可是咱乡下人冬天的依赖。
地瓜炕一般设在居屋家里,就是在大火炕的上面,用砖、土坯围起一尺多高的长方槽型,填装上马粪、河沙,再埋上地瓜母子,每天用喷壶或笤帚洒上些水,经过十几天,地瓜母子逐渐发芽,一个芽,两个芽,那些嫩绿的叶子一片又一片……待瓜苗长到一捺长时,还要每天定时撤去保温被子或草帘,让细嫩的瓜苗与空气接触,名曰“通风”,目的是让温室的弱苗,适应自然环境,经得起自然风雨的干扰,提高成活率。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随着地瓜种植的扩大,生产队一般在室外修建了大型地瓜育苗床,自己培育地瓜苗,供主要本队使用,多余的瓜苗在本村各生产小队之间调剂使用。
随着技术的改进,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威海各县普遍推广回龙火炕地瓜育苗新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苗齐、强壮、数量多、节省燃料,大大提高了出芽率和抗病能力。
回龙火炕一般选在村外的斜坡处,小的生产队建3-5处,大的生产队建5-10处不等。其实,回龙火炕的原理是同家家户户睡觉用的火炕原理一样。睡觉用的火炕只有一个烟囱,且位置在火炕的后面,而回龙火炕的烟囱有两个,分别建在燃烧室的上方,烟火从灶口里进入后,无论是“非”字形还是“回龙”形的烟道,到了尽头处,都要紧接着回过头来,再沿着回返的烟道从灶口上方的烟囱处冒出去。这个过程,就像一条正在回头的龙,首尾相接,呈U型结构,因此,得名回龙火炕。
据乳山市乳山口镇退休干部宋可照说,1965年,他在乳山寨公社农技站工作,正赶上全县大规模推广搞回龙火炕地瓜育苗技术,当时全公社有2000多铺回龙火炕,人们围绕火炕劳作的热闹场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至今,在威海的乡间还遗留下许多当年废弃的回龙火炕。去年5月,笔者沿204国道,路过临港区草庙子镇宋家庄村时,在公路的北侧山坡上,还有保存较好的回龙火炕(图一)。
如今,地瓜已不是人们的主食,当年用回龙火炕那种热火朝天育瓜苗、拔瓜苗的热闹场面已成为了历史。
地瓜的贮藏与加工
转眼到了霜降时节,将收获的地瓜搬运回家后,进行分类整理,按品种、大小和有无损伤分出大类,首先是选出种地瓜,威海乡下的习惯一般是将秋地瓜作为种瓜,选择单个重3——5两的地瓜做种,要求无病、无轧伤、无破皮,还要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这些措施,保证了地瓜后代的健康、强壮。选出种瓜后,再根据地瓜的品种、个头的大小、收获的早晚确定用途,一般是大的切片晒地瓜干,不大不小的留做贮藏食用,有伤害、有毛病或小地瓜由人畜食用,有了它,家庭主妇心里就有了底,居家过日子就不怕。
贮藏地瓜一般是各户贮藏和集体贮藏,早期各户将地瓜存放屋子正间及炕间屋脊下,称为“地瓜阁子”,“地瓜阁子”用五至九根原木作支撑,用苇子席做底铺成,用大豆叶围起来保温,分为铺满全部屋顶的满阁子和只有大部分的半阁子两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兴起在火炕底下挖地瓜窖子,有的还在邻间留有防止地瓜高温腐烂的“气口子”(通气孔);集体贮藏就是放在专门的地瓜窖或地瓜井,地瓜窖每个村都有,有的建在半坡上,有的建在平地上,建筑形式上多为窑洞式,封顶穹隆设计,窖体外敷盖大量泥土,远处看像一座大墓的封土似的,窖门前脸设计为拱形,其上方都有时代的造型,有的塑造五角星,还有的写上毛主席语录;窖内呈“王”字形结构,中间设一甬道,其左右两旁分别设计间隔等面积的若干房间,每个房间都留有直通屋顶类似烟囱的通气孔,地瓜窖内就像一个天然冰箱,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有利于保鲜瓜品。
地瓜种入窖前,要对旧窖消毒处理,一般用50%的多茵灵加600倍液喷洒消毒,也可以用石灰水消毒,然后将地瓜种层层码放在窖内,入窖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掌握窖门的启闭,尽量调节好内温,这项工作一般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农担此重任,在整个冬春保管中,重点要把好”三关“,一是防汗关,入窖初期30天左右为发汗期,地瓜呼吸旺盛,放出大量水份和热量,这段时间,一般每天要打开窖门通风,晚上关闭,使窖温稳定在12——15度之间;二是防冻关,冬天“交九”后,要适时对窖门口加盖敷物保温,如室温低于10度,要及时升火提温,终日保证不低于12度。三是防热关,春节过后不久,春暖花开,气温上升,这时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通风,及时开窗检查,排除多余的热气和二氧化碳,使窖内温度不超过18度,按照上述做法后,瓜品保鲜时间长,种瓜的完好度一般在95%以上。
在地瓜的加工方面,除了加工生地瓜干、熟地瓜干和地瓜面条外,过去的乡村主要一项副业是加工粉条(图二),威海著名作家郑华女士在《漏粉条》一文写道:“人民公社时期,漏粉条一般选择在冬季,一是有利于粉条的冷却,再就是傍年靠节了,有利于人们春节期间,吃上新鲜的粉条”。在过去的乡村,吃上顿粉条就是改善生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猪肉、白菜炖粉条。
运笔至此,顺便说说用地瓜干换酒这档子事,在现金艰贵的岁月,农村人就地取材,用粮食、鸡蛋等物换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早已是一种习惯,那时在农村时常有这样的场景,小孩子放学回家,爸爸都会吆喝一声“去”,孩子心领神会,一边提起装满地瓜干的篓子,一边从母亲手里接过几毛钱,去供销社换地瓜干酒,这时,母亲就会唠叨“又得换猫尿”,孩子扮个鬼脸,转身向供销社跑去,记得当时的物价水平是3斤或3.5斤瓜干换一斤酒。晚饭时,爸爸笑眯眯地呷上一口酒,就着自家小园产的黄瓜,辣椒,一杯又一杯,这就是庄稼人的日子啊,这就是庄稼人的快乐,就这么喝着喝着,忘记了一天的疲劳,余下的,是对丰收年景的期盼……..
“地瓜话”里有文化
“地瓜饼子,萝卜梗子”这句乡间俚语,形象说明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地瓜是老威海人的主食,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地瓜是优质的食品,对防抗、高血压病有一定食疗作用。在农业走集体经济时,生产队分地瓜,3斤地瓜折1斤粮,所以农民对办不成什么事的人或不大顶用的人,常讥讽“真是个地瓜”,当然,这是有失公允的偏见。
在民间,人们称能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机关干部为工农式干部,农民纯朴,那个干部说话愿听,常能说些“地瓜、粑粑话”,拉近了干群关系,我们就认为是好干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所在的公社的一位姓孙的干部,五十多岁了,一身农民打扮,经常下村同农民一块劳动,说话也是满口的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式“地瓜话”,颇受村人的欢迎和爱戴,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
“我是吃地瓜长大的”,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出身,常常是初次见面的人,经过这么一说,一下子拉近了关系,消除了隔害,笔者就知道这么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登县一名乡镇企业的业务员去潍坊钢厂采购角钢,厂里的供销科长以乡镇企业无国家计划为由,硬是不给批条。通过观察发现这位科长也是农民出身,便凑上说:“我们厂是农民办的企业,我是吃地瓜长大的,你帮助我们就是帮助你自己的家”,就这么句话,感动了这位科长,于是就给批了采购计划。
关于地瓜,还有一个笑话,说是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有一个“青年点”的知青,由于天天吃地瓜,上顿吃,下顿还是地瓜,吃得不耐烦了,想改善一下生活,有人就出主意,就把老乡的狗偷来与地瓜一起煮上了,熟了以后,男女知青都抢着吃肉,吃完后你猜怎么着,那些女青年来奶水了,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新歇后语:“狗肉炖地瓜——奶水白哗哗”。
2012年5月15日,《齐鲁晚报》刊发了“地瓜盆景原来这么美”一文,说得是威海市民赵树然用地瓜做工艺品,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位挖掘地瓜文化的威海“地瓜姐”成了名人,除了将地瓜盆景带进美国国会外,联合国邮票局还专门批准印制了“赵树然地瓜盆景邮票”。你看,将地瓜玩出了大名堂。
据媒体报载,近几年来,各地地瓜文化节方兴未艾,四川光友薯业集团成立了地瓜产业动物园,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开设了地瓜历史馆、地瓜艺术馆和地瓜雕塑馆等,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地瓜博物馆;此外,海南省迈澄县今年5月还举办了首届“地瓜节”,以此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
地瓜里的历史事件
老威海的乡下,种植的地瓜品种大致有丰收白、138、252和696等几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换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有时是经济方面的需要,也有时是军事方面的原因。
就拿“胜利百号”地瓜来说,这个品种是1941年从日本引进来的,它原来的名字叫“冲绳百号”,当年日本侵略我国时,在胶东地区强行推广这种含量淀粉高的地瓜,目的是想在青岛一个大型酒精厂,打算以这种地瓜为原料生产酒精,没想到地瓜还没收成,日本人就投降了,因此,在胶东大地上就留下了这个物种。
当时,在威海各县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说是“胜利百号”有一定毒性,是让中国人吃了慢性中毒而死亡,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它的生长环境改变了,这种地瓜毒性变小了,而我们威海乡下有吃地瓜配着萝卜吃的习惯,因萝卜有解毒之功能,所以我们吃了这种地瓜也没事。
其实“胜利百号”地瓜是没有毒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笔者认为是日本鬼子到处侵略,残害中国人,出于民族感情,老百姓都是恨他们,也恨他们培育的东西,他免费给你种植,天上掉馅饼,能有这样的好事?老百姓不信赖他们,所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推广时阻力很大。据现年92岁的乳山市城区办事处腾甲庄村丛勤裕老人说,1949年,他刚刚27岁,在村里干支部书记,当时上级推广这种地瓜苗,老百姓抵触情绪很大,无奈他只好自己带头种植,结果地瓜增产30%以上,这时老百姓佩服了,第二年纷纷要求多栽植。
1950年后,我国将这种优质地瓜命名“胜利百号”,这种地瓜含淀粉高、特有面,没有筋,口感香度大,政府鼓励推广,至今威海境内还有少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