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风俗
    《大乳山下》第三辑·英杰传奇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5-5-18  ‖  查看1416次  ‖  

              《大乳山下》第三辑·英杰传奇
                          

                                  作者 辛明路
                     


                              胶东民族英雄于得水

      小时候最恨日本鬼子,最尊崇民族英雄。尊崇的英雄,当然包括文登的于得水。那时乳山的东部属文登。乳山传说的于得水,是正义的化身,是力量的化身,在我心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记。
      传说中于得水最神奇之处是“一枪准”,他的枪法已超过了弹无虚发的程度,达到了弹随心想的境界。当时有个桥隆飙,是条绿林好汉,其人疾恶如仇,杀富济贫,枪打得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自称枪法天下第一。八路军派员上山劝桥隆飙为抗日出力,他说:“叫你们的于得水来,他的枪法如果能胜过我,我立马拉着队伍跟你们走。”
      比武如期开始。先是策马掐电话线,规则是要在马跑得飞快时才能出枪。桥隆飙先出手,三枪打断三根电话线。于得水后出手,也是三枪三中。第一局,两人打了个平手。
      第二局是打鸡蛋。战士把鸡蛋立桌子上,规则是在百米外走马射击。于得水还是让桥隆飙先来,桥隆飙三枪过后,三个鸡蛋碎在桌子上。轮到于得水时,三枪响后,三个鸡蛋仍然在那里立着。八路军战士大惊失色,以为于得水输了。桥隆飙也纳闷,急忙前去看个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于得水的子弹洞穿了那三个鸡蛋,而鸡蛋竟仍然立而不倒。那还用再比下去吗?桥隆飙把枪撂在桌子上,双手合抱,口称师傅,朝着于得水躬身就拜。
      在以后并肩作战的岁月里,关于他俩神奇枪法的传闻就更多了。有一次,一位负伤的战士急需补充营养。于得水和桥隆飙看到树上有麻雀,两人相约同时开枪。人人都知道,打群鸟是个“一枪活儿”。一枪响后,未中枪的鸟会立时飞走的。刹那间,两人都连发两枪,共计4枪打下了5只麻雀。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是一枪击双鸟的。有一天攻鬼子的碉堡,碉堡里的机关枪吐着火舌,压得我方爆破人员无法近前。桥隆飙从战士手中夺过长枪,一枪一个,把碉堡所有的射击孔都打哑了。一会儿,一个射击孔里又响起枪声,冲上前的战士倒下了。于得水气得大吼:“老子打你的枪眼!” 手起枪响,鬼子的机枪哑巴了。战后缴获的机枪中,有一挺的枪口是被从外面射来的子弹封住了的。
      史载:于得水,1906年5月出生于文登市葛家镇洛格庄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1935年胶东“一一·四”暴动的组织者之一。1936年6月2日,同王亮率队袭击国民党界石联庄会,腰部中了两弹,让战友用剃头刀子剖出弹头。1937年春,率20多人奇袭垒子盐务所。1937年12月24日,率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员,带着缴获来的武器,参加了天福山起义。
      1938年9月18日,调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五支队六十三团团长,奉命保卫八路军兵工厂和玲珑金矿。1939年3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五团团长。同年7月3日,率十五团在大郝家和大傅家之间设伏,击毁日军汽车3辆,歼敌30余人。在五子峰一带反“扫荡”战斗中,徐向前坐镇指挥,夸于得水不光是打游击战的高手,也是打阵地战的虎将。
      1940年9月,调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十四团团长,率部从平度返回文登,部队发展到了2300多人。收复了高村、张家埠、上庄等日伪据点,巩固和扩大了东海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8日,率十四团协同胶东第五支队二团向“抗八联军”发起进攻,激战3昼夜,歼敌2000余人,解放了昆嵛山区。1942年7月,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协同刘涌指挥部队解放烟台。1945年8月任东海分军区司令员兼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10月1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的黄海舰队登陆崆峒岛。奉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命令,参加谈判代表团,取得了“烟台谈判”的胜利。 10月29日,指挥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和特务营,收复了崆峒岛。1946年1月,任胶东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
      1949年4月,奉命率部渡江南下剿匪,任浙江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1950年,任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区建筑委员会主任。1959~1961年,奉党组织指示,写下17万字的《革命回忆录》。1961年8月,转业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初期,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入狱,于1967年2月16日含冤惨死狱中。党中央和周总理对此极为关注,指示追查冤案的制造者。1979年2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举行追悼会,给于得水彻底平反昭雪。
      于得水是胶东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他的故事会世世代代传颂下去的。

    圆仁法师的乳山缘
     
      继鉴真东渡传经以后,日本的取经和尚圆仁于公元838年6月13日随日本使船启程来中国。这次西渡的起止地本来是日本博多湾和中国扬州,可能是取经人命该多难,也可能是圆仁与胶东半岛有缘,出发半个多月后,他们的船陷在了海边的泥潭里。当地渔民帮助把船推了出来,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补给了水、食物等日用品。7月25日,圆仁安全抵达扬州。
      公元839年3月29日,圆仁一行从扬州出发,经运河、海州湾向乳山驶来。4月25日,辗转来到乳山口。当时,天正下着大雨,大乳山和乳山口码头笼罩在朦胧雨雾中。在圆仁眼里,这份风景,别有一番情趣和美丽,并写进当天的日记里。圆仁本想在乳山做短暂停留后回国,但是,连日的风雨天气,使他改变了念头,他在乳山住了下来。
      乳山口海湾南岸,现在的海阳所镇三甲疃村,当时的名字叫邵家埠,圆仁在此居住时间较长,且有时间就沿海岸走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距邵家埠东15公里处的海岸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岩洞,洞深约10米、宽约6米、高约4米。于是,他的打坐、诵经等活动就在洞内进行。此后,当地人称这个岩洞为“和尚洞”。
      一天,圆仁从洞中出来,抬头间,只见前方瑞云飘动,金光万道。一架彩虹,一端搭在岸上,一端没入海中,异常艳丽,十分神奇,彩虹上坐着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论经说法,声若洪钟,朗朗入耳。彩虹之下,海龟昂首,灵蛇盘绕。圆仁急忙走去,但到跟前,彩虹不见了,却有一座石桥,一头着陆,一头入海,宛如彩虹。桥下有两座巨石,形似刚才看到的海龟和灵蛇。此后,人们便称这里为“仙人桥”。一桥跨陆海,脚踏天地间,这境界使圆仁感悟到,凭自己现有的佛学知识,难以架起中日佛事交流的桥梁。于是,他萌生了历尽万难也要在中国多学几年的想法,决意不随本次返回的日本船回国了。
      当时,威海地区的韩日侨民较多,新罗人(韩国)张保皋在荣成石岛湾一个叫赤山的地方修建了法华寺。是年6月,张保皋请圆仁前去讲授佛法。圆仁在法华寺里生活了8个月,又到中国各地参观学习去了(他后来又重返两次,共在法华寺住了2年零9个月)。
      公元847年10月18日,圆仁在游历了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拜访寺庙、饱览名山后返回日本。回国的第二年,日本天皇授予圆仁“传灯大法师”称号,成为皇宫内供的十大禅师之一。
      像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一样,圆仁回国后也是夜以继日地翻译佛经、著书立说,公元864年圆寂,享年71岁。公元866年,日本天皇追谥圆仁为“慈觉大师”。一代佛法大师,功成名就,安息故里。

      说明:
      一、圆仁先到邵家埠,后到“和尚洞”,这是国内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本文也从其说。但据圆仁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他们的船是先靠岸在现白沙滩镇大陶家村的海边,即现在叫和尚洞的地方。稍经休整后,他们又驶向邵家埠。在邵家埠村住了一段时间后,再到大乳山,即乳山口。从现在的海湾地形看,到邵家埠必先经乳山口进入。他们的船不是飞船,不会不经过海湾水道而直接飞进湾内。如果圆仁记的准确,我推测,在唐朝的时候,海阳所是个海岛。后来由于地势抬高,与大陆有了相连点,就是现在白沙滩镇六村屯村那地方。因以前六村屯还是水域,所以他们的船不经乳山口,就能直接驶达邵家埠。
      二、为解开上述谜团,我与《乳山时讯》记者王珺、沙成基,陪同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樊文礼教授到三甲疃、杜家岛、和尚洞等地考察。到三甲疃村时,在镇政府机关工作的本村人于占豪,领我们到原邵家埠人修建的庙宇遗址看了看。原邵家埠人已于元朝末年,迁往现白沙滩镇翁家埠村。

                            冰释前仇

      在乳山口“人”字海湾那一撇接近收笔的地方,北岸有个港头村,所以,南岸海阳所镇的辖区,旧时称“港里”。港里有个大庄村,这个村曾世代与另一个村为一片芦苇地的归属问题而争斗。后来两村村民发生了械斗,大庄村宋清朗的父亲在械斗中丧生。
      那年宋清朗只有13岁,却有疾恶如仇的性格、百折不挠的意志。他跪别母亲,誓要学成武艺,报仇雪恨。母亲和乡亲们百劝不听,长辈吓唬他,说道路已被敌村封锁,他就愤愤地泅水渡到了港外。
      10年后他回来了,来到港外当初他泅渡登岸的地方。他寻思着,是泅水过去,还是飞越过去。泅渡是为了再次感受港水助逃之恩,飞渡是为了早点回家。最后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薅起一把芦苇,拔刀剁成几截,抛一节苇秆到水面上,边踏边抛,就这样踏着苇秆,疾步如飞地到了南岸。
      回到村里,他找不到自己的家了,3间茅草屋的地方,已是地主庄园式样新庭院了。他急问村人,村人说那就是宋清朗的家。他满怀疑虑进了门,一眼就认出了母亲,母亲正由丫环服侍着在吃饭。
      原来宋清朗走后,他三叔送钱送物,翻修房屋,招募雇佣,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宋母的生活。宋母屡屡问及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三叔屡屡回答是村里抚恤功臣的。
      听说宋清朗回来了,三叔立即召开族人大会,当着宋清朗母子的面,揭开了谜底。
      事情还要从宋清朗离家的第二天说起,那天敌村的族长来了,找到宋清朗的三叔,反复赔礼道歉,反复阐述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并承诺让宋清朗的母亲过上全港里地区最好的生活。三叔被对方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人家。
      或许是时间抹淡仇恨,或许是三叔的诉说感化了族人,族会正式决定,两村从此修好,不准宋清朗擅自复仇。在族规就是法律的年代里,宋清朗无奈,只得向族人做出承诺,永不言仇,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使用武功。
      村里的小青年出于好奇,追着问宋清朗在那里学的功夫,哀求宋清朗露几手,宋清朗不说也不做,严格履行着向族人许下的诺言。
      有一天,村里一户人家失火,水井离火点隔着一排房子,只见宋清朗一手提着一只桶水,一个“旱地拔葱”,越屋飞向失火那房子,乡亲们第一次目睹了他的武功风采。
      有一年,少林寺来了几位武僧,他们是宋清朗的同学,为了武术套路的改进,奉师傅之命,前来找俗家子弟宋清朗研讨。僧人说服族长,族长同意宋清朗参加。大庄村北海边一宽阔地带,成了研习武事的操场。他们打一会儿,停下来改一会儿,打打改改,历时半个多月。港里港外赶来观看的人,天天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
      宋清朗拄着一根芦苇,窜上高树;放猴子上树,再跃身捉下;仰卧在大石板上,让众人拉他,他身下的石板也一同被拉起;等等绝技,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新中国成立前,乳山一带上演一处戏,叫《大闹芦子湾》,演得是宋清朗父子的事,可惜那剧本我无缘相见,我也不知道清朗两个字应该怎么写,只能凭听故事时的耳音加以臆断了。

                            仁义兄弟

      小时候听的故事很多,有的已经遗忘,有的则成为终生记忆,常在心中回味。
      说是五代时,乳山夏村西三四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沈家疃的村庄。村中有沈姓兄弟俩,读书出仕后,哥哥沈忠仁最高任至吏部尚书,弟弟沈忠义最高任至礼部尚书。兄弟俩政绩显著、皇帝赏识、人民拥护。
      而就是这两位高素质的亲兄弟,却也有犯浑的时候。他俩先后告老还乡,回乡之初,倒也和睦。但好景不长,后来两人竟为祖产的继承问题闹起了别扭,继而打起了官司。
      乳山那时受东牟县管辖,一连三任县令,都感到案子棘手,敷衍一番,以期拖之了事。但这老哥俩有的是闲工夫,不饶不依的,非得讨个说法不可。后来魏学达继任东牟县令,他为人坦荡,为官清廉,以不作为为耻,就主动派差役把沈家老哥俩请到县衙。
      沈家老哥俩,各有各的道、各说各的理,说得激愤不已、说得肝肠气短。而那魏县令却不慌不忙、不冷不热的,一边听着,一边写字。过了一会,魏县令起身,恭恭敬敬地将所写的字递给了沈哥哥。沈哥哥看后,脸红一阵儿紫一阵儿的,主动地把“判词”递给了沈弟弟,沈弟弟看后,脸红一阵儿紫一阵儿的,主动地上前抱紧了沈哥哥。俩人相拥而泣,互道愧疚。
      那“判词”是这样写的: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结网为食,蝼蚁筑穴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指秋天)而不至,智也。
      禽兽尚有此五常,况人为万物之灵,岂无德乎?兄弟何因先祖遗业之小事,而伤手足之大情耶?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为礼部,岂有伤兄之理?这岂不成其——沈忠仁,仁而不仁;沈忠义,义而不义乎。本应是:
      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业何须争?
      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打那以后,老哥俩和好如初,并又留下了很多兄弟团结、互助友爱、热心公益、造福乡邻的感人故事。

                           武侠演义

      乳山一带传说的“武侠”,不是个广义词,而是专指一个人。这人的名字叫邢洛书,桑行埠村人,其村现属乳山市夏村镇。
      传说邢洛书的先人请人选墓地时,阴阳先生说:“我们给人看地气,都是指偏不指正的,如果用正了,我们就会受到天谴,后半生得在黑暗中度过。” 邢洛书的先人一听,百般哀求,并保证:“如果能给指出地气的中心位置,将像对待亲生父母那样,奉养先生的后半生。”
      后来,那位失明了的风水先生,对生活待遇要求的太高,对其服务不满意。一天,他对邢洛书的先人说:“我夜里算出,你们给老人下葬时,棺椁未垫得平,这样发迹慢而不稳,要重新调整一下。移棺后,你们不要乱动,一切听我指挥。”
      移棺那天,棺材下面有一泓清水,水中有5只虾在游动,盲先生摸索着捉那5只虾,并挨个将虾一掰两截,用虾体里的液汁涂抹眼睛,涂后他的双目就很快复明了。
      无独有偶,于家村(现海阳所镇西泓于家),也有一人家在找人睬地气。这位风水先生倒是刻意指偏的。但当这家人送老人入土时,正逢天寒地冻的季节,因冻土太厚,怎么也挖不下去。后来人们发现,不远处有土松软的地方,无奈就更改了墓穴的位置。第二天,那风水先生感到身体不适,知道问题出在于家,就赶到于家说:“你们给老人葬的这个地方太不好了,得赶快移棺到原定处。”说完,那先生就领着于家的人去移棺,大家看到,一夜之间,棺木就被芦苇根缠绕起来了。棺木抬起时,一对鸽鸟从棺下飞走了。后来这户人家出了个女侠,就是邢洛书的夫人。
      话说邢洛书和于小姐结婚那天,于家的大闺女小媳妇,要看看这位姑爷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听说邢洛书的饭量很大,力气也很大,她们就纠缠着,让邢洛书显露一下看看。她们闹洞房式的你闹我劝的,让邢洛书吃下了一簸箩箱米饭,外加一簸箕馒头。她们折腾邢洛书,邢洛书也折腾她们。那时农村如果没有碾子加工粮食,女人们是要着急的。饭后,邢洛书来到村街的碾盘前,把碾砣举了起来,走到村外才扔了下来。村头有十多棵柳树,一便也被他逐株连根拔了。
      来迎亲的轿夫子们,觉得男方是受到了戏谑,在回来路上,他们想让新媳妇也吃些苦头。他们抬着轿子故意摇啊晃啊、颠啊簸啊。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就觉得不对劲了,轿子越来越重,后来竟实在抬不动了。他们知道坏事了,是新娘子在用功力对待他们。他们几个无奈,只好一齐跪在路上,磕头求饶。求饶后,再抬那轿子,竟轻如无人。新娘子还不舍气,下了轿,婆家外大门的门台石,被她一脚一根,全部踩断。
      演义终归是演义,真实的邢洛书,事迹见于很多史料中。在嘉庆皇帝准备逮捕和珅的时候,他对定亲王绵恩说:“此任非蓝翎侍卫邢洛书莫属也!” 第二天拂晓,邢洛书率侍卫来到乾隆皇帝的殡殿,和珅斥道:“你等怎敢擅闯太上皇的殡殿。”邢洛书冷冷回答:“有圣旨在此!” 和珅感到事情不妙,跳上供案,想越窗而逃,邢洛书一个扫堂腿过去,案桌的四腿全断,和珅一头栽了下来,被众侍卫就势擒拿。
      邢洛书武进士出身,历任钦点蓝翎侍卫,漕标都司、河标右营游击、海州参将、河标中军副将、江南徐州镇总兵等职。值得颂扬的是,任期内,他重视治理河务,为根治水患,组织百姓浚疏河道,排泄积水,变涝地为良田,深得辖区内百姓的拥护爱戴。
      清道光四年八月十五日,邢洛书病逝于任上,时年58岁。棺归故里时,泣送者达万人。咸丰初年,御旨重修其墓。一代名臣,永远安息于家乡热土里。

                           徐士林的传说

      二百多年前的文登籍人徐士林,如今仍然活在周边不少人们的口头上。在乳山市的街谈巷议中,不时能听到他的故事。
      传说徐士林是敢于对皇家抖搂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他的学生爱新觉罗·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儿时很贪玩。有一次因没有默写出一个字,竟被徐士林罚跪蛎子碴,时间是一炷香燃完。当香燃至三分之一时,皇后急了,出面讲情。徐士林满脸严肃地说:“天地之间共两户半人家,一户是玉皇大帝家,一户是孔圣人家,皇家只能算半户。不想皇户改籍,皇帝就得贤智。”当香燃至三分之二时,皇后火了,边拉儿子边说:“我儿读书是皇帝,不读书也是皇帝。儿呀,起来吧。”徐士林毫不示弱地回击:“读书乃有道的明君,不读书是无道的昏君!”皇后听了一惊,松开了手。弘历毕业以后,徐士林因看不惯宫廷内的钩心斗角,借丁忧托词还乡。
      后来,一个藩属国的来使在宫殿上声称,他们进贡单上的字,如果中央国无人全识得,将停止称臣纳贡。这显然是要闹独立前的挑衅行为。果然有一个字,唱礼单的人不认识,乾隆让其呈上来他亲自御览。凑巧的是,正是自己当初因没记住而跪过蛎子碴的那个字,所以印象特别深。左边是提手旁儿;右边上方为草字头,中间一水字,下面一土字。发音:“蕞”(音:zui);表意:用手薅水中草所发出的声音。
      这事使乾隆帝亲身领悟了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想到了恩重如山的老师。于是,急发银牌到文登爬山后徐家村,速调其进京。然而徐士林断然拒绝,躲在山上不肯下来。皇帝急了,12道银牌发完,又连续发了12道金牌,可徐士林始终没有应召。故当地有“银牌宣,金牌调,山人不听那一套”的说法。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事实上徐士林是为官的。1711年中举,1713年登二甲进士,在京任过内阁中书、刑部主事、礼部主事、晋员外郎。1728年外任江南安庆知府、1733年任江苏按察使、1736年任河南布政使、1740年任江苏巡抚。1741年初闻母病,请假回乡探望,未获批准。至4月他自己也病了,6月病加重。9月16日获准探母,当日即动身返乡。船行至淮安时,他带着未能见到母亲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乾隆皇帝很悲痛,让他享祀贤良祠,巡抚职位逝后进贤良祠的,徐士林是清代的第一人。
      徐士林为人耿直,博学多智,廉洁勤政,断案公明。平生不但痛恨官场上的贿赂行为,而且对礼节性的走动也不参与。只一次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给皇帝送过一次礼,礼品也不过是几本普通的旧书而已。其人寿不算很高,可称颂的事迹却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寻阅徐士林的遗作《岜山集》《蟫余集》,查阅《清史稿》三十五卷,阅读文登作家陈全伦著的《清代名吏徐士林判案手记》等书。

                          东海才子张崧

      乳山市午极镇泽上村,历来多出读书人。建国后考上大学的人特别多,村民多会自豪地说:我们是张崧的后人嘛!
      张崧,1697年生人。自幼聪慧好学,20岁前已文名冠东海。1726年中举人,第二年春天进京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贡士。但后来却在殿试上失利了。
      雍正皇帝主持殿试,张崧答辩时,雍正先考其“时务策”,张崧对答如流。雍正心想:这孩子年轻轻的,才气竟然如此好,不妨再加试一题。雍正便问:“张崧,你都读过什么书?”张崧脱口而出:“我是无书不读。”雍正听了,觉得张崧太狂傲,不满意地说:“朕面试了很多才子,从未听过有人如此夸海口。你先退下,明日再考,如果答不好,朕治你欺君之罪。”张崧后悔所言有失,但已经晚了。
      张崧无奈之下,托人引见,去拜访司礼太监,请求人家给指条道儿。那位太监犹豫了一会儿说:“我念你年少,给你提示一下吧。我考虑,圣上明日不会考你四书五经那些常规的东西。3年前魏荔彤编辑的《历算全书》,宫外头的人很少能看到。圣上如果想难难你,可能要选这本书考你。我借一本给你,你择其要点,连夜准备。”到翌日早上,张崧把全书读完。
      早朝刚过,雍正就叫张崧上殿复试。正是考的那本书,张崧仍然对答如流。雍正奇之,叹曰:“你傲气太重,但也确才气不浅。朕不怪罪你了,你回去吧!” 
      才华横溢的张崧,就这样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与金榜题名失之交臂。后来经主考官极力奏荐,才被列在明通榜上,授予出缺学官,回家等候召用(等那岗位上有人退休才能去接任,古时叫“候缺”)。
      返回家乡后,张崧更加勤奋地致力于学问钻研。他听说文登于秋溟家有藏书达数万卷,就登门求读。于秋溟被张崧的诚恳态度、好学精神所感动,聘张崧做家庭教师,也有让张崧能够方便地读到藏书的意思。张崧寄居于家11年,将其藏书全部读完。宁海知州张玠仰慕张崧的文才,聘其为瀛洲书院的主要负责人。史载,张崧所授的弟子,以后多为天下名士。管理书院期间,他有《向若新稿》《眼学堂诗巢》《山蚕谱》《幼海风土辩证》《旅食贤已录》《修志管见》等著作问世。
      1755年,张崧调任河南滑县知县。刚上任的时候,他面临的是邑人徭役沉重,辖区内的人民怨声载道。他立即将徭役减少一半,并将原来多收的一千多两税银,如数地退还给了老百姓,因而深得民心。有一年水灾,滑县的赈灾碾谷过万石。他接到放赈命令后,亲自参加运送,仅用了一天的时间,粮食就全部到了灾民的家中。第二年,滑县又是特大洪灾。不等上面的救济粮款下来,他就率先捐出工资、家产,施粥救民。救灾粮款拨下来以后,他又日夜监催发放,并亲自向豪门富户劝捐求助,努力降低天灾的危害程度。
      1758年,张崧因操劳过度,病逝在任所。家属扶灵柩返里时,滑县众多官民设帐沿路相送,至开州,即离开滑县境内时,仍有数百人随往。张崧生前深受任地人民拥护爱戴的情况,依此可见。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小龙出世
      清朝袁枚的《子不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 这一被称为“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曾广为流传,但各地说法不一。然而,就有一点是一致的——黑龙是善良、正义、勇敢、爱民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说认为,传说发生在乳山。相传很久以前,现夏村镇石头圈一带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家中夫唱妇随,小日子过得很不错,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孩子。
      有一天,李妻到河边洗衣服,看到一条龙在游动。龙游走后,她看到河沙上有一颗黑色的珠子在闪光。出于好奇,她捡了起来,并含在口中,不想刚入口就“咕噜”一声滑进了肚子。后来她怀孕了,一怀就是14个月。
      临产那天,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竟把产娘给震昏厥过去了。昏晕中,生下了一个大肉团。接生婆壮了壮胆子,用剪刀剖开了肉团,一条头上长角、全身黝黑的小龙腾空而起,破窗飞天。以后,每晚熄了灯,小龙就回家吃奶。每当此时,母亲就昏迷过去了,所以,一直不知道它什么样子。其父既心疼妻子,又想知道孩子长得啥样子,就想了一个法子,晚上用瓢遮挡住灯光。小龙不知原委,回来就吃奶。父亲揭开瓢,借灯光一看,一条黑龙尾巴缠在房梁上,头拱在娘怀里。惊恐万状之际,父亲拿起一把镰刀,一下子砍断了龙尾。小龙疼极,抓起父亲扔进了南海。
      待小龙清醒过来,后悔不已,马上入海寻父,可为时已晚。原来,其父刚一落入海中,就被鱼蟹吃掉了。悲愤的小龙找海龙王讨个说法,龙王也觉理亏,下令凡再有落水者,必须待浮起三次无人搭救,鱼鳖虾蟹方可食之。天亮后,小龙的母亲发现丈夫不见了,终日以泪洗面。
      小龙挂念母亲,经常到家乡西北面的一座山上远望,人们叫这山为“望母山”。母亲去世后,小龙就把母亲葬在望母山上。后来人们改叫这山为“龙母山”。他时常在这山上痛哭,泪水湿透了山体,山腰上出现了一泓清泉,人们称为“龙泣泉”,这山上其母亲的墓,人们叫“龙母坟”。再后来,人们在山上修起了李龙庙和龙母庙。此山在现乳山市夏村镇胡家沟村西北。

    为民除害
      人龙类异,难以沟通,害父苦母,难以补救,小龙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暗下决心,要除暴安良,护佑百姓;布雨造墒,造就丰收;把对自己父母的遗憾,化为造福乡亲的动力。
      小龙长大后便有了道行,可以完全变成人的模样。他听说邻村有家养牛大户,牛的数量从来不能超过100只,否则,超过多少就丢失多少。他扮作打工者,来到那养牛老汉的家。说是不要工钱,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老汉留下了他。
      有一天,老汉要到南山上去开荒,小龙说:“不用您老亲自去,我去就行了。”说完转身就走了。老汉忽然想起了小李没有带锨镢,就赶忙去送。可到开荒的地方一看,一条秃尾巴黑龙,用龙爪挖树除草、翻土搬石,干得正欢呢!一会儿工夫,一片片荒地就变成了一块块耕田。老汉还真能够沉住劲儿,他没有打扰小龙,而是悄悄地退回,回到了家中。
      一次闲聊中,老汉问小龙,你来我家到底为何?小龙说,为民除害!小龙接着告诉老汉,这村那水塘里住着一条白蛟,村民丢失的牛羊猪狗均为蛟龙所食。如果不及早铲除,将来为害更甚。老汉问怎样铲除,小龙说自己要与它开战,消灭之。
      一连三天,水塘里的水如煮似沸,波浪涌动,水色白一会儿,黑一会儿,加上天上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村民都吓得躲在家中。唯有老汉知道原因,在时时挂念着小龙的安危。第四天晚上,小龙一身疲惫地回来了。他对老汉说:“那白蛟能耐不小,我一时难以得手,需借助您的帮助。”说完之后,便与老汉密谋了一番。
      小龙休息时,老汉和老伴用了一宿的时间,蒸了两簸箩箱大饽饽。天亮后,小龙又与白蛟开战。老汉记住了小龙的话,水塘的水泛起黑色浪花时,就向水中扔饽饽;泛起白浪时,就向水中撒石灰。两簸箩箱饽饽刚扔完,水塘一片血红,一条死了的白蛟浮出了水面。
      事后,小龙告诉老汉,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他。同时说,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对下一次作战他充满了信心。老汉急忙追问还有什么事,小龙说:“我时常听到东北有哭泣声,那里连续荒年,人民流离失所。因为那地方有一条大江,镇江的白龙脾气暴戾,动辄发水害民,把东北大片肥沃的土地弄成了北大荒。”
      老汉说:“你要战白龙,我组织人前去帮助。”
      小龙说:“路途遥远,往来不易,还是我自己去吧,当地人会帮助我的。”

    大战白龙
      话说东北有条白龙江,里面的白龙正在水府中闷得慌,巴不得找个人打一架。有一天,它忽然见到一条秃尾巴黑龙闯了进来,心想,供消遣的来了。于是,便窜过去就要抓小黑龙。小黑龙心想:这家伙确实霸道,早就应该来为民除害了。因而,两龙就打了起来。
      此时此刻,白龙江里翻起两股水流,一黑一白,搅得江面波浪滔天,天上电闪雷鸣。两龙接连打了三天,小黑龙毕竟年幼体嫩,体力渐渐不支。他跃出水面,化作人形,落荒而去。
      小黑龙想躲进深山恢复体力,看到一位50多岁的老者病卧在地,手里还拿着挖药的铲子。小黑龙赶紧把老者抱到背风处,从附近弄来山泉水给老人喝下。不大一会儿,老人苏醒了过来。看着眼前这位英俊的黑衣小伙子,他挣扎着起来拜谢救命之恩,小黑龙急忙制止。
      小龙与老人闲聊,越说越亲切。他得知,老人原来也是山东人,因家乡兵荒马乱的,逃到关东避祸,在白龙江边盖了3间草房,以采药挖参为生。谈了一会儿,老人站起身来,盛情邀请小黑龙到家里一坐。
      老人简单地做了一些下酒菜,俩人边喝边聊。小黑龙一者经不得老人的热情劝酒,二者空腹不胜酒力,几杯下腹就有点醉了。想到父母因为他而遭受的劫难,极度痛苦,泪如雨下。老人忙问:“小兄弟,何事如此伤心?”小黑龙就将自己的身世及征讨白龙失利等情况,一一细说。
      老人听大喜,连忙说:“原来是斩杀白蛟的黑龙来了,我们白龙江一带的人民有救星了。”
      小黑龙并没有讲到自己杀白蛟的事,他对老人的话感到吃惊,忙问:“您老如何知晓我曾经杀死白蛟一事?”
      老人回答:“有一年,我回老家探亲时,家人曾提起你。现在,你到白龙江来了,我们百姓不是有救了吗?”说完,低头与小黑龙密谋了一番。
      过了几天,小黑龙重现原身去找白龙。白龙一看便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懒洋洋说:“来寻死吗?”
      小黑龙愤怒地看了白龙一眼,朗朗说道:“为民除害,万死不辞!”
      白龙讥笑:“小蕞儿,你要是赢了我,我就远走他乡。”说罢,两龙就又打了起来。
      此时,在江岸上守候多时的老人和乡邻们,见江水像炸开了锅,白浪和黑浪交替着上下翻滚。见时机成熟,白浪翻上来,人们就急忙朝水里扔石灰、石头;黑浪翻上来时,就急忙朝水里扔馒头、包子。两龙大战两天两夜,他们也扔了两天两夜。
      渐渐地,白龙眼被石灰所迷,头被石头砸伤,腹中饥饿难耐,终于支撑不住了;小黑龙不时地吃着馒头、包子,力气不减,越战越勇。最后白龙窜出江面,驾云逃命他乡去了。
      此战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派员调查。结果确认白龙有罪,判其永远不得回来侵扰;嘉奖黑龙救民有功,封其管理此江。

      魂系故里
      黑龙镇守大江,原来白龙江自然就改称为黑龙江了。黑龙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于政务,把江中水族管理得井然有序。按时节布雨造墒,使当地风调雨顺,使人民安居乐业。
      黑龙在闲暇之余,缅怀自己的父母,思念自己的故乡。因为这份情感,他见到山东人就格外亲。传说山东人的船只过往黑龙江,他都要送上一条大鲤鱼。当地的船家在开船前总要习惯地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如果有,此渡一定会很顺利。船家也总会捧起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兴奋地喊着:“黑龙给老乡送礼来了!”说完再把鲤鱼放回江中。
      缅怀父母,想念家乡,是黑龙永恒的情怀。每年母亲生日这天,他都要回山东老家给母亲上坟,祭奠父母及列祖。另有一种说法是,黑龙有时候是在自己生日那天回老家,因为古人对待自己的生日庆贺不庆贺倒不重要,重要是要想到自己的母亲。因为那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才选择了这个日子回乡祭母。说法虽然不同,但黑龙忠善孝义的品格却是相同的。黑龙回乡这一天,乳山总是要下雨的。看着雨点,老人会高兴地告诉孩子:“你们的秃尾巴老李爷爷回来了。”
      清道光28年,道光皇帝为李龙王赐“溥惠佑民”的褒奖封号,可见黑龙的事迹不光感动了民间,也感化了宫廷。这就是乳山版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在各地李龙王庙会中,以回龙山的最著名。回龙山在文登市宋村镇山东村西面,当地人曾在山上修建了龙母庙、龙母祠及龙王庙。相传农历三月初二是龙母的生日,农历六月初八是李龙王的生日。每逢这两个日子,远至东北三省的山东籍老乡,近到周围村庄的百姓,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祭祀龙母和黑龙。回龙山庙会就这样形成了。
      总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流传很广。特别是山东和黑龙江两省,人们世代相传,堪称民间口头文学之经典。山东还自发组成了“秃尾巴老李传说”研究会,开过专门的学术讨论会,下大气力搜集整理黑龙的故事,整理出版了厚厚的秃尾巴老李故事集。文登人还组织力量在文登城河边,塑起汉白玉石雕像,漂亮妈妈怀抱着人首龙尾的男孩,护佑天下。文登无染寺附近,塑有高14.8米的青铜色秃尾巴老李像,使崇敬他的人有个寄托感念之情的地方。

      说明:
      一、主要采访对象胡旭波(时任乳山市盐务局副局长,原籍系乳山市夏村镇胡家沟村)。
      二、胡家沟村北有龙母山,山上有龙母庙,可惜“文化大革命”初期龙母庙被拆,但遗址地基还在。新中国成立前三月初二赶庙会。

                        清末监生宋煊文

      现乳山市海阳所镇杜家岛村,清末出了一名监生,名叫宋煊文。他通晓法典,能言善辩,处事公道,常替人写状鸣冤,颇受乡人敬重。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豪情壮志犹存,百年老宅尚在。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宋煊文百年老宅,与村民共话他的佳话传说。
      到了宋煊文故居前,我们立时就被这座保存完好、有着130多年历史的老屋所吸引。封建时代修屋建宅讲究依山面水,习惯上也多是坐北朝南,而宋煊文的故居正好相反,依的是南山,面的是北海。所说的北海,即杜家岛北面名叫沙港的海湾。故居南面5间正房、北面5间“倒厅”组成了院落。倒厅的东端一间是“过道”,即进院的大门。迎着大门有照壁,上有后人所书“宋煊文故居”5个大字。转过照壁,院子东面是3间厢房,西面是猪圈等,典型的胶东老式民居布局。进了正房门是锅灶炊事间,东两间分别是宋煊文的卧室和书房,西两间分别是餐厅和会客室。依现在的眼光来看,老屋低沉而狭窄,但就是在这屋子里,宋煊文当年策引了震动朝野的大事件。
      史书上称宋煊文是“棉花山人”,那是因他家西面不远处就是棉花山(一个小海岛,又名浦岛)。宋煊文年轻时,劳作之余,博览群书,勤奋自学,考中了监生。其人乐善好施,极富正义感,性情刚烈,不畏强暴,在乡里享有很高威望。
      清光绪三十四年,海阳知县吴延祚滥加浮捐,宋煊文赴县衙据理力争,吴延祚无奈革除了浮捐。方奎继任知县时,正赶上灾荒年,但这位方大人为了中饱私囊,不顾百姓死活,刮地三尺也要横征暴敛。宋煊文联系乡民多次联名上书,请求裁减捐税,方奎恼羞成怒,于1910年5月3日将宋煊文逮捕入狱,并革除其监生功名。适逢登州知府文淇来本县查案,宋煊文的儿子宋埙吉拦舆为父鸣冤,冤未申成,反而也被关押了起来。消息传出后,激起四乡百姓震怒。宋煊文的族人,时居南泓村的宋维屏等人四处奔走,联合海阳县徽村高启旺等人,组织民众万余人,有武器的拿起武器,没有武器的拿着锨镢,于6月6日武力攻破海阳城(现海阳市凤城镇),砸开监狱,救出宋氏父子。6月7日,方奎被迫接受了宋煊文、高启旺等人提出的裁免捐赋、赈济灾民等条件。民众的这次抗争,对清廷的震动很大。怕进一步激起民变,议决将方奎免职。
      方奎的继任者对民众采取了疯狂的报复措施,高启旺等人牺牲了。有人冒死火速前来送信,让宋煊文赶快躲避。宋煊文考虑到组织抵抗条件尚不成熟,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百姓流血,他率领4个儿子远走黑龙江省。第二年风声稍缓,他和儿子们就回来了。回来后,仍心系民生,致力于公益事业。斗争的实践使他逐渐明白了,灌输民众文化,唤起民众觉悟,才能真正地变革社会,才能真正有人民的福祉。他晚年思想更加激进,倡导新学新政。新学兴办之初,他不避社会舆论,欣然将子女送入新学读书,以起到了表率带动作用。
      在宋煊文卧室,我们采访了宋煊文的重孙宋庆鸿。现年69岁的宋庆鸿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摄像机谈笑自若,讲话流利得体。他给我们讲述了曾祖父宋煊文、祖父宋绍伯、父亲宋钦征、叔叔宋寒毅等人的故事(宋煊文大儿子字玉芳,二子字绍伯,三子字依川,四子字吉高。)这是个革命世家,他的父辈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或立战功、或有政树,均是家族的骄傲。宋煊文的后人,以历代男孩立户为计,有50多口;加上闺女的后代,将近百人。现主要生活在北京、太原、济南等地。有县团级以上职务的近10人,其中宋煊文四子宋吉高的儿子宋寒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苏丹大使。
      宋煊文仗义疏财,对有困难的人尽量帮助,自己的生活却相当俭朴。渔业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收支委托大儿媳妇记账管理,每月向他汇报情况。他要求子女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文钱,不丢弃一粒粮,唯有对教育最舍得投资。家庭中不论男孩女孩,他都要求读书求学,励志成才。一有空闲,他就教孙子孙女们读书写字,其乐融融。全家老少30多口,和和睦睦,一直没有分开过。
      1915年夏天,宋煊文腰部感染痈疮,因平时积劳过度,当时医疗条件又太差,于当年7月不幸病逝,时年62岁。乡人闻之,痛哭之声数日不绝。

      说明:杜家岛村党支部书记杜清茂知道我在他们村有亲戚,就委派我的连襟杜崇浩陪同,为我和文友于家广的参观采访,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渔民抗战英雄

      乳山市海阳所村的西南面有座渔民翻身碑,我在乳山十一中读书期间,与同学们常驻足碑前朗读碑文:
      “我们渔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曾于1918年发起成立渔业联合公会,后发展到文、荣、即、牟、海、胶等县。当时地方土豪劣绅与官府勾通,按设渔税剥削压迫我们,我们随起而反抗,进行斗争,如沙窝斗争,浪暖斗争。
      1928年,当地的坏家伙(如赵文贤、宋季高等)重又勾通官府组织民团,按渔税,量地亩,企图再度压榨我们。我们在渔民领袖宋潮文、姜国元的号召与领导下,于1929年2月2日与农民携手结队开会赶走了民团。宋季高、赵文贤、姜德三等到海阳官府告状,到烟台军阀刘珍年那里搬来大兵一营,于2月28日把南泓、大庄等村团团围住,枪杀数人,抢劫一空,奸淫妇女,为所欲为。我们的领袖宋潮文被捕入狱,一年多后才得出狱。
      抗战爆发后,我们渔民组织了渔民抗敌救国团,由宋潮文、姜国元领导我们进行抗日工作。1938年,宋潮文领袖被投降派杀害。姜国元继续领导我们进行斗争。海上送信,陆上散发传单、标语,掩护地下工作同志等。如此奋斗三年余,直到解放,我们才得翻身。生活改善了,制新网,买新船,安居乐业。”
      家乡人常用豪爽正直、不畏权势、讲究策略、机智勇敢、仗义执言等词汇称,称赞宋潮文和姜国元。舍生忘死为大众,他俩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渔民,升华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特别是姜国元,能在军阀和日寇的长期悬赏追捕中安全地活了下来,更具传奇色彩。
      当时侵占山东的日军有个口号:“捉住姜国元,顶灭八路一个团!”他们怕的是姜国元的号召力。日伪军扫荡海阳所时,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捉到姜国元。姜国元曾在一天中连续遇险,却又凭借智慧和胆识,数次化险为夷。
      一天上午,他怕连累乡亲,独自一人躲在姜家庄东山的松林中。鬼子进村第一个目标就朝姜国元的家去了,躲在松林中的他亲眼看到自家被烧的全过程。这使姜国元更加警觉起来,他明白,肯定有知底细的伪军在给日本人带路。日伪军搜遍全村又开始搜山,姜国元向东南迂回,来到双峰庄村的西山上,但那里也有日伪军搜山。正在无路可走之际,他大胆地提着枪从一棵大树后面走出来,高喊:“看没有看见姜国元呀!”日伪军中有人回话:“没看见!”他又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村,直接进了一户地主家。日伪军中有人曾见过姜国元,见情况可疑,便从搜山的人中抽出一部分返回双峰庄。赶到地主家后,日伪军领头的问看没有看到姜国元,那地主说:“姜国元能那样蠢吗?他怎么会到我家来?”日伪军头目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带队伍到别的家搜捕去了。
      其实,那地主就把姜国元藏在自家储藏地瓜用的顶棚上。
      中午,地主看日伪军都走远了,便叫姜国元下来吃饭。饭后,他走到双峰庄村西南一个叫石匣的地方,翻过一排大礁石时,碰上一伙日伪军在海边吃饭。他急忙退回,却被发现。情急之中,他跳入水中,一个猛子在窜出好远。凭着过硬的潜水功夫,加上海浪做掩护,他成功逃脱,向小青岛游去。
      上岛后才知道,鬼子们还未到村搜捕。渔民们热爱自己的领袖,不让姜国元离开。姜国元料到不用多长时间,鬼子就会上岛。因坐船目标太大,他仍然泅水东渡,到了杜家岛的棉花山。此时,扫荡杜家岛日伪军已离开。
      就这样,姜国元水陆穿插,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小学读书的期间,各村的学生常集合到附近的完小,去听革命历史故事报告会。做报告的,都是那些亲历战斗岁月的老人。我曾两次到姜家庄小学听过姜国元老人的报告。只可惜那时学校没有扩音设备,听不清楚,现在记得也就更少了。
      最后一次见到姜国元老人是在他家里,是我毕业回村干赤脚医生那年。当时村里实行免费合作医疗,为了节省资金,上级号召以 “三土四自”“土单验方”来降低医药成本。赤脚医生自种药材、自制药片是那个时代的时尚。要把中药磨成细末,我们村没有药碾子。那种小船形状用脚蹬的药碾子当时缺货。后来姜国元知道了,要把他的药碾子送给我们村。他在战争年代跟八路军的医生学到了一些医疗知识,回乡务农后,便免费为病人配制一些治疗外伤、治疗疮疖的药粉。
      我和师傅赵龙章去取药碾子那天,姜国元郑重对我们说:“我快80岁了,碾不动药了,把药碾子交给你们我放心了。”那天,我有意识地问他当年渔民抗日救国会的事,他以一句“好汉不提当年勇”的话打发了我。但看得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却一点未变,他把一堆勋章和许世友亲笔签署的嘉奖令拿给我们看,并喃喃地说:“这些东西给我儿子没有用,还是还给国家吧!”
      和姜国元老人一起领导那个时代渔民斗争的还有海阳所镇南泓村的宋潮文。1924年4月,宋潮文趁春汛渔民出海前集中在岸之际,书写大量传单、标语,派人至胶东各县渔村散发张贴,揭露渔卡之弊。同时秘密联络各县渔民联合会,发动渔民攻打文登沙窝岛渔卡。渔民一呼百应,很快在宋潮文家住的南泓村聚众万余人。宋潮文将渔民分为水陆两路,直捣沙窝岛渔卡,缴获税警枪械,活捉渔卡头子曹振标,迫其当众答应免缴渔税等条件。1925年至1926年,土豪蔡炳文、姜占五承包征收渔税,都被渔民联合会打垮。1928年7月上旬,宋潮文亲率渔民支援海阳县的农民攻打海阳城,渔农联合,给反动阶级以沉重地打击。
      1930年,海阳所区区长姜德三纠集100多人,拼凑80余支枪,成立了民团,命赵文贤任团长,下设四个分队,团部驻海阳所村西帽山。反动民团依仗着地主、渔霸的势力,包办渔税,强夺农民土地,横行乡里,鱼肉百姓。12月,宋潮文、姜国元组织沿海各村渔民1000多人开会,会议决定于1931年3月20日清晨,全体会员到帽山聚会,向民团抗议示威。各村渔民手持刀、棍、木棒等从四面八方按时赶来,许多农民也踊跃参加。慑于众威,赵文贤只得答应解散民团,择日交出武器。3月22日,适逢石孤庙庙会,大陶家村陶树经借此时机,率该村会员以烧香为名,缴了驻石孤庙民团的枪。宋潮文得报,率众急赴支援,恰与救援石孤庙民团的海阳所区区长姜德三相遇,宋潮文等将其一并缴械并扣押。海阳县长赵黼宸闻讯,于3月30日率马队40骑奔赴白沙滩,妄图对渔民进行弹压,重新恢复民团。宋潮文、姜国元等速集渔民5000余人与之对峙。赵黼宸见渔会人多势众,仓皇撤兵返回海阳城,火速报请驻烟台的军阀刘珍年派兵镇压。4月15日,刘珍年遣部下薛东国率兵包围南泓、大庄等村,对渔会进行了疯狂镇压。宋潮文为营救群众不幸遭捕,囚禁于烟台监狱。后经各方面努力营救,一年后方获释,被推选为海阳县渔民抗日救国会会长。
      后来各县渔民联合会都改名为渔民抗日救国会,并开始跨县域联合,由于宋潮文、姜国元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斗争策略,敢为渔民主持公道、有较高群众威信,被山东沿海七、八个县的渔民公推为领袖。可惜的是,1940年4月,宋潮文遭敌人暗害,年仅56岁。之后,姜国元肩负起了继续领导渔民斗争的重任。
      1950年,乳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宋潮文为革命烈士;安排姜国元到县政府任职,姜国元因不识字,打怵机关工作,辞而未到任,回乡务农,政府按月发给他经济补贴。

      说明:主要采访对象姜成国(时任乳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籍系乳山市海阳所镇姜家庄村)。


    牛郎棍传奇

      于乐吾,字孟熹,1607年农历5月21日出生于栖霞县唐家泊村。因在同胞中排行第7而人称于七。他家境殷实,却不善习文,14岁后改学武术,22岁中武举。其性情不羁,不求入仕,但好以武会友。重义气、讲交情、爱打抱不平,深得下层民众尊重。1646年,他聚众数万人,以牙山为根据地,起义反清。曾攻克宁海州,旋略登州、文登等地。清廷派三帅20多万军队分3路进剿。激战数月,起义失败了。
      当时他身负重伤,逃到现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留格庄村附近时,从马背上滚落到山沟里,被清晨到村外练武的青年萧思德救回家。萧父乃村中族长,仗义正直,敢作敢为。经萧家人的护理调治,于七得以康复。后来萧家人知道了于七的身份,给他取化名“燕飞”,对外说是自己家招聘来的放牛郎。萧父让萧思德辍学,陪同于七上山放牛。其用意是让于七白天时间全在山上,少让村民们看到,以免走漏风声。
      藏匿这样重量级的通缉犯,可见萧家人的胆识。于七更是视萧家人为救命恩人,为了报恩,在放牛的山上,他手把手地教萧思德武术。传授时,他把自己精通的枪、刀、剑、戟、鞭等武械的招数,全部整合到了一根放牛用的短棍上,所以,这套全新的功夫名叫“牛郎棍”。
      一年后,萧思德学成了,于七却坚决要离开。他是怕夜长梦多,连累了萧家人。离开萧家后,他潜到崂山的华严寺,找到了熟人慈沾大师,受到慈沾的掩护。据说慈沾用开水给于七毁了容,让其装作患麻风病的僧人。于七遂拜慈沾为师,皈依佛门,法名善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传说后来于七被清兵发现了。顺治皇帝竟然不顾出家人免罪的法律,派大将杨骥率人马到华严寺围捕。于七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围堵在山坡上,这时他已皈依佛门,不开杀戒,就劝杨骥别替皇家卖命而杀戮百姓。开始时杨骥不听,于七无奈,顺手拔起一棵粗大的槐树,说声“杨将军接招”,那树头已扫了过去。杨骥飞刀砍光了树杈,于七又用树根戳去,树根又被杨削光。几百斤的树桩在于七手中飞转,有时向空中一抡,竞脱手飞起五、六丈高,在场的人被惊得目瞪口呆。人们看得出来,于七如果要杀杨骥是很容易的。杨骥感激于七不杀之恩,后来也出家当了和尚。传说无从考究,但于七逃脱了清军的追捕倒是真的。慈沾圆寂后,于七继任为华严寺第二代主持,于1672年病故,这都是有史可查的。
      牛郎棍是于七创立的,第一代宗师的逃犯身份成了牛郎棍秘不外传的起因。300多年来,江湖上只知道大侠燕飞的武功仍然流传在世,却没有人详知其情。直到1983年,在乳山工作的牛郎棍第十三代掌门萧明魁先生才打破了族规门律,把牛郎棍等武功资料献与国家,并公开向社会传授和推广。这一武术奇葩,由于设招周密,易攻善守,且能更好地起到健体益智作用,所以备受武界推崇。不但国内习学众多,美国、日本、荷兰、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家也有教学组织。
      萧明魁先生任山东省武术协会咨询委员、威海市武术协会副会长、乳山市牛郎棍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等职。虽然公务繁忙,还是坚持每日闻鸡起舞,练武不停。并且笔耕不辍,致力于牛郎棍武功的文字推介工作。于2003年撰写出版了《牛郎棍》一书,2005年又将《牛郎棍》中的“田字鞭”“双折鞭”“单折鞭”及“龙虎半鞭”制作成光盘,向国内外发行,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音乐才子于会泳

      在欣赏文友林林的歌曲专辑《半月湾》,当听到“不会游泳的鱼”时,我马上联想到了于会泳。他本性淳厚质朴,又极富创作灵感,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奇才,是对民族文艺有着重大贡献的艺术家。

      他是母亲的好儿子
      于会泳是有名的孝子,开饭时父母不端起碗来,他从来不先动筷子。儿时家中生活太贫苦,邻居给他个水果,他都舍不得吃,偷偷装回家给母亲品尝。他最受不了的是看到母亲掉泪,往往泪流满面地陪着母亲哭。
      1946年9月,受革命潮流影响,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选择,放弃了已从事了5年的小学教学生涯,改变了一辈子要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初衷,约上两个伙伴,踏上追寻革命之路。他们整整步行了3天,赶到莱阳县胶东文工团驻地,加入了革命队伍。当时国共两党内战正烈,形势十分危险,你进我退、变数无常,队伍处于颠沛流动中。
      1947年9月,为了便于随时转移,部队把日用物资分配给个人保管。因为分发的东西不便于行军携带,每人要把各自的东西掩埋起来,以便将来回来寻找。埋藏东西时,于会泳更加思念远在家乡正受着贫穷煎熬的母亲。他在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下了老家地址,又按当时瓦解蒋军的宣传称呼,留下了纸条:“蒋军兄弟:你们见到这些东西时,我可能已经与世长辞了。我家里只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你们如果还有点人心的话,请把这些东西寄到我的家里,我在九泉之下也将感激不尽。即使把我的东西拿去也不要紧,但要把我的照片寄给我的母亲留作纪念。”为这事,他曾受过批判,但从人性的角度上看,我们能理解一位孝子的苦衷。
      建国后他把母亲接到身边,终生孝心不渝,至今在上海和北京还流传着于会泳孝顺的故事。从政以后,那艰苦朴素的品质也丝毫未变。他村书记到北京找他办事,发现他家吃的用的相当简朴。每顿饭都是夫人下厨房做,他有时也帮助择菜、洗碗。得知村里要买拖拉机,他马上打电话与上海东方红拖拉机厂联系。以支援农业为由,厂方赠给村一台50马力的拖拉机。
      回乡省亲的时候,抽时间跑到乳山县吕剧团,讲解戏理,鼓励创作,与演员们打成一片。并且不让当地政府招待,到自村时,事先与海阳所公社和于家大队的干部们说好了,别为他准备饭,他到自己的亲戚家吃。在亲戚家也不准做别的,就吃地瓜、芋头、地瓜面汤。

                          他是民族的好乐手
      于会泳是有名的音乐天才,小时候喜欢跟台看戏,戏中的曲子过耳不忘,听后即能按原调唱起来。那时盲艺人演唱乳山大鼓很流行,他常常听得如痴如醉。
      有一次老师不在家,他和几位同学按照戏中的样子演《大闹天空》。他们把课桌摞起来,于会泳窜到桌子上面,肩扛着带青桃的树枝,右手打着那种观望姿势的“眼罩”,口叫“师傅”,一副孙悟空采野果回来的样子。这时,院子一位同学惊叫:“老师回来了!”于会泳一紧张,桌子塌了,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老师拿起戒尺,刚想打他,看到他的嘴唇被门牙碴破了,鲜血直流,这才作罢。
      有人对于会泳当上了共和国的文化部长很不理解,但我觉得艺术因素是主要的。最初在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里,他就崭露头角。很快学会了作曲、民乐演奏、音乐编导,着手整理出版了《胶东民歌集》。1949年8月被选送到上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修班学习,因成绩优异,被留在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音乐工作团创作组,并担任组长;后调任该校民族音乐研究室民乐系任研究员兼教员;1956年9月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教研组组长;1962年9月任音乐理论系副主任。
      这阶段,他在研究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对京剧、地方戏曲、曲艺、西方古乐曲等,也潜心探讨。有《陕北榆林小曲》《单弦牌子曲分析》《山东大鼓》《胶东民间歌曲选》等音乐著作问世;有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音乐作品发表。对民族音乐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他撰写的《关于我国民间音乐调式的命名》《关于辨别调式问题》等论文。业内学者称:“提出调高沿用西洋音名命名,调式以传统的宫商角徵羽命名,并提出了‘主宰音程关系’的新概念,引起音乐理论界的重视,被普遍采用。”他的《民间曲调研究》《腔词关系研究》是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专修科的指定必修教材。我们所熟悉的是他那些歌曲,如《党的恩情长又长》《非洲在怒吼》《女社员之歌》《幸福花开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他的著作很多,考虑篇幅,不能过多列举。
      1965年借调到上海京剧院,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智取威虎山》《海港》的唱腔设计上。他巧妙地把传统京剧的唱腔与西洋乐紧密结合起来,使唱段设计既不离京剧正宗,又有新的拓展和完善。后又参加了《平原作战》《杜鹃山》《龙江颂》等京剧的音乐创作。这位“京剧改革之父”,因而受到江青等人器重,从而也开始偏离了艺术家的生活轨迹。
    但在艺术上,于会泳还是有见地、有建树的。以电影《创业》为例,他初看样片时拍案叫好,后来因江青的反对,使他陷入被动。再后来毛主席指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才化解了他骨子里与江青艺术上的分歧。
      在“样板戏”影片摄制并普及以后,他也不满足“一枝独秀”的局面。组织出版界逐步发行国内外书籍;组织戏剧界创作新剧目;组织舞蹈界创作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草原小姐妹》《红嫂》等;组织音乐界搞钢琴协奏曲《黄河》《战台风》《智取威虎山》等。他对人民喜欢的电影更是倾注了很多心血,试图解禁老影片,重拍《渡江侦察记》等,新拍《闪闪红星》《火红的年代》《难忘的战斗》《欢腾的小凉河》等,译制《巴黎圣母院》《鸽子号》《瑞典女王》《简·爱》等。
      于会泳在艺术上是“巧人”,政治上他是“拙人”。这条名叫“会泳”的鱼,却不会在政治漩涡里游泳,因追随“四人帮”而自杀身亡,造成了他个人及民族音乐的双重损失。

    八卦拳二代宗师宫宝田

      宫宝田,1870年12月出生于现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
      因家境贫寒,只读过4年私塾,13岁时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经海阳县的一位亲戚介绍,去北京元亨利碓房当学徒。工种是捣米和送销。这家米店是各亲王府的采购点,所以宫宝田有机会出入王府大院。
      宫宝田经常到五王府送米,遇到府兵操练,他就站在一旁观看。他被习武人机灵矫健的身姿、出神入化的身手深深吸引了。日子久了,教官尹福注意到了他。尹福打量着他:虽然身材小巧,却目光有神,气宇不凡。稍试,且有一定力气。尹福越来越喜欢宫宝田了,就收为门徒,并帮助辞了碓房的工作。
      尹福是清廷大内总管董海川的大徒弟,时任五王府的护院总管。他让宫宝田做他的贴身随从,以更加方便地让宫宝田学习八卦掌。爱才的尹福对待宫宝田,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习武时却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据说尹福每天发给宫宝田一个小木碗,练功的汗水不满碗就不能停止。宫宝田的师叔很多,他们被宫宝田的毅力感动,都纷纷向他传授绝技。加上宫宝田悟性极高,聪明好学,身又灵巧,进步得很快。   
      尹福每年两次进宫拜见董海川老师。每次进宫,他都要将爱徒宫宝田带在身边。董海川对宫宝田的印象也特别好。再三叮嘱尹福要因材施教,重点培养。
      1889年,董海川让宫宝田入宫,使唤在身边,亲授八卦秘宗。
      董海川时常告诫宫宝田:要记住天外有天,功夫无边,让人三分,武林走遍。为了让宫宝田增加阅历,积累经验,更好磨炼,董海川推荐他到一家王府做护院。宫宝田长期住在王府,与社会接触少,当时对董海川的叮嘱没有太深的理解。
      有一个深夜,宫宝田当班,刚走出大厅,看到眼前有人影一晃,他一枪刺去,那知花枪竟被对方牢牢抓住。他情急之下,在撒手撇枪,纵身跃出丈外的同时,拢剑在手。只听来人叹道:“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好利落的身手。” 来人说完扔下枪便飞墙而去。宫宝田见人家不但武功了得,而且认出了是自己的同门。他明白了师傅董海川的良苦用心,也真正理解了师傅经常告诫的话,练功更加刻苦勤奋,武艺也随之日益精进。
      1892年,宫宝田应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是清廷最后一位大内武术总管,专司护卫光绪皇帝。在宫中,因宫宝田的人缘好、功夫好,大家都很喜欢他,亲切昵称他为“宫猴子”,那时他年仅27岁。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宫宝田保护光绪和慈禧向西逃亡。他凭着高强武功和过人胆识,防敌制寇,化险排难,保护着皇族安全到达西安。在西安时,光绪赐“见官大一级”的金牌,准他持牌相机处事。回到北京后,又钦赐他黄马褂一领。
      1905年,经过了庚子之乱的宫宝田,看清了清廷的腐败昏庸,心灰意冷,就称病告假,离开了宫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他在家乡一住就是17年,深居简出。后来在乡亲父老的恳求下,开始向求学者教授八卦掌的功夫。
      1922年,张作霖仰慕宫宝田之名,派一道士来到乳山,恭请宫宝田前往。宫宝田当时不想去,但转念一想,军阀混战,留在家中也难得安宁,去了或许还能为天下太平做点事情。后来他带两名徒弟去了,张作霖在官邸亲自为他设宴接风。  
      宴上,张作霖见宫宝田身不魁伟,貌不惊人,疑心其徒有虚名,言谈中流露出想让宫宝田显两手的意思。宫宝田听出了张作霖的话味儿,当即答应了张作霖。并要求也顺便见识一下张作霖的枪法,靶子嘛,宫宝田说:“我来当!”一语四座惊。
      人人都知道,张作霖枪法是百发百中的,夜间百步内打香头儿都从未失手过,何况大白天里的一个大活人呢! 张作霖像受了挑衅似的,大声吼道:“你喝醉了吧,不要命啦!”只见宫宝田神态自如,不像喝多了的样子。
      来到后花园,宫宝田走到百步之外,用反身回头的姿势,面对张作霖站着。张作霖拔枪在手说道:“打你左肩。”话完枪响,宫宝田纹丝未动,毫发未伤。张作霖又说:“打右肩。”枪响后,宫宝田还是原地未动。张作霖火了,连喊带骂:“妈的,存心出我的丑哇!”吼完又举起枪欲射,但却找不到宫宝田了。忽然人群中有人惊叫:“宫宝田在大帅身后面。”张作霖还没有回过头来,宫宝田的双手已捂住了他的眼睛。张作霖把枪摔在地上,哈哈大笑:“妈的,你还真有两下子,本帅服啦!”并当场宣布:宫宝田担任奉军武术总教练兼任大帅贴身保镖。
      实际上,宫宝田的时间多用在给张作霖保镖上。有一天,宫宝田随张作霖乘车外出,有一个人扛着一捆高粱秸站在路旁,宫宝田急令司机左转弯。车刚转弯,响枪了,子弹是从高粱秸中射出来的,打中了车的尾灯。刺客被张作霖的卫兵乱枪打死。从此之后,张作霖更不让宫宝田离其左右。
      有一次,宫宝田陪张作霖到时日本人住处赴宴。张作霖刚要落座,宫宝田一把将他拉开,并顺势用脚踢了那椅子一下,一把短刀“噌”一声从椅子座下射到了天花板上。宫宝田拉着张作霖在卫队的保护下夺门而出,上马飞奔。跑出不多远,遇到一个人拖着一辆洋车在路上缓缓行走。宫宝田警觉起来,向张作霖的马屁股上狠抽一鞭,马疼而速。他们刚飞马而过,那辆洋车轰一声爆炸了,走在后面的两名卫兵当场身亡。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留下宫宝田在北平保护少帅张学良,自己乘车回沈阳,途中发生了皇姑屯事件。那种大事件,超出了一个保镖人员所能遏制事态的范围。
      宫宝田闻知张作霖被日本人害死后,执意辞职。
      第二次返回家乡的宫宝田,深感国难当头,壮志难酬,决定习武育人,开始了第二次居乡授徒的时光。他面向乳山、烟台、黄县等地收徒,广传八卦掌武技。成名的弟子有现居上海的王壮飞、广西的姜胜伍、台湾的刘云樵等。
      八卦拳第三代正宗衣钵传人王壮飞,生于烟台一个富裕之家。6岁时,父亲请少林名师教他少林拳。后来慕名拜宫宝田为师。拜师会那天,宴席撤后,人们簇拥着宫宝田来到后花园散步。宫宝田见草地上摆着竹箩,便弯腰从一只箩里抓起一把绿豆,双掌一搓,绿豆成了粉末。这时正好有两只黄雀从空中飞过,宫宝田纵身腾起,离开地面足有丈余高,一只黄雀已捕捉手里。只见他握着雀儿慢慢下落,落在盛绿豆的竹箩边上,沿着箩沿儿走了好几圈,在场的人都看呆了。
      1913年秋天,家乡一些人到烟台贩运粉条,途中,与牟平的一伙人发生冲突。双方又各自组织人马,准备进行械斗。有人告诉了宫宝田。为平息风波,他骑马急匆匆赶到现场。宝田还没来得及下马就被牟平的人围住。此时,房上有一群麻雀在吱吱乱叫,宝田脚蹬马鞍飞身而起,一手拿着一只麻雀轻轻落地。牟平的人虽然没有见过宫宝田,却大都多听说过宫宝田有飞身捉雀的绝技,知道了来人就是宫宝田。他们被宫宝田镇住了,停止了争斗。经宫宝田的调解,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宫宝田为人谦和,从不在乡里乡亲跟前显摆,有时偶尔露两手也是为了让大家高兴高兴而已。有一天,他与村里的几位老者在街上喝茶,一位老哥说:“宝田兄弟,露两手给我们开开眼吧。”宫宝田就先给各位斟满茶,又给自己斟满,说了声“请”,只见宫宝田右手拿壶,左手拿杯,飞身上了房顶。他站在房顶又说了一声“请”,话音未落,从房上轻轻地落到原处,手中茶杯里的茶水竟一滴也没有溅出来。
      青山村东河边有一棵柞树,高两丈,树上有个喜鹊窝。一群村童要掏喜鹊蛋,他们用棍子捅,捅不着。正巧宫宝田路过,孩子们围上去央求:“爷爷,帮我们把鹊蛋钩下来吧。”宫宝田让他们离开树下,一个鹞子翻身,窜到一根只有大拇指粗的树枝上。把鹊窝拿在手上,让孩子们看清楚了里面并无鹊蛋后,又把鹊窝放回原处去了。
      传说有一次宫宝田到一家小餐馆吃饭,吃完把钱压在碗底下起身就走。店小二不认识他,并以为他未付钱,追着要。宫宝田开玩笑地说:“我吃你们的饭了吗?你能说出我吃的是什么?”店小二说:“你吃了一碗面汤和两个火烧。”宫宝田又问其他人:“那些饭有多重?”有的说有2斤,有的说有3斤。宫宝田又说:“那就称称我,看我到底吃没有吃。” 结果一称,宫宝田的体重不过1.5斤。这时掌柜跑出来说:“钱在碗底下。”众人惊奇宫宝田的重量,要求再称一次,这次,800斤的秤竟打不起来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曾亲自登门拜会宫宝田。
      1943年农历5月25日,八卦拳第二代宗师宫宝田,在青山村病逝,终年73岁。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