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乳山下》第二辑·民俗风情
作者 辛明路
乳山渔民号子
渔民号子,在乳山的渔民中,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机械代替了强体力劳动,马达声也代替了这种高昂的渔歌。这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记下这曾经的歌谣,给后人留段资料吧。
喊号子,各地多称为唱号。领唱的叫领号,是劳动的指挥者;和唱的称为接号,是劳动的参与者。目的是同声导同心,同心凝同力,齐心协力地把劳动任务完成好。
劳动号子有小号大号之分,渔民号子大号居多,小号也有。大号有抬船号、拉船号、装网号、拾锚号、摇橹号、追鱼号、上网号、装舱号、拉绳号等;小号有系浮号、溜网号、捞鱼号等。
我孩童时期经常听到渔民号子,但没有听得全。听到的,现在也多记不起内容了。请教老渔民,才重温了一些。如推船号:“一二一呀,力要齐呀,使劲推啦,出海去呀!” 撑帆号子:“哎伊来哟,握紧绳呀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趁好天呀,多打鱼呀,鱼满舱呀,有钱粮呀!”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号子里还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如“带眼神呀,注意手呀,看着脚呀!”
渔民在解决超负荷劳动、与风浪搏斗的过程中,为了能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大家能够同心同德、精神振奋、形成合力、产生爆发力、攻坚克难,完成任务,从而产生了渔民号子。
想到渔民号子,我就想到渔民们面对强体力劳动时的乐观态度;想到他们在面对狂风恶浪时,用号子发出的那种震天撼地的气势、惊心动魄的旋律、不屈不挠的毅力及蔑视艰难险阻的精神!
现在,在一些影视片和歌舞节目里,能听到劳动号子的节律气息及雄壮声音,感谢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但艺术是生活情绪化后的一种再表达,少有原生态里听劳动号子时的那种现场感、震憾感。此情绪不能代替彼情绪,渔民号子中,大号那种刚劲浑厚、铿锵有力、洪亮豪放、明快高昂、粗犷豪迈、矫健辽阔,气吞山河的呐喊;小号那种优美悠扬、欢快流畅、抒情委婉、诙谐幽默的吆喝;都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精神调节作用。只有置身于劳动氛围中,才能听出真谛、听出神韵来。
乳山大鼓
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是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兴趣。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乳山乡村最主要的文艺娱乐形式。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很受欢迎。
那时的盲孩,几乎都拜师学艺,从事这种大鼓的演唱。嗓音条件差的,做乐手;嗓音条件好的,做歌手。曾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艺人,深受听众喜爱。著名的盲艺人,拥有粉丝团,跟场助兴。在文艺生活贫乏的岁月里,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能提着小凳子,到街上听大鼓,那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我少年时期就是个大鼓迷,我懂那时人们对大鼓的情感。
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扬抑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真是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
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杨家将》《说唐传》《三国》《七七事变》《白毛女》《三上桥》《小二黑结婚》《乳山英模谱》《农业学大寨》等。
关于乳山大鼓,现可找到的记载资料大致有:1941年以后,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1953年改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0多人。1963年扩大组织,会员成倍增加。1977年,县文化馆把盲艺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全县各地巡回演唱。县广播站也时常灌制录音,在广播里播放。
后来由于电影、电视的兴起,至1990年前后,各盲人宣传队陆续解散。
乳山昔时忌
昔日的那些忌讳风俗,是一代代人祈福避祸的心态写照,现在看似荒诞不经,但不能全以迷信论之。
岁数上的忌讳。41岁的人,有的自称40岁,有的自称42岁,就是不说自己是41岁的人,这是让谐音闹的。老人活到100岁了,本来是件可贺的事,人们却忌讳说100岁, 99岁以后,老人就再也不长岁数了,即使高寿120岁,也得“自谦”99岁,这是让一句常用语闹的,把“人活百岁终须死”省略语为“百死”,人们就愣不敢说自己已经100岁了。
婚育上的忌讳。什么“白马怕青牛,笨猪恨乖猴,龙兔泪交流,羊鼠一旦休,蛇虎事事愁,鸡狗不对头。”仅凭属相中地支的冲克,就武断下结论,不知道拆散了多少恩爱鸳鸯。出嫁女儿不能在娘家生孩子,不能在娘家过年,否则对娘家人丁兴旺不利。婴儿不满月,不能打炕、打石、抬粪、破土、动脏物。
居住上的忌讳。忌讳盖房四面是道路,说是主着无子女。房子也忌讳冲着道路,如果“路冲”,要在对面立块石头,刻上“泰山石敢当”。大门口忌讳对着另一座屋子的山墙,如果“碰山”,要在所碰的山墙写上“吉星高照”或者“紫气东来”。平房上的流水口要向内院流,如果流向院子外,说是主着财产外流。厕所不能建在院子东侧,说是主着后代蠢笨。
健康上的忌讳。忌讳下午探望病人,说主着被探视者病情加重。家中有出麻疹的孩子,要在门口挂上红布,不挂麻疹出不好。逝于外地的人,遗体不能进自己生前的家门,进了对后代不利。煎中药的药吊子(沙锅)不能主动送还,物主如果要使用,得自己去取回。黑天不能照镜子、照相、修剪指甲,说对魂魄不利。送人咸盐,受赠者要给一分钱,或者给一点别的东西,算是买来的或者换来的,否则小孩容易“发吼”(支气管哮喘)。
做事上的忌讳。青年人喝酒,忌喝瓶子底,说喝酒底生闺女。倒茶、斟酒的时候,忌讳用手拤着壶脖子。盛饭、汤的时候,忌讳瓢或勺子向外翻。忌讳从窗外递进食物,能让人联想起囚犯从窗口接饭的样子。忌脚踩门槛,说“踩门槛儿,害虫抠眼儿”。村里有失火的,在火未扑灭之前,忌说失火了、着火了或者起火了,越说火越凶,要说是“走水了”,因救火得用水的意思吧。田地让海水或者洪水淹没了,不能说淹了,越说水越多,要说“蒸了”,水怕蒸发的意思吧。春节期间忌说穷、破、灭、死、悲、苦等一切不吉利的话。甚至平日说的蒜、醋也得改个叫法。正月初三之前,忌向外泼水、扫地、送垃圾,意思是别把财气带走了。
灵物崇拜
人们敬畏的精灵,把某个物种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演变成了一种灵物,像图腾一样牢牢地盘踞在心灵里。乳山已知从明代以来就有大量的移民迁入,灵物崇拜也随之纷杂起来。
最敬畏的动物是黄鼠狼和狐狸。建国前,各村几乎都有关于黄鼠狼或者狐狸“昧人”的传说。传得神乎其神,不由得听者不信。说被昧着的人身上有附体动物的包结,抓住那个包结,不让它在病人身上游动,就能在不远的地方,如家中的隐蔽处或者门外的草垛里捉到它们。当然做这工作的,得是村里胆子最大的人。医学解释所谓的昧人现象,是癔病患者在谵语。有的癔病病人发作时,其思维反应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在说一些与生活相关联的话,被误认为是某种动物在借其口说话。对深信昧人之说的人而言,这种解释是苍白的。他们对黄鼠狼和狐狸敬畏有加,设其牌位敬奉它们,避祸祈福,寻求保佑。平时不敢直叫黄鼠狼,叫“水郎”或者“黄先生”;也不敢直叫狐狸,叫“大仙”或者“山爷爷”。可见其恐惧之大、敬畏之深。有的巫医利用了人们这种敬畏心理,借口黄仙或者狐仙附体,口中念念有词的,给人治病。
最喜欢的动物有喜鹊和一种叫“喜蛛”的小蜘蛛等。说喜鹊叫,喜事到。并说七月七那天的喜鹊,能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搭建桥梁。说喜蛛降,朝报喜,夜报财,正晌午时报客来。如果喜蛛是“大爪拉撒着空手来”的,那就空欢喜一场了。对大龙视为能降雨,保丰收。对凤凰视为吉祥,女孩之家更喜爱。对麒麟视为能送子,盼生儿子的家庭更是敬祀。虎、狮、熊、马、猴、牛、羊等,视为对儿童有保护功能,在小孩子的衣袜鞋帽上绣有这些动物的图案。
最憎恶的动物有乌鸦和猫头鹰等。遇到视为不吉利。老人常告诉孩子,听到猫头鹰叫要赶快喊:“买咸盐的来了!”咸代表吉利吉祥,盐是鸟类吃了受不了的东西。忌讳同时打死两条蛇,说同时打死两条,将越打越多,直至人被群蛇围攻而亡。害怕看到双头蛇及蛇交尾,说主着寿数不高。
有些敬畏和崇拜带有明显的工种特征。渔民喜爱海龟和海鳖,从不伤害它们。捕捞作业时,如果有龟鳖误入网中,不但应该马上放生,而且还要磕头祷告,烧香焚纸,敬请原谅。也不直呼龟鳖,要尊称“老人家”或者“老爷子”。渔民们还说,乳山口有虾精镇守,白沙口有鳖精镇守,泊沙口有“爬鱼”精镇守,海石栏有蟹子精镇守,棉花山水域有黑鱼精镇守。船只经过时,船长多要虔诚地祷告一番。木匠敬畏古树,说古树年久成精,有了血性。砍树树流血、伐树树打灾传说也很多。所以有些古树,人们称之为神树,摆放供品,磕头作揖,祈求保佑。桃木、朱砂、艾蒿、草木灰则被视为辟邪驱虫的瑞物。说会法术的人,用朱砂在手心上画一个“张手雷”,喷上一口清水,即可扔出去打死妖魔鬼怪。瓦匠敬畏石墙的缝隙,说年久的石墙缝里有精灵居住,如果胆子特别大的人,在除夕深夜把手放进墙缝里,会摸到软绵绵的生物体。家庭主妇对夜晚的漆黑空寂敬畏,说除夕夜间大声喧哗或者做家务发出大声响,魂儿会被“收嗤”的人收去,此后人就痴了。看护孩子的老年人则说海里有海怪,山里有“老魃子”。我问过爷爷,海怪和老魃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爷爷说:“海怪额上长角、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生吃鱼,活吃虾,吃上馋了,吃它妈;老魃子红脚趾丫子、绿手指盖儿、蓝眼珠子大长牙。反正,没有大人在跟前,小孩子是不能到处乱跑的。”
有些敬畏和崇拜带有明显的家族特征。因家而异、因人而异,五花八门的。我奶奶崇拜叫“金马蛇”的一种浑身闪着金光的蜥蜴,叫它是“圣虫”;妈妈崇拜刺猬,叫刺猬是“圣鸡”;婆媳崇拜理由是一样的,说“圣虫”或者“圣鸡”如果是居住在谁家囤子底下,这家的粮食就永远用不完,日常吃掉的部分,它们会从别处搬来新的补上。爷爷崇拜一种叫“大长虫”的蛇,叫它是“小龙”,说我们村黄岛山的山洞内就住着一条,所以我们村的年景多是风调雨顺的。父亲崇拜鲸鱼,叫它是“龙兵”,说训练有素的龙兵每年都要到各海口巡视,惩处那些胆敢为害一方的虾兵蟹将。三伯母崇拜一种金色蛤蟆,说蛤蟆是虫子的神,能免除庄稼的虫害。所以我们家每到蒸年饽饽和正月十五捏面灯的时候,母亲都要用面做出家人崇拜的动物模样的食品,像在举办动物面塑展览。只是这类食品,得供祀后方可食用。
总之,乳山的灵物敬畏和灵物崇拜举不胜举,现在很少有人信了,但做为一种曾经的人文现象,我们还是应该记录下来的。
旧时渔村讲究多
以距海近远而论,乳山内陆的人称海边的为“南海沿人”,南海沿人的称内陆的为“北山里人”。北山里人既向往大海,却又打怵到海边去,因为海边人的讲究特别多,有时能弄得外人无所适从。
渔民最害怕的事是翻船,扣过来也是翻了的意思,所以,旧时的渔村,听不到说翻字和扣字的人,遇到翻字要说成“转”,遇到扣字要说成“划”。渔民最糟糕的事是船漏了,所以在船上,遇到漏字要说成“明”或者“透”。甚至忌讳到了联想事物,海面汹涌澎湃时,形似一锅沸水,被白浪吞噬的渔船,就像煮在汤锅里的饺子一样。所以,渔民的家庭包水饺的时候,从不说煮饺子,说“下饺子”。饺子煮碎了,也不说碎了,说“挣”了。这些理念再经引申,生活中的讲究则更多了起来,形成了渔民特有的一些文化传统。
到海边做客,可以说还没有一桌没有盘鱼的宴席。渔民对吃盘鱼相当讲究,是否能够招待好客人,视为在此一举。鱼谐音裕和余,富足宽裕、吉庆有余;鱼味腥,腥醒同音,醒是中医概念里人的重要健康标志。渔民多不善言语表达,却诚心实意地把对客人的美好祝福写在了盘鱼里。有些事立意是好的,但效果却不见得也是好的。吃盘鱼时,渔民的豪爽性格会展露无遗,不干个三坛子、两罐子的是不会罢休的,往往是宾主同醉。当盘鱼吃掉A面要翻过来吃B面时,千万不要说“把鱼翻过来”,要说“划过来”。喝完酒不能把酒杯口朝下倒扣着,茶杯、碗、碟、勺子也是如此,因这均隐含船翻过来了之象。筷子不能搁在碗沿上,象形桅杆放倒了不能出海打鱼了。要把筷子头朝桌子中间直放着,寓意船行无阻,勇往直前。
渔民往往会热情地邀请客人参观他心爱的渔船,船上的规矩则更多。古时不允许女人上渔船,后来让了,让了也是有条件的。女人上船不能坐在船头上,这与纤夫的传统不一样,“不能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女人也不能跨或者坐渔网。除船长一人外,任何人不得坐船柱子(固定船板的月牙形支架,即船舷露在外面的部分)。
如果随渔民出海打鱼,则会听到更多讲究的话儿。海域距离不说远或近,远要说是“高”,近要说是“低”。帆翻谐音,帆不能叫帆,要叫“蓬”。完了、没有了要叫“满”,比方说,鱼虾卸完了,不能说“卸完了”“没有了”,要说“满了”或者“好了”。如果绳子不慎断了,不能说断了,要说绳子“升”了,桅杆怕断、船体怕断。东西碎了,要说某某东西“笑”了,船壳怕碎。说到与船上无关的事也要注意,议论打官司,原告、被告统称“告状的”,官司的发音会让人联想到“灌死”。说日子如果说到初十,要说“两个五”或者“俩五”,初十和触石同音,船怕触到石头上去,依此类推。在船上的每一顿饭,第一筷子菜、第一杯酒要撒到大海里,表达了渔民对大海的感恩。
渔民内部的讲究也不少。除夕夜里,要到海边烧香发纸,虔诚祷告;正月十三日是“管海日”, 白天要到海边鸣放鞭炮,上香焚纸,摆设供品,面海叩拜;正月二十五日为龙风日,要到海边祈风,祈祷一蓬(帆)风顺,并以这天的风向来预测捕捞收成,当然也要烧纸敬香的。新船下坞,要择好日,船头披红彩,桅杆挂红旗。船头上摆供品、烧高香、燃黄表、点蜡烛。船主用朱砂为墨,在新船的眼圈里画上眼珠子。画好以后,锣鼓齐鸣、鞭炮齐响。抬船人喊着“风平浪静,船到吉行”的号子,请船下海。即使不是新船,在正式出海的前一天,也要把整个连皮猪供奉在船头上,升彩旗、鸣锣鼓、响鞭炮,进行祭祀。祭祀之后,把猪切为大块肉,渔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预示丰衣足食,能发大财。这时外人赶上了,不论认识不认识的,来者如果客客气气的,如不立即参加狂吃豪饮,这对渔民是很不礼貌的。
这些忌讳风俗中的不科学部分,现多数被摒弃。
渔家风味饭
旧时交通不便,物流能力差,百姓购买力也低下,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卖不出去,形成了“守山吃山、守海吃海”的封闭状况。那时威海的渔民,打鱼越多越卖不出去,换不来钱粮,只能“以鱼养渔”,以鱼为主食了。买不起油盐酱醋,更没有冷藏保鲜条件,但渔民却摸索出一些独特的海鲜烹饪和贮藏方法,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渔家风味饭。
清煮鱼。这种做鱼的方法,除使用盐以外(无盐时直接使用海水代替),不用油、酱、葱、姜、蒜等任何调味品,只用清水熬煮。做出来的鱼,原汁原味,鲜美无比。此种做法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下锅的鱼必须新鲜,鲜度是原味的保障。二是急火煮沸后改用慢火熬炖,这样鱼腥味会随水蒸气慢慢挥发掉,所以海边人有“千炖豆腐万炖鱼”之说。
鱼卤地瓜汤。从前威海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小,而地瓜则是被广为栽种,鲜地瓜、地瓜干、地瓜面是人们的主食。即使这样,渔家人的地瓜面也显得金贵,主妇们更是“一面多吃”,吃出了许多花样。其中的鱼卤地瓜汤最为讲究:先炖上半锅鲜鱼,然后在锅里架上垫簾,用专用的“菜冲”将和好的地瓜面揉成团打出地瓜面条。待蒸熟出锅时,地瓜面条入水泡软,同时将面条一一梳开。用鱼汤和碎鱼肉做卤浇成地瓜汤,吃起来鲜中带甜,回味无穷。这顿饭,一定要煮鱼与蒸面同锅同时进行,否则口味将大打折扣。因为在同锅中,地瓜面的成分能祛除鱼腥味、增加鱼的鲜美;鱼的成分则能祛除地瓜面的土气、中和地瓜面的甜腻。
鱼干包子。用干鱼切成小块,和着主菜萝卜丝或者白菜末,再根据个人喜好,添加泡软的粉条、豆芽及豆腐块等,拌馅包蒸包。鱼干以墨鱼、章鱼、鱿鱼、鳗鱼、安康鱼为上品,鲅鱼、带鱼等次之。包成圆形的叫“菜包子”,包成半月形的叫“菜角子”。
鱼米蛋汤。把鲜鱼放在锅簾上蒸熟,剔除鱼刺,将鱼肉掰成小块,放到簾子上晾干后即成鱼米,便于长时间存放。下锅前用水将鱼米泡软,鱼米及泡鱼米的水同时下锅做汤,出锅前加盐及少量鸡蛋清即可。特点是清而不淡、鲜味悠绵。当然,鱼米不仅能做汤,做别的菜也行。制作鱼米的鱼以黄花鱼、白米鱼、鳐鱼、马面鱼为上品,其它鱼类次之。
酵鱼酱,也称“糙鱼酱”。把鱼头或者全鱼放入坛子内,按鱼和盐重量4∶1的比例加盐,再将坛子口用黄泥封住,待发酵三四个月以后开坛食用。一般是清蒸就饭,像豆腐乳一样,闻起来有点臭,吃起来却鲜美可口。做糙鱼酱的鱼以鲅鱼、鲳鱼、带鱼为上品。这种糙鱼酱,口感鲜香,津津有味,百吃不厌。
鱼汤咸菜。所谓的鱼汤,不是熟鱼的汤,是在腌制生鱼的过程中,盐分解出鱼体内的水分聚集而成的。因生鱼汤的盐分很高,把洗净的萝卜放到鱼汤里浸泡,泡出来的咸萝卜切条直接生食,清中含脆、鲜中带香,别有风味。这种生鱼汤,以鲅鱼、带鱼、黄花鱼的为最佳。不必担心生食会有腥味,因在长时间的腌制和浸泡过程里,腥味早已挥发掉,只剩下鲜味让你享受了。
渔家美食还有鲅鱼饺子、鱼锅贴饼子、鱼干炖粉条等,大家比较熟悉了,就不做赘述。
难忘渣菜滋味
在过去困难的年代里,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菜拌粮、菜代粮的现象较为普遍。那时威海人口密度不算大,座座大山、片片原野,为人们提供了较丰富的野菜资源。追求口感、以利健康是饮食的不变要素,野菜多味苦,为了容易吃,人们发明了很多种做法,其中野菜豆腐就是流行最广、也是最久远的一种。
做野菜豆腐,威海人叫“馇渣”,也有的叫熬“豆沫”。那时候渣馇得好不好,是新媳妇能否取悦于公婆的重要“资质”之一。这就使得主妇们的馇渣技巧不断提高,能馇一手好渣的妇女,在村里是很有威信的。
威海人习惯叫野菜为“山菜”,叫自家种植的菜为“家菜”,山菜、家菜中适合馇渣的都很多。野菜以山苜楂、荠菜、面曲曲、麦粒蒿、兔耳朵、扫帚菜、灰菜、七七菜、蚂蚱菜、洋槐花、榆树叶等为佳;家菜如萝卜叶子、嫩芋头叶、鲜地瓜叶、大白菜帮子、小白菜等都行。馇渣前要先用开水把菜淖一下,至半熟即可,为的是容易浸掉苦涩味。浸泡时间、换水次数要根据菜的苦涩程度而定。没有苦味的菜不必浸泡,以免营养流失。菜浸泡好了,切成细末就行了。
那时村街上有两大风景:碾子和泊磨。泊磨也叫水磨,但不是以水为动力的那种,是相对于室内加工面粉的干磨而言的。泊磨多是用那些退役下来的干磨叠加组成,下面的做支架,上面的两页做推粕用。推粕就是把事先泡软的黄豆磨成生豆糊,这是做豆腐或者馇渣的必有工序。磨粕时要把豆子一点点匀称地掰进磨眼里,同时还要向磨眼加水。磨豆粕是有技巧的,豆子掰多了,磨出来的粕就粗糙;掰少了,转空磨浪费时间;水加多了,磨唇挂不住,粕就会流到地上;加少了沾磨,粕下不来。推粕的人要一手扶着磨棍儿,一手拿着长柄平头木勺子,一边推磨一边把磨唇上的粕刮到旁边的盆子里去。好手刮粕,动作敏捷,不滴不掉,姿态优美,俨然是表现女性劳动的美妙舞蹈。
菜切好了,粕推好了,再就是锅上的活儿了。先用少许食油擦擦锅,油千万别放多了,能起到防止粘锅的作用就行。添少量水后把菜末放进锅里,菜末之上用粕覆盖,急火加热。底层水沸有响声后,开始用铲子贴锅底频频翻转菜末及豆粕,使之受热平均、搅拌匀称,然后盖上锅盖,用慢火炖,至水将干、干湿合适时即可出锅。一家馇渣能香半条街,馇好后,主人家送你一碗,送他一碟,邻里间分享品尝。
渣的口味如何,受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菜的品种、粕的粗细程度、火候的掌握都很关键。现在不用菜代粮了,但因为渣好吃,仍广受人们欢迎,所以馇渣这门烹饪手艺还是传了下来。只不过现在多是用机器磨豆粕,不用再支着磨棍推粕了。不会馇渣的城里人也同样有口福,有的能吃到乡下亲戚捎来的渣;街上也经常有卖的,听到“卖渣了”的叫声,人们往往馋涎欲滴,赶快下楼买一些。世上没有比这更物美价廉的东西了,两块钱全家人就能解馋。在威海,别说中低档餐馆,就是高级饭店也能点到这道菜。这种风味食品,菜绿粕皎,清香扑面,营养丰富,独具鲜爽,真是“雅俗共赏”。
菜和黄豆还有一种吃法,是菜末和着干豆面握成菜丸子,放在锅簾上蒸。簾下熬着鲜地瓜加杂粮的“地瓜饭”或者八宝粥,出锅后两样和着吃,分不出是菜丸在就粥、还是粥在就菜丸,那好吃劲就别提了。
一种食品融入了人们的情感,富有鲜明的地方传统特色,这种食品就有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价值,就成了地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威海的渣也是如此。
乳山剪纸
考察民间艺术的专业人士说过,乳山剪纸分为两大流派,大孤山一带的粗犷豪放,求神似不求形似;午极一带的精巧细腻,追求形神俱备。这方面,我有直观印象,从祖母的剪纸上看到了前者风格,从母亲的剪纸上看到了后者风格。
乳山剪纸从用于的事情上分,大致有婚庆类、寿庆类、节庆类和丰庆类的。
婚庆类。主要是用于装点结婚的新房。这类剪纸多有“红双喜”“鸳鸯图”“麒麟送子”“喜鹊闹梅”等,贴在新房的窗上、墙上、大镜子上,在美观中增添喜庆氛围。
庆寿类。主要是为了给老人祝寿。用蒸好的“大长岁”“大寿桃”等面食给老人当贺寿礼品,并剪有“百福百寿”“松鹤延年”等图案罩盖在礼品盒上。老人收到礼物后,把剪纸取出来,贴在自己房间的墙上。
节庆类。主要是为了给节日增加热闹气氛。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时候,剪成“八方进财”“财神临门”“连年有余”“春回大地”“屈原问天”“嫦娥奔月”及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古钱、万字等图案,贴在窗户上、门楣上、照壁上、室墙上、屏风上。
丰庆类。原意是庆贺农业丰收,但在实际应用上,不如说是在企盼丰收更确切。剪纸内容多为收成产品、兴旺景象、子孙满堂、风调雨顺等。其中常见的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莲花游鱼”“雨龙取水”及神话人物等。有的剪成条幅式,贴在家门的横楣上;有的剪成对联状,贴室内门框两边;那些方形的,贴在粮囤、梁柱、门楣、窗檐、神笼、水缸上,甚至牲口棚子、猪羊圈栏等地方也贴。
乳山剪纸从用于的地方上分,大致有图纸留样类、器具装饰类、窗花点缀类和仰棚美化类的。
图纸留样类。从前的妇女多从事刺绣,一是加工产品销往外地;二是刺绣衣服、兜肚、枕头、毛巾、鞋帽等自用。不论是外销或者自用,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一代一代的妇女,都是用剪纸的方法留下了基样。刺绣时,会画的,照着剪纸图案画在刺绣布上;不擅长画的,照着剪纸的样子,剪裁清样,直接用清样铺在布上进行刺绣。
器具装饰类。人们或是图美观,或是图吉利,要把家用的纸笸箩、面缸子、点心盒、梳妆匣、针线盒子等,根据物件的用途,剪贴上花卉果蔬及各种小动物图案;在柜门、桌侧、毛筒、大镜子上,贴上“春色满园”“梅花报春”“喜鹊共舞”等剪纸图案。
窗花点缀类。因能看到的人多,所以这类剪纸相当讲究。从前是木窗,用白纸裱糊在窗棂上,家庭主妇多根据自己的喜爱,用红纸剪出祥禽瑞兽、花草鱼虫贴在窗户纸上。为了少遮挡光线,窗花剪纸修细玲珑。老年人房间的窗上多是剪些“松鹤寿万”题材的,新媳妇房间多是剪些“鸳鸯戏水”题材的,小孩子的房间多是剪些“娃娃抱鲤”题材的,待字闺女的房间多是剪些“织女牛郎”题材的。在美化了居室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提示房间主人身份的作用。
仰棚美化类。以前民房房间里的天棚,多是用高粱秸扎架子,再用纸裱糊起来,叫扎仰棚。仰棚裱糊好了,就开始贴棚花。棚花分中间主花、周边衬花两大部分。主花多是正方形的,规格30——60厘米之间。图案有“龙凤呈祥”“四鹊闹梅”“凤凰牡丹”等。这种剪纸最复杂,既雄宏大气,又细腻清秀。仰棚四边及四角的衬花,也要与主花搭配好,追求温馨和谐的效果。后来兴起印刷的仰棚专用花纸,花纸上印有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纹,仰棚剪纸逐渐被取代。
剪纸丰富了当时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母传女、婆传媳、嫂传姑,在生她们、娶她们的地方,生根发芽、交汇发展;她们借助花鸟鱼虫和神话故事抒发情怀、排解寂寞、打发日子;从而也产生了剪纸这朵民俗艺术中的奇葩。
古老的街舞
乳山曾经北部属牟平,东部属文登,西部属海阳,胶东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乳山几乎都能找到印迹。就拿大秧歌来说吧,乳山与海阳“同宗同族”,均享盛名。
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穿着大戏袍,戴着长胡须,左手擎着平顶伞,右手拿着马尾蝇甩子,用蝇甩子的不同变化来指挥队伍。领舞人以前叫“药大夫”,因他打的伞,伞沿垂悬着一些彩色布条,布条上写着各种中医药名,是祛病祈安的意思吧。他负责点报节目、活跃气氛、指挥队员们行进或起舞。他往往要现场即兴编唱歌词,唱些吉祥如意、祝福发财的话,以表示对所到之地的祝贺。他要庄谐适宜、稳健得体、扮相威严,其自身的舞蹈动作也很出色。好的领舞人多会些武术,八卦掌、少林拳、螳螂拳等招式都可以引用到他的舞蹈动作中去。配合领舞人的有香盘、彩旗、大锣、大鼓、大钹、小钹、堂锣等。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样,有打旗的,有鸣锣的,造势开道。所不同的是,官宦是为了让人避开,秧歌是为了让人聚来。
中间是舞队部分。紧贴领舞人身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舞鞭组,舞动鞭子或者彩竹。鞭舞也叫霸王鞭舞,相传楚霸王每打一次胜仗,都要在马上舞动马鞭欢庆,士兵们也折下树枝,学着霸王的样子欢舞。那振奋激昂、高亢雄壮的场面,吸引了老百姓,老百姓也纷纷效仿,逐步形成了这种舞蹈。鞭舞的道具是马鞭子,舞者按套路挥鞭舞动、变化队形。也有些地方使用的道具是彩色竹竿里面装上铜钱,挥舞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紧随舞鞭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花鼓组,以舞动和敲打花鼓为主。花鼓组由青壮年男子组成,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他们武生扮相,讲究阳刚之势、健美之态。表演时,双臂挥舞,同时用右手拿鼓槌,按节拍击打腰间的花鼓,并按规定动作左右穿插,前后跳跃,真是龙腾虎跃,气吞山河。紧随花鼓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女子彩扇组,舞者手持彩扇,翩翩起舞,动作流畅、姿势优美。各组人数也可以增加,二三十人甚至百八十人,随其村子大小而定。各组合的舞步主要是走三步、踏一步,并且相邻的两纵队中相邻的两个舞伴,要不停地交叉换位,叫“三步一隔”。
后面是自由舞部分。根据各村人才不同,往往有双人舞、单人舞或者其它艺术形式。有趣的是,双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称和表演套路,但唱词却在不断地变化着。搭档组合有:锢漏匠和王大娘、老头子和老婆子、丑婆子和傻小子、相公和媳妇、货郎和翠花等。内容多是打情骂俏、插科打诨,力求诙谐有趣。多人舞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双人舞诙谐有余而庄严不足,前后这样一调剂,庄中有谐、谐中有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收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效果。
举几个双人舞的例子:锢漏匠和王大娘。故事原框架是说玉帝有个女儿,名字叫旱魃,她私自下凡,附体王大娘。锢漏匠是南天门土地老爷的化身,他受玉帝指派到凡间捉拿旱魃。秧歌表现二人相遇后机智周旋和戏逗打闹的情节。丑婆子和傻小子,纯粹是为了滑稽风趣而耍活宝。表演者要根据现场气氛装疯卖傻、忸怩装嗔、取悦观众,以能让人发笑为主要目的。货郎和翠花扭捏,是说乡间货郎到村送货,村里姑娘翠花来选货,二人既谈货论价、为己着想,又互相爱慕、彼此关怀,表现了十足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
其它形式还有跑旱船、耍龙灯、骑黑驴、踩高跷、舞狮子、唐僧师徒取经、猪八戒背媳妇等,也经常出现在大秧歌队伍中。
乳山大秧歌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兼有竹、管、弦等乐器。伴奏乐谱有《快走阵》和《慢走阵》两种,唱腔有《花鼓调》《跑四川调》《大夫调》《货郎调》及一些民间小调等。
乳山大秧歌现时有所改革,前面的执事部分现多以彩车代替,彩车载着锣鼓开道;中间舞队部分中的鞭舞现已很少见,花鼓和彩扇居多;后面自由舞部分中的一些套路还在,内容在变革,以宣传移风易俗题材为多。乳山大秧歌这古老的民俗艺术,正以时代气息为养分,散发出新的魅力。
娘娘送灯
父亲常说他19岁那年去“下冬钩子”(冬天钓鱼),钓鱼场在荣成铁槎山西南离陆地四五千米的海面上。上半夜,晴空万里、风平浪静;后半夜,天昏地暗、风浪突起。他们急将锚齿用绳子网住,使齿爪不得抓住海底,让其变为“浮锚”,随船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锚既给船一种牵力,又不至于把船拖沉。因为风浪太大时,锚一旦牢牢地抓住了海底,船随狂浪的上下起伏度会受缆绳的限制,一旦缆绳长度不够,船会被拉入水下的。船在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北风刮起的飞水打得人睁不开眼,船上的人根本无法站立。只能任凭小船拖着“浮锚”向南漂流,漂到哪儿就算哪儿吧。
钓鱼场在家乡南方,他们离家越来越远了,其绝望情绪也越来越重了。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前面有一盏灯在风中闪烁,船长说:“娘娘送灯来了,我们有救了!”也正是在这时,他们感觉风浪好像小了一些,橹起作用了。他们用舵加橹调整着航向,大约半小时,进入千里岛的南岸。南岸背风,他们得以顺利登陆。古称千里岛距大陆有千里之遥,其实是不远的(距陆地47.7公里)。第二天,他们平安地回到自己的家门口———乳山境内的西黄岛渔码头。60多年过去了,老人还时常念叨娘娘的大恩。
在我国沿海,这种现象被说成是海神娘娘送灯救人。南方敬称海神娘娘为妈祖,北方多直接尊称为娘娘。传说娘娘姓林,是福建莆田贤良港人,商相比干的后裔。五代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七日,泉州的巡检使林息的第六个女儿出生,因为孩子生后不哭不闹,就给她取名默儿。据记载,林默七岁学书,十岁喜静坐一室,十五岁悟道,曾经渡海救助海上遇难船舶。一年秋天,父亲和哥哥坐船外出,风浪大作,林默正在织布,好像睡着了一样,脸色大变,手里的梭子也停在空中。母亲以为她白天睡觉了,轻轻拍拍她的肩,林默一惊,手中的梭子落在地上。她醒了,难过地对母亲说:“哎呀父亲没什么事,哥哥却落水淹死了。”果然,她父亲回家叙说获救经过,母亲大为惊异。从此,林默经常出海救人,二十八岁那年飞升。后来人们建庙祭祀她,奉她为海上救护神。货船和渔船上也专设她的神龛,虔诚供奉。海上突遇风暴,船上的人都要焚香祈祷她前来搭救。据说一祷告就灵验,她就会送灯引路。即使来不及焚香祈祷,她也会显灵的,因她以救人为第一要务。
神灯引领船只脱险,作为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世界各地都有传闻。从前的渔民、水手几乎都亲历过。如果说这事是迷信,亲历者们会与我们急的。既然不是个别现象,其中必有缘故。有的研究者认为,以前海洋中有一种能发磷光的鱼,这种光在夜间或者阴雨天气里更加醒目。它们喜欢群居,群游时合聚起来的光反射在海面上是很亮的。没风没浪的天气里,它们游弋在深海区觅食,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要游到避风港里去。船只要随着它们的“神灯”走,就准能到达安全口岸。
有人还怀疑信仰的合理性吗?娘娘的“灯鱼”现在哪里去了?敬畏自然的心态回归了吗?无节制捕捞、无节制排污何时止?这些看似唐突的问号,在我心里却挥之不去!
渔村户户挂国旗
乳山沿海一带,每到一个村,遥看旗阵舞风,鲜艳醒目。渔民们挂的是国旗,而且家家户户都挂。为探究这新民俗的起源,我走访调查了很多人,在与海阳所镇小石口村党支部书记宋元东的交谈中,大致弄明白了缘由。
小石口村是渔家挂国旗最早的地方,始于2000年前后。挂国旗由来于渔船上。渔民到公海捕鱼,船上要悬挂国旗。在公海上,国旗是渔民的护身符和保护伞。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国渔民对中国渔民越来越尊重,渔民对国旗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回到家乡后仍恋恋不舍,不肯收旗。渔民捕亲虾时,省海洋与渔业厅要发给《捕捞亲虾特许证》,并配给一面题有“捕捞增殖虾”的标志旗,用于悬挂在船头,以备海上查验。渔民觉得只挂标志旗有点单调,就与国旗同挂。久而久之,在近海作业渔民也离不开国旗了。冬季渔闲时候,渔民就把国旗从船头移升到自己家的屋顶上。春节期间,大家换上新国旗,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昭示着国泰民安、富足康祥。就这样,从船上到家门,从节日到平时,渔民家家挂国旗的习俗就逐步形成了。
西黄岛村在小石口西10公里的地方,据老支书辛明德和现任书记迟明雪回忆,西黄岛村渔家原来有春节时挂大红灯笼的习惯,但不是挂在门旁或窗前,而是用长竹竿挑起来挂,以灯笼越高越好。后来看到小石口一带家家户户春节挂国旗,他们也就不挂灯笼,而改挂国旗了。再后来,不仅是在春节期间挂国旗,平日里天天都在挂。
回忆农村电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场电影也是农村人的奢望。电影队下乡要逐个村转,人们左等右盼,时常嘀咕,电影怎么还不来?有的村干脆拿出党支部宣传委员负责“抢电影”,以能把电影队早早搬回村为荣。驻军周围村庄的人是很得意的,能跟部队沾些光。
6岁那年我头一遭看电影,在姜家庄村驻军那里,演的是《上甘岭》。我被那喷着火舌、震耳欲聋的大炮吓哭了。爷爷常拿这事开涮,说我小时候性格太软弱。有时候也正面开导,说男人应该勇敢和坚强。
父亲治家之严,在我们村是出了名的。我们兄妹放学后,要先扫院子再做作业。这些“套活”干不完,就不得吃饭。唯有自村或者邻村有电影时可以例外,这时父亲多是说:“院子没扫,明天扫;作业没做,回来做。” 饭做晚了,他也有词:“一顿半顿不吃饿不坏!”总催着我们早早去占场子,怕去晚了自己的孩子被挤在了三丛人后。
人对某种事物依恋至深即为贪恋,那时人们对电影有种贪恋情结。我干赤脚医生的时候,因党支部宣传委员岁数大了,大队就把联系电影的事交给了我。为了能让社员多看几场电影,我跑县电影公司要“小灶”,安排拖拉机接送,检查伙房的饭菜怎么样,真是没有少费心。
有一次把电影队接来了,说也凑巧,要演的片名叫《红雨》,晚上还真的下起了大雨。通过关系弄来的电影,不可能第二天还留在你村。没有办法,党支部书记开始广播:“正劳力送老人和孩子到学校教室看电影,送来以后马上离开!”在教室快演完的时候,雨停了。我们决定露天再放,社员们真是欢呼雀跃,别提那股高兴劲了。看到过夜一、二点钟了,大人孩子没有一个退场的。
我与电影队的人都很熟悉,公社队的韩淑文、王遵玉等,来了好影片,总是早早通知我。县队的李福忱、王桂春等都是我的朋友。有一次进县城办事,时间较宽裕,我就到电影公司去玩。他们在办公室用小口径放映机,专为我一人放映了一场电影。
乡下人进城看电影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其中最热闹的一次是1972年上演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我也带着修竹(那时我们还没有结婚)去看过。县城街道上人汇如集市,影院里昼夜在滚动放映。悲愤的剧情撩拨着善良的心情,人们多是含着眼泪在观看。有一对未婚恋人,女的发现男友没有掉泪,看完电影就提出分手了。理由是:“看卖花姑娘都不哭的人心太硬!”
综观农村电影,热也匆匆,冷也匆匆。威海市区是1921年首次放映,县级市晚一些。以乳山为例,1940年才初识电影,那是孙传祝为了宣传抗战,通过关系引进的,内容是记录东北抗日联军的事。1949年山东省放映队来夏村放映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勇敢的人生》等。那以前的电影虽然没有声音,却使人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群众解释不了影像为什么会动,就统而言之:“电催的!”几年后,电影有声了,但初期的有声电影,图像和录音不是在同一盘胶卷上。图像靠放映机,声音靠扩音机,两个系统如果操作不同步,演员的口型和发音就会错时,往往引得观众哄堂大笑。1953年文登专署放映队来乳山放映一些前苏联及国产片,最轰动的是我国自行拍摄的《白毛女》。1954年乳山组建了电影队,巡回到各乡驻地、较大的村售票放映。1969年前后,下乡队售票制度取消,由大队集体付酬。1975年前后,各公社相继成立了电影队,有些大队和企业也上了放映机。1990年前后,县、乡、村(企)三级电影队纷纷下马,农村电影开始步入了低谷。
电视真的能取代电影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不论是露天演电影,还是影院放电影,都能透出一股人文大气,那种观看现场上的大气氛、宽大银幕上的大视野,不是电视可以比拟的!
消失的街头广告声
儿时乡村是静的,没有车船马达轰鸣,最上耳的也就是那些街头广告声。那些声音,有的是口头吆喝出来的,有的是用特殊东西做“唤头”发出的声音,以前人们统称为“市声”。如果听到街上有吆喝声或者唤头声,这条街道就会热闹上一阵子的。
货 郎
听到货郎鼓的声音,人们就知道货郎到了。所谓的货郎鼓,是一个带手摇把的双面小鼓,鼓沿上固定一根小绳,绳头上拴着一颗小硬球,用手握着鼓把摇转,那小硬球左右翻飞,反弹在鼓面上,连续蹦打,两面不漏,鼓声连贯,清脆悦耳,很实用也很有趣的。后来人们把给孩子制作的这种形状的玩具小鼓,也叫货郎鼓。
货郎的扁担通常是两头向上弯曲,脚步就付着扁担的晃悠,货箱有节奏的上下起伏,走起来还是蛮好看的。货箱里有好多小隔盒,把颜料、针线、纽扣、毛巾、肥皂、仁丹、十滴水、水粉、雪花膏、点心等生活用品分层放在里面。
根据个人的身体负重能力,有的货郎还搞易货交易。遇到这样的,钱不方便的乡亲,可用土药材、废铁等东西兑换自己需要的货物。
磨刀磨剪子的
听到摇动铁片的擦击声,人们就知道是磨刀磨剪子的来了。威海地区的磨刀人不像《红灯记》里那样,不唱“磨剪子抢菜刀”。他们把长方形的铁片,一头打上孔,再把10多个相同规则的铁片,用绳子连起来。铁片之间系上一个疙瘩,使之有一定的间隔,用手一摇这捆铁片,就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东西有没有学名,学名叫什么,我也不知道。
磨刀磨剪子的人工具较为简单,背一个筐子或者一个盒子,装上磨刀石和戗子(一种能刮动铁的钢铲子),再跟东家要个脸盆,盛上一些水(磨刀需要蘸水),即可开始工作。
小炉匠
听到“锔锅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人们就知道来了小炉匠。最早的小炉匠也是挑着挑子串乡的,扁担的一头是小炉子,一头是风箱和焦炭等,后来也有改用小推车推着工具的。锔碗、锔锅或者锔缸时,先在所要锔的裂缝两旁,对称地钻好锔眼,锔眼一般不能钻透了,分寸把握要恰到好处。再用烧红的铁丝打成所需要大小规格的锔钉,趁锔钉还红软时,用小钳子把锔钉两头下进锔眼里,再用小锤子慢慢敲打,使之掩丝合缝。全部的锔钉下好、敲实以后,在外面沿原裂缝及锔眼处,涂上一点湿石灰或者石膏,整个工序即完成。
有的小炉匠手艺相当高超,有钱人心爱的茶壶破裂了,他们可用金或银做锔钉,再根据情况打造意在掩瑕的饰物。一番设计、一番锔镶后,这把茶壶往往就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大多都很好,不是《智取威虎山》里那个小炉匠的样子。
钻锔眼用的是手钻,木质钻柄上面,有一个可转动的钻帽,钻柄下面则深深地嵌含着铁制钻头,钻头的尖端处镶嵌着金刚石,所以这种手钻俗称金刚钻。只有金刚钻才能钻动陶瓷和生铁,也就有了“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的常用语。钻把上固定着缠绕的皮绳,皮绳两头连在钻弓上,使用时,左手压着钻帽,右手拉动钻弓,皮绳拉动着钻柄左右旋转,钻头即在随着钻柄快速转动。
焊洋铁壶的
听到“焊洋铁壶啦”的喊声,人们就知道来了焊匠。他们带的工具有焊烙、焊条、焊锡膏、铆钉、小砧子、小锤子等。那时的农村,铁质的东西,如挑水的水梢(外地叫水桶)、烧水的水壶、洗脸盆子、洗菜盆等是家庭日常必用品,从经济角度上讲,也多属大项购置。这些常用物开缝了、局部锈蚀了、好换底了,都舍不得扔掉,找人修补一下再用。
焊洋铁壶的类似维修车间的钣金工,变形的东西,敲打敲打复原;开裂的东西,用锡焊抹合;有漏洞的东西,小则用锡焊、大则用铆钉堵住;要换底的,用薄铁板裁成底部形状,再把底与身的薄铁卷合在一起,用钳子初步夹实后,再用小锤子仔细敲打,卷合处经敲打卷合严实以后,即能滴水不漏。看他们工作,简直是一种享受。这个行当是出现薄铁以后的事,所以兴起较晚一点。
剃头匠
听到“剃头啦”的喊声,人们就知道来了剃头匠。也有的剃头匠使用“唤头”招徕顾客(左手握长度1.2尺的铁叉,右手用小铁条在铁叉空隙里划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剃头匠的挑子,一头有长方形凳子,凳腿中间是抽屉,抽屉里有理发刀具、围布、毛巾和镜子等物品;一头是长提箱,提箱里有盛着热水的铜盆子,小火炉、保温瓶、烧水壶等;所以有“剃头挑子一头热”一说。有的还带有小饭锅、米面及餐具等,自己起灶做饭。也有的带着棚布,支起棚来工作,人们叫剃头棚。所以,早先的理发馆就叫剃头棚。
威海沿海打鱼的人多,剃头匠都会算计潮流。渔民卸完货以后,是剃头匠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大多嘴甜善谈、诙谐幽默,整天笑眯眯的、乐呵呵的,很有人缘。随着理发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对发型要求的改变,原先只会用剃头刀的也学会用理发剪了。他们会根据顾客脸型来确定发型,力争取悦于人。他们记性多很好,只要在他那儿理过发,再来时不用说什么,他们就会按客人原来的要求来做。不光是发理的好,修眉刮脸、推肩揉背也是他们的强项。找他们理发,还兼有理疗保健作用。难怪有些老年人,还在怀念那时的剃头匠们。
修钢笔的
听到“修理钢笔啦”的喊声,人们就知道来了修钢笔的。说起来现在的孩子可能不信,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支钢笔能传代地用。笔帽坏了、杆断了,尖劈了、磨平了,仍舍不得扔,要找人修理一下再使用,这就催生了一个行当——修笔的。
那时衣兜露着钢笔卡子,有标志身份的作用。曾有段幽默话,说“一支是大学生,两支是教授,三支是修理钢笔的。”调侃的就是衣兜上露出钢笔卡子的人。为买到四毛五分钱的钢笔,我上山挖药材换钱。可见那时买支钢笔,是属大项购置了。
修理钢笔的人,多是集市摆摊和下乡串村相结合。清楚点说,就是每人有一个较固定的地盘,这个地盘一般都不太大,也就是十庄八疃的吧。领地范围这样小,不会天天有集日,余下的日子就得挨个村找活干。到村后,他们多是在学校门口设摊。一块粗布铺在地,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钢笔配件,其中最贵重的是镏金笔尖。据说,有的修笔人可以自己镏金,把普通笔尖夹在专用模具里,拿一根细金丝,用喷灯熔化后,蘸起一点金液,涂到笔尖上,冷却后用细砂纸轻轻地磨磨。但我所看到的,多是以更换部件为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还有“洋火”换药材的、看风水的及游医等,他们没有专门的行业“唤头”,也没有固定的行业广告用语,则属干什么就吆喝什么的了。
送货下乡、送技术下乡,当时的街头广告声,是那些时代的必然产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声音的消失,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苫匠和捻匠
苫匠是“封顶”的,捻匠是“保底”的。从前的渔村,这两门手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今,这两行虽未完全消失,但也到了应该做个记录的时候了。
苫 匠
旧时农村草房多,过个20左右年,房草腐脱变薄了,就得重苫。苫房的头一天,房主要铡草,用铡刀把成捆的草根铡齐;要泡草,用水把草浸湿后,摞成堆,使草慢慢软化。苫房是个“一天活计”,必须在一天内干完。苫匠来时,急急忙忙搭好脚手架,麻麻利利地跳上房,先把旧草揭除。
苫房子,技术含量最高的是开始的“站檐”和结尾的“扭脊”。
威海的草房多是“金镶玉”式的,即屋檐部分是两行大瓦,瓦的上方才是房草。房盖儿是“个”字头型的,苫匠多是要分两个组,在两面的房坡上同时工作。苫时草根向下、朝外,草稍向上、在内。第一层草用稀泥粘压,从第二层开始,逐渐高起房坡而呈45度角垂悬,草苫到半尺多厚的时候,再向上收拢,形成檐唇,这就叫站檐。站檐的草要硬,拍打要紧密,以防被风掀起。
从草檐唇向上走草,叫“放坡”。即一层一层地摊放护坡草,摊的越匀越好,拍打得越实越好。放草放到屋脊时,就要开始封顶了。屋顶有“龙骨”,即建房时用高粱秆扎成的草把子,用于压住屋顶的房草。两面房坡交叉起来的草,一部分围绕龙骨系结起来。再使用大弯针带着细绳子,穿过龙骨下的房脊檩,把压草的龙骨固定好。四间房子,固定四五个点就行了。龙骨下的其它草稍子,像女人编辫子一样,两边叠合交叉,在龙骨上编扭起垅。再不断地续着新草编结,一般重叠盘结7——9层,龙骨与房坡的锐角线就形成了,再用镰刀削去长余的草稍子,扭脊就完成了。
苫匠使用的工具较简单,一块一尺多长、六寸多宽的草拍子,拍子阴面有密密麻麻的粗钉子,起梳理草的作用;阳面带鼻,做把手和穿杆子用。工作时,他们摊一会儿草,拿拍子拍打一会儿。脊扭好了以后,还要对房坡进行整体打实和整形,这时他们会在拍子鼻里穿上长杆子,站在屋檐下的脚手架上,就能拍打到房坡的任何部位。
捻 匠
三妹夫赵寅国在捻匠这个行当中,算是最年轻的一位。我曾问:“你们的工种为什么叫捻匠?”他说:“可能是因为工作时,手里多是捻捏着那种桐油石灰膏而得名的吧。”
捻匠,外地叫船匠,是指传统意义上为木壳船修漏补缝的人。在冬天和早春渔闲的时候,修造新船的多,检修旧船的更多,这是捻匠最忙的时候。手艺好的捻匠,人们争相请艺,他们恨不得能有分身之术。
造新船时,船板之间不可能没有缝隙,要达到船体无渗透,使用安全系数高,就得把所有的缝隙牢牢地弥补好。木工活儿结束后,捻匠即开始工作。对较大的缝隙,他们先拿相应粗细的麻绳填堵,用一种无刃的木凿子,将麻绳沿缝隙反复敲打,使之入实牢固,再用石灰膏抹平。这种石灰膏的制作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剁麻纤,剁成单位长度一寸左右即可。把剁好的麻纤和着质量上乘的石灰,在碾子上碾压,以压得越细越好,碾压也可使麻纤与石灰充分搅匀。再加入桐油调和,其干湿度和硬软度,像做馒头的面那样就行了。麻纤是为了防裂,桐油是为了黏合。
检修旧船则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要沿船体所有的缝隙,把旧有的石灰膏,用凿子仔细剔除。那些旧灰膏,随着桐油的挥发而脆性增加,极易因受到外力而脱落,剔除不干净就等于留下了事故隐患。捻匠们的责任心都是很强的,他们工作起来,专注认真,一丝不苟。
越是寒冷季节,捻匠的活就越多,且又多是在露天作业,相当辛苦,也正因如此,他们才受到了渔民们的普遍尊重。
套笼壶
泡茶需要开水。用饭锅烧水,清锅费事不说,烧出来的水味道也不好。旧社会没有电和液化气,燃柴烧水的壶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之物。有坐在炉子上或者吊在支架上的平底壶,俗称燎壶;另有一种在壶肚子里烧柴加热的,威海西部叫套笼壶,东部叫茶催子,有的地方也叫快马子。
叫这壶时,方言发音“讨拢”,我原来想写成讨拢壶,但讨拢二字究竟怎样写,我也持不准。如果是饕餮,一是发音不全符;二是壶上并没有饕餮等动物图案。俗说讨拢,是吃饭贪婪、吃相不好看的意思,这与饕餮的另一种含义“贪吃的人”相近。但表意不靠谱,烧点水喝喝,与贪吃及吃相有什么关系?因为它形状像捕鱼的套笼,有的文友说应该写成套笼壶,虽然发音有点不尽相同,但意思确切,故从之。
套笼壶类似在中间放烧炭的那种火锅,个头却比火锅高多了。通常高33公分,直径17公分。外观为筒柱状,中间是炉膛。中间部分呈烟囱状,即下宽上窄的梯锥形。烟囱之外包裹着壶壳,囱壁与壶壳之间是空心的,这空心层就是蓄水区。蓄水区上方有个中空的圆形盖子,摘下盖子即可加水。壶盖的中空部分是为了能让烟囱上口凸露出来,方便烟火上升及添加燃料。壶的一面有把子,对称的另一面有壶嘴。握着壶把子,倾斜着就能把开水从壶嘴倒出来。
使用方法很简便,用砖头或者石块,按三足鼎立之势做支架,放上套笼壶,就可以工作了。燃料对农家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了,玉米塞子、松树果、碎树枝、杂木块等都行。与别的烧火方式不一样,套笼壶从生火到添柴,都是从上往下投的。炉膛的上端既是烟囱又是灶口,这种把相反功能集于一处的能耐,唯有套笼壶吧。套笼壶以炉膛为“锅底”,火势集中,通体受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凉水烧开。来客人了,不用慌,几分钟后茶就可以沏上;干活回家口渴了,不用急,一会儿就能烧开一壶水。套笼壶虽然在城区已经不见了,但因其设计合理、用着方便,农家及船家至今仍在沿用。
使用套笼壶的注意事项是,在街上或者院子里,要找一个离可燃物远的地方;在船上,要支在盆子里。
爷爷的套笼壶是铜的,1958年大炼钢铁时交给生产队了。父亲的套笼壶是铁的,破的不能再焊补了,就找人做个新的。每次回家,父亲第一件事就是把套笼壶支起来。老人与这微型小茶炉之间,显现一种情愫,在这直观的画面里,昭示着浓浓亲情。
历史老墙衣
拥有时候不珍惜,失去以后才追忆,一个人如此,一群人往往也如此。向前看、新面貌,这是正确思维、正当追求。但切断了文明进程的印记,是对历史不尊重,对后代不负责任。
城市改造,如果改的“千城一面”,失去了地方特点,那就是地域文化的罪人。还好,冯骥才等人奔走呼吁以后,越来越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出现了“空心村”的问题(即村中好多房子没人住)。有的地方在建设新农村、规划新房区的口号下,动员住城的房主拆掉了房子。即使有人居住的,也给予拆迁补贴,使其到指定的地点重新盖房子。这样一来,能够直观历史的一些文物级的民宅迅速消失了。
不是在“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事实如此,在这方面,威海地区做得好。以农村墙报、墙体标语为例,很多人都在注意加以保护。天福山抗日起义的指挥部还在、许世友指挥对日作战的小房子还在,整体建筑完好无损,墙面上的印迹当然也保护得很好。就是在广大农村,人们也是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大跃进、四清运动、备战备荒、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墙载墨迹,尽其所能的加以保护维护。
乳山市海阳所镇池源村,村民生活较富裕殷实。20年前村里就规划了新房区,但对老房区的老宅子,只要是有代表性的历史痕迹的,他们就特意保留了下来。用他们的话说:“把历史上同类的东西全部保存下来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使之完全消失,其罪过就大了。”他们建村的历史不算太长,却有两样值得后人骄傲的临街墙体文物。一是以牛马驴骡为“农机”时代的拴马桩。那是在石条的一头凿上孔眼,垒屋墙或者砌院墙时,把带孔的一头凸露墙在外,用于系牲口。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墙报。一个版面是扫除文盲运动时的《汉语拼音方案》,声母、韵母等都写在墙上;一个版面是《社员实干工日进度表》,表头标明是大庄第八生产队第二小队。老年人都知道,那是1958年的事,当时他们村还不是个独立的行政村,是属现在邻近的大庄村管辖的。面对农民们的情怀和作为,有人难道不汗颜吗?对建筑物的拆改,科学更替、合理保留确是当务之急。
文章写到这样,我还没有给题目,借用自己的一首诗中的句子:历史织染老墙衣。虽然有点文不对题,但能表达出我的心境,我希望历史的衣裳别开缝破碎、别缺襟少袖,把它完整地保护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