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乳山史氏历史渊源
◎王忠阳
因帮助东北朋友寻根,我认识了冯家镇东官庄的史吏先生。史吏先生在威海工作,对乳山的史姓有多年的深入研究,并编纂了《莱阳史氏宁海官庄支谱》。本篇文章主要来源其研究成果。
始祖任职浙江省嘉兴府
乳山史氏主要分三大支(大孤山大史家、崖子史家、冯家官庄)同属莱阳史氏大宗,有共同的始祖史济。莱阳史氏始祖史济兄弟三人,长兄史浴字添华,二兄名讳失考,史济排行老三。史济因身处乱世而隐瞒身世,后世子孙历经八百余年彻查史书,不得本支根源,望有识之读者能够破解其祖源。
乳山史氏始祖史济字添齐系南宋进士,任职浙江省嘉兴府,淳熙十年即1183年辞去官职隐姓埋名与马真人一起自河南省开封府绳池县迁居至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姑河社之左建村史家疃,娶谭法至为妻,生二子:大使、玉。从此以后终身不谈朝政,也不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如有人问起他的过去,往往涕泪交流,不发一言。有关他的一些身世和经历都是马真人口述给史氏后人的。史济公留给后人的遗嘱是:不求子孙后代做官为宦,只求史家一门人丁兴旺。史济公的好友马真人按照他的嘱托为他选择了一块墓地,地址在今莱西市星河庄村后,房家疃东,南靠七星河的高埠岭地上,墓向为壬山丙向,朝向东南。其后,果遂史济公所愿,史家人丁兴旺,子孙繁衍如同瓜瓞绵绵,以史家疃为中心,史家人纷纷迁往周围各州县。始祖济公墓毁于1958年,八百年来,莱阳史家人丁兴旺,遍及莱阳、平度、莱西、招远、即墨、昌邑、福山、蓬莱、荣成、文登、乳山、海阳、栖霞、东北三省等地。
东官庄村史姓人最多
乳山史姓人口近千户,总数在乳山排30位左右,其中冯家镇东官庄村(因旧属宁海州,故又称宁海官庄;又因后从该村迁出一支到现瑞木山村南建小官庄,故该村又称大官庄),是乳山史姓人口最多的村,有300多户。
乳山史姓的主要分布情况为:冯家镇东官庄(宁海官庄)、瑞木山(小官庄解放后划归瑞木山管辖);崖子镇史家、草庵、北寨;诸往镇李格庄;街道办事处岚子村、夏西村、打磨村;大孤山镇大史家(卧龙史家)、万户村等。
这些史姓可以分为三大支,即大孤山大史家、崖子史家、冯家官庄。
大孤山大史家:约1499年莱阳史氏十一世孙史洛自莱阳龙旺庄迁居宁海州卧龙村,俗称卧龙史家即今天的乳山市大孤山镇大史家村,时至今日已五百多年,生息繁衍已至三十世。十八世孙史能善于习武,约1700年由卧龙史家村迁居桥东庄村,后来岚子村一傅姓聘用其管理山峦在此定居,后代已至二十九世。史洛后人陆续外迁东北三省等地。
崖子史家:莱阳史氏十世孙忠智、忠信自莱阳分别迁居海阳郭城建史家村、宁海州建史家村(崖子镇史家村)。十七世孙仁通、仁球由史家村迁居草庵村,仁良迁居诸往镇李格庄村。二十一世孙玉令由史家村迁居康家寨,长令迁居北寨村。
冯家(大、小)官庄:元朝时期九世孙史祥从莱阳县史家圈(今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星河庄村)迁登州府宁海州建史家疃(下初镇史家疃),元末其孙玉良、彦良、再良、军良、聚良五兄弟迁胜水乡官庄(冯家镇东官庄村)定居,后人分支为东茔、北茔、十湾北崖茔、南台茔、马家寨茔、小官庄茔。后人迁居牟平区莒格庄镇东仙姑村、界石镇桃花岘村、葛家镇祝家泊子村,十六世孙长经、长业迁居辽宁省东港市等地区。后因土地范围较广不方便耕种管理,聚良后人全部迁官庄东南定居,占地1000余亩,因从官庄迁出故称小官庄,自立小官庄茔,茔前有流苏树为乳山古树之一。解放后小官庄划归瑞木山管辖。现官庄最大辈分为小官庄二十一世孙史明亮兄弟二人,最小辈分为大官庄二十八世。
乳山史氏均自二十四世开始范字:大本汝先树,峻德志克明,统续务可继,延世善永存。
史氏历代名人辈出
史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辅佐成王的“四圣”之一的史佚是史姓的始祖。经过3000年的发展,全国现在已拥有近300万人。根据掌握的资料,在全国的家族传承当中,除孔孟之外,像史姓家族这样完整地保留宗谱和世系的可以说极其罕见。
自西汉开始,史姓开始显赫,史恭和他的三个儿子在西汉的中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到了东汉,史崇诛王寻、剪赤眉、破盆子,为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史崇因而被封溧阳侯到江东(今江苏省溧阳县),为开辟江东的农业、社会经济、水利工程,建立典章制度,促进中国江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后世子孙不辱使命,世代继承侯位,人才辈出,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望族。据《二十四史》和各种历史资料统计,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史家共出了20余位宰相和500多位进士。这里面有著名的南宋“一门三宰相”的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元朝的开国宰相、镇阳王史天泽;有明朝兵部尚书宰相——著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有康熙的老师、《康熙大字典》的总编修——父子双状元的史夔和史贻直等。史家的这些杰出人物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历史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其良好的表率作用,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优良家风、家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百分之一,但在所出的人才上却大大超出这一比例。如在中国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史家有近520余人考取进士,占了整个进士比例的2%左右;许多历史佳话如宁波的“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七十二进士遍史家”“满朝文武,半出史家”等也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