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风俗
    贫困年代穿衣戴帽那些事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6-1-6  ‖  查看1015次  ‖  

    贫困年代穿衣戴帽那些事

     

    刘吉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困,收入少,供应紧张,许多东西需要凭票购买,吃饭要有粮票,买肉要有肉票,买纺织品需有布票,当时每人每年仅供应布票16.5尺,不够做一套衣服。人们穷则思变,便挖空心思在吃穿上作文章,于是,服装的一些替代品,便应运而生。

    假领子

    假领子是一件替代衬衣起美观作用的实用装饰品,假领子并不是假的,而是真领子,有的地方叫“节约领”、“经济领”,真正的含意应该是假衣服、真领子。

    假领子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它主要取衬衣的领子部分,附带一小部分前襟和后摆,有扣子扣眼,保留了衬衣的上半部分,袖子与前后下摆都省去了,穿戴时用两条布带套在肩膀的腋下,外观上看是一件衬衣,实际是假“衬衣”,足以以假乱真。笔者年轻时就赶过一回时髦,穿过假领子,记得是一家个体裁缝店缝的,当时家庭条件稍好的青年,差不多都穿过假领子,男青年大部分是白色,女青年既有白色,又有粉红小方格领子,满大街招摇过市,谁都知道是里面穿的假领子,但青年人好面子,彼此心照不宣,乐此不疲。在我看来,假领子不仅穿着体面,满足了虚荣心,而且方便洗涤,穿脏后洗起来就象洗手帕一样方便,假领子的发明,这不能不说是国人聪明的一大创举!

    如今假领子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每每回味起穿假领子那阵子,仍有无限的感慨萦绕心头。

                   “尿素裤”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兴起一阵子“尿素裤”。所谓“尿素裤”就是利用作为化肥的尿素袋子缝制而成的裤子。为什么要用化肥袋子做衣料,这要从中国与日本关系正常化说起。

    1972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随后一系列的贸易、航运和文化协定相继签署,其中就包括进口日本尿素。

    日本进口的尿素,都是用白色化纤布袋子装的,这种袋子有两层,内层是贴有塑料薄膜的防潮牛皮纸,外层是化纤布缝制的袋子,人们叫它“尼龙”,人们用完了尿素,发现这种袋子结实耐用,就把它当成宝物,到染房里染成黑色或蓝色,正好一条袋子做一条裤子,并且既便宜,又不用布票。但是“日本”、“尿素、“株式会社”这几个汉字是印在袋子的中间部位,任凭你怎样漂染,总是覆盖不掉,再灵巧的裁缝也拿它没办法,将带字的部位安排在裤子的隐蔽处,于是裤子做成了就是这个样子,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屁股上是含氮量46%字样,让人忍俊不禁。

    据驻在市区怡海园现年64岁的夏先生说,三十多年前,他在县电影队工作,这个单位吃香,福利也好,每人发了一套用尿素袋做的工作服,穿在身上美滋滋的,人们投来羡慕的眼光,于是就编出了“电影队真是富,每人发套尿素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的歌谣。

    虽然“尿素裤”闹出了不少笑话,但不是每人都能拥有的,大多数是公社或大队干部,一般社员是没有这种“待遇”,所以人们就又编出了歌谣讥讽干部搞特权,“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尿素裤,有黑的有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倒也贴切。正是这种特权派生出的产物,“尿素裤”成了一种身份性标志,久而久之,发现谁穿尿素裤,不用细问准是社队干部。

    粘凉鞋

    粘凉鞋是过去人们对修理塑料凉鞋的俗称。它没有标准称谓,但说起来粘凉鞋,人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了一种叫“五指露”的凉鞋,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穿一种便宜的塑料底和帮的鞋,这种鞋不分场合均可穿,农民可下田,工人可穿着上班,戏称为“泥水下得去鞋!”,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当时,这种塑料凉鞋2元多一双,而一个劳动力一天才挣六、七毛钱,所以买一双凉鞋不容易,穿的小心翼翼,唯恐弄坏弄脏,但是凉鞋再宝贵,地里的活多呀,人们也顾不得爱惜了,上山穿,下河也穿,这种鞋有一个缺点,就是出汗或者淌水时,鞋底打滑,鞋子经不起左拖右拉的,不久鞋带断了,鞋帮开裂了,人们舍不得扔掉,也舍不得找专门修鞋匠修理,就找块与原鞋颜色一致或相近的旧塑料,剪下一块当补丁,自己动手修理起来。

        这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活计,大人小孩都可以做,粘贴时将补丁覆在鞋的断裂处,将一把小钢锯条放在锅底下烧红,对着那断裂处一烙,就将两块塑料溶化粘接在一起,这时,一股白烟窜起,并夹杂着烧焦刺鼻呛人的气味,待会儿,将补丁处用大拇指压实,就算修补好了,恢复了鞋的功能。常言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修补好了凉鞋样子虽然有点儿丑,但将就着能穿。

    织毛衣

    打我记事起,就看到邻居的婶子或嫂子时常编织毛衣,普普通通的毛线,在她们手里绕来绕去,用不上十天半月,一件毛衣或毛裤就织成了,这种不计算时间成本的营生,是过去每个家庭主妇必做的活计,那时,不为孩子做几件毛衣裤,就意味着是不合格的母亲。

    说是织毛衣,早些年织的是纱线,大都是用自产的棉花纺成纱线,有条件的利用在工厂上班节约的线手套拆成线,织成衣裤,穿在身上是御寒没有问题的。后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活好了起来,开始织真正的毛线了,它的花色品种也多了起来,如棒针线、中粗线、细毛线和开司米等,后来膨体纱线也出现了;在编织的花样上,有套头衫、开衫、鸡心领和道士领等,前摆和后身也织出了图案,心灵手巧的嫂子织出的图案,往往成为姑娘们为心上人编织的首选图案。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女士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那时,布票把人们逼出了很多聪明才智,拆劳保手套织衣服,拆鞋带织线衣。姐姐的一个兵团战友不知拆了多少手套才攒足了线,又用了好几个月功夫织成了一件有无数棉线接头的线衣,织完一看有些脏了,就洗了晾在外面,可一会儿功夫,衣服居然丢了!唉!同是缺布少棉的人,怪乎又能怎样呢?”。

    那时,人们除编织毛衣裤外,还捎带织一些围脖、手掌套和风雪帽等实用品,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色彩。

                       印“汗流儿”

    “汗流儿”是过去对背心、汗衫的土叫法。印汗流儿就是将图案或文字,通过一定工艺印制在背心汗衫上,起到美观的作用,其学名叫“丝网漏印”,至今有的印染厂还在使用这种工艺。在三十多年前的城乡大集上,有专门的人从事这一行当。

    那时,市面上出售的男女背心、汗衫,就像当年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简单乏味。青年人不甘平庸,总是想方设法玩出点花样,不知是谁发现了可以在背心、汗衫上大做文章,就是将青年人崇尚或心仪的图案、文字印染在衣物上。当时,青年人崇拜解放军,印制在背心上的图案大多与军事有关,常用的图案一般是海陆空战士加上一艘军舰或一架飞机,文字主要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解放”、“八一”、“雷锋”等伟人手写体,还有在背心的前后背印上个半尺见方的阿拉伯数码,如26810等号,穿上这样一件背心汗衫,仿佛就成了解放军,圆了参军的梦想。

        在集市上,从事这一行当的人,大都有美术功底,既会刻字又会画图,可以说是一门技术活,从制版的设计、模具的制作、颜料的配比,都有一则定数。图案和文字是刻在与现在医院X光片相仿的塑料片上,镂空后的每张印版上都有不同的图案,根据每位顾客的爱好和要求,重新排列组合,要什么图案就组合什么,然后将背心汗衫用梯形的板子撑起来,将模板覆在织物上,像拓碑帖一样,用扑子将文图轻轻拓在背心上,然后挂起来待颜料凉干了即可。

    印“汗流儿”这等事总是男青年的“专属”,女青年则与之无缘,因为女孩子娴静,对弄枪舞棒充斥危险或火药味事不感兴趣,所以在集市上男青年常常将印染摊围得水泄不通。

    此外,人们代代传下有崇尚神灵的习惯,总是希望自然界某种神灵庇佑自己,在穿衣戴帽、日常起居方面有更多的讲究,如衣服破了或是掉了扣子,忌穿在身上缝补,如果不及更换,必须穿在身上缝补,被缝者口中要衔一根草棍或席篾儿,缝者嘴里要念叨:“坐着补,站着,谁来偷,伤大天。”据说只要嘴里含根草棍,就会破解别人误会自己偷东西。否则,人家丢了东西就会怀疑是你偷的。其实是防止被缝者乱动,以免钢针伤人,嘴里含根草棍,把注意力转移到草棍上,当然就不会乱动了,你说聪明不聪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假领子

                                     1983年山东省每人16.5尺布票

                                         六十年代全国通用粮票

                                当年威海各单位用的饭票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