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风俗
    走亲戚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8-8-20  ‖  查看3374次  ‖  
    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走亲戚,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现在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

    正月初二走娘家(矫荣波 王晓毅 作)

      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是饽饽、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蛋糕、美酒、蜂蜜等;九十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二十一世纪,多是水果、奶、茶、保健品等,雅一点的,还有鲜花、书籍、音乐唱片等。

      盛礼物的家什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八十年代以前,满街走亲戚的人,清一色是个红色印花包袱,包袱里包着的一个用竹子或芦苇编织的细篾笸箩。到了九十年代,走亲戚除了农村上岁数的人还沿用老辈子那种细篾笸箩外,中青年人都时兴携带一种提篮子,上档次的用一种木质点心盒子。现如今,人们走亲戚干脆不用携带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选购好礼物以后,服务员用塑料袋就把礼物给包装好了。

      早年间走亲戚,人们用小推车推着孩子和礼物,或肩挑笸箩携妻带子步行。后来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公共汽车、私家车,出门走亲戚快捷多了。

      等到了亲戚家,大人被亲戚请进屋坐,然后递烟、泡茶。小孩子获得的是糖果,抓果。所有的客人都要向亲戚家的长辈拜年问好,老人和晚辈们忙着回忆往事展望未来,小孩子们得到了压岁钱和糖果、面点,则欢快地和亲戚家的小孩子疯玩去了。

      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是亲戚家最忙碌的大事。在饭食上也有讲究,广泛流行于乡间的风俗是,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对这一习俗的一般解释是:面条形似绳子,客来了绊住他的腿,希望他多住几天,表示留客的诚意;饺子形似元宝,客要远行,祝他出门发财。

      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咱们胶东在饭食上也十分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酒水叫“长流水”,鲤鱼叫“年年有余”。上菜程序亦有讲究。咱威海这儿一般是鸡打头,取吉利之意,鱼上席后要连干三杯酒,祈愿年年有余。海蜇皮拌黄瓜是海边人扫席的菜,在山区一般是用羊肉汤结束酒席。

      吃饭时,亲戚要请客人入上座。要先向老人斟酒,并请老人先开饮。佳肴让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鸡心、鸡头、鸡肝必敬席上的长者或客人。宴席一般是男人先吃,等男人们吃饱喝足了,女人和孩子才吃男人们撤下来的菜。旧时胶东一般人家做六个或八个菜,外加一个汤菜。吃完饭后,男人们再接着喝茶、抽烟。女主人又张罗着包饺子,要让客人吃过饺子再回家。

      到了离开亲戚家的时候,亲戚往往不把客人带去的礼物都倒尽,而是从中拿出一两样,再把自己家的稀罕东西添上一两样,以示敬意,若是把客人的东西全留下,让人空着手回则显得有些小气,这都是老理,现如今生活好了,老规矩也不全都保留,比如年轻人走亲戚基本上都把带去的酒和补品撂给了亲戚,以示孝敬。

      还有一种避讳性质的走亲戚,就是新媳妇正月十五的躲灯。新媳妇第一年忌讳在婆家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三、四就要到男方的舅、姑、姨或者什么亲戚家去。

      有些地方,正月十六日,是女方父母看闺女的日子,这一天,双方的父母才腾出空来在闺女、儿子的家中碰个头,一则互相问安,二则共同祝福各自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幸福生活。(郑华)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