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纯真的往事
徐振武
在改革开放之前,乳山农村那些纯真的往事至今像屏幕一样浮现在脑海里。笔者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一打三反、一打五反、小四清、大四清、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休闲之余,数历着曾发生的几个真实故事奉献给读者,由于写作水平所限,恭请笑读。
薅菜
上世纪60年代初,超过65周岁的人对那时我国三年自然灾害记忆犹新。应该说1958年是个丰收年,但到了1959年年景发生了逆转。那时主要农作物为地瓜、玉米、小麦,也是基本无农药、无化肥,靠农家肥生产的年代,丰收年小麦单产也只有150左右斤。那年闹“草荒”,雨水又多,暑草可以说“铺天盖地”席卷整个山野大地,作为主粮的地瓜基本绝产。小麦又欠产,紧接着1960年玉米,被像展绳子一样的绵虫啃得净光,知道“蚕”字怎么写的吗?它跟蚕一样 那就是天虫、神虫,头天玉米好好的,一宿功夫,连长叶青草、玉米一起吃的溜光。从那时起基本懂得了什么叫“蚕食政策”。由于这一切,我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没有了粮食,靠什么维持生计呢?靠薅野菜充饥。笔者时年10多岁,还在本村小学读书,每逢傍晚放学回家,立即拐起柳条编篓到附近山野薅菜。什么三夹菜、四叶菜、山茄子、苦苦菜、面曲柳、勃勃丁、山芹菜、灰菜、荠菜、麦粒蒿等,都是上等的“美味”;刺槐芯、刺槐花、刺槐叶、小杨树叶、榆树叶、也是饭桌上常见菜。这几种树叶被小伙伴们撸的净光,长一茬,撸一茬,就这样基本解决了不至于饿死的问题。撸树叶这活儿可以结伙,薅菜几乎笔者一个人单独行动,天黑下来好久才回家,薅不满不能回家,因为第二天八口之家的人等着吃呢,作为一个10多岁的孩子,山里没人能不害怕吗?记得有一次,笔者到鳖渠(我们村东北面临乳山河岸有个大水湾,有不少野生鳖,故称鳖渠)捞菬菜试吃,回家后母亲将它洗净切碎,掺上一小块花生饼在锅里炖,每人一小碗,全家人在一起吃的那个香啊!那三年野菜薅没了,树叶撸没了,家中曾吃过集体食堂用玉米塞子跟花生皮合成的代食品,还试吃过驴尾巴蒿,这些东西很难吞咽。实事求是的讲,三年自然灾害笔者整整薅了三年野菜,到1962年以后境况基本好转,就不需用野菜充饥了,时下除山苜楂、荠菜、槐树花、苦菜、勃勃丁吃个稀罕外,其余野菜基本不再食用。不经过严冬的人不知道太阳的温暖。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珍惜粮食,铺张浪费,仅仅几个人,在饭店就要了一桌美味佳肴,没吃多少,所剩饭菜统统被服务人员倒进垃圾桶里。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勤俭节约,在家里或在饭店吃饭都要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那样,实行“光盘政策”,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啊!
搂草
提起搂草,上去年纪的人,并不陌生。上世纪五十到七八十年代,准确讲,也就是改革开放前,乳山大部分农村基本缺少烧柴。连有半山半泊的村子都能差三个月的柴荒 ,余下的需花钱买烧的,就不要说全是泊地的村子,烧柴就更加困难了。因为那时的庄家草花生蔓、豆秸、地瓜蔓、谷草,甚至玉米杆等全留给生产队的牲口吃。每个生产队饲养4到6头驴骡马牛不等。每年每到秋收后,都要实行“包场”,将全年积攒的饲草铡碎或整体垛起像小山一样大草垛,留待冬天及次年牲畜的饲料,这样,只能剩下一部分山草和泊草按人口分配比例分给“社员”,故此,大部分烧草需要到山野或更远的大山去搂草。当然,生产队的牲口根本吃不了那么多草,主要是饲养员像“烧窑”一样的烧大炕,一冬就能烧进一大截。搂草需要购买“笊(音)子”,有的地方叫“抓(音)子”,笊子齿都是竹子做的,首先要弄一根上好的笊子杆,用麻绳牢牢的将笊子头绑上,用草绳在笊子齿中间合适部位界定好,这样笊子就做成了。生产大队一声令下,明日开山,第二天,才能结伴二人或三人外出搂草。搂草的工具要带笊子一张、用草绳结的大网包一个、拘(音 )绳一条、镰刀一把、扁担一根;搂草用民间歇后语的话讲“城里搬闺女早晚一天”,中午须带午饭,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虾皮白菜心的夹馅玉米饼子或鸭蛋就玉米饼子,没条件的家庭只能带饼子地瓜就咸萝卜茧(音)。搂草时要有耐性,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把脚跷”。濯濯无寸草,茫茫满山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发挥镰刀的作用。身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草叫“地蹦”草,它能做草坪,长得2寸左右高,生产队一般不喜的要,这就给搂草的人捡了便宜,拿起镰刀,俯下身子,贴着地皮一镰一镰砍起来,有人戏称连地皮都刮起来了。傍晚时分,壮草用拘绳捆一个大草个,剩余的碎草装在网包里,网包上面带刷的,一天的功夫挑着一担草凯旋而归。然而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笔者跟三个伙伴那天去搂草,已过下午时分,连半包草也没搂上,无奈之中,伙伴中有两个鼓动去偷邻村的草(因邻村草没开山),无奈笔者也被拉去了,当时很害怕,从来没做过偷东西的事啊,屋漏偏遇连阴天,从来不当鳖,当鳖遇着叉啊!无巧不成故事,那天偷草被邻村看山逮了个正着,镰刀网包全没收。笔者那时只有18岁,知道做错事了,没面子回家交代,勉强硬着头皮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严厉批评了我,说咱家祖祖辈辈的人没有偷鸡摸狗的,搂不着草就回来,没人说什么,你说多丢人呢!记着咱家有个祖训叫做“不义之财不可得”。从那时起,父亲的“不义之财不可得”这句座右铭影响了我的一生,对笔者以后如何做人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那个年代老百姓对烧草叫做“拍老天、牢骚地”的,顾名思义为“怨天忧地 ”,但农村方言,是指烧草非常拮据的无奈之言。有时搂不着草,连丢弃的大白菜干烂叶、萝卜缨干叶弄回家,也可以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老百姓的烧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两千年以后,笔者每年农历十月日(月日)回故乡给父母上坟,看到满山遍野都是山草无人问津,现在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烧的液化气或煤炭,不再为烧柴发愁。
推磨压碾
提起推磨压碾,恐怕四五十岁的人对它们的概念已经模糊了,别说小青年基本是陌生的,就是真正见到的也不多,那只有从电视上的资料片能看到。据笔者观察现在有的村庄碾子可能保留,磨与磨盘基本不复存在。上世纪70年代前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石磨。提起推磨,小时候帮助母亲推了好多年,到现在也能想象磨的结构与作用。打造石磨需能工巧匠的“石匠”,两期(扇)磨对嘴要用钻子凿成约1公分左右深的多斜纹沟渠,每用一段时间,都要重新凿一次,使磨磨面更加锋利;石磨下面用木板做成的大圆盘,称为“磨盘”,石磨两边各按一个磨柄,准备两个磨扣,两个磨棍,套上磨扣,就可以推起来。一到星期天,母亲都要准备一些玉米或小麦磨成面粉,以备够7天的面食。一般情况推磨需要2人(有时母亲一人也推过磨,但非常艰难),母亲为“主力军”,搭配上兄弟姐妹轮流上,以减轻母亲的压力。有时母亲分配任务,我们兄弟姐妹俩人一组,谁完成谁可以出去玩。磨出的第一道面,为“表面”,第二道为“里面”,第三道以后为“黑面”。麦麸兑上地瓜丝再次加工叫“跐(音)麸”。在有条件的家庭使用驴(牲口)推磨,驾上毛驴,将驴的眼睛戴上驴捂眼就可以推起来。说起驴推磨笔者不免想起了乳山有两个民间歇后语很有意思:人们在生活或劳动的交谈中常常会说你“推完磨杀驴吃”这句话。它跟“卸磨杀驴”的成语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更加深层的意思。“卸磨杀驴”意思是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那么“推完磨杀驴吃”就是说你曾经出过力,我不但将你踢开或杀掉,还要用“莫须有”的罪名败坏你的名声。还有一则叫做“兔子跑在磨道上,混充大耳朵驴”,形容一些人无知充有知。
碾子,过去村村都有,大村队有2到4盘。自从有了磨坊磨面机、粉碎机后,大部分村庄碾子都处理掉了,极个别村仍然存在。碾子构造非常简单,一大碾砣,一大碾盘,一大碾挂。乳山有个歇后语对别人表白自己“实诚”时,大都说“我这人很实在,碾砣卡碾石,石(实)卡石(实)。笔者在校时,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助母亲去压碾。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猪,猪的饲料除地瓜蔓、地瓜叶及其它粗饲料外,精饲料大部分为地瓜干,天天要将地瓜干压成面豆状态。压碾需要“排队占场”,特别是傍晚,因为都是就学生放学的空。压碾以加工地瓜干为主,其次是将高粱、谷子、稻子等加工成精米,有时也可以将玉米压成玉米碴,熬玉米粥。压碾是个力气活,最少需用2人以上,遇到友好的街坊邻居可以互相帮忙,也有用牲口压碾的。
先人们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原理确定顺时针的走向,他们为什么把推磨压碾的走向确定为相反的方向呢?跟汽车转弯的走向是一致的,可能有它的科学道理,为什么?不得而知。农村最早加工面粉是用柴油机带动的,拉电后,使用电动机。现在基本不用石磨、碾子加工东西,随着现代机械化的产生,那些推磨、压碾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今只是能看到有人用小石磨磨豆浆而已。
生产队
生产队,准确的讲叫生产小队。1983年以前,那时不设乡、镇,全国实行“公社”化,某某村不叫村,叫某某生产大队,不叫村民叫“社员”。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生产大队,大队设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大村设副书记)、副业书记、贫协主任、治安主任、大队主管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大队下设若干生产小队,生产小队一般30户到40户不等,实行生产小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小队设队长(无记名投票产生,得票多的为正队长,极个别也有任命的)、副队长(得票第二名为副队长)、政治队长(从文革中开始)、会计、保管员五人组成队委会,编外还要设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的记工员。每天晚上社员都要到队屋去,首先由记工员唱名记工分,而后正队长“训话”,并分配第二天的活计。记得有一年夏天,有个生产小队长就近期有的社员出工迟到,偷懶耍滑,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准备晚上开一个社员会。那天天气较热,自己挨家挨户告诉社员晚上不用到队屋,到村中碾台上开会。晚上8点该君辛辛苦苦把人员召集齐了,由于自己讲话“较拙”,开会时只说了一句话“大伙想不想吃饭”,下面社员齐声回答,“想吃”,“想吃,散会!”仅仅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就解决了问题,而后社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的“一句话”会议,成了当时人们饭后茶余的佳话。
生产队的运输工具主要靠小车,一般8到12辆,组成小车队。小车两边绑上绵槐或柳条偏篓,就能送粪、压沙换土、推地瓜等;卸下偏篓推麦个、推花生、推庄稼草、山草等。过去农村盖房子推石头、推泥、推沙小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个别生产队有骡车或马车或牛车,俗称“大车”,大车一般驾一头骡或一匹马,拉重东西驾两匹。比如问那人是干什么的,赶大车的,大车是当时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大车主要要有较宽和平缓的大路,就可以运任何东西,比如运麦个子、运泊草、山草、运土粪、往公社送公粮等、大部分时间给别人“拉脚”,就是搞副业收入;个别山区像崖子、马石店一带运东西恐怕就是肩挑驴驮。
压沙换土是上世纪农村人耳熟能详的事情。过去有个报道叫做“胶东半岛无冬闲”。在那“一气干到腊月二十八,吃固指(饺子)就上马”,“一气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固指(饺子)就动手”的年代,就是指生产队冬季的压沙换土,也是农业学大寨的组成部分。压沙就是在冬季为了冬小麦保墒不使水分蒸发掉,用小推车从乳山河边运一些细沙,均匀的将沙扬在麦田里;换土就是用一些新土推到地里改良土壤,如果是“粗石磅”就用小推车压到黄泥地里,来年适宜种花生,长得白花花结果又多;如果是“牛矸塝”,就推到沙地里,来年栽地瓜准丰收。压上新土一般厚度半尺以上,这对只有土杂肥,没有化肥那些年代,无疑对提高地瓜、花生单产起到了一定作用。笔者在农村也干了几年农活,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年冰天雪地的正月初三,也要到山里去换土。这些事情笔者亲身经历过,并非瞎编臆造,这就是那些年代的真实写照。
那时生产队实行的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小队会计按人口加上工分计算出分配比数,留下上交的公粮和种子外,按剩下的粮食多少计算出每个农户的分配数量。一年主要粮食夏季有小麦、秋季主粮地瓜、秋玉米(早一点年代还有谷子)、油料花生。生产队全年总收入主要来源于公粮返回款、经济作物花生收入、副业大车运输收入、漏粉条收入等。年终生产队按总收入(每十分为一个计量单位),计算出每个劳动日工钱,当时叫“刹劳日”。笔者的家乡有十个生产队,刹的劳日不等,最高一块,最低三毛,差距很大,这就取决于“当家人”正队长的领导水平。劳日刹出后乘以你家所得总工分数,扣除全年分配的口粮草款,剩下的余款就是当年应该开给你的现金,叫“开支”,如果出现负数,你就应该向大队补缴欠款,无能力补缴,留在账面上,来年再缴。
揽地瓜揽花生
揽地瓜揽花生现在年轻人也并不陌生。当年生产队的土地除种小麦外(割小麦后种秋玉米、栽秋地瓜、种秋谷等,一年两茬),基本全栽地瓜,少部分种花生。地瓜当年为社员主要口粮,一部分秋后晒成地瓜干(公粮部分),大部分鲜地瓜分给社员。秋收一结束,经大队支部委员会研究后方可“开山”,这样全大队男女老少,就可以每人拿着三叉镢或小板镢,柳条编篓一个奔赴自己选择的地瓜地、花生地开始“揽山”。揽地瓜用三叉镢,是个力气活,要有耐性,有毅力,挨着已经刨过的地瓜垅往前刨,一上午下来一二十斤地瓜能揽到,甚至三四十斤都有。有的扛着镢、拐着篓满山跑,根本揽不着地瓜;揽花生一般都是妇女所为,揽时用小板镢或小挠钩,它比揽地瓜更加有难度和繁琐,需熬时和更加有耐力,一上午下来,十斤八斤也能揽到。有的家庭老娘们能吃苦,一秋也能揽上几十斤。那时农村学校也时常组织过学生揽地瓜揽花生,以解决部分学习用具之费用。笔者也揽过几年地瓜花生,很有趣,但是个费力的活。现在听说有的家庭妇女一秋揽的花生,基本解决了老两口一年的吃油问题。
农村俱乐部
提起当年农村俱乐部,那些六七十岁爱好文艺的人无不感慨万千。文革前,一般大村队都有俱乐部,甚至有的俱乐部演出的古装戏不亚于专业剧团。笔者记得那时故乡也成立了俱乐部,也有家底雄厚的戏服,水平较高的演出队伍。农村管演戏叫演剧,演出的剧目大部分为吕剧,也有演京剧的。逢年过节就推出了非常传统的《小姑贤》、《墙头记》、《借年》、《柜中缘》、《王定保借当》、《姊妹易易嫁》等剧目。过去演古装戏道白、唱词非常难记,一般在幕后有个提稿子的。有个俱乐部上演京剧三国戏的道白就闹出了笑话。扮演刘备的演员亮相舞台报自己名号“俺那,刘-——备”,扮演曹操的演员“俺那,曹——操”,扮演孙权的演员亮相时忘词了“俺那,孙---孙---”不上了,幕后提稿子的同志正好上便所了,乐队场上打锣的急中生智采取补救,立刻伸出了握紧拳头的手晃了晃提示,那扮孙权的一看马上会意,“俺那,孙——锤”,气的打锣的把脚一跺,“不叫孙锤难道叫孙髈不成”。这里的“髈”字是农村的方言土语,就是踢腿的意思。
文革中,全国只允许演《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龙江颂》、《杜鹃山》、《奇袭白虎团》等八块样板戏,农村俱乐部几乎一半改成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由于样板戏都是京剧,唱吕剧的都改成了唱京剧。多数农村俱乐部基本喜欢演《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你别说,有的俱乐部演出的水平非常高,那时评论戏演的孬好主要看扮像,演《智取威虎山》是否像上海京剧团童祥苓所扮演的杨子荣、演《红灯记》是否像北京京剧团刘长瑜扮演的李铁梅,唱腔孬好不大挑剔。记得当时流行几个好笑的故事,并非笔者编造。某农村俱乐部在演《智取威虎山》时发生了一些失误,扮演土匪的跟扮演杨子荣的对白时发生了口误。土匪道“脸黄什么”,杨子荣回应“防冷涂的蜡”,“怎么又黄了”(应怎么又红了),扮演杨子荣的同志一考虑,这不胡扯吗,脑子一转,立马将错就错“又涂一层蜡”,这一答,恰如其分,看不出什么破绽。还有一个俱乐部在演《红灯记》时也出现了口误。有一个扮演日本兵的演员,在急急风罗鼓声中上场,由于紧张脱口而出,“报告鸠山队长,李玉和招了”,扮演鸠山的演员一听坏了,把人物名称说颠倒了,急中生智答道“李玉和是不会招的,下去继续拷打”。又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重新上场,“报告鸠山队长,李玉和真的招了”,弯仍没转过来,“你脑子进水了,继续拷打”。又一次上场,“报告鸠山队长,灯光昏暗,看不清拷打的是王连举,是王连举招了”,“好!这就对了,下去吧”。那时,一般大队都有“剧台”,春节前,都要找几个基干民兵“扎剧台”,扎剧台需用长长的木杆子四周搭起来,左右边用高粱秸箔或苇箔围起来,挂上戏幕就算剧台扎成了。晚间用两盏汽灯挂在前台(那时没有电灯),到一定的时间,剧务人员就要给汽灯打气,有时一天晚上坏好几次,修了坏,坏了修,怪麻烦的,故此,那个演员借“灯”发挥。笔者曾经担任过大队团支部书记兼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长,排演过《农奴戟》、《一块银元》等大型现代吕剧,同时演出诸如歌舞、对口词、群口词、三句半、快板书等小节目 ,这对那时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纯真的年代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历历往事至今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