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的摇篮-----回龙炕
文/郑华
俗语说得好哇:“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因此农民都要在惊蛰前后赶时间拾掇地瓜炕,以待春分时节好让地瓜种上炕。旧社会各家各户育地瓜苗,就是在屋里睡觉的火炕上。公社化以后,生产队在室外修建大型的地瓜炕,被称为“回龙炕”。
回龙炕的原理显然是受了火炕的启发。北方家家户户睡床得少,绝大多数人家都盘铺火炕睡眠。建火炕时,要用土坯摞垒几条烟道,烟道多建成斜斜的“非字”形状,每一条烟道不仅要与锅灶底的燃烧室是相通的,而且各条烟道的尽头处也是联通的,这几条烟道还要与烟囱也相通,烟道的空间很大,高度以上炕舒适为宜。建好烟道后,要在垒烟道的土坯上放上大石板,以盖住烟道,然后在石板上再放一层薄薄的泥巴,这样一铺火炕就建成了。烧火时,烟在锅底处冒进炕里,七转八拐,又从炕后面的烟道里顺着烟囱冒出室外。如果炕盘得好,不用多大会儿,一铺暖乎乎地热炕就烧好了。
室外育地瓜苗的炕,其内部烟道多是回形的,所以叫做回龙炕。地瓜炕就是利用了火炕加温的原理加以改造修建而成的。往年生产队种地瓜多是几百亩,建造的地瓜炕也都有好几十铺。每个地瓜炕的面积有一间住房那么大,外形是长方形,在内部结构上各村都不一样,有的村建造的地瓜炕烟道呈斜斜的“非字”形,有的村建成“回龙”形结构,大多以这两种结构的地瓜炕为首选,无论哪种结构,都可称为回龙炕。
建造回龙炕时,挖燃烧室和砌烟道几乎同时进行,燃烧室就是做饭的锅灶口,是燃烧柴草加热的地方,也叫入柴口,它要挖得低于烟道,以利于烟往上升。地瓜炕烟道的设计,与睡觉用的火炕的建造原理和步骤是大体相同,但不同的是,睡觉用的火炕只有一个烟囱,且烟囱的位置也是在火炕的后面,而每个地瓜炕的烟囱有两个,分别建在燃烧室的上方,烟从入柴口里进入后,不论是“非字”形还是“回龙”形的烟道,烟到了炕在尽头处,都是紧接着又回过头来再沿着回返的烟道从入柴口上方的烟囱处冒出来的,就象一条在回头的龙,首尾相接,呈U型结构,回龙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回龙炕的烟道垒好以后,用砖瓦盖住烟道,在上面铺二三寸的泥,然后在泥上再铺一层沙,沙要以能埋住地瓜为益。地瓜埋好以后,在上面洒上适量的水,在地瓜炕的壁上挂一支温度计,接下来盖上塑料薄膜,最后以草帘子封顶。这样一个完整的回龙炕就可以在火的燃烧下孕育地瓜的新生命了。
俗语说:“一年地瓜半年粮”。在那个时代里,那种抓革命促生产的场面是紧张而充满喜悦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男人们忙着建炕、做床、盘灶、上瓜、覆土沙,女人们带着幼儿坐在火坑旁烧火升温,经验丰富的老人们负责掌握地瓜炕里的温、湿度,小孩子们则围着地瓜炕跑啊跳啊,帮着搬柴禾,缠着母亲烧一个大地瓜享用……人们争分夺秒抢时间,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因为“红署种得迟,署似羊胡须,谷雨栽上红署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如今,大型的地瓜炕已经没有了踪迹,那种热火朝天育瓜苗、拔瓜秧的热闹场面已经成为了历史,故写下此文以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