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风俗
    扎仰棚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0-4-27  ‖  查看4614次  ‖  

    古老的装饰工艺——扎仰棚

     

    隋桂光

     

     

    摄影:王忠阳

     

    扎纸艺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证实,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了扎纸艺术,而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岁月的流逝,这门古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灭迹。

    扎仰棚,是扎纸匠人的重要项目之一。尽管已被现代的石膏板、水泥板等新型材料所替代,回头看看,可称得上居家装饰的鼻祖了。我儿时在农村居住的时候就见过,但认像不深,而只是好奇。那时农村房子的顶棚大都是用草帘子铺的,上面还可以储藏杂物。有条件的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盖了新房子,也少不了装饰一番。所以请扎纸匠人扎一个漂亮的仰棚,就算是装修了,相当于现在楼房的吊顶。

    我亲眼目睹这门手艺全过程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家随母亲工作调动搬进了县城,住上了父亲单位建造的在当时还是屈指可数的二层小楼。所谓的楼房基本与民房没有什么区别,30平米左右,室内没有卫生间,要想方便必须到院子里的公共厕所,院子也是土的,遇上雨天就是两脚泥。我们家住在2楼,顶棚是敞开的,能直接看见大梁。父亲就托人请来了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一位老扎纸匠人进行装修,记得当时我还在高中读书,正好是礼拜天放假,因此把我也派上了用场,做了小工。

    扎仰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其选材、工艺不亚于现在建设鸟巢,全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主要材料是成熟的上等高粱杆,并按照粗细分成不同的等级备用;还有麻绳,可以在供销社里买到;浆糊,是自己用面粉加工的,按照1斤水二两面的比例先将生面调匀,待锅里适量的水烧开后将面糊慢慢倒入开水中,边倒边搅拌,直至冒泡为止,凉后待用;报纸、彩纸,可以买到,当时有专门用于糊仰棚的花纸,相当于现在的壁纸吧;竹签,可以自己加工,也可以用竹筷子代替;还有铁钉、铁丝。所用工具也十分简陋,有手刀、蜡烛、锤子、钳子等。

    虽然,岁月过去了30多年,我也忘记了老艺人的姓名,但他那娴熟的手艺和认真工作的场景使我难以忘怀。当年60多岁的他,是个聋哑人,脸上总是挂面笑容,也许是为自己拥有这门传统的手艺而自豪吧。我帮他将已经裁好的三指宽的报纸涂上浆糊糊在烤直溜的高粱杆上,晾干待用。他在墙上用土造的水平尺画出平行线,将缠好的最粗的高粱杆用竹签钉在墙上一圈,再按照纵向一尺五行距,横向一尺的规格扎框,先扎横向的。用一根高粱杆从下往上插入墙上的纵向高粱杆,避开骨节,用钳子捏扁,用麻绳扎紧,然后在钉上竹签固定。对面采取同样的方法,按照房间的长度把高粱杆在合适的长度上用钳子捏扁,找好位置从下往上插,绑好。纵向的方法同上,只不过是的对向插高粱杆,插上一根后马上绑在横向的框上中间,长度不够的可以再找一根接上。然后用铁丝先固定在仰棚框上,在前沿用一根绕杆插过后把另一头抽出来绑在仰棚框上,固定好的仰棚架结实而且稍微朝上悬空,这样龙骨就算是完成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几根高粱杆、几根竹签、几尺麻绳,转眼工夫就扎起了这么结实、漂亮的骨架。我给老人家倒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他高兴的竖起大拇指夸我一番,其实也是为自己完成一幅作品而兴奋。

    小息过后,又开始新的工序。就看他按照纸张的大小迅速扎起了一个框架,我正在纳闷时,又糊上了一层报纸,原来是用来托纸用的简易工具。他把一张报纸铺开将四边涂上浆糊,先从边角糊起,墙角只留一指宽第二张的边角搭在第一张的边上,在往上糊,依次糊好后待干。第一层报纸干后,将花纸用浆糊全涂,糊在第一层上,墙壁的边角要整齐,糊的时候注意花形对齐依次糊上。我边浏览着旧报纸,边打着下手,也是一份很惬意的工作。待仰棚糊好后,再用异色纸裁成三指宽的窄条把底边糊整齐,关好门窗阴干即可。不可风吹,否则会裂开。我被老人家娴熟的技艺所折服,3个房间的仰棚2天就完成了任务,空荡荡的房子一下子漂亮了起来,管了老人家4顿午饭,好像连料加手工一共花了不到10块钱。我们家在这里居住了有10个年头,仰棚一直好好的。

    后来,在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家又搬进了父亲单位新建的楼房,这个房子就比原来的高级多了,面积70平米,有了室内卫生间,独立的厨房,再也不用扎仰棚了。再后来,1991年我又分到了新楼房,从房间设计到室内设施,比我父亲的又进了一步,简单地装修了一下,花了23万。我没有吊顶,只是在顶棚镶了石膏板,每当我躺在床上,仰望着天棚,时而会想起那栋老楼,想起那艺术品般的花仰棚,想起扎纸老人那满脸的笑容。

    现在,楼盖得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新,价格越来越贵,买的人越来越多。我想,楼房不在新旧,价格不在高低,只要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比啥都好。虽然,扎纸老人不在了,老房子的主人也不知还了多少茬,可那栋老楼房至今还在。每当我路过此处,总是留恋地驻足看上一会,它使我浮想起了许多童年的快乐!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