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武
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特征是机械化和智能化,汽车、拖拉机的出现,明显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类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机械化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运输、仓储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某些特殊作物的特殊作业,认为不能机械化的,现在也实现了机械化,比如地瓜、花生、马铃薯等的机械化收获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也迅速地应用于农业当中。比方,在联合收割机上已普遍采用电子监视仪器或自动控制机构,以监视籽粒散失和脱进率。在畜牧业方面,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从给料、饮水、清粪、舍内温度、通风、湿度、光照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在生产工具智能化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模庞大,高度集约的农业,无疑将原始的劳动工具已经淘汰或将要淘汰。下面简要介绍故乡已经淘汰或消失的农业生产工具。
小推车
小推车,故乡称小车。据笔者回忆,上世纪整个山东及临县极个别地方可能都在使用过它,特别是胶东半岛,村村比比皆是,家家户户搬搬运运离不开小车。做个小车,首先要找木匠打一小车棚,最好用料一般选择柞木、槐木、楸木、金丝槐等木料。小车棚两个主杆向后延伸五十公分左右,叫“车把”,两个车把末端分别镶一小木寨儿,用麻绳编制的宽车盘分别系(ji)在两个小木寨儿处,后来改用尼龙绳编制的。建国前小车轱辘是用较硬柞木做成的,外镶胶皮套耐磨,建国后逐步改用胶皮轮胎轱辘,利用轴承砂转动润滑的原理,推起来轻捷省力。推粪推泥则需要配备柳条或绵槐条偏篓,推地瓜则要用大偏篓。早先使用跟自行车的轮胎基本相似,故乡称为“细带(胎)”,人们为了多载运东西,后改成了“粗带(胎)”。笔者故乡有一高姓人士(已故),给本村供销社“推脚”(从镇上进的百货),就是“粗带(胎)”曾经推过八百多斤,一般人士推三百斤的重量较为适宜。小车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民修水库离不开它,六十年代整修大寨田离不开它,七十年代战山河离不开它。那时在农村小车用的地方很多,比如送粪、收割、砍柴、走亲戚赶集推女人推孩子等。小孩绷(读第三声,方言,抱的意思)掬掬(读ju,胶东农村用发面蒸的长圆筒型面食),男人用小车一边用偏篓将孩子跟其他蒸件放在里面,将“掬掬”放在小孩怀里,偏篓边上插上桃树枝,系(ji)上红布,花生染成红色,一边不用偏篓坐上女人,因为偏重,孩子的一边还要放上一块大石头,回女人的娘家,也就是去小孩儿的姥姥家“绷掬掬”(故乡风俗)。农村盖房子,小车推石头、推沙、推泥、推砖、推瓦等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当年有一部电影叫作《车轮滚滚》,就是描写解放战争中推翻蒋家王朝,著名“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山东人民踊跃报名“出夫”,硬是用小车将弹药、粮食运上前线,有力支援了前线部队作战补给。故乡就有一个“安”姓“出夫”牺牲的。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经过65昼夜的激战,歼敌55万余人,故乡80多岁高姓老人还健在,他就参加过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可见小车在一定历史阶段,起到了特定作用,目前,小车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回家还看到了极个别家庭院子里幢着一辆小车,现在可能还有的家庭保留,也不使用它,但基本绝迹。
大 车
大车,准确讲叫畜力大车,一般讲长途运输要用马和骡子拉大车,牛拉大车一般在自家庄稼地里使用,毛驴拉的大车比其它大车较小。大车车架子总体为木制,大车轱辘清朝末期前基本为木制,上世纪40年代,在城市近郊及乡镇少量用旧汽车轮改装的畜力胶轮大车;50年代初北方一些工厂开始为农村生产装有橡胶充气轮胎和滚动轴承的畜力胶轮大车。那时故乡交通运输主要靠大车,同时出现了路边旅馆大车店,也叫马车店。何谓马车店,通俗讲,就是晚间赶车人与马车具备共宿一店的专用旅馆,称为马车店。马,人们基本熟悉,不再赘述。骡子,可能岁数小的人根本没看到或不了解,使用骡子驾车也很多。骡子的头部普遍像马,身子有的像马,有的像驴,尾巴普遍像驴,用马跟驴交配,下的崽叫“骡驹子”,骡子个头儿大的比马有劲。据当年懂牲口的老人讲,马跟驴交配,母驴下的崽儿,骡子将来长的个头儿大,母马下的崽儿,骡子将来长的个头儿小,按这个道理讲,骡子基本像“父亲”。骡子不能生育,形容某些人没有生育能力或没结过婚的老男人,就说你属骡子的,一辈人。有马骡子进店,马车店就得准备铡刀铡草备料,留在夜间喂马喂骡子。解放前后,在乳山驻地夏村,就流传着一个故乡人偷盗铡刀片的滑稽故事。话说当年住店一“君子”凌晨起来,看四下无人,将店里铡刀片偷走。马车店老板起床后,准备铡草,发现铡刀片没了,就问其他住宿人员看没看到谁拿走的,其中一人告诉他,谁谁拿走的。店老板立即追向门外,那天正好夏村集,赶集人太多,该君没走多远就追上了。店老板厉声问道:“你怎么把我的铡刀片拿走了,赶紧还给我!”。该君慢腾腾把脸转了过来,把眼一瞪:“谁拿你的铡刀片来,诬赖好人,不叫我的脖子不好,今天我不算你”。店老板上下打量了诸君一番,心里想, 是啊,他手里什么也没有,难不成,我真冤枉了他,说了声“对不起”转身而回。其实铡刀片真的是他偷走的,原来那时流行穿长大袍,该君将铡刀片用绳子拴住,挂在脖子上,顺在自己穿的长袍里,怪不得他说他的脖子不好,原来是铡刀片压的。书归正传,闲话少叙。据笔者记忆,故乡的大车由木质车架、车轴、轮毂、轮圈、圆锥滚柱轴承、轴端螺母、除尘盖、轮胎和制动机构等组成。载重量一般在一吨半到两吨左右。由于载重量较大,下坡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减速或停车,设置车轧制动机构,下坡时,由人搬动手柄,控制速度。笔者故乡老家后屋一个远房伯父(已故),就是一位赶大车的,在长途一个下坡时,拉车轧制动机构时不慎将右手被车轧咬破。当时人们都知道有个常识,凡是在牲口栏棚,大牲畜接触的工具,鸡鸭窝边细菌繁衍较快的地方弄破手,极容易得“破伤风”,必死无疑。果然不出人们所料,大伯父在县医院返回的消息,果然得了“破伤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医疗条件较差(可能现在医疗条件可能治好),没几天的功夫就送命了,据说当时死的很惨。那时,笔者所在生产队就有一辆用两匹骡子拉的大车,就是大伯父驾驭的。驾在两根大车杆中间的马或骡子叫做“驾辕”,用套靶子驾在前面的一匹或两匹马或骡子(长途运输拉重货最多三匹马或骡子,一般两匹,农田运输只一匹),叫做“拉长捎”。当年,生产队的大车农忙时在农田里拉粪、拉麦个子、拉柴草、给公社送公粮等;农闲时,给人家“拉脚”,搞点副业收入。畜力车上世纪在我地陆上交通运输处主要地位,正是我国过去近百年乃至几千年交通史上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马车的长途运输渐渐被铁路运输所代替;短途运输又被汽车、拖拉机所代替,马车已“夕阳西下”,甚至消失。它的消失,一些“套靶子”及其它套具,马嚼子,马缰绳,马鞭子,马灯等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耕作工具
耕作工具。上世纪50年代后,故乡生产队一些耕作用具,笔者是基本熟悉的。耕地用的抬犁具,其木制架构,下按一偏型铁犁,套上牛或毛驴,就可以耕地,有的也用骡子或马耕作的。后来又出现了耕山地的铁制“山地犁”,仍须畜力。地耕完后,如果是较硬的土块,套上牲口,驾驭人员两脚踏在长方形或圆形铁制耙齿上,左前脚,右后脚,使耙前后摆动,搓碎土块,一般两至三遍,方可耙好耙细;如果地湿合适,较松软的土地,用柞木条或紫柳条编制长方形的耢,耢两遍即可,操作方法同上。上世纪80年代前,生产队基本都是以栽地瓜、种玉米、种小麦为主。栽地瓜首先用直犁穿沟施粪,而后用偏犁打地瓜垅,需要两次才能隆起。也有的用人力二人拉“勾勾机”穿沟,畜力抬犁具打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抬犁具直犁和偏犁不用老换的麻烦;种春玉米用直犁穿沟或“勾勾机”即可;种小麦一般用手工操作的多垅耧,前面一人或两人拉耧,后面一人扶耧,也有用“勾勾机”(相当畜力抬犁具)三人配合,二人分别将“勾勾机”后扶前拉,一人捋种。播种耧,最初为木制,后改为铁制,下设两个到三个铁制犁角下种,前面一人“驾辕”,再前面一拉绳的帮拉,后面一人扶耧,后改为畜力拉耧,目前实行机械化作业,一些畜力用具诸如抬犁具、山地犁、铁制耙齿、条编长型耢、原始木制播种耧等基本消失。
场上工具
场上工具。改革开放前,故乡有十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很大的“场”。整场一般在村头儿或村边非常平的地方。首先把上面疏松的土搬走,铺撒一层胶黏的黄土,社员们挑水在黄泥上面用瓢泼湿,然后用“楞砘”先在上面压实并撒上一层沙或草木灰,再用“光砘”压平晾干,“场”就算完成任务了。遇到雨水多的天气,每次下完雨,都要重新用“光砘”碾压一次场。“楞砘”一般用青石或花岗岩石做成,石匠先将荒料打造成长若30公分左右,细头直径若为25公分,粗头直径若为30公分梯型圆柱体,而后用钻子将圆柱体圆面凿成若2公分深度,间距3公分的愣子,两侧面扣成若4公分砘挂眼,故称“楞砘”。“光砘”用料跟“楞砘”相同,长度基本一致,只是它的粗度比“楞砘”要大。小头直径若为35公分,大头直径若为40公分不等。“楞砘”与“光砘”为什么一头粗一头细呢?因为在场上不论压场还是打小麦谷子等,都需要转圈,圈内一头儿细,圈外一头儿粗,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场的用途很广,从夏季麦收前开始就要“收拾场”,在那时没有脱粒机的情况下,麦子一上场,首先要用铡刀将麦个儿的麦头儿铡下来,另一截称为“麦根儿”,分到户下,妇女及孩子将漏掉的麦穗拣出来,叫“拣麦根儿”。麦头儿铡下后,打场人用木叉子(腊木自然长成的两叉,极个别也有三个叉的,加工而成,当时集市上、供销社均有销售),将麦头儿撒扬在场上晒干,午饭后驾上牲畜用“楞砘”碾压,也有用“光砘”的。用一大长杆,一头儿拴在“楞砘”砘挂上,一头儿一人把杆,中间套上毛驴或骡或马拉起来,利用杠杆作用,“楞砘”转速较快,把杆者缓慢,就算打起场来。打完一遍后,打场人再用木叉翻动晾晒,以此类推,直至净粒为止。小范围打场基本使用“联杖”,“联杖”是用大约长45公分的细柞木棍四至五根不等,用猪皮条串联而成,再用一根长棍的一端凿一个扣眼,用模芯棒连接起来即可。麦子打净后,用木叉将“麦秧”挑出,再用毗齿(间距较宽)木耙,搂出粗麦糠,收起堆来,用木掀依风向,扬起场来。遇到下雨天,还要用“囤子”囤起来。“囤子”一般用细紫柳条编制大囤底,用黄泥加麦糠和匀,抹在大囤底里面晾干而成,上面再用“折子”(用苇子或高粱秸秆外皮编制约25公分到30公分不等的宽,长度不限)边装边围,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到了秋季,生产队收割的谷子、黍子、玉米、高粱、大豆、花生、地瓜干以及打的山草,泊草也都需要在场上加工、堆放。在场上,玉米棒子、地瓜干、花生等都需要用苇子或高粱秸秆打成的“箔”围囤。在没有磅秤的年代,生产队场上必准备一杆大星子秤。一般可达150斤、200斤、300斤不等,社员分粮时,将粮食盛在用面柳制作特大的圆斗里,圆斗上面按一把来粗的横弯梁,用大杆子秤就可以秤起来。那时向公社送肥猪,临送前将捆绑的肥猪称一称,心里好有个数,以免一年养了个肥猪称错了数。到了冬季,粮食及草都分给了社员,与数上交了公粮,留下的种子也进了生产队的仓库,场上只剩下了山一样的牲口草草垛,场才完成了一年的“使命”。至于那些场上用具如楞砘、光砘、铡刀、腊木叉、联杖、木耙、囤子、折子、木锨、场用扫帚、簸箕、苇箔、高粱秸箔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基本被淘汰。
其它工具与用具
其它工具与用具。改革开放前,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具备参加生产队和自留地、自留园的劳动工具和用具。比如就得具备小推车、板镢、三叉镢、铁锨、铁板锄、长型铁板刮锄、小扒锄、小挠钩、小三叉镢、大三叉、铁齿粪耙、麦镰、柴镰、拘绳、大绳、扁担、网包、粪篓、木制刮板、翻地瓜蔓棍、面柳簸箕、面柳大笸箩箱、面柳元斗、菜篓、小型囤子、折子、担杖、水筲、小杆子秤等。小推车:上述已经专题提到,在此啰嗦一下,一般有壮劳力或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才拥有。在农业劳动中,家中有小车比较方便。送粪、换土、推沙、推麦个儿、运玉米、运地瓜、送公粮、推泥攒粪或拖堲、推石头、推砖瓦等无所不能。没有小车的家庭,如需要,一般向邻居或朋友家借用。板镢:一般用在牲畜耕过的土地达不到的地方,刨地头儿、锼地边草根儿、锼地边树根儿,用牲口打地瓜垅,地边儿地头儿勾不到的地方,只能用板镢操作,梯田中“小窝喽”(小型地块)、自留地等开沟、打垄基本使用板镢。三叉镢:是用于刨地头儿、刨“小窝喽”、刨自留地,统称刨地,同时刨地瓜、刨花生离不开三叉镢,主要避免不被扎坏。铁锨:是用来掷土、掷沙、掷粪、掷垃圾、和泥、和灰等多种用途。铁板锄:上世纪锄地锄草主要工具。长铁板刮锄:是锄地瓜垅的专用工具,防止地瓜垅坍塌,有些地方基本不使用,而用铁板锄。铁板锄操作,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锄柄,右手用力向左上怀一拉,地瓜垅不但不坍塌,而且越拢越好,不过刚学锄地瓜垅,很多地瓜苗会被“斩首”。小扒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剜谷用的工具,扒谷苗划锄杂草用,由于谷苗与杂草同生,株距较密,不能用大锄除草,人们只能蹲下来用小扒锄,剜掉谷苗中的杂草,边扒边锄边间苗。小挠钩:有点雷同小扒锄的作用,除了挠掉谷苗中的杂草、疏松土地外,它还是秋天妇女们蹲下身来,揽花生应心得手的工具。小三叉镢:为揽花生专用工具。大三叉 :又称大粪叉,是为攒卤粪、和粪、翻粪所用,因为卤粪中有草,无法使用铁锨翻动,有的用它出猪圈粪。小三齿:又称小粪叉,是过去老年人早晨起来拾粪专用,还有的用它到沙河里叉过鳖。铁齿粪耙:主要耙平刨过的园地和小型刨过的地块,也用它捣碎需用细粪的猪圈粪或其它农家粪。麦镰:为ga(割)小麦专用,有长月牙型的,有半月型的,半月型还可以ga(割)山草打泊草,过去生产队养大牲畜,那时叫ga(割)牲口草。柴镰:专门砍柴火、砍菠萝(音,方言,即柞木)、砍刺槐、ga(割)绵槐条等乔木。拘绳:上世纪家家户户必备工具,主要用扁担肩挑时,捆麦个儿、捆草、捆玉米秸用,冬季搂草用。大绳:有小车的家庭必备,推麦个儿、推山草泊草、推玉米秸绑车用。扁担:选用槐木、金丝槐、楸木、榆木、靑杨等加工而成。扁担一般用于挑花生,挑玉米秸,挑麦个儿,挑地瓜蔓儿,挑山泊草等。网包:也叫草ga(割)篓,首先将稻草(旱地稻草)用水泡湿,搓成草绳,然后系成网包。它主要楦装碎草,比方装麦秧、豆叶等以及上世纪那些年代到大山里搂草所用。粪篓:一般采用紫柳条或绵槐条编制而成。上世纪农家往猪圈填泥、种地捋粪、早晨拾粪等。木制刮板:为牲畜打地瓜垅,修刮隆垅专用。翻地瓜蔓棍:一根一把来粗的,有筋有骨称手的长木棍,落地那头尖细,这根木棍必备,不能忽视,这在上世纪以栽地瓜为主的年代,是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当地瓜蔓封垅时,为了锄草松土方便,就得用这根木棍挑动地瓜蔓翻向另一面,锄好一面,再翻向另一面,这样两面都能锄好。如果当年雨水较多,防止地瓜蔓扎须旺长,就需要翻两至三次。假如没有这根棍,你就得弯下腰来用手翻动,又笨又慢,累腰酸痛。面柳簸箕:一般选择在园地或泊地特栽的灌木面柳,去其外皮后晾干,呈白色,有的用硫磺熏,更白,编制而成,不管穷与富的家庭必须备有,主要用于打场和家庭,扇簸粮食中的草末及除去沙土。面柳大笸箩箱:用料同上,农家主要用于淘洗小麦或其他粮食,将小麦簸净后,用水在大盆里淘洗后捞出,放在大笸箩箱里,用干净白色布用手搓抹小麦,搓一会,拿出来将水挤掉再搓,反反复复,搓干为止,而后送到外面用苇蓆晒干,再加工成面粉。外面凉晒的粮食,遇到天气不好,也可以临时将粮食装在里面,春节前蒸的年饽饽等都可以放在里面。面柳元斗:由于形状与元宝相似,故称元斗,又称笆斗。用料同上,编好后,上面按一腊木半圆弯梁,就可以使用。过去生产队社员在山里劳动,为了不耽误活计,一般早晨与中午实行送饭制,基本使用它装饭,上面盖一白包袱,也有的妇女拐着笆斗走亲戚赶集用的。菜篓:是用腊条或紫柳条编制而成,主要用于上菜园摘芸豆、菜豆、眉豆、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还可以到山里晒地瓜干、拾地瓜干、盛(cheng)地瓜、盛土豆、盛芋头等,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笔者跟众多小伙伴拐着菜篓薅过几年野生菜,至今犹如记新。囤子与折子:做法上面已经提到,一般四口以上的家庭都要准备小型囤子、折子,以备存放各种粮食,后来逐步被大沙釭、水泥釭、塑料大桶代替。担杖:用槐木、金丝槐、楸木、榆木等做成,与扁担做法相似,用锯子锼成长若1米8到2米左右,宽若6到7公分,厚度3到4公分的荒料,再用木匠推子将两边推扁,形成了扁型状态,两头分别按上铁扣鼻儿和担杖钩,用两个粪篓可挑粪,用两个磡(音,陶器,像水桶,两边上端带鼻儿),可挑大粪,用两个水桶可挑水。水筲:解放前基本为木制或竹制,故此,“筲”字都是竹子头的,要不然应是金字边的。“木桶”理论就是指那时的“水筲”,就是说由几块木板拼接而成的水桶,其中有一块是短木板的,其水桶就装不满水,寓意为某一事物短缺一项,就不够圆满,后为白铁所代替。故乡没有按上自来水之前,基本靠水筲用担杖从井里挑水吃,故乡村庄东西较长,村内有两眼井,分别为东井、西井,春节前,家家户户就是挑着两个水筲将水缸挑满,以备春节用。生产队遇到天旱,社员还要挑着水筲上山抗旱,生产队栽地瓜点水,农家浇菜园也是靠它。小杆子秤:解放前后基本使用16两秤为1斤,过去一斤桃酥16个,一两一个,一摞四个,正好四摞呈立方形为一包。俗话讲“能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就是指的16两秤。后来为了与世界接轨,计算方便,改为10两1斤。农村大约一半的家庭都买一杆10斤的、20斤的,最大30 斤的秤,没秤的家庭如果需要称东西,邻居相互借一借。小杆子秤特别16两,在市面基本淘汰或绝迹。
上述那些工具除使牲口那些活络外,笔者基本参加过那些工具的使用与劳动。长途运输,大车基本被火车、汽车代替;短途田间运输小车基本被拖拉机所代替。用拖拉机耕地、耙地代替了人工用镢头、铁齿耙子或用牲畜耕地、耙地缓慢的原始劳作。现代联合收割机基本解决了割倒、捆束、搬运、碾场、翻场、扬场等田间作业和场上作业以及装车等多道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器上就能完成。目前,农业生产已进入了现代机械化、智能化全新时代,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现在只有锨镢锄镰还存在,其余基本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且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虽然这些生产工具基本消失或即将消失,不足以留恋它,但它毕竟是我们这一代人熟悉和使用过的生产工具。不管是80后也好,90后也好,还是00后也好,或许他们没有用过,甚至根本就没有看到过这些生产工具,可在我们这些六七十岁以上人的脑海中,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