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
兰玲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道教又称此日为“地腊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女儿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般说来,源于古代的避“恶日”,传说这一日恶疠病疫多泛滥,古代人有“躲午”(躲五)的习俗,后来讹传成了“端午”,意在祛邪除祟、祈福求安。后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当只是附会之说。
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和“瞌睡草”,为的是避邪与不瞌睡,有的地方还要在门上挂布猴儿,也是取齐天大圣能降妖除魔的功能。长岛当地插挂的艾棵,还必于节前一日黄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栖霞等地则在端午当天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说如此则会眼清目明。这些习俗与威海乳山的地方习俗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乳山的习俗更富有情趣与特点。
端午的头一天,大姑娘小媳妇要做的顶要紧的一件事是采集月季花。这个时节,正是月季盛开的时候,农家院中常会种上一两株,没种的人家便可到别家去讨要一些。看到谁家院中有花,你只管走进去,不管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主人都会很热情地剪几朵给你,其余的花,举凡蔷薇科的带香气的也都可以。有的人家还会种一种特别香的草叫藁本。傍晚,再去山里河边采摘来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腊条皮等。回家将这种种洗净,用清水浸泡在一个大盆中,一满盆挨埃挤挤、姹紫嫣红,煞是好看,露天置放于院中干净空阔之处,经过一夜的雨露滋润,第二天清早起来,捞出花草,那水的颜色是极淡极纯的浅蓝,这纯天然的“花露水”芳香袭人、清香四溢。合家人便从这大盆中倒水洗脸、洗胳膊,那是一种神清气爽,余香袅袅的美妙感觉。为什么要如此繁琐地准备端午清晨的这一盆洗脸水呢?据说是因为要到夏天了,端午节早晨用这“花露水”洗脸,则可一夏天防蚊虫叮咬。这种习俗现在已少有人做,但其本意还是与驱五毒有关,并且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此时阳气上升,蛹虫开始萌动。且其所用原料大都确有药用价值,现在的香水不就有消炎止痒的作用吗?这其中也体现了乡野百姓对自然的尊重与认识。而更让人感怀的是,做这整件事情的过程富有着一种美感,因而,小时候,跟同伴们一起去采集月季花、爬墙虎的记忆清晰如昨。其实这种习俗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周代,就“五月五日,蓄兰为沐”了,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如此说来,这种习俗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像许多民俗节日一样,为孩子祈求平安富贵都是重要的内容。端午这一天,小孩子要带“五毒兜”,上有绣织的五毒图(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在肚脐处往往会缝制一个小兜儿,妈妈或奶奶会在里面放一个温热的鸡蛋,还用温热的鸡蛋在小肚儿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在小孩子的手和脚的腕部拴上“禄寿线”(五色的丝线),叫“轧(音ga)五丝”,等到入夏的第一场雨后摘下让它们随河水流走,如此则能保佑孩子一年无灾无病;还会用五彩丝线扎制成非常小的笤帚、炊帚给小女孩挂在衣服的扣眼里,精致可爱,堪称艺术品,用意皆是祈福求平安,扫除病灾,并让女孩子将来活计好。
《风俗通》说:“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栗、枣,……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所以赞时也。”端午节这天,山东全省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过去,胶东一带的粽子大多是用黍米(大黄米)包制的,叫角黍。如今,多用糯米包制,黍米则成稀罕物了。乳山等地不只吃粽子,还吃鸡蛋和咸的鸭蛋和鹅蛋,从过完年就开始积攒,农家即使再困难,也要样样数数准备一些,节前就馈赠亲朋、孝敬老人,成为送端午节的礼品,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在这些习俗中得到了传扬和巩固。留下一些在端午这天煮熟分给自家的孩子,一般是鸡蛋多,鸭蛋和鹅蛋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孩子们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尤其是那流油的咸鸭蛋和鹅蛋,今天似乎怎么也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了。
这泡制花水和分鸡鸭鹅蛋的习俗似乎为别处所不多见,尤其是用带香气的花草泡水洗脸,更是因为有了花而显得有了美丽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