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习俗
辛明路
《乳山市志》载:“旧时,境内居民重视对亲属的治丧,以显孝道。老人年满六十称享寿,年过五十,子女便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棺木通常称寿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材用柏、楸等木,一般为松,次者为柳。寿衣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上衣5件下衣3件,以棉衣为主。临终前,儿女要为老人沐浴更衣(穿送终衣服),并将其移至正屋明间,在亲属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入殓后,灵前摆好供桌,亲族邻里结伴前来吊孝,男子平辈行一叩礼,晚辈行三叩礼,女子跪着放声痛哭。子女日夜守灵,以尽孝道”;“停柩第三天出殡,俗称排三。此期间,丧主要备好‘纸活’(用纸、条糊扎成各种造形),如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牛马车轿等,请好吹鼓手、抬杠人和司礼先生,平民百姓只请点主,出殡仪式由司礼先生或点主主持。启灵前,孝子(或由点主代替)在灵前宣读祭文,行三拜九叩礼,然后引灵柩出门,出殡队伍随灵柩起行。墓地通常请阴阳先生预先选好,墓穴为南北走向,四壁用砖石砌成。下葬前,由孝子把五谷囤(盛有五谷杂粮的陶罐)放至墓壁的龛内,并绕墓地一周,抓泥撒在棺顶(称抓土),然后上土筑坟。新坟筑成后,上方插孝杖,坟前留下小墓门放魂幡。下葬结束,孝眷从茔地礼成归来,孝长子将神主请于堂上,行三拜九叩礼,至此葬礼完毕”。
百年俗内容相当复杂,简述如下:
送终——老者弥留之际,子女和亲友守候在身边,听遗言、作诀别。咽气后,在路口焚纸(要用纸叠成包袱和钱褡子形状,上写逝者姓名、生卒年月,内装一些烧钱纸,和同其他纸墩一起烧掉,俗称送包袱褡子,这是给逝者的买路钱)、焚纸扎的轿子和马匹(给交通工具),全家号哭致哀。
讣告——打发人分头去通知亲友。
报庙——孝子到土地庙前焚香烧纸(俗称送盘缠,继续给逝者补充旅途费用的意思)。祷告内容,一是替逝者向阴间报个到,二是祈求神鬼给予照顾。
送汤饭——逝者瞑目后的头三天,一天三顿,按时到土地庙送水送饭(刚去逝阳气未消,仍需食人间烟火)。
入敛——亲人环立致哀,抬逝者入棺,放入石灰、雄黄、纸卷、生前喜爱的物品,富家则将金玉填入逝者口中(意在防腐)、盖寿被、脸罩黑巾(俗称遮脸布,意在招魂)、男手执桃枝、女手执木梳。入棺后虚掩其盖,不封闭。寿棺要停放在灵堂正中,上面覆旌,旌上写有逝者姓名、生卒时间等(也是招魂之义),棺底要点长明灯(油灯)。看住猫狗,不得入灵堂(据传猫狗能引发诈尸)。
灵堂——厅悬大布幔、对联(多写“沉潜乎仁义之府,从容乎礼法之场”;堂前有“当大事”或大“奠”字)、放铭旌、魂帛衣服、童男童女(纸人),设香案(白布桌围),供灵位(红纸粉笔书写的纸牌位)、案上放香炉、酒杯等祀器,桌前铺红毡(官员吊拜时用)、白毡(平民吊拜时用),桌旁有奠池(烧纸用的盆器),守灵人用的桌椅板凳等。亲近的人,直接在灵柩前吊唁。
拜棚——紧挨停灵间。挂纱灯,设香案,案上摆食物供品,桌前铺红毡、白毡,旁边有简易的接待用品,如桌椅板凳、茶具等。官员落座之处有方桌、椅子、匾联、纱灯等;亲友落座的地方有素练、匾联等;文字先生的地方要摆好砚台、笔墨、纸张等;还要设吹台,即吹鼓手的座位。
成服礼——为家族祭事,礼名与五服远近丧服不同有关。族人着缭缓、白长袍、戴白三楞帽,孝子要身披麻衣、腰束白经、披头散发后再戴孝帽、提哭丧棒(六尺长高粱秸白布缠裹),长子为主祭,无子者,必立亲房之子(过继性质)才能行成服礼。行礼过程:由执事(司仪)引导,着孝服孝帽,拟良辰、鸣哀乐、接序排队、肃穆站立,先行躬身礼,三鞠躬(也有四鞠躬),鞠躬礼毕,执事引主祭,净手(洗手),酌酒,主祭双手捧至灵柩前,将酒洒于灵前,上香,再斟酒(此次不洒祭而是放于供桌上),放筷,先上面食、后上菜肴(有人在一旁端着);参祭人跪下,主祭肃立读祭文(哀乐暂停),读毕(哀乐再起),鞠躬,入跪列;全体磕头(逝者是长辈三叩,平辈一叩),礼毕,起身,焚祭文、焚纸。全体哭号。
宾祭礼——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带有的祭品有抬盒、纸墩(纸墩,俗称一刀纸。带纸有讲究,逝者配偶还健在,只拿一刀纸,配偶已先行去世的,要带两刀纸)、纸扎牛马猪羊、祭帐、挽联,旌幡等,主祭宣读祭文,称为前来“上祭”。女婿所带祭品最丰,往往需要担任主祭,行礼过程同成服礼。行礼结束,孝子们要匍匐灵柩右侧,向来宾行礼答谢。
辞灵——出殡的前一天,停灵间的门户要三合三启(据考此俗仅乳山一带有),以示对逝者的再三呼唤、再三挽留,再三悲痛。每次均按“成服礼”祭典,进行到焚祭文时,合户(闭门);亲属啼哭一阵后,启户(开门)。第三次门户合启,吹奏哀乐时间要比前两次长,并加有迁柩祷告、长孙献茶食等仪式。
起灵——排三结束后,择吉时出殡(有的村讲究忌日不葬,一般视逢七、九不宜,富有人家为等待吉日,往往四五天后才下葬)。起灵的早上要祭奠,称朝祭,仪式同成服礼;正式起灵时,再行一次成服礼,祭毕,撤供桌。孝子和其他亲属分列两旁,目注杠夫合棺(用7根长钉封棺)、移棺。
出殡——杠夫移棺材时,棺材不得磨擦门槛;灵柩出门,须扎火罐驱煞;棺上坐着长孙,称为压丧;杠夫抬棺材时,棺要平起;女性亲属,哭送至街头停下。棺材上路,队伍浩大,鼓乐、羽葆、引幡、彩亭、彩床、各种彩纸扎成的物件(世上的好东西可能都有扎的)。仪仗及亲友送行队伍,行间要有顺次。一人在前面丢纸钱开道(也是给买路钱的意思),一人捧逝者的遗像或牌位。过桥、过隘路,孝子们要跪在地上祷告“爹爹(妈妈)过河”、“道儿窄要小心”。棺材不得落地,距墓地远的,要事先安排人扛着几条长板凳,支起“龙杠”两端,中途让扛夫休息一会儿。途中,亲友在路旁设香案、备牲醴祭奠,称为路祭。
安灵——灵柩下葬(有的是提前修好坟墓,俗称“发楦”;有的是起灵前才开始挖坟坑,选址、定向都由风水先生决定),下葬前,先用米或茶叶,在坟坑里撒下太极图、万年富贵、兰桂腾芳等图案或词语,放五谷囤,下棺;下棺时孝子跪拜,棺材安放就位后,长子先抓土三把,撒在棺上,其他孝子按序抓三把土;扛夫们接着垒土成坟,称为起封土;封土的高低,要依据逝者在族中的辈分、社会地位、家庭财产而定;坟上插一旗幡、放孝子的哭丧棒。然后,孝子捧着逝者的遗像或灵牌回家,供于供桌上。3年后,这简易灵牌换成精良的木制品,入神龛。
送亮、圆坟——新坟3日内,每天送火把于坟,称为送亮;3天后,孝子亲属再为新坟添土,设牲醴祭奠,称圆坟。
烧七——从逝者闭目之日算起,每隔七天,亲属要到坟前进行祭奠,称烧七,至七七结束,其中五七为大奠,三七、七七为次奠,其它七为小奠。
过百日、过生日、过周年——过世的第100天、逝者生日那天,亲属到坟前祭典;第2年、第3年,过世周年纪念日、生日到坟前祭典。3年后,百年俗内容履行完毕,转为民俗节日里的常规祭祀。
为保存民俗史料(因这纯为老乳山人曾使用过的),将相关祭文择录几条附后:
行成服礼之祭文:“呜呼,缁衣变为衰服,甘脂化为荼毒,今逢浃日,礼宜成服,哀期功缌,罔敢弗临,哀痛涕泣,竭其有极。尚飨。”
开吊之祭文:“序届芦白,时维菊黄,(此处是吊唁者对逝者和称呼)兮升遐,返旄去乡,溘然长逝,风木徒伤,爰卜良辰。归葬山邙,今日开吊,礼奠椒奖,期功缌冤,共聚一堂,终天抱恨,日久月长,鼠忧泣血,频呼彼苍,无限悲痛,尽付黄梁,敬陈哀辞,灵来其飨。尚飨。”
内起灵之祭文:“呜呼,灵恩辆既驾,往即幽宅,载陈虔礼,终天永诀。尚飨。”
外起灵之祭文:“呜呼,永迁之礼,令晨不留,谨奉柩车,式遵祖道。尚飨。”
安葬之祭文:“呜呼,幽明异路,音容杳茫,衰期功缌,送归泉壤,秋霜春露,拜扫有常,卜云其吉,终焉允臧。尚飨。”
封墓之祭文:“崇封马鬣,吉地牛眠,没者得所,生者安然。尚飨。”
迁灵开坟时之祭文:“呜呼,幽明异路,音容杳茫,浮坟在外,几历星霜,归窀有期,暂返室堂,以妥以侑,神勿心慌。尚飨。”
告祖庙、奉旨建路碑之祭文:“乾坤淑气,闺阁伟人。惟孝与节,劳瘁一身(用于奉圣旨建碑时此处加:谨遵圣喻,建勒贞珉,敢告),祖考来格来歆。尚飨。”
非奉旨建路碑之祭文:“营建碑兆,奠厥址基,上荷旌奖,以表阃仪,建于道左,日监在兹,神其佑之,万世永垂。尚飨。”
家祭立木制神主牌之祭文:“形归窀穸,神返室堂,木主既成,伏尊唯灵,舍旧从新(指更换纸质牌位),是奉是依。尚飨。”
百年俗不是一篇小文就能说清楚的,如墓地风水、建墓形制、出殡棺材用罩等,讲究很多,不能一一详述。随着时代发展,百年俗改革在加快。现在,城区多是单位领导、亲友向遗体告别、赠花圈、献挽联、开追悼会、致悼词、火化,骨灰盒安放骨灰堂或者公墓;农村还是埋葬骨灰,坚持传统的祭奠方式,但祭礼程序有所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