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衣俗
辛明路
衣俗现有资料较详,《乳山市志》载:
“服饰。民国期间,城镇绅商之家男子夏季多穿单大褂,冬季多穿左大襟长袍,外套马褂或短坎肩,着宽腿长棉裤,黑色棉织扎腿带,并随季节和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红顶瓜皮帽。脚下冬着毡靴,平日着平底布鞋或皮鞋。女子冬季穿棉旗袍、长棉裤扎腿,夏季多穿绸缎短袄或旗袍,不露臂,下身穿绸缎便裤,脚穿绣花鞋。男性服装为黑、白、蓝三色,女性服装讲求艳丽。中层居民服装款式与绅商阶层区别不大,但质料多为棉布,自做自穿。农村普通居民上衣男女均穿手纺土布代襟短袄,下身着宽腰直裆便裤。女性短袄喜爱镶边,俗称沿边,青、中、老不同年龄分别镶红、绿、蓝边。民国后期,男子改穿对襟短袄。入冬后,农民惯用布带扎腰,干活时,将衣角掖入腰带下。老年男女一般扎腿,老年男子多内穿夹裤,外穿套裤(吊在腰带上的短腿无裆棉裤),以方便从事体力劳动。男子冬季多戴瓜皮帽、‘满头撸’帽,脚穿芦苇编制的草鞋和自制猪皮绑鞋,夏季戴苇笠、草帽。女子不戴帽,穿纳底绣花鞋。贫苦农户与一般农户穿着相同,但衣服上补丁较多,向有‘新三年,旧三年,裢裢补补再三年’之说”;“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衣着逐步向时装化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受苏联影响,城镇干部、工人、青年学生中一度流行列宁服。50年代中期,男青壮年时兴中山服、解放帽,冬季时兴反领小大衣。女青年流行用各种机制花布制作的连衣裙、外套。农村老年人服装与建国前无变化。至50年代末,城镇中流行的服装款式开始于农民中流行”;“文化大革命时期,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男女青年穿绿军装、戴绿军帽时髦一时。衣服色泽不分男女老幼均为蓝、灰、黑三色。70年代,男女装款式以上衣宽阔,下衣筒式窄腿为美,布料质地除棉质外,化纤及化纤混纺面料流行一时。老人中旧式对襟褂、直裆裤被淘汰。鞋的种类式样发展到皮底布鞋、胶鞋、塑料凉鞋、皮鞋、皮靴、拖鞋等”;“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衣着观念由实用耐穿转向求美求新。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多彩,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多选购成衣或购料加工。毛、麻、羽、革高档质地衣料开始流行。服装新潮多受艺术界名流、外国人影响,先在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城镇逐步波及农村,流行服装更新节奏加快。80年代初期,中青年男女着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为时髦,上衣流行西装、运动装、棒针毛线衣,穿军便服者渐少,老年男子仍穿中山服较多。80年代后期,中青年男子流行宽裆‘老板裤’、夹克衫、西服、面包服。中青年女子流行健美裤、蝙蝠衫、西装套裙、落地裙、短裙、连衣裙和露臂旗袍。进入90年代,各种款式新颖、艳丽的中青年女子服装亦于老年妇女中流行。”
“发型与佩饰。清末,境内男子脑后梳长发辫。未婚女子留满头发,前额留‘刘海儿’,脑后梳有大辫子。已婚女子脑后盘发绾纂,罩以发网,插戴饰件。民国初期,革除男子长辫,城镇绅商知识界男子多留分头、平头,农村男子多剃光头。建国前夕,中青年妇女多剪掉辫子发纂,留齐脖短发,老年妇女仍绾发纂。建国后,农村中青年男子开始留分头、平头,中青年女子时兴留双辫,城镇女子有少数烫发者。‘文化大革命时期,女子烫发、双辫、绾纂被革除,改为齐耳短发或扎双刷,农村老年女子少数仍盘纂。男子多留平头,农村少数老年男子仍有剃光头者。80年代后,城乡居民男女发式趋向多样化。男子中多为分头或‘一边倒’发,少数留平头,部分男青年留大鬓角、长发或烫发。中青年女子除流行烫发外,各种披肩发、凤尾发、运动头等发型亦应运而生”;“境内女子自古即有佩戴各类首饰之习,中青年女子戴有手镯、耳坠、发卡、戒指、珠花、绢花等,农村老年妇女多戴耳坠与手镯,儿童佩戴脖锁。平民多戴银质或镀金首饰,殷富人家多佩戴金质、银质首饰。60年代后,佩戴首饰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中断。80年代起,佩戴首饰之习渐兴,妇女主要戴项链、耳环、戒指,以青年妇女佩戴为多,质地为金、银和珍珠等,少数戴镀金、铜制品。男青年中佩戴戒指者亦不鲜见”;“另外,境内妇女缠足始于宋代,女孩七八岁即开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民国期间,虽国民政府提倡男女平权,开展放足运动,但缠足恶习仍未禁绝。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彻底杜绝了妇女缠足陋习”。
现就上述布料、服饰,作以补充性介绍:
手织土布——土布有葛布、麻布、棉布、绸布等,即以葛、麻、棉的纤维组成的粗布,绸缎贵重,一般百姓穿不起。清末,葛、麻纤维退出衣料之用,用于做渔船的缆绳、渔网的网纲等。那时户户种棉花,自纺自织。自织布民间叫法挺多的,有家织布、梭子布、土布、小布等名称。棉花纺线设备有棉花弹子、纺线车等,有了线才能上机织布。家用织布机多是用梨木、枣木做成的,有卷经线的机头、走纬线的梭子等部件,形制介绍起来较麻烦,现从影视中还可以看到。家织布面窄,幅宽一般只有1.2尺寸。最初给布着色,多是用大黄、桑葚等各色植物作染料。后来催生了一个行当,叫“卖颜色”的,串村走街地叫卖。民国时,进口的棉布、棉线渐多,叫洋布、洋线。洋布多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富裕点的农民,买些洋线回来,用土织布机织成布。
长袍——又叫长衫、袍子。根据季节,长袍有单袍、夹袍、棉袍之分,单袍又称大褂。在隆重场所,棉袍只能当内衣,因其针腿能从表面看出来,所以还要外罩一层大褂。俗语“常穿袍子能遇到亲家”,可见长袍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旧时长袍是男性礼服,出个要紧的门,即使自己买不起长袍,也得向人借着穿。长袍为右腋下开襟,从前面看不到扣子。长袍下摆到腿背,穿着没法劳动,当日常服装的,多是官员及白领阶层。清末民初,长袍演变得又短又瘦,加上了立领,分成掩襟、半掩襟(长袍大襟所遮住部分称襟)两种,并在掩襟处安衣兜,装随身小物品。虽经改进,但穿着还是不方便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长袍逐渐匿迹。
马褂——据说是因为便于骑马而得名。有对襟马褂、大襟马褂、琵琶襟马褂、翻毛皮马褂等样式。对襟马褂和大襟马褂,除开襟位置不同,褂长及腰、两侧开禊、平袖及肘等都是一样的;琵琶襟马褂,状似琵琶故名,是一种缺襟马褂,右襟下端短缺,另加一块,以纽扣联之;翻毛皮马褂,是将皮毛翻露于外,冬季罩在衫袍之外,装饰和保暖功能均有之。清朝民间不得用黄色布料做马褂,黄马褂是皇帝特赐服装。穿马褂的旧乳山人,多是达官显贵;平民男子,只是在结婚时购置一套,平日里并不舍得穿。
旗袍——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后经汉族女性不断改进。公元1929年,民国政府公布为国家女性礼服。旗袍摆侧开衩,右衽大襟,有开襟式、半开襟式之分,单片衣料,立领、盘纽、收腰,无袖或短袖。旧时,旗袍在乳山说是新娘“婚纱”较贴切。心灵手巧的女人,裁缝绣制出来的旗袍,只结婚时穿一阵子,婚后就收藏起来了。当日常服装穿的,多是有身份之人。那时穿旗袍,穿好裤子很重要。小脚女人还要裤脚加绑腿,另种风格。
猪皮绑——旧时渔民的必穿之鞋。做绑的猪皮,不需蜕毛(毛朝外用),无需制革,将鲜皮刮掉油脂就行了。根据脚板大小,将猪皮剪成长方形,前长后短地折叠成鞋窝子。猪皮四周密密地打着扣眼,扣眼里穿上细麻绳,拉紧麻绳,绑就牢牢地固定在脚上。里面放些麦秸草、玉米袄等,软乎暖和。这种鞋看起来臃肿,穿起来舒服。猪皮耐磨、不易被锐石、牡蛎壳伤着脚,御寒、防滑、轻便,很受渔村人欢迎。绑用完后,挂起来晾干;下次再穿,放入水中浸泡,泡软后,擦干表面水即可用。
其他,见郑华《大襟袄大裆裤》、《纳底鞋》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