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说风俗
钦法
夏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我国古籍最早记录五月五日故事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说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他父亲田婴主伙“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曾下令把田文弄死。田文母亲不忍心杀死儿子,偷偷地把田文抚养成人,以后孟尝君成为风闻战国的重要人物。
古代“五”与“户”、“忤”同音。在父权一统的家天下里,父就是“户”(今天我们仍然有以父为户主的习惯)。这样,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就有“忤户”(忤父)的嫌疑,难怪田婴迫不及待地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了。
两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不仅五月子不利,整个五月都万事不利。东汉《风俗通义》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也。”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还与“恶”同音,古人又把五月称为“恶月”。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称恶月,多禁忌”。这些观点,不仅使古人处在恶月恶日的恐怖中,而且使生在该日的婴儿惨遭遗弃,有幸活下来的也时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晋葛洪《两京杂记》载,王凤在五月初五出生,他父亲欲将其遗弃,因其叔父劝阻始得存活。南朝宋王镇恶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人俗忌欲出继疏族,祖父猛将他留下,取名“镇恶”。《北史》中记有北齐后主高纬生于五月初五其后亡国赐死、南阳王高绰生于五月初五其后枉死之事。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载:宋徽宗生于五月初五,因俗改为十月初十,并称“天宁节”,然其终仍然是囚死异国他乡。无论真有这些巧合还是后人编造,都足以“验证”五月初五“恶月”的作用。
避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死”字为人所忌,就称之这“老”;小孩子乳名呼为“狗剩”、“石头”,好象鬼所听见此名也会厌烦似的。古人为避讳“恶月”(五月)之讳而称之为“善月”、“端月”,称五月一日为端一,二日为端二,三日为端三,四日为端四,五日为端五。又因“午”与“忤”同音,故称“端午”。其实,视五月这恶月也有一定道理。五月进入夏季,古人所谓的“五毒”蜘蛛、蜈蚣、蜥蜴、蛇、蟾蜍和蚊、蝇等虫都进入旺季,人们受伤后的伤口也容易发炎。由于它给人们带来种种不幸,所以将其视为恶月。古人以感性、质朴的认识来改造自然,顽强地生存,于是又产生五月端午的种种风俗。
《风俗通义》:“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汉代时,人们用青、赤、黄、白、黑等色合成的五彩丝系于手臂,又称“长命缕”、“百索”。可驱瘟、除邪、止恶气。《后汉·礼义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五色印又称桃印,是以五色书文的桃木板。道教产生后,桃印又演变为天师符,用来镇恶。隋唐以后,朝廷过端午节,皇帝和文武百官往往互赠五色丝。宋朝时,端午时节,文武百官要向皇帝献朱丝。章得象《端午阁帖子》:“清晓会披香,朱丝续命长。一丝赠一岁,万缕献君王。”据《辽史·礼志》载,辽时,君臣在端午宴会上共系五彩丝,谓之“合欢结”。可见,五色丝由避鬼邪而演变为长寿欢乐之义了。乳山旧俗,端午节用五彩绒线搿在一起,系在儿童手脖、脚脖和脖颈上,能保证孩子好养、平安。男女老少或戴上用染成金黄色茼片加绿色丝绒线扎成的拇指大小的小笤帚,以去病祛灾。
南北朝时,又出现了在门口挂艾人禳毒的风俗。《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草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有的将艾草做成虎形,称作艾虎,戴在头上。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宫集》载:“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艾草有异香,晒干后燃烧,可驱蚊蝇,也可灸治伤病,所以端午时节采艾蒿最受人们重视。时至今日,乳山节俗农家都要采些艾蒿和桃枝悬于门额之上,有时还挂一个布猴,以避邪盗,消散百病。
唐时又形成端午饮菖蒲酒的风俗。菖蒲是水生植物,可入药。最初饮菖蒲酒也是为了预防五毒叮咬和外伤发炎,后来转化为平和长寿之意。唐人殷尧藩《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之句。宋代端午始有戴石榴花之俗。陆游《重午》诗中有“叶底榴花蹙绛缯”。明朝时又出现用雄黄涂耳鼻的习俗。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具有解虫毒、燥湿、祛痰的功能。每逢端午,人们把房间打扫干净,洒上雄黄水,以杀死或防止毒虫。由雄黄洒涂耳鼻的习俗又发展为端午喝雄黄酒。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谚语。传统戏曲《白蛇传》中,白素贞饮雄黄酒显原形,实则取材于民间传说。
在北方度恶月恶日的同时,南方正进行着激烈的龙舟竞渡活动。《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也。”从两汉到南北朝,中国的节日开始赋予纪念意义的人文化的倾向。由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在此日死去,正符合当时的观念。《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救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则言,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以皮革裹尸扔进钱塘江,化为波神。《曹娥碑》又载:东汉会稽人曹娥,其父于五月五日迎波神而溺亡,年方十四岁的她为寻父尸,投江而死,当地人以其孝女,为其立碑。隋唐统一后,经过各地风俗的渗透、汇融和人们的普遍筛选,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屈原卓然超群,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说法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粽子,亦称角黍,是南北方普遍食用的端午食品。据《风俗通义》载,汉代已有用“菰叶裹粘米、栗、枣”的粽子。自五月端午纪念屈原的说法产生后,遂与屈原联系起来了。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投江后,“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入祭之。至东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隋唐以后的粽子,形制和花样不断增多。每到端午,人们将自己制作的粽子互相馈赠、品尝,已不再扔到江里共飨屈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