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仁波书画诗词欣赏
鞠仁波,男,1962年生,山东省乳山人,本科学历。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乳山市书画院院长,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乳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1984年至1986年受教于中国书法教育中心,指导老师李刚田;1999年草书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250全国书画作品展;2000年行书作品获济南军区书法大赛一等奖;2001年草书作品入展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三届全军书法篆刻作品展;2002年刻字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刻字展;2002年行书作品获山东省文化厅“将军杯”全国书画大展二等奖;2003年刻字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首届全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2004年刻字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刻字展;2005年行草作品获全军军营廉政文化优秀书画作品展三等奖;2006年刻字作品人展国际第十一回刻字邀请展;2006年篆书作品人展中国书协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书画篆刻展;2007年甲古文书法作品获山东省“群星”奖三等奖;2008年获威海文化艺术书法组金奖;2008年书法作品获山东省“防空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9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班。
古典的仁波
□裴墨石
鞠仁波的才华很难在他的脸上看得出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内秀型书画家。
最近几年,他的创作颇丰,行草书作品、刻字艺术、花鸟和山水画均有佳作,且很高产。
他的勤奋,竞令好学自负之我等汗颜。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这几年在中国美院连续进修了三年的花鸟和山水,实乃“天”赋其才令人羡,“地”予其能令人慕,“人” 成其就令人敬,故,吾不为其明彰,亦理应暗服矣。
既然入了这书画之道,仁波便无法自制,不然这内秀之才就缺了一翼,何以凌空而起?仁波生来娃娃脸,同道皆语小我若干,实为他的脸欺骗了观众,只有在朋友圈我直呼其兄,众人方知晓吾为其弟。他的笔下拙朴可爱,落墨古雅可喜,且书且画,逍遥自在。虽说字无百日工,画无经年力,但他在书画方面的进展,依然超出我的预想。近来才有醒悟,天既赋其才必令其丰满,书之不尽画也。正可谓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
仁波年龄渐长,羽翼渐丰,有古典才子气象,其大造就欣然可期。
仁波属于少年才俊型,人谓好生了得!如今步入中年,更见深邃。他的字取法乎上,在形制上柔和当代于右任亦有己意,笔下能溯古图新,自成风规。他在画的道行上,主张用笔简远,而造境幽深。在中国美院堪称严师出高徒,导师的评价:路子正,格调高。其作品中既有师法古贤的一面,也有师法造化的一面。
本来,书画属闲雅之事,而做好书画院长和书协主席倒不是个轻松之差事。据悉乳山这几年书画活动一个接一个,展览档次高,艺术与企业联姻搞得好,不能不说他的确有这本事,当然,这其中对书画艺术的挚爱和奉献精神是缺一不可的。仁波尊重艺术界的老者,推崇新人,他做的令业内人士和圈外的友人赞不绝口。说到此,内秀之人有此之举,何等才人,去读读他的作品吧。
品鞠仁波书画
中国美术学院山水高研部 陈明坤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仁波之所以选择了书画,正是因为怀有“丘园养素”的心境。为了艺术的梦想,他从遥远的齐鲁大地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由艺术圣地中国美术学院到五岳,饱览名山大川,胸中自有千岩万壑。
仁波是一位才能广博的书画家,诗、书、画、印兼善并长,并能较快的突破陈习,具有自己的风格面貌。在他身上体现出我国历史上传统文人画的特性。他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研习书画多年,强调以书入画。用笔老辣,线条遒劲有力、挥洒自如,不求形似,抒写胸中逸气。很好的把书法线条融入到画面中。在学习书画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博览群书,经常吟诗作赋。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意境。为人处事更是淡泊名利,率性自然。正是有了这些积累和铺垫,厚积而薄发。在他的《秋到莲花寺》创作中集大成,笔墨上,苍劲浑厚;气息上,清新文雅;形式上,鲜彩夺目、耳目一新。画面上颜色与水墨交织在一起,对比鲜明,色墨相映生辉。在色调配置上,他注意协调和谐,做到浓而不腻,艳而不俗,产生了“妍冶鲜润”的形式美感。善于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一气,产生动人的视觉效果。画面中完美的呈现出他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让人叹为观止,实属难得。
纵观中国历代名家绘画,无不人品、学养、技艺之高超,仁波虽然暂时还不能直接和古代书画大师相提并论,但他已具备这种潜能和气质,相信他一定能修得正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增光添彩。
(癸巳丑时于桂园)
大朴不雕:读鞠仁波的书法
□贾乾初
我一向认为,以人论书,人书互释是中国书法的一个优秀传统,因为这里彰显的是书法家主体的核心地位。然而,对于最大多数的受众来说,艺术家首先表露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他们的人,而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人乃至他们的艺术理想与审美追求都要通过作品来表露。在这个意义上,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真实的。正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这种真实,我们才能够认识艺术家及其强烈的主体特征,才能为之感动或钦佩。
我与鞠兄交往不多,更多的是见他的作品。赏读作品第一强调感觉,其次才是专业领域之内的认知。我于他的书法作品得一“朴”字。“朴”大约是最真实的,因为它元气淋漓,充沛而富有生命力,根本不需要雕饰。这一点,殊为难得。
首先,鞠兄书法取法高古。他的书法我看得最多的是行草书。按古人的惯常思路,行草学晋唐、学宋明间书都没有问题,但若想使书作朴茂高古,就必应取法汉魏间的“瑰丽奇伟之书”(康有为语),特别是章草。沉浸章草者,独持一体,便可名世,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鞠兄并不如此,他的行草中章草意味浓郁,可见其沉浸之久,这只是为了他铸就自己艺术风貌的一种取法。将章草融入自己的行草书创作,这对自身变化气质、形成风格意义极大。也许,这在无意间透露出了鞠兄关于艺术方法方面的思考。但无论如何,这种取法是奠定鞠仁波行草书作品朴茂特征的重要方面。
其次,他的书法作品不屑于美术化的修饰。以展览为导向的当代书法创作,美术化倾向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那种基于视觉需要的修饰手段层出不穷,漂亮得不行。——的确是好看。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却容易对书法本身造成本体层面的弱化。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我觉得,鞠兄从他的作品中对此表达出一定程度的批判态度。与美术化的倾向相反,他更多的是在白纸上任情书写,而不屑于用那些流行的种种修饰手段来美化自己的作品。在素白宣纸上的任情书写,写出张力与变化,写出丰富与感染,使作品因此而具有强烈的穿透力,这才是书法家本来应该具有的本事!这是鞠仁波作品整体“朴”的又一个重要表现。
复次,他的书法受传统绘画的滋养,有画家字的率性意味。鞠仁波不是一个书法上“单向度”的艺术家,他的国画功底深厚,有着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学院背景。大凡传统文人,总有一种“江南”情结,我不知鞠兄南下赴杭州国美学习是否也是这种情结的产物,但这对于他艺术气质一定是有影响的。从粗犷直率的胶东到温婉深秀的江南,可能从一个侧面表述着他对自己书画艺术的期许。我这里想说的是,与专门的书法家相比较,一个兼擅国画的书家有着独特的优势。画家字的任情率性与自由态度往往是强于专门书法家的。丹青墨妙,也许正是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写生作画,才使得他的书法更加松透和自由。于是,这更加深了他书法作品“朴”的艺术特征。
我读鞠仁波的书法,是以关注作品本身为先在条件的。这里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当然,所谓“误读”是以这种解读是否符合鞠仁波作为书法家主体的创作倾向为标准的。如果我们尊重作品的独立性的话,我的解读就不存在“误读”的情况,而是具有“个人明显倾向性的品赏”。在此,我愿意再次强调我对鞠仁波书法的总体艺术风貌认知,即大朴不雕,元气淋漓。我想,将之作为他与我自己艺术追求的共同勖勉,鞠兄一定是会认同的。
(作者简介:贾乾初,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威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威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本文作于2014年7月4日。)
鞠仁波自撰题诗选
漓江写生一
笔写漓江兴坪峰,打尽草稿乏歌声。
秋风篱落竹瑟瑟,听是荡歌却山空。
漓江写生二
千峰争耸难去舍,穿梭轻舟载客过。
笔扫三日未全摹,阳朔兴发又泼墨。
老山界写生有感
老山界头曲溪清,拾级但闻草鞋声。
秋山霜叶串红紫,如见红军万里征。
摹沈周画有感
江南追沈周,中锋不可丢。
笔笔线如铁,面面刚兼柔。
沙木坳四组写生有感
风来山有声,雨歇林转静。
下笔顿挫转,万壑皆响应。
书法入画有感
江南一行情未断,五十年华了心愿。
中锋用笔写不尽,指抖笔管是关键。
题力群读书沙龙
品位威茗四季香,写出草本华国章。
缕缕清馨莱茵起,力群沙龙名四扬。
情系西泠
西泠微风柳叶动,古法用笔止山静。
篝火烧兔飘西泠,酒韵飞舍梦有情。
浦沿写生茶花
一片白云一片霞,
栽成秀蕊与奇葩。
赤丹雪皎初经眼,
如到瑶池王母家。
旧舍写生
劲秋院落俨然春,
玉兰女贞相映新。
清浅河中鹅鸭戏,
描摹不尽望乡心。
为高杰佳玲题画
悠然依瘦石,
萧飒贻孤芳。
相守檐前菊,
比翼醉晚香。
菏泽牡丹园写生
天生富丽冠群芳,
引领百花次第香。
岂止雍容堪入画,
焦枝气格胜姚黄。
怀念伯循有感
草堂主人怀伯循,
文质相含忧国民。
一生笔墨陶钧力,
高山怅望只白云。
水仙花
湿地一族盘仙根,
淡泊生涯献芳馨。
诗家倾心写胸臆,
试比谁赢天下春。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