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谈“书画合一”的 “形意书”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11-27  ‖  查看1227次  ‖  

    谈“书画合一”的 “形意书

    王洪训

    “形意书”是书形我意,对汉字进行具象艺术造型的“绘画式”书体。

    “形意书”以“造形”为主体,以“美”为中心,以“意象”创作为核心。它启蒙于东汉蔡邕“入形书写”论,扎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土壤。根据汉字本身长期稳定性、多变性和随意性,在保持汉字各书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借画入书”,通过“夸张变形”对汉字进行“绘画式”艺术造型,从而展现书者内心的意象。

    “意象”是书家内心思维的产物。它涉猎广泛,上至浩渺的天宇,下至苍茫的地轮,万物万象,林林总总,有形有色,接连不断。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人间的观察,把数以万计的物象储存在脑海中,经过长期积累、蕴酿、融化、改造,组合成一种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正是“形意书”所要表达的形象。但这种艺术形象不是客观世界万物的真实写照,而依然是似与不似的“意象”中的抽象之形。这种形是与文字相关的形,是字义与字形相互交融而结合的形,是书家在把握汉字象形这一特征后,又加以改造而成的“意象”。这种“意象”就是“形意书”的创作核心。

    形意书注重于赋予生命情感之具象塑造。在创作中,根据环境、人物和要求选取内容。虽书法与内容无关,但情感的激发总是受文字内容、结构、篇章形式等因素影响。所以,对内容书写不满足于抽象的描绘,而是千方百计将文字通过各种具体形象,表达书者对文字内容所持有的特种情感。这种情感触发书者内心产生一种特有的“意象”,这“意象”是通过对文字的形象塑造而显露出来的。

    “形意书”的创作关键在胸中的“意象”。元,杜本《论书》“兵无常势,字无常体。……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所以“形意书”只要悟到字的妙机,就会象万花筒,任其变幻,皆成其象。故“意象”是形意书创作的灵魂。胸中没有这意象,就无法根据文字内容、文字结构、篇章、民俗风情去构思联想,表达书者对所书文字持有的特种感情,更谈不上去创造别有洞天的“形意书”。可以说,“形意书”是在保持汉字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排除约束,丢掉包袱,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真实表现自我。“形意书”的造型是严格独到而又细致的,它的内在构成就是书法家心中“意象”地表现。正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杨雄在《法言》中所说:“书,心画也》。”

    “形意书”与“象形字”虽血肉相联,但却有区别。从字的起源上,“形意书”产生于汉字的“象形”,而“象形字”则起源于世间万物;从发展演变看,“象形字”越来越抽象化,而“形意书”则为了适应社会审美需要,越来越具象化。从实用价值上,“象形书”既有实用价值,又具观赏性,而“形意字”则属纯艺术创造,只具欣赏性,实用价值不大。

    “形意书”是美在形态中所蕴含的灵性,这灵性刺激人心,见字生景,以景动情。情景交融,则形态鲜活,富有生命。所以,创作形意书需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要博览群书、知识面广,要有绘画功底,要继承传统而不失民族风格,要耐得寂寞,不为名利所惑,做到闭门谢客,潜心研究。采百家之美,融我之法,以画入书,创我之妙,造独家之境。

    人生不同,性格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变。受诸多因素影响,对同一事物,因其爱好、学养、阅历不同,所观察的角度、思维的形式、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书者写之、画者绘之,诗者咏之,舞者蹈之……如《论语》所言,“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各乐其道。书法是一种情感艺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如书法大家祝枝山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者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之有轻有重,则字之敛舒险丽有深浅,变化无穷。这是字随情变的绝妙论述。孙过庭语:“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形意书”是将汉字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书者对民族书法艺术痴迷地追求,对汉字真诚的喜爱,是心灵火花闪烁的神彩和情趣。它让欣赏者在这些情感变化中,体味其中的内函,通过有限的空间去展开无限的联想,和作者一样动情,产生共鸣。这就是以情作书,以书传情的“形意书”所具有的魅力。

    大凡艺术都是以独特的形式展现自身的美。“形意书”则以绘画的形式展现汉字的美。“借画入书”,书使画奇妙,画使书风神。既有书法的笔意美,又有绘画的造型美。字是画,画是字,字画结合,书画合一的“形意书”,奇妙、风神、蕴美。

    书法是研究汉字书写的艺术,绘画是研究万象表形的艺术,二者不同,何以借用?因“书画同源”。尽管时代演变,“书”与“画”各立门户,但它们毕竟是大自然孕育的一对孪生兄妹。同源而不同质,可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旧存在。汉字不是画,可它本身的“象形性”,已具备图画的性质。从字和画的产生,到表现自身形象的点线及使用工具皆相同。清郑板桥说:“山谷写字如画竹,东坡画竹如写字。”说明书画互通。石涛云:“画法关通书法律。”进一步阐明绘画与书法在使用工具及艺术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绘画中线条虚实之变化,都是吸取书法营养,从中获取绘画的技巧与灵感。正如黄宾虹先生说,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从局部看都应当是书法。所以画画又叫写画。古人又云:“书必善画,善画者必善书。”说明书与画之间是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借鉴。

    美国艺术史家贝伦森说:“一个天才的艺术家,能将生命寄托于轮廓的每一弯曲……”。“形意书”在创作中,笔随情动,线条弯曲有致,墨线浓淡粗细交替。这种弯曲有致的造型线条需要夸张,夸张之处也是最生动最形象之处;造型的线条浓淡粗细需要变化,变化是艺术的灵魂,没变化就没艺术的鲜明性、趣味性。所以,“夸张变形”是“形意书”的造型手段。

    形意书是书法中独特的一种形式。书法使绘画更加精妙,绘画使书法更加完美,达到书到妙处亦是画,画到神时亦成书的维妙境界。“形意书”是用文字作画,但它是字而不是画。如同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图形文字”象画,但绝不是画而是字一样。         

    “形意书”是书形我意,按心中之“意象”造型,所造绘画式书体的汉字,称“形意书”。又因“以字作画,图画性强”,也有人称“文字画”。

    “形意书”是以汉字为造型对象,所用之字涵盖古今各种书体。汉字虽历尽苍桑,从古至今,由繁到简,天差地远,几近符号。但汉字这种不象形的象形,仍是书法美的根基,也是“形意书”的根基。因字造型、因意造型、因语境造型是“形意书”一字多变的特点。造型是为了让汉字形体更加靓丽有趣。因情感不同,造型不同,所选用的汉字书体也不同。故在“形意书”中,既能体味到甲骨、钟鼎、秦砖汉瓦之气韵,又可饱览真草隶篆各家各派之风貌。集百家情趣,汇万方精华。让人读之有字,观之有画,赏之有趣,琢之有味。

    中央美院陈振濂教授说,书法历来只讲技巧是不够的,因书家一旦掌握技巧,一天抄诗录文,能办个展览馆,这样的书法没力度,更谈不上品位。他主张书法不仅要有技巧,还要有主题和构思。

    “形意书”既讲技巧,又重主题和构思。如表现“高瞻远瞩”这一主题,我采用“鹰立高树”。可这是书法,不是绘画。如何用上下结构的“鹰”字,将一只苍鹰站立在枝头的形象,用字表现出来,确实很难。几经推敲,反复思索,好长时间才创作出来。(见图)。所以“形意书”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长时揣磨出来的。难怪有人说,“形意书”有意思,越看越妙,耐读耐看有品位。2008年开始面世,就被电台报刊报导。作品被有关单位、展馆收藏结集,个人简历和作品也被载入书画典籍,获多种殊荣,受到社会好评。

    艺术品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奥妙,若不认识不理解,也就不会产生兴趣,无兴趣也就谈不上喜不喜欢了,更不用说情感交流。“形意书”也如此。它的奥妙在以字作画、结构不变,以绘画形式展现汉字的美是它独到之处。

    “形意书”是表“意象”的书画体,是字似画,独特别致,古今罕见,令人陌生。但只要静下心来解读“形意书”,把握“字结构不变”这一原则,根据每个字的真草隶篆各书体辩认,照画中题款由字看画,由画想字,反复揣磨,就会恍然大悟,认识庐山真面目,并非如人所言:“形意书体古含今罕,此书不入常人眼。”有人说,“形意书”既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又有现代艺术之美感,靓丽了汉字,彰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多变美。

    “形意书”别开生面,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建筑艺术可上顶天下接地,空间无限;绘画艺术取材客观世界,可直接描绘世间万象;舞蹈艺术可随时变换场景肢体动作;音乐艺术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唯独“形意书”,用绘画手段驾驭书法中的元素矛盾,变化造型,把个人细腻的情感,豁达的胸怀,生活的逸趣,用一笔一纸一墨一字,按心中“意象”给字造形,所造绘画式图形生动形象鲜明地将心中“意境”之美表现出来,实属千古不易。

    “形意书”因何而生?是和谐社会激励了我。面对祖国的日日昌盛强大,令我感慨万千。我出生于抗战中的1940年,成长在旧貌换新颜的毛泽东时代,工作于改革开放的特色社会主义中。耳闻目睹我们国家由弱到强,由贫变富,事事历历在目,件件记忆犹新,从心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至理铭言。退休后,生活在“满目青山观流水,盈耳鸟语闻花香”的诸往小康村。生活安逸舒适,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而唯独缺少老有所作。

    我能做什么?这是“形意书”萌生的第二个原因。我是一名中学美术教师,除绘画外,还喜欢文学、音乐、篆刻和根雕,而对书法更情有独钟。于是,从书法中寻找乐趣。翻阅古今许多墨宝名帖,查看历代书法资料,方知古今书法大家为取得成功,在书法上直追汉魏,溯本求源,遍览古今,取法乎上。他们手摹心追,孜孜以求,吸取精髓,掌握诀窍,结合自我,不断变通创新,形成个性,自成一家。他们在书法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后人想跨越半步,比登天还难;继承传统,学习师法,掌握律度,一丝不苟地写古人字,画古人像容易。可这种守古人业摆古人摊,吃传统饭的行为,对促进我国书法的发展又毫无益处。不变则退,要变就要学,齐白石大师说:“学我这病,似我者死。”不让做模仿秀、书奴、画匠。自闯又谈何易?传统的蕃篱紧紧围困着,行进的大道又被名家堵截着,我们的路在何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死逼梁山,只能跳海。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恶风暗礁,随时有葬身鱼腹之险。我以砚当舟,以笔为桨,以纸作帆,以名帖墨宝为舱,攀高历险,踏浪弄潮,苦苦挣扎,寻找出路。忽有一天,从传统书法的围墙缝隙中透进一缕光,借着这一缕光,我发现古今历代圣贤大师,为了书法的气势美、结构美、韵律美,在用笔、用墨、结字及篇章布局上下功夫。故“书味浓而画意少。”这一现象使我匪夷所思萌生出:用汉字作画,用绘画的形、书法的笔,表现心中的意象。故,我创造了“形意书”。

    艺术是再创造,没创造就不称其艺术。要创造就要立新,要立新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变。要变就要扬我须眉,抒我情怀,根据我的爱好、兴趣和条件变。要变得合乎情理,变得蕴美,变得富有个性。欣逢盛世,改革开放的中国,书法艺术如久旱逢甘霖,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这书法艺术大变化的潮流中,我的“形意书”应运而生。

    “形意书”现在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它的成长还需大人们多方关照呵护。所以,它现在所存有的缺憾和不足,也是不足为怪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形意书”的成长,我将皓首穷年,乐此不疲。随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不断开拓发展,我坚信“形意书”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青睐!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