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海洋文化与威海海洋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合庆饭店举行(三)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11-25  ‖  查看826次  ‖  

    “海洋文化与威海海洋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合庆饭店举行(三)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我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今天这个会的主题很大,海洋文化与威海海洋文学创作研讨会。我对威海的了解过去很少,自从认识了杨机臣先生以后,他的一篇篇文章,一部部书,让我对威海的认识不断增多,不断增强,不断丰富起来。我从他的书里吸收了很多的知识和营养,对威海的历史和文化存在,海洋生活这方面不断的丰富。

    人们是从海洋走出来的,但是从海洋到了大陆之后,对海洋就越来越淡泊了。人们更注重农耕,在大陆生活,跟人们当时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有关系,所以人们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脚下的土地上。所以几千年的文明都是在大陆上繁衍生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以大陆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观念。我的老家是陕西,对海洋很陌生,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时,我觉得海洋原来是这么广阔。虽然我们不了解,但在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了解比我们要早,当年一些小国就从海洋上来侵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海洋不了解,就存在了一种恐惧的心理,认为海洋是不可捉摸的,实际上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海洋比陆地具有更大的魅力,国外最早提出了海权,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我们的文化理念过去对海洋比较淡泊,近年来都清晰地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认识到海洋对国家的发展,文化的跟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另外从科学的发展来看,天文学,海洋工程等都是最前沿的工程。我们国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过去从下潜几百米,一下子进步到可以潜到7000米以上。这对我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起到了很大很好的作用。这次宣传部和文联组织的这个会,在威海提起海洋文化与威海海洋文学创作这个话题非常重要。伸入海洋的这一块,有一种文化的担当。过去成山头叫天尽头,当然这种说法很不科学,天尽头应该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是我们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出发之地。没有天尽头,天地很广大,海洋也很广阔,这个话题不光是对我们威海的文学创作,对于国家的文学创作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很好地去研究。杨机臣这些年如此痴迷威海的历史,痴迷于威海这块土地,从人文历史和文化的契机到人们的风俗习惯一本书一本书地写,他的海洋文化的起步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们认识海洋、认识海洋文化,认识威海的历史文化,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和海洋的关系的过程中做出了很重要的参照。从这点来讲,我认为杨机臣是位有根的作家,他的根就在威海这块土地上,他的这些作品,收获,就是威海这块土地上,这块大陆的土地上,也就是这块海口上长出来的一棵大树。里面充盈的内容,多样的表达,真实的叙述,真实的表达,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文学描述更富有意义,更富有文学的生命力。杨机臣的作品可以成为威海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威海历史文化的一个补充,尤其他写的当年英租威海的历史,如果这段历史他不去打捞,不去记叙的话,就会断代;一战的十五万华工,这段历史别人基本上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写到,但是他写了;再一个威海和香港警察有连接,这个在国家其他地方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威海,对于威海的历史,对于威海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很重要的,都是很珍贵的收藏。因此我认为他的真实的表达,带有史志性的纪事,对于收藏非常重要。而且这样的作品会成为威海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海洋文化不是简单的来写在海上的东西,一般的文学都是写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土地的关系,这样来推断的话,海洋文化就是写人和海洋的关系,人和海洋在接触过程当中产生的认识、感觉、体验和理解。所以我觉得海洋文化这个题目很大,对我们国家的文学来说也是刚刚开始,希望我们有志向的作家来承担这个责任。当然海洋文化不光是我们威海,全国有很多地方,我想当个鸡头的话,威海可以伸入得更远。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能够在全国的文学创作领域有新的举措或者是竖起一面新的旗帜,我们威海的作家还不够,应该吸引更多的作家来做这个题目,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种文化的研究,文化的创作当中来。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将会出现很丰硕的成果,只有这样,只有站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面对我们面前的大海,才会有广阔的舞台。

    临来前,有感于杨机臣的创作,我写了几个字:

    攀山不惧道路难

    耕海更见意志坚

    威海文脉书史在

    思绪常新还着鞭

    撰并书奉威海历史文化卫士杨机臣先生存,时在甲午中秋

    这是对杨机臣先生的一个感受和评价。

     

    高艳国(《山东文学》(下半月)执行主编)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威海召开海洋文学创作研讨会,就是因为威海就是一座文学的海洋,那么有哪些作家和作品来证明威海就是一座文学的海洋?我先谈一下我跟威海的渊源。

    第一次感觉到威海很漂亮,是在10年前我与一位老领导来威海看望张文武。后来知道威海厉害,是因为一,有位我很尊敬的评论家燎原老师,也是很多诗人、诗评家尊敬的一个评论家;二是因为威海的两位诗人,中国作家成立以来,为山东省召开诗群讨论会,山东省选出10位诗人,威海出了2位,东涯和阿华。现在又读了杨机臣先生的三本书,我们的工作经历有重叠的地方,阅读这部作品,就和杨总有了心灵的交流,所以我想从三个关键词来谈一下杨总的作品。

    一、翔实。面对大量的史料,杨总通过这本书有自己的梳理,他把所有掌握的威海的资料进行梳理,他对威海的熟悉,不仅仅是眼熟、耳熟,骨里子、灵魂里对威海熟悉。

    二、多角度叙写。12章从12个角度展示了立体的威海、多样的威海,杨机臣先生就像魔术师,不停要转换角度,多角度地叙写威海的历史。

    三、构建。这三本书我认为杨总构建了一个人的文学地理,就是威海,在三部曲里威海海味、腥味、鲜味十足。在这个关键词里,杨总两个身份,一个是作家,一个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说这部书你经营的是你个人的文学地理,但这也是一个作家的精神追求。

    提三个建议。一,这本书史料的占有,有些地方还没有理顺。把威海所有占有的资料理顺后再创作可能要更好一点。二,现行描述当中是否要停顿下来就某个事件,某个细节进行文学的打磨,直至摩擦出文学的光芒,有好看的人物,好听的故事,有耐人琢磨的细节可能更为这本书增加亮点。三,体裁的再沉淀,再打捞,再创作。

    我认为今天的研讨会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研讨会,希望借这次研讨会,威海的作家们的文学创作再掀波澜,再创辉煌。谢谢!

     

    任启发(《中国作家》杂志社纪实版编辑

    杨机臣先生对于威海的前世今生,考察精微,用功勤勉,创作专注,是我所知的对于家乡前尘往事和现实生活的不遗余力的挖掘整理写作,孜孜以求而又收获颇丰的代表作家之一。

    我从2006年编辑《一个苏格兰家庭的威海探祖之旅》开始接触他的人和作品,杨先生为文严谨到一丝不苟的程度,为人低调到深藏不露的心态,是我在当下文坛很少见到的。由此,我对于杨先生创作的作品格外留意。

    而他的长篇纪实性作品《威海,守卫中华最古的海》创作可以说是他创作威海题材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无论从题材发掘的角度,还是从威海历史和现实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生活在那里的世世代代的威海人,注入了无比虔诚的礼赞,这比一般的写作者多了一份善意的感念,仿佛间有种求之不得的“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的快意情怀。

    阅读这部作品,绝没有丝毫身为威海人的自弹自唱,更能读到不同于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所不经见的风俗人情,他们的性格,他们命运,他们的风俗,他们的行止,无不与那片浩瀚缥缈,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大海有着天然的渊源。就像海岸的礁石,一种虽经撞击,变得金刚怒目,抑或揉成细沙运到无法确知的地方,潮汐的力量变成了他们克服一切,塑造一切的原动力。

    正是有了这种创生力,一切都变的无比精彩,非比寻常了。过往的一切神仙,不是在天上,而是与我们的先人比邻而居,相处融洽。只是时空的不断变迁,使得原本寻常的事情变得离奇,杨先生能通过可信的文献和历史传说,生活中的蛛丝马迹,还原一段段本真的历史,仿佛把我们带回到悠远的过去。而这一切的实现,不外乎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现在,以至于更为明晰地昭示着未来。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海水已不是往日浩瀚的海水,海岸也不是往昔的模样,那里的人也在来去匆匆中。雪地鸿爪,踏雪有痕,泥中有迹。恰恰是文物的发掘与研究,使得那一段段历史得以重见天日,使得我们有机会认真阅读威海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

    海草房是杨机臣先生最为钟情的生态样式,他的带有抢救性质的摄影作品,把原生态的生存居住环境呈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只有童话世界中才能一窥浪漫的海边小屋。高高隆起的屋顶,像是海草房的桂冠,海草由初时的翠绿,被风雨的侵袭变得像老年人的花白头发。最久的海草房,有200年的历史。为适应半岛威海海滨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的环境,冬暖夏凉足以让今天的房屋设计师汗颜。正是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让今天的威海有机会成为联合国授予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这不是一般的褒奖,而是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质优秀优异。

    威海在近代的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我国的海洋史,有着独特的经历,尤其是历经了两个循环的甲午海战。历史是现在的过去,而现在是将来的历史,一脉相承,一脉相连,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漠视历史,也没有任何不负责任的心对待现在,某种涸泽而渔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即使不为子孙着想,也该为自身计。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人尚且有此襟怀,我们后来者更该三思而行,作而三思。

    这部作品对于威海这一独特的人文地理的描述与勾画,必将成为书写海洋文化与半岛城市文明的力作,海域与陆地的关系,在这里有着无比深刻的关联,成为相互依存的典范。以下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海洋与土地角色区位思考:土地上的威海,位处陆地最边缘,是一种地缘劣势;反之,海上的威海,离韩国、日本最近,一转身威海就变为开放最前沿,成为蓝色经济的深蓝区。一反一正,可以断言:威海地域文化与自然禀赋均来自于大海,蓝色是威海文化的底色,其文化内涵是同舟共济、不畏艰难、粗犷豁达的渔捕文化。

    “其实,威海的历史就是海洋战略的传奇。有俗语为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深思,俗语不俗,深蕴大道于其中。古往今来,威海人有谁能超脱这种生存方式。可见,威海历代的先贤正是蓝色文化的原创人。”

    这样的画龙点睛的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既显示了作者对于史实的准确把握,又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一片深情。

    杨机臣先生在创作上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其把我自己的优质文脉相关。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幸在最适当的时候,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脉资源,而文脉来自与作者与生俱来的那片土地与那片海洋。

    以杨机臣先生为例,他对于威海历史的挖掘整理写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是非威海不写。正是源于对故乡山上水水的热爱与熟悉,加上对于过往历史,过往人群的高度关注,使得他能够以一定的视角与距离审视,被历史掩盖掩埋掩饰的一切,而且能在尘封中还原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原汁原味的故事。历史昭示着的一切,在杨先生笔下变得富有生机。

    地理的机缘,使得威海那片土地与海域,与中国众多历史事件发生了联系,进而成为主角。从秦始皇求到达的天尽头,到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海外求取不老药;从全真教主王重阳在昆嵛山创立全真教,到收全真七子;从一战十五万华工漂洋过海,到威海人与香港警察;从威海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到胶东半岛风云变幻。那里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基因有待于有志之士倾注更多的热情与赤诚,杨机臣先生属于威海文化的有力拓荒者,值得我们瞩目。

    人与海有一点相通至为重要,就是我们的汗水与眼泪是咸的。这也许暗示,我们曾经有过在海洋起源的指向。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无法直接饮用海水。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面临在淡水遭到污染,甚至枯竭的时刻,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海洋近在咫尺,却无法俯身一解饥渴。但是,海洋却以自己的方式,提供了我们今天仍然难以想象的,巨大的丰富的物质,让我们能够古往今来地靠海吃海。

    作者在选取历史事件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1930年10月1日,在英国卫兵的拥护下,庄士敦在爱德华商埠区德胜码头登上了离开威海卫的小火轮。为庄士敦送行的人数百上千,人们的眼神里可以读出:兴奋——疑惑——默然。”而“1997年7月1日,末代香港总督彭定康在登上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的那一刻,目光中流露出:留恋——羞恼——无奈。”

    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用两种眼神和目光作为历史见证,审视当时的情景,虽然相差67年,但是其中蕴育的内涵与深意一目了然,足见作者的想象力与行文功底,至简至深。

    作者借用末代行政长官庄士敦的话说:

    “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如果中国逐渐轻视并放弃几千年来她所赖以依靠的所有支柱,破坏在中国辉煌历史中已深入人心的所有古老的道德和宗教约束力,如果她把自己所有的理想抱负、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社会体制全盘西化,则她的确会变得富有、进步与强大,或许会成为世界之霸,但她也会因此而抛下更多优秀而伟大的东西,她的幸福来源,她所有值得自尊自强的东西都将一去不返,她将对自己感到陌生。到那时,中国的外在面貌将会如何呢?那时将会有大型工业城市;海岸线上布满了港口,港口里游弋着飘着龙旗的庞大战舰;成片的工厂、营房、军工厂和船坞;火车、汽车和飞艇来往穿梭于各省之间;货栈、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中挤满了买主和卖主,每个人都绷紧了每一根神经来比赛获得更多的财富。在这幅中国前景图中,成千上万座中国祖庙哪里去了?每个家庭的成员还能在这里祭奠死者、续添新生吗?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如今,当年庄士敦为中国为威海描绘的蓝图早已成为现实。这里,深深蕴藏着一位西方人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浓重情结和寄托。”

    这期间的意蕴只有在理解与热爱威海历史人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而这部作品,让我们这些对于威海历史演变了解的一知半解的人,也进一步对于威海的一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们一起领略了海洋文明的文化基因在威海的土地与海域中是如何演变,如何传承的。

    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作者描绘的帆船比赛,看似陈述一个事实,实则暗示了过去曾是坚船利炮的战场,今天变成了促进各民族文明交流的赛场,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由北而南,由近海到远洋的转移。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昭示着齐文化所具有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基因,在历史,现实,乃至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中得以传承,进而不朽!

    纵观杨机臣先生以威海为背景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以逆风鼓棹的真精神,威加于海内;以披沙获金的真消息,固守着海疆。也许,我应该庆幸,先人们有这段夹杂着传说的历史,更应该赞叹杨机臣先生在《威海背影》、《威海人家》等作品中,尤其在《威海,守望中国最古老的海》中,能一而贯之地弛肩担道。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