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庄村四匠人曾参加修建北京人民大会堂
郑华
孔家庄村位于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北部、无极山东南、潘念公路北侧。地势北高南低,北面为山岭坡地,南部为平原。全村263户,611人。现主要姓氏为孔姓,其次有李、于、宋、齐等姓。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孔彦蛟从牟平五里头迁此建村孔家庄。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李让升从海阳所李家迁入。清末,于、宋二姓分别从王家口、南泓迁此。1988年,齐姓从滨州市齐家来居。该村经济以粮油种植业为主,兼有果业和蔬菜种植业,采石业。其中常年参与采石、石材加工业的从业人员为8%。
据老瓦匠孔宪申(现年88岁)和李云泉(现年72岁)两人介绍,在他们记忆中,孔家庄最早的石匠师傅叫孔照泰,距今有130多年的历史。孔家庄最早的瓦匠师傅叫孔照山,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孔照山的瓦匠技术是从石硼杨家学来的。一百多年来,孔家庄村的木匠、瓦匠、石匠、粉匠、苫匠、铁匠等各类匠人代代人才辈出,尤其闻名于世的是村里的瓦匠和石匠,两匠从业人员常年保持在四五十个左右,两匠的从业技艺在乳山境内闻名遐迩,他们的建筑作品东到文登大宛口、北到午极土心头,南到南部沿海各村。
最令孔家庄人自豪的是,1958年10月28日到1959年9月10日,村里的石匠孔照会和孔宪军、瓦匠李天坤和李天荣四人代表全县人民到北京参加了修建人民大会堂工程,另有瓦匠李天岳、李天亮和石匠李钦昌三人同期到北京参加修建了军事博物馆。遗憾的是,当年参加修建人民大会堂和军事博物馆的七位匠人目前均已过世。
延伸阅读:进入1956年,我国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能直接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于是,从1956年起,便酝酿在北京建设一个大型的礼堂,以供党中央开会使用。这个呼声到1958年时变得更加高涨。1958年7月,北京市规划局专门去莫斯科考察,准备筹建一座能够容纳万人的礼堂。8月,中共中央做出指示,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中央设想在北京建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重大建筑工程,这些工程经过几经研究变更,最后确定的十大国庆工程项目是: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农业展览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迎宾馆、工人体育厂、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和华侨大厦。这些重大建筑必须在1959年国庆节时投入使用。于是,建造万人大礼堂的战斗打响了。
负责人民大会堂工程设计的是当时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张镈。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大会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一年零十五天;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
1959年9月10日,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从1958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历时10个月零13天。在此期间,全国人民给予了巨大支援,先后有18个省、市、自治区选派了7000多名优秀工人和技术人员来京直接参加了工程建设;有23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工厂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完成了定货,为大会堂赶制出了5000多项建设配件和设备。与此同时,其他多项国庆工程项目也陆续建成。而人民大会堂正如毛泽东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座由人民设计、人民建造、造福于人民的议政大厅。(摘自《人民大会堂修建始末》作者:牛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