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从挚友到良师(三)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6-10-8  ‖  查看441次  ‖  

           从挚友到良师(三)

    ——绝非广告的“广告”与不是书评的“书评”

    啰啰嗦嗦浑然杂糅于一体的“败笔之作

    马杰海

     

    且回到正题。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义是用来强调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终身影响的。顾名思义,“朱”就是值得提倡的;“墨”就是要避而远之的。而现如今这一古老的命题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我认为,大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通常都是互为其根,对立又统一的。现今社会,科技领域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甚至人们消费观、价值观的彻头彻尾的变革,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视野不断开阔,视角不断变换,虽然损失浪费的奢靡之风因为客观、现实的社会原因依旧是延续不断,但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观念却早已是深入人心,因此,“朱”和“墨”界限的划定标准就已经被淡化,相对模糊,二者大有平分秋色的态势。这如何解释呢?我觉得(也是受日常增产老哥思维的熏染),朱和墨,各自独当一面,分别代表了颜色的一种,二者本身并没有良善邪恶之分嘛,只不过是人们在千百年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依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和主观好恶而赋予了它们拟人化的形象化身,并由此左右了后世多少人的思维定势而已。譬如,“朱”有朱砂,“墨”有“墨宝”,两者都同样具有无穷的妙用和禁忌。朱砂既可用于临床治病,如果用之不当,反而又会害人;“墨宝”,可理解为书画名家不同心境下的“涂鸦”,倘若创作者倾入心血,就可以精品不断,也会惠及后人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否则就只能成为徒自浪费笔墨、污染世风、甚至于用于自我陶醉的“仿拙”之作了(仿拙之作,本身也是无可厚非,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成分的,但依照本人的愚见,再怎么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也绝对不可以将它的作用和影响无限地扩大)。这里所讲的对度的把握,剔除创作者技法的娴熟程度等必备因素后,全在于创作者品行、善恶和主观修为了。只有面向大众定位,所含有的无穷深度和内涵为大众所折服的,并且能够在大众的百般玩味中不断升华的,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品,才有可能最终在纯正文化市场上开拓并稳居自己的一席之地,焕发出久远而顽强的生命力。反之,那些媚俗的,或者愚弄大众的,随手拈来的“应时”庸品,即使是出自名家的手笔,可能也会盛极一时,但终仍将被历史的年轮所湮没。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觉察到,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许多原本“无用”或者处于对立面的事物也得到了正面的利用,只是事物自身被利用的程度或效率不同而已。如此一来,人们所亟需做的,就是极力发挥各种事物的所长,来摒弃或者力避其自身的所短,使事物各自充分发挥出尽可能浑宏的正能量。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