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乳山藉清官任职地询访实录
辛明路
下午直奔兖州。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这是地理划分。行政划分,兖州曾置县、置府,治所在滋阳。4时许,我们到达兖州市史志办,陈勇主任接待。他吩咐工作人员分头帮助查找。在明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民国《滋阳县志》中(兖州府治所在滋阳),均未找到于仲保。司马庄于氏谱书中有“授兖州路军民总管、诏拜大司马督理戍务”的记述。兖州曾属济宁路,是个县级的,后来升格为府,但从未升格为路。陈勇主任说,我们继续找,找到就立即电话告诉你们,并拍照片传过去。临别,陈主任赠送1997版《兖州市志》。史志漏记、家谱误记的情况都可能存在,这事使我们很纠结。孙继猛所长在兖州的朋友董涛晚上请吃饭,吃饭间托他在当地继续查找有关于仲保的记载,他答应全力帮助。他是兖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史学者。
7月26日 上午参观兖州市博物馆。博物馆正在重新装修,对外暂时不开馆。董涛馆长领着我们游览。博物馆后院有著名的兴隆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历代重修过好几次。参观后,到董馆长办公室,查阅读明万历二十四年《滋阳县志》,这是他花3000多元工资的个人收藏。可惜仍然未查到于仲保。
下午5:50,回到乳山,第一次外出询访结束。此行途经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走过山东之外的4个省,行程2060公里。只孙所长一人开车,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8月16日 询访清官廉吏任职地的工作又继续出发。本次增加司机张晓磊。上午7:50驱车出发。本单位孙运河副局长、书画院曹秋生院长随车到济南。下午2时许送孙局长、曹院长到达目的地,我们三人继续向陕西进发。途经开封已是晚上8点多,宿开封市区。
8月17日 行使至洛阳,下高速公路进入市区,寻找老物件市场。晚上9时,到达西安市区。
8月18日 过华山之阴,跨秦岭之巅。秦岭为中国大地的脊梁。车爬高山大坡,有时因海拔急骤升高而引起耳膜鼓胀发蒙。高桥、邃道、峡谷是车前的阵列,高山、河流、瀑布是远处的风景。中午11:50到达秦头楚尾、汉江上游的陕西省石泉县。县城在陕南,以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县档案局与史志办合署办公,办公室乔主任首先接待我们,她提供了知情人柯昌平、吴龙晏、李佩令的联系方式。联系柯昌平,回答说能找到记载,嘱等他回来。柯昌平是当地著名的文史学者,供职于县档案史志局,上班地点在县政协,借调到政协主编《石泉扶贫报》。他独立完成了4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石泉简史》、主编的二轮《石泉县志》已报审阅、编写的《云雾山志》即将出版。下午5点,他按时返回县城,在政协他的办公室与我们见面。他介绍宫炳炎曾主修过《石泉县志》,可惜未来得及出版清朝就结束了。《石泉县志校注》177页记载:“宫炳炎,山东人,光绪癸未进士,以知县即用,掣签陕西,宣统三年署,前修邑志,系宫公提倡,因改革未及成书。”当代《石泉县大事记》记载:“宣统三年(1911)九月下旬,知县宫炳炎离任。班头、哥老会大爷邓顺掌权。”宫炳炎很有政声,正当他要施展才能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因他清廉公明,革命者和当地各种势力,都没有为难他,他挂印回乡,全身而退。柯主任赠《石泉县志校注》《中国共产党石泉简史》给我们。柯主任领我们游览县城古街,介绍老县衙尚存的老建筑,并特意领我们到东城门、西城门参观。石泉县城风景优美。
8月19日 上午6:15,向四川出发,高速公路终结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但翻越崇山峻岭还是难免的。高架桥之高,堪为齐山之高,有的干脆是从这山头直接跨到了那山头;邃道之深,堪超城街之深,有的竟然长达十多公里。下午2:30到达蜀之望县四川大邑。县东不远是成都市、西面不远是都江堰市。扛着犁具下四川,我们算是耕(经)过大片地了。大邑县也是档案与史志合署,办公室匡王东接待我们。他耐心帮助查找,终于在清光绪《大邑县志》里找到了张启愚任大邑知县的记载:“(乾隆)四十三年,张启愚,山东宁海州举人,修平云亭顺平侯祠。”他的后任赵寿元,乾隆四十五年任。张启愚刚正不阿、清廉勤政,重视教育,重视人文传承。他主持重修三国名将赵子龙祠,作长诗《重修汉顺平侯祠墓》,满篇透出正直、清雅之气,并刻立诗碑,以期忠义育人。碑已损毁,诗在志书中传了下来。全诗36行、252字。清光绪《大邑县志》已拆开,正在逐页复印,准备整理出版,我们无缘求取。好在有电子版,可以随时查找。直隶灵寿县知县李洪祖曾撰文称赞张启愚说:“公,钟峰公之长子也。钟峰学冠一郡,居官清白,有遗爱,公克继之。为文操纸笔立就,兼工诗赋,人争延为师。其入词垣掇巍科贡成均者济济然,门墙桃李也。晚得大邑令,方正不随时趋,惟以爱民好士为务,居五载,以不能媚上官谢病归。”张启愚后来改就莒州学正。有《南行集》《入蜀集》《遂初稿》《遂初驿程记》等著作行世,《遂初稿》《遂初驿程记》被收入2009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文献集成》第2辑第34册。张启愚的四爷张需讷(他的亲爷张需调排行六)也在四川做过官,任西充县知县;父亲张崧,任河南滑县知县;曾孙张存素,任东昌府教授。一门才子,数代清官。临行,李俊辉副局长赠给我们一部已出版的《清乾隆大邑县志校注》,十分感激。我们来到市南区,打算参观子龙祠,因要再次修缮,院子大门紧锁,我们无缘拜谒。
8月20日 要采访的单位双休日不上班,我们利用闲暇时段进行参观。上午游览都江堰,中午进入青城山,在山上未逗留,下山直奔成都市。下午3时,向广西进发。走出四川盆地,又见高山大峡。进入贵州境。晚上9点多到达革命圣地遵义。
8月21日 上午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午饭后立即赶路。感觉一路南下,从中华大地海拔较高处向海拔较低处快速行进。晚上9时到达广西南宁市区。
8月22日 上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采访。鞠恺曾任翰林院编修升广西学政(正三品),其子鞠广庆嘉庆庚午乡试中举,鞠恺其弟鞠懙曾任宝山、荆溪知县升安庆府同知;家族中还有鞠宸遴任川沙知县、鞠宸枢任河南息县知县、鞠捷昌任河南汝州知州即补知府等。鞠恺名留青史最著名的事是清乾隆年间轰动全国的科考冒籍事件,他是处理好这事件的重要人物。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他给乾隆皇帝呈上《为陈严惩冒籍办法事奏折》。奏议极具见识,对顺利解决冒籍事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广西方志委,吴辉祥副局长首先接待了我们,交谈之后,他领我们到资料处。资料处的严晓、陆春爱帮助查找资料,在清嘉庆《广西通志》影印本第二部635页找到了关于鞠恺任职的记载:“(乾隆)二十四年,鞠恺,山东海阳人,乾隆壬申进士,以编修任学正。”他的后任朱佩莲,乾隆二十六年任。资料处只一套清嘉庆《广西通志》影印本,不能外赠。我们真是吉人天相,正好古籍处的韦韩韫处长来找资料,她也知道那套书库房早已没有了,但觉得山东大老远到广西不容易,决定把自己收藏的那套通志赠给我们,令人十分感动。那套志书撂起来近尺厚,再加上韦处长的仁心宅厚,真是情谊深厚。
下午来到四季长青、野生动植物繁密的典型地区之一的广西隆安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黄文富、陆景友两位主任接待我们。帮助查找到有关鞠珣的任职时间、政绩等记载:“鞠珣,山东大嵩卫人,举人,行取御史,详宦迹。”那是部民国《隆安县志》,存世很少,只能拍照,不能赠予。两主任觉得有朋自远方来,不过意我们空手而归,赠2007版《隆安县志》,此志445页上也有清康熙二年鞠珣任知县的记载,他的后任名叫谭世芳,任职时间未记,谭世芳的后任查继甲,康熙九年任。鞠珣后调广东任监察御史,他在广东的事迹我们拥有的资料比较多,也因时间太挤,我们决定只询访隆安一地。清光绪《海阳县续志》中载有鞠珣的四篇奏章,《变通会试起文疏》《重犯不宜轻纵疏》《重名爵以肃军务疏》《为清奸宄以安民生疏》,从中可见他的光辉思想、超前意识,为国尽忠、为民尽力的境界。鞠珣之后,鞠家时有五进士三举人的美誉,其子鞠宸咨任陕西按察史升甘肃布政使,官至二品。我们离开隆安县,即向湖南城步出发。晚上8:50下高速公路住宿。
8月23日 行驶至灵川县,导航提示下高速。午饭后再启程,旋即进入山区普通公路。145公里的路段,导航提示需要6个多小时,当时甚觉奇怪,当进入高山地带时,才知道这里多是盘山路。人道这里山路十八弯,此处何止八十八道弯!最险处,公路之下就是千米悬崖。下午3时,当翻越第一座大山将近山顶时,车后轮胎爆了一个。在如此险的山路上,如果是下山时爆胎,可能就是另一种遭遇了。前些日子的暴雨,好多路段滑坡堆积的土石还未完全清除,仅清理了能容单车通过的路面。路上尖锐的碎石很多,很可能是锐石或者是铁钉扎破了车胎。下午3:30换好了轮胎,继续翻山越岭。好在张晓磊、孙所长俩人驾驶技术都很娴熟。这样的大山,共翻越了四座。后来才知道,我们进入了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崀山一带。下午6点多,终于到达了楚越相交之域、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湖南城步县。
8月24日 上午,对车进行保养,做四轮定位、换了一只新轮胎。随后即到城步县档案局,档案局的同志领着我们县党史史志办,主任杨宗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清乾隆《续增城步县志》不会有李尚卿的记载,因那时他没有来城步任职,民国时期重修的增城步县志里应该有李尚卿的记载,但民国城步县志因战乱未能出版,原稿已散失,同时也散失了李尚卿的情况。1996版《城步县志》只记录了民国的知县、县长,民国以前的没有记载,可能是资料不足的无奈之举。杨主任赠1996版《城步县志》,又派刘运田当向导,领我们前去拜访政协文史委雷学业主任。雷主任赠书8本,其中《城步人物谱》103页记载李尚卿清光绪五年(1879)任城步知县,书内还有李尚卿传记。还有一本是老作家刘期劲著的《沧桑年华》,内有《清官李蛮牛》一文,写了李尚卿自带钱粮上任、处罚长油草、审石头、惩治讼棍、不畏权势受敬重、巧捉偷鸡贼、智断父子案等七个故事,资料极其珍贵。可惜刘老已过世,无当面请教之缘。李尚卿敢于打击恶势力、公正廉明,李蛮牛是民间对他的爱称。
下午赶往湘西南的新宁县。新宁其实很老,是个古县,南宋时改的名,更早是夫夷地儿。因时差的原因,湖南党政机关下午是3点上班。去早了,史志办还未上班。统战部与史志办都在四楼,副部长萧勇在办公室写书法,听到走廊有说话声音,出来热情地邀我们进室内坐,因外面天气太热。他帮助我们规划在湖南采访的路线。上班时候到了,他领我们去见史志办汪家荣主任。汪主任帮助在1980年代的《新宁县志》720页上找到李尚卿人物传记,传记中记载李尚卿清光绪八年(1882)任新宁知县,并记录他严惩污吏、为民作主等事迹。可惜那志书史志办仅存一部,不能外赠,实为憾事,我们只好对相关页进行了拍照。汪主任赠2009版《新宁县志》给我们,同赠《崀山传奇故事》《民俗文化元素集锦》。新宁县政府驻地的金石镇,原有百姓为纪念李尚卿修建的凝秀阁,可惜未能保留得下来。逢年过节,原址处仍有百姓上香跪拜,怀念清官李尚卿。县城南不远即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崀山风景区。萧勇部长曾是教师,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学生很多,崀山风景区里也有他学生,他领我们驱车进入景区。丹霞地貌之美,崀山岭崖之雄,我们连呼震撼。赶巧的是,向皇帝举荐李尚卿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故居就在崀山脚下。
8月25日 上午到湘中偏西南的昭阳县,昭阳有胡曾“一纸退兵”的历史佳话,是个人文古邑。县史志办主任朱清平、副主任赵小明接待我们,帮助查找志书。《大清光绪朝实录》记载:“邵阳县知县李尚卿、甯乡县知县周至德、零陵县知县赵宜琛,得旨,李尚卿等均著送部引见。”当代《邵阳大事记》也有载:“光绪十四年(1888),5月,邵阳知县李尚卿为政清廉,深孚民望,得湘抚卞宝第举荐,入京引见。”这说明李尚卿在邵阳时受到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的召见。清光绪《邵阳县志》已校注完成,准备付梓,那版县志是光绪三年编修的,那时李尚卿还没有到过邵阳。好在邵阳县史志办编写的《古县千秋——昭阳县史志丛书之三》313页载有李尚卿小传:“李尚卿,字子仁,山东海阳人,进士出身,生卒不详,光绪年间,李先署城步、新宁和江华县知县,清正廉明,甚有政声。光绪十四年任邵阳知县,勤政爱民,抑制豪强,两江总督刘坤一曾向朝廷荐举,誉为天下清官第一。湖南官场则称为李蛮牛。县人在县衙前立有李子仁德政碑,述李任内有六大功绩:一是‘日坐堂皇,与民相见,暇则屏从徒走,巡察民隐’;二是‘操守廉洁’,严禁勒索受贿;三是俭约,下乡办事不带随员,不受馈赠,自己掏腰包投宿村店;四是‘爱民如子’,清理积案,民无冤狱;五是以简驶繁,事毕不扰民;六是不徇私情,凡是有权有钱来求情者‘必严拒之‘……“李尚卿离任后,士民又立李子仁去思碑,去思碑为铁质碑,铸有去思碑歌。县人赋诗唱和颂其功绩的诗歌,也由濂溪书院山长邹先举辑成的《资阳遗爱集》,并刻印发行。令人惋惜的是,两支碑全部损毁,《资阳遗爱集》也找不到了。李尚卿在湖南的民间威望极高,有民谣曰:“水打状元洲,清官不久留,要想清官到,只有李蛮牛。”在当地很多的民间传说中,清官李尚卿已经被神化,断案神算、神敬鬼惧、除暴安良、护佑百姓。在城步、新宁、邵阳、永定等地,他是唯一的一位百姓至今逢年过节仍在上香发纸、设馔摆供、磕头跪拜,敬为神明来祭祀的旧时官员。为询访民间流传的故事,朱主任为我们请来史志办退休的老主任、文史专家唐畏保,唐主任知道很多李尚卿的故事。《邵阳县古今诗词对联选》一书中收录了李尚卿的一首诗和一副门对,诗曰:“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那位嫌饭不好的差官听后,自感惭愧,连声道歉。士民请他给黄亭市(邵阳西部的一个镇)天宫门题写对联,他撰词“郑重分明天下事,公平正直古人风”,借对联明志。临别,朱清平主任赠2008版《昭阳县志》、《古县千秋——昭阳县史志丛书之三》和《邵阳县古今诗词对联选》给我们。
下午,我们到邵阳市(地级市)文物局寻找李子仁德政碑、李子仁去思碑、《资阳遗爱集》等实物,什么也未能找到,很感失落。紧接着急急忙忙赶到永州市零陵区。零陵是中华古县,秦始皇设置的。零陵史志办黎忠个主任接待我们。未能找到关于李尚卿的记载。清光绪二年《零陵县志》不会记载李尚卿,他还未尚到湖南。民国时期曾修过县志,因战乱未出版而散失。李尚卿如果来零陵任职,就是史料散失的那个时段里。临别,黎主任赠2009版《永州市零陵区志》。
8月26日 上午,赶往湘南边陲“阳华岩之江南”的江华县。这是瑶族自治县,人称瑶都,是我国著名的杉木之乡。史志办李荣喜副主任、蒋祖智主任先后接待我们。1994版《江华瑶族自治县志》371页有李尚卿光绪十一年任江华知县的记载。他的下任韩宝珠,光绪十五年任。李主任赠1994版《江华瑶族自治县志》、2005版《江华瑶族自治县志》给我们,同赠《江华的故事》《李启汉的故事》《陈为人的故事》三本党史人物丛书。我们到老县衙旧址上看了看,县衙早已拆毁,县衙旧址旁的豸山寺、豸山顶上的凌云塔都还在。
下午赶往以古代农具命名的三湘古邑耒阳市,路上遇雨。我们出行以来,一路大晴天,遇到点雨觉得新鲜。到耒阳市区后天就晴了,没有耽误采访。耒阳市党史史志办副主任缪红清接待我们。如零陵一样,未查找到有关李尚卿的记载。缪主任是从市委办调往党史办的,对耒阳的情况很熟悉,他开车领我们参观老县衙、伍若兰纪念馆等,一路介绍耒阳的人文历史。对纸圣蔡伦出生地遗址、游圣徐霞客的耒阳记述、诗圣杜甫魂归耒阳、三国庞统任耒阳知县等典故,缪主任如数家珍。
8月27日 又逢双休日,不能采访,就近游览。
8月28日 晚上赶到了湘西北的永顺县,县域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西北。我拿过手机无意间写下“张家界李尚卿”进行百度搜索,搜索到了张家界市政务网,网上有李尚卿在张家界永定区任职的记载。在家乡乳山出发前曾多次上网搜索李尚卿,未搜到他与永定的关系。当代有人叫李尚卿,淹没了历史李尚卿的讯息。乳山记载李尚卿在湖南10个县任职,也没有提到永定县。我当即向孙继猛所长说了李尚卿与永定区的渊源,三人一致意见,千里迢迢来湖南,不能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8月29日 上午,采访永顺县史志办。县史志办蒲忠胜主任接待我们。在1995版《永顺县志》150页中找到“李尚清,历城人,光绪二十五年“任知县的记载。他的后任沈翰,光绪二十六年任。湖南相关县市区对李尚卿籍贯的记载有多种:直隶人、河北人、山东人、承德人、海阳人,这都好理解,《乳山古今名人》中记述李尚卿“同治九年在承德参加乡试中举,光绪三年中进士”,并记载李尚卿来永顺任过职。清与卿谐音,后人按谐音记录的,《永顺县志》记述的可能就是李尚卿;只是历城与海阳之误让人费解。乳山作家郑华在《从常疃走向湖南的清官李尚卿》中记述:“李尚卿任永顺县令时,当地水资源相当发达,河里自然生长着一种河蟹,曾有人吃过那河蟹后,不知何故染病,故当地人都以为那河蟹是太岁,一时造成县民见河蟹就有恐慌心理。李尚卿为了解除当地百姓的恐慌,亲自到实地查看了被称为太岁的东西,他一看是家乡也出产的河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于是命人捡了一些河蟹,煮熟了当众喂给狗吃,结果狗吃了,一点事儿也没有,可是百姓还是不敢吃这东西,李尚卿又命人捡了好多回衙门,煮熟了自己亲自品尝给老百姓看,看着县官大老爷吃了那河蟹没中毒也没犯病,百姓们高兴得纷纷去捡河蟹回家吃。”在永顺县史志办我们没有长时间停留,而是急忙赶往张家界。
下午3时,来到湘西北的张家界永定区。明设永定卫,清雍正八年撤卫、十三年置永定县,民国三年改名大庸县。区党史办孟艾玲主任接待我们。她原籍山东,见到父母家乡的人,感到十分亲切。她找出《永定卫志》、清道光《永定县志》、1995年版《大庸县志》等史籍,耐心帮助查找,怕查不到我们白跑一趟。1995年版《大庸县志》492页有“李尚卿,山东海阳人,光绪十二年任”的记述。他的后任秦尔坦,光绪十九年任。该志748页有李尚卿传记,这是方志中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篇李尚卿传记。李尚卿在永定仕途不顺利。他严惩恶霸,保护邑民,连任六七年,百姓爱戴,送“万家生佛”的彩匾挂在县衙。李尚卿在县衙大堂悬挂自己书写的“狱贵得勤宁结早,判防失误每刑轻”的警句对联,从中可感知到他的勤政谨慎、为民责任的仁爱精神。即便如此,后来还是恶棍给他造成了大麻烦。在押犯人李士霸、李书成凶悍残忍,在监中杀数十人越狱,李尚卿急率人马追捕,重新逮捕了这两个恶棍,逐级上报,按程序将其正法。但坏影响已经形成,李尚卿被追责免职。离县时,百姓焚香遮道,依依不舍。后来查到《大清光绪朝实录》有这样的记载:“有狱官署永定县知县李尚卿,著即撤任。”从永定区党史办出来,我们直奔安化县而去。晚上8点多,到达安化县城。安化在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有中国竹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