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讯
  • 山水
  • 人物
  • 风俗
  •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母爱读书
  • 曲苑
  •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老家曾盖过的土房子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10-24 10:42:46  ‖  查看1951次  ‖  

                                                    徐振武

    山东,特别威海地区民居自古至今,都是依坡就势或是依山面海而建,自前向后,步步登高,房子坐向,基本正南正北。院落大体为“三合院”或“四合院”,或简单的前四方院,没有后院,屋架结构为“人”字形。独立建有3间、4间、5间为多,依邻建有6间、8间、12间较为正常。一般情况以前建3间、6间为多,后期普遍都建4间为宜。老家房子是清朝末期留下来的3间破草房,3间西厢,3间道厅。房子间距非常小,东西炕间距均为6尺宽,明间7尺宽(也称正间,即伙房间)梁头一丈五。这样小的房子,竟能住下8口人之多,可想而知,那时家庭生活是多么的坎坷与困难。父亲与伯父两家轮流赡养奶奶,哥儿四个挤在西炕上睡,两个头朝里,两个头朝外,两个妹妹挤在东炕跟父母睡。奶奶轮到我家时,我跟二哥到南道厅住,不烧炕,那时没有电,二人盖一床被褥,被褥又单薄,晚上冻得直哆嗦。特别每年到清明节期间,还要腾出一铺炕畦地瓜芽交生产队,那样我们哥儿几个,就要分别睡在道厅和较远的伯父家的闲屋里。老辈子留下的农村房屋,用老百姓的话讲,基本为“一把泥”茅草房:打地基用的胶泥是黄壤泥,腰带以上的墙体以堲胚为主,砌墙用的胶泥也是黄壤泥,墁墙用的是黄壤泥与泊泥,墁芭用的也是泊泥,打地面用的是黄泥,名副其实的“一把泥”房子。那时房子都是小窗,木制窗棂,冬天糊上窗糊纸,村人称ganglianzhi,夏天撕掉透风;正房房顶全用山草或麦秆苫顶,厢房跟道厅房顶基本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小青瓦捋顶。随着时代的发展,正房三间木窗棂、草房顶,父亲先后找木匠将木窗棂换成了左右两开门6小叶玻璃窗,找瓦匠将屋顶近檐头处换上了两行大红瓦,村人称它为金镶玉(音),再后来,将房顶全部换上了大红瓦。3间老房子由于家人睡觉太容积,父亲在东炕进房门正面盘了个小拐炕,可睡1人。那时,间壁子只留秃口进门,没有门框,没有房门,东间母亲挂了个深紫色门帘,西间挂了个方格麻袋编织式的门帘。小时候东炕两侧上面墙壁不知糊了多少次,多少层书报纸,笔者只知道一过春节,必定要糊上新的一层,花几毛钱买一幅对联贴在上面。起初炕上面没有仰棚,露裸出几根棚杆和上面的糊秸(高粱秆)箔,后来每到春节,哥哥自己动手扎仰棚,才能欢欢喜喜过个年。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刚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苦中解放出来,人们的经济水平很低,农村盖房子并不像今天那样全是请工匠,那时属于一家建房百家帮忙的状态,盖房子的材料基本全是自备。当时农村男青年说媳妇不需要什么“三转一扭”,什么“三大件”,家庭只要准备一栋四间房就行,要求不高。但对于弟兄较多的家庭,就显得非常困难了。笔者哥儿四个,曾盖过两栋房子,买过一栋,笔者亲历了和参加了盖两栋房子的全过程。

    盖房子,首先要抠(采)石头,也叫起石头。笔者的故乡当时基本有四个石碃,分别是南碑、西南沟、陈家顶和爬头岭石碃。南碑和陈家顶石碃可抠浅红色“围子石”(农村称腰带以下,也就是窗台以下3行块石)、西南沟可抠“补里”乱碴石、爬头岭可抠花岗岩“围子石”和门槛石条或门窗上面裹木(农村方言,即石粱)。1966年,笔者的哥哥将到了婚娶的岁数,父亲选择了盖房的地基,准备盖4间房。抠石头的叫法也符合道理,故乡的石头(除爬头岭石碃外)基本没有露裸在地面上,大都埋在很厚的土里,因此抠石头前要将上面很厚的土除掉,叫“扒冒”。我们家选择了陈家顶浅红色石碃作为建房子主体的“围子石”。抠石头前,需要几个小工,哥哥和我,加上找了几个邻居帮工,扒完冒石匠才能开始做工。在那个年代,人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你帮我,我帮你,叫做“邻帮相助”。邻居帮工的小工只管3顿饭就可以了,不须付工钱,石匠不仅要管饭,还是要付工钱的。抠石头前,小工的任务首先要扒去覆盖在石头上的厚土,而后打炮眼、装炸药、清垃圾、挷石头;石匠主要是将炸碎的大块石头凿成“围子石”大小的块石,将不成材的大块石头用“大晃锤”砸成不等的小乱碴石。

    备料。过去农村建房,一般头年要将盖房的所有原材料备足备好,来春是建房的最好季节,当然也有少数人秋天盖房子的。首先将抠的石头从石碃搬至地基地处,搬石头需要找有小车的邻居帮工,大体一天的时间就能搬完,管着3顿饭,将石头规规矩矩垛在地基所在地;木料最重要的是购买两支或三支大梁木、“腰杆”和门窗料,家庭条件好的,一般购买海木(由于过去都是用木船从大海里将东北木材运回来的,故称“海木”),条件一般,将从临近海阳县西大山那面买回本地松木杆、杨木等做房料。而笔者家庭条件当时非常困难,父亲从海阳县(现为海阳市)盘石店土产买回了一批荒料镢beng (方言,镢把子或镐把子),粗度不够,长度更不够,怎么办,要木匠接好,利用杠杆原理,两面挑起来用;那时砌墙的“胶泥”是用的“黄壤土”,基本自己用小车就能备足;故乡的泊泥没有“沙格豆”,是墁墙、做芭泥的最好原料;冬天空闲时间,要用四五根“糊秸”(老家方言,高粱秆,称高粱米为糊食米)要扎好把子,也有的用“红叶芭秆”(芦苇)扎成把子,截成“人字”形架构的屋顶的长度,做“屋芭”备用。胶东过去储存地瓜大都裹在棚子上,为房顶保暖,特意扎成厚厚的把子,加上房顶苫上厚厚的山草,棚子上就更加暖和了。后来人们普遍在火炕下挖了地瓜井,改成了找编匠用红叶芭编成房须尺寸的一张大屋顶芭,逐步草房变成了瓦房。余下的买瓦、推瓦,买石灰、窖石灰,买汤泥(用破旧麻袋加工而成,拌石灰不裂缝)、买2支釜台(方言,即烟囱)等其它建房材料。
         坨堲(砖胚式形状),故乡人称“堲”,长40公分,宽20公分,厚度为5公分,一种北方人特别山东人盘火炕或盘锅台所必备的东西。由于石头紧缺,那时农村盖房子腰带以上基本使用堲胚,就需要拖堲。有的在头年秋季就备好,有的在春天现拖现用。拖堲,依然是“互帮互助”,找几个街坊邻居帮工,只管3顿饭,不要工钱,一天功夫就可以搞完。拖好将要干的堲,遇到天气下雨,不管关系远近,凡是村人见到这种情况,都会自动放下手中的物件,齐乎乎帮助码垛苫盖。如果人家盖房子,你也要去帮工。你用人家多了,觉得过意不去,过年过节送2斤桃酥或送2斤散装白酒,或请请客,叫做打打“情”。不管是秋天还是春天都是拖堲的最佳时间,因为春秋两季非常“上干”。拖堲时,首先要和好泥,掺上较短的麦秧,有的挑水,有的用三叉镢拉拌,有的用铁锨配合,一大清早必须和好。早饭后,将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基本3人为一组,一人使堲挂,2人挑泥,做工非常快。有的使挂人速度更快,3人挑泥都能跟上趟,盖房子、间壁子、盘炕盘锅台的几千堲一天全部完成。

    新房选址后,头年冬前就要打好地基,低洼的地方,地基打得高,趁冬闲推河沙及黄土将地基内填平。提前将做胶泥用的黄壤土、河沙、堲、门槛石条、裹木、高粱把子等搬至地基附近。盖房前,要找木匠砍好房料,做好门窗框,备料齐全后,只待择好盖房之“好日”,即可动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盖房,除由原来的用草苫房基本改用大红瓦代替,笔者家盖房也是如此。当时盖房子大都一个基调,4间房基本不留后窗,即便有留窗的,也只是在明间(伙房间)正间地上开一个小后窗,即使开,开的很小,比较高,其它3间不开。不开后窗,一是出于防盗;二是出于保密,农村人喜欢听墙角,后面开窗的话容易“泄密”,而且有的地方新婚晚上还会正大光明的在听,因为山东人套院墙只有前院,没有后院,留后窗直接临街;三是保暖,那时不像现在有暖气,刮风下雨,雨水容易进到屋里。

    建房那天,父亲找了几个瓦匠,又找了几个小工,每个瓦匠跟1个小工。掌尺(瓦匠头儿)与技术较好的瓦匠几个在外围砌块石,较差的学徒工负责补里子,小工负责挑泥,搬石头,做工有条不紊。三行块石垒齐后,上面跑上两行青砖或红砖叫“腰带”,掌尺开始调线按门窗框。门窗框上端前楣贴有“安门大吉”和“安窗大吉”的字样。腰带线以上,有钱的家庭使用乱碴石往上砌,而笔者家则用堲砌到顶。平口后,众人抬上门窗裹木,跑上檐砖,就开始上梁。上梁这天非常隆重,3支梁分别贴上“上梁大吉”,正间(明间)梁上檩木用红头绳拴上几个清钱,并用一双红筷子挂上红色彩布,以示房屋安全吉利,主人住上后有钱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母亲蒸了几个大饽饽,点上了红点儿喜,用大盘子端到了房基内摆上,一个小工将小鞭炮爬到明间房梁上挂住,掌尺一声令下,点火放鞭,笔者全家人对着大饽饽,磕头祈祷。完毕时,正好中午,这顿酒饭,比往日多加了几个菜,平日不舍得吃的盘鱼,这天家乡风俗允许“光盘政策”,并且酒要喝足。

    房子拉起筒子后,应该上高粱把子或编的大屋芭,也就是上“屋芭”。上满屋芭后,利用中午的时间,街坊邻居不约而同的扛着铁锨帮忙上芭泥。人缘好的家庭上芭泥时人员多达四五十号人,少者也是十来个。整个过程是边上把子边抹泥,抹好泥再捋瓦,全部结束后,骑脊上垵子瓦,前檐按上两支伏台,并将垵子瓦的缝和釜台的缝,用石灰汤泥抹好。

    房子盖好后,进入夏季,再找瓦匠间壁子墁里墙。墁墙前,首先要建好3支壁子,也有在盖房时为了省一支粱,用堲垒到顶,叫做“软山”,这样只能建2支壁子。正间(明间)左右,故乡人叫作“陪间”,两支壁子偏南距火炕中上端,高一米左右留出高约25公分宽20公分的“小窗窝”,主要用途放小伙油灯照明,兼有地下和炕上都有光亮。里间,故乡人称“稍间”有留小窗窝的,也有不留的。家乡墁里墙主要用东泊(乳山河畔)泊地里的泥,没有沙格豆,泥质细润,强裂性较低,和上麦糠,墁出的墙平整光滑。条件好的家庭,再上一遍用破旧麻袋加工的“汤泥”与石灰和好,作为当时来讲是够奢侈的。而条件不好的家庭上一遍泊泥就很不错了。

    扎抹外墙,首先将露裸在地上的地基清理干净,用细沙和的石灰(当时没有水泥,那时称“洋灰”)拌成黑灰色墁抹在石缝上;用汤泥和的黑色石灰抹在三层围子石的石缝里和腰带砖、跑檐砖等的砖缝里,叫“扎缝”。腰带砖上面的墙普遍都墁上用汤泥和好的白石灰。浅红色的或白色的围子石、青灰色的腰带砖、配上腰带上的白石灰墙、加上红瓦的衬托,在乡村还是大亮眼球的。

    那时屋内的地面,底层用小河的沙填满,挑水灌浆冲实,然后在上面铺好1寸半左右比较粘的黄壤土,淋上水,撒上细沙,用较厚的方块木板,钉一把手,进行敲打夯实,最后用泊泥掺上细沙和好,约一寸左右在地面上铺好,一点一点拍打,有条件的适量和上石灰,没条件就是如此,这就是屋内的地面。这第一栋老家盖的房子,笔者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仅花了240块钱。

    整个房子完备后,要分别在两个陪间和稍间南端靠窗户盘上3铺炕,明间(伙房间)左右盘两个锅台。待住时,住间(不住间原样不处理)火炕上面四周墙壁用报纸打浆糊糊好,结婚或过春节,到街上揭上一幅四联,或是《红楼梦》,或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杨柳青的年画等贴到炕上的两边壁子上,那时非常流行这些四联和骑大红鲤鱼小胖孩的年画,炕上顶棚扎上格布式的仰棚,结婚、过个春节也是蛮漂亮的。

    1970年笔者家盖的第二栋四间房,窗户、间距依然偏小,除与第一栋盖的质量差不多外,木梁换成了大铁梁,腰杆有所加强,室内在墁好泊泥后,又涂了一层白石灰,漂白了墙壁,屋顶第一栋房子用的是水泥瓦(因当时水泥瓦便宜),第二栋房子改用烧制的大红瓦,这栋房子大概花了400多块钱,当然这都成为过去。进入八十年代后,农村盖房子变化很大,间距大,梁头长,前3大窗,一大门,后面略小于前窗4个窗,并按有防盗柱。以前内墙基本为泥土墙,后改为汤泥和白石灰墙,在白石灰墙的基础上陆续刷白涂料,又进一步实行刮尼上乳胶漆至今。天棚由过去扎仰棚演变成今天苇子打箔墁石灰、刮尼、上乳胶漆或用白胶塑板。屋内地面由过去的泥土地面,逐步演变成水泥地面、普通地板砖到豪华地板砖。以前外墙腰带下基本是不规则乱碴石,先后改为三行、两行,甚至一行花岗岩“围子石”。旧时胶泥基本为黄壤黏土,后改为石灰,现在基本用水泥。旧时的三合院、四合院,现建房基本为四大间,不靠邻的一侧或南院墙建有大平房,(晒粮食用)有的还建一个南道厅。

    上述老家盖房子这些程序,不仅是笔者亲身经历过的,也是亲自干过的。那时笔者刚18虚岁,力气还没有长成,一样参加了老家第一次盖房的所有活动。石碃扒冒、挷石头、推石头、推泥、推沙、拖堲、填地基、扎把子、打地面等活儿都干过。现在老家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只剩下了空巢老人维持家中的农活儿。一般条件的农村青年结婚,都在城里买栋二手房,条件好的买上了新楼房,再也不用回农村住那些平房了。但老家的泥土房子在笔者的经历中,虽然已过去了50多年,父母亲也分别去世了二十多年和十几年了,但老家“泥土味道”的房子,代表了我们这一代老人深深的感念。常言道“一百岁要个娘,一亩地要个场”,“家”的味道,“妈”的味道依旧在脑海中存在,这些都给笔者及同龄人,留下了抹不去的遥远记忆。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68号 邮编:264500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地飞歌文学网 版权所有